找到替罪羊,可以讓自己巧妙地脫身,逃離煩惱與責任。
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如果要反駁對方,或者麵對對方的責備時,都可以借第三者之口。比如一對夫婦出席一次聚會遲到時,會用“都怪他不好”、“她換衣服花了很長時間”等這樣的借口來回應對方的責備,而雙方都心照不宣地樂意做替罪羊。
正話反說凸顯智慧本色
俗話說得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當你求人的時候,要表現得比對方更加有氣魄,正話反說,往往會收到迅速而又圓滿的效果。
秦國的優旃,身高不滿三尺,但是他每每可以用笑料百出、詼諧有趣的話語,來達到以小見大、針砭時弊的效果。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不久,一次設宴朝中,酒席尚未開始,卻突然大雨傾盆,使殿外伺候的人渾身濕透。冷風吹來,侍者不禁瑟縮發抖。優旃前來赴宴,進門時看見侍者可憐的樣子,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就問侍者:“既然如此難受,何不避一下雨?”侍者故作堅強地說:“這是我的職責,不敢有絲毫懈怠。這算不上什麼,小人還可以堅持。”優旃沉思了半晌,然後說道:“過一會兒,我叫到你的名字時,你就馬上大聲答應。”
侍者對優旃之能早有耳聞,想他如此吩咐,必定有自己的道理,因此就點頭應允。稍後,酒宴開始,殿上群臣三呼萬歲,場麵非常壯觀。就在大家即將舉杯暢飲時,優旃突然登上欄杆,朝著外麵高呼那位侍者的名字。侍者高聲應諾,一時之間,所有在場的人都把目光投向那裏。優旃旁若無人地對侍者說:“雖然你長得高大威猛,又很能忠於職守,但這又怎樣?在此大雨滂沱之時,你也隻有站在大雨裏挨淋的份兒。我優旃雖然身材矮小、相貌鄙陋,卻能坐在華堂之上,舉杯暢飲。”秦始皇聽了這番話後,已明白了優旃的弦外之音,不久,那位侍者便被提拔重用。
秦始皇死後,二世胡亥繼位,因他聽信宦官趙高的讒言,竟然打算用漆來漆京都的城牆,如此荒謬的想法被優旃得知後,他氣惱不過便去麵見二世。可是出乎人意料的是,他見過二世,竟然如此說:“皇上的想法實在是太高明了,就算皇上不提出來,我都準備如此倡議呢。”二世深知優旃脾性,所以小心謹慎地審視著優旃。優旃接著又說:“用漆漆城牆的事情,盡管會勞民傷財,讓百姓有所怨言,但他們乃見識鄙陋之人,怎麼能認識到皇上這樣做的妙處呢?他們哪裏知道,這城牆漆得油光粉亮,即使有敵人前來攻打,也是爬不上去的。皇上采取這個舉措而拆解了萬世之兵,實在是英明偉大之舉啊!”二世深感慚愧,從此對此事絕口不提。
正話反說是一種藝術。直接勸諫往往會招致對方的反感,而換作這種方式,以讚成的表象來委婉地表達反對的本質,讓對方意識到自身做法的荒謬,便可順利達到勸諫的效果。
傾聽是對對方最好的恭維
與人溝通,不僅要讓對方樂意聽自己講話,而且也要做一個很好的傾聽者。善於傾聽,從對方的語言中獲取信息,尤其是與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談時,聽對方講話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傾聽是尊重對方的一種禮節表現,如果你有求於對方,用心傾聽就是對說話者最好的恭維。能夠專心地、耐心地聽對方講話,就等於給對方一個良性的刺激,引發他說話的興趣,激發他說話的動力,從而讓他願意把心裏話都說出來。你辦事的目的也就很容易達到了。
赫伯特先生到房地產商吉姆先生的辦公室去拜訪,吉姆對赫伯特的保險計劃很感興趣。談到一半的時候,吉姆開始談起自己的兒子是一位即將畢業的法學院學生,顯然吉姆先生很為自己的兒子驕傲。然而,在跟他說話的時候赫伯特卻走了神。
當他們回到正題談起保險的事時,赫伯特發現吉姆態度已經冷淡,很快,吉姆就站起來說:“赫伯特先生,我們談得夠多的了。”說完就走了出去,他們的談話就此結束。
赫伯特回家後一直在思索自己到底做錯了些什麼。後來,他決定給吉姆先生打電話問個究竟。
“先生,到底是什麼使您氣衝衝地走了出去?”赫伯特問道。
“你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吉姆問道。
“因為我一直希望自己做得更好。要是我做了什麼冒犯您的事,請告訴我,以免我再次犯類似的錯誤。”
“赫伯特先生,”吉姆說,“你似乎並不想聽我說起我的兒子,倒是更有興趣聽那些推銷員講笑話,我反感且討厭你那樣做。”
赫伯特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慚愧,說道:“您說得完全正確,這的確是我的錯。但是,在您掛電話之前,我想讓您知道,我認為您有權利為您的兒子感到自豪,我相信他將來會成為一名出色的律師。我真心地感謝您對我說的話,使我學到了寶貴的東西,我隻希望有一天您能再給我一次機會。”
直到一年後,赫伯特才從吉姆先生那裏得到一張訂單。
