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談判桌上穩操勝券的語言法則(3 / 3)

談判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假如將談判稱作一種藝術的話,那麼它就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運用語言的藝術手段隻是談判這個整體藝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項談判要想獲得成功,還必須依靠談判者自身淵博的知識、靈活清醒的頭腦、敏銳的洞察力、果斷的處事能力等素質。

談判桌上的幽默運用

在外交事宜上,外交官往往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形象。進行外交的過程中,應盡量爭取保護自己國家的利益,但也不能因此而破壞了與友國的良好關係,這時,靈活運用幽默的技巧就成了外交官們的法寶。

1946年5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審判日本戰犯的時候,十個參與國的法官們曾因如何排列法庭的座次問題,展開了一場非常激烈的爭論。中心的位置是屬於澳大利亞德高望重的法官韋伯的,它是由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指定的庭長,而中國的法官本應坐在韋伯左邊的第二把交椅上,但因為那個時候我國比較貧窮落後,遭到大國的歧視,各個強權國家遂把中國的座次排到最後。

中國唯一一位出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法官是梅汝璈,麵對這種情況他與列強們展開了一場靈活機智的舌戰。梅汝璈首先從正麵來說明,座次應該按照日本投降的時候各個受降國簽字的順序進行排列,這才是唯一正確的立場原則。他說:“如果隻是論個人的座位,我本人並不會在意這些。不過,今天是要審判日本戰犯的,中國是受日本侵略最嚴重,抗戰的時間又是最長,也是付出犧牲最大的國家。所以,有八年浴血奮戰曆史的中國是有理由排在第二位的;再者說,如果沒有日本的無條件投降,也就不會有今天的審判,按照各個受降國的簽字順序來排座次,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當然了,要是各位同仁不能接受這個辦法,那我們不妨找一個體重測量器過來,按體重大小來排列座位,體重大者坐在中間,體重較輕的則坐到旁邊。”

各個國家的法官聽到這話以後都忍不住笑了。梅汝璈繼續說:“如果不按受降國簽名順序排座,那還是以體重排列比較好。這樣即使把我排到最後我也會心安理得,而且還可以對我的國家有個交代,他們若是覺得我坐到旁邊不合適,就會派一個比我肥胖的人過來替換我了。”這番話讓法官們哈哈大笑。

盡管梅汝璈法官的論辯深入人心,但是這場爭論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結果。就在開庭前一天預演的時候,庭長韋伯突然宣布,法庭的排座次序為美、英、中、蘇、法、加……梅汝璈馬上提出了抗議,當場脫掉黑色絲質法袍,並拒絕參加預演的彩排。他說:“今天的預演已經有很多的記者和電影攝影師在現場,明天一旦見報就成既定的事實了。既然各位同仁對我的建議並沒有太多的異議,那麼我請求馬上對我的建議進行表決。否則,我就隻能不參加這次預演,立刻回國向政府提出辭呈。”

最終的表決結果是,恢複中國第二把交椅的合法地位。

梅汝璈法官在談判中運用幽默的方法提出合理的要求,使得對方別無選擇,展示了非凡的談判氣度,也達到了維護國家尊嚴的目的。

在談判中恰當地運用幽默,可以緩解緊張氣氛,在對方麵前展示非凡的氣度,樹立自己良好的形象,以使談判順利進行。

善用談判中的威脅,逼迫對方接受自己的條件

威脅在談判過程中是經常可以見到的,不同點隻是在於有時十分見效,有時卻沒有絲毫的效用;有時效果很明顯,有時效果卻顯現不出來;有的人善於利用,有的人則不太擅長。但無論怎樣,威脅策略在談判中都是一種很重要的技巧,隻要運用適當,就完全能夠達到所預期的目的。

艾