很多推銷員都會犯這樣的錯誤,他們往往沒有注意到顧客還有另外一種心理需求,他們隻想著推銷自己的產品,而沒有真正關心顧客,所以他們很難成功。這就啟示我們,與人交談時,不要吝嗇你的時間和愛心,要善於傾聽,積極地去了解顧客真實的內心需要。
聽覺是人一生中最早擁有的感觀,當我們還是母親腹中的胎兒時,就已經能通過羊水的波紋傾聽到外麵的一切。傾聽是一門藝術。要修煉成為一個很好的傾聽者,需要從以下幾方麵來努力:
首先,傾聽需要全心全意。與人談話時要時刻保持與對方的眼神交流,還要密切注意對方的表情和肢體語言,適當的時候,要對對方的話做出一定的反應,以使對方感覺到你在充滿誠意地傾聽,這樣便可達到預期的溝通效果。
其次,你所作出的反應應該有助於對方繼續把話說下去。這就需要你在傾聽的同時用心去體會,設身處地地考慮對方的感受,做出適合情境的回應。如果聽得不是很明白時,可以適時提問,這表示你在用心聆聽對方說話。但千萬不能就此把發言權搶走,滔滔不絕地開始自己的言論。倘若對對方所言實在沒有興趣,或者他跟你說的話隻是在一味重複,想要打斷時也要注意時機和方式的選擇。
在傾聽時,你還要格外注意對方話語中所隱含的信息,要學會聽出弦外之音。
隻有很好地傾聽別人,才能更好地說出自己;隻有學會傾聽,才能更好地理解別人,才能讓溝通變得更加順暢。
“謝謝”要大聲說出口
在社會交往中,任何人都會遇到困難、麻煩,麵對這些超出自己能力而我們又必須去解決的事情,通常我們會求得他人的幫助。在得到別人的幫忙之後應該即時真誠地感謝對方,這樣既流露了自己接受對方給予幫助的不安,也是對別人給予幫助的一種心理安慰和補償,更是雙方關係進一步深化的基礎。真誠的“謝謝”僅有兩個字,卻體現了人際關係的融洽與默契,這種魅力即使是長篇大論都無法替代。“謝謝”這個詞不是一個單純的禮貌用語,而是溝通人們心靈的橋梁,倘若能夠恰當運用,它將會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為別人幫忙、辦事,總要耗費一些額外的精力,有時甚至還不得不輾轉求人托情,欠下一筆“人情債”。所以,對幫助我們的人一定要表示謝意,同時還要用含有歉意的語言來表示自己的不安之心,如“麻煩您了”、“實在不好意思”、“讓您費心了”,等等。
感謝的話一定要及時說出來,千萬不可存有“留著以後再說”的心理。隻有懂得適時表達感謝之意的人,才能受人歡迎,讓別人樂意給予你幫助。
“你送我的那條領帶,我老婆看了,讚不絕口,連我女兒都說很適合我。到了辦公室,總經理都直拿眼睛瞟!”“謝謝你的禮物,簡潔大方,美觀實用。”無論是以口頭還是書信的方式,在你接收禮物或受到恩惠時,都要立刻致謝,其間流露的真誠和熱情會讓對方倍感欣慰和喜悅。
道謝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表達感激之情,倘若你的道謝讓施惠者覺得窘迫,那就違背了初衷。所以,道謝也要把握時機,要考慮到時間、地點等場景是否可以道謝。比如,被謝者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幫了你,那你就應當尊重對方的意願。倘若正好在大庭廣眾之下遇見對方,那就應該含蓄致謝,或者小聲耳語,或者借用手機、網絡等現代通訊方式,用熱情的語言或含笑的眼神等來表示,還可以找個借口說有事要與對方單獨談談,借此離開人群,找個合適的地方再坦誠相謝。
得到別人幫助的我們,可以在語言上將自己要回報對方的心願表露出來,比如可以說:“今後,能給我一個回報的機會嗎?”“以後有用到我的地方,定當效犬馬之勞。”“希望在適當的時候能為您出點力,也表示我一份小小的心意。”“有什麼我能為您做的,盡管說一聲。”“不為您做點什麼,我會心中不安的。”等等。以後一旦有了機會,就需要在行動上回報對方。
有的道謝者在表示謝意時還會贈送對方一些禮物。這時,可以隨口說一句:“小小心意,不成敬意。”或者說:“隨便買了點東西,也不知道您是否喜歡。”許多人習慣在告辭的時候這麼說,這樣避免了宣揚的方式,也更便於對方接受。倘若有意張揚、反複提及,就難免會讓人覺得你們之間的互相幫助已經降為金錢關係了。
巧用電話辦事的幾點建議
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社會,人們之間的交往不僅包括麵對麵的交談,也包括通過電話、手機、網絡等通訊工具所進行的交流。
電話早已成為人們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溝通工具,它給人們的溝通帶來便捷,你可以足不出戶就能聽到對方的聲音,接收到對方所發出的語言信息。無論是表達問候、谘詢信息或是有事相求,都可以通過電話來解決。因此,電話溝通的能力至關重要。采用電話溝通,在看不到對方表情和肢體語言的情況下,我們更需要通過對方的語氣、音調等信息來判斷對方的反應,從而調整自己的說話內容,實現良好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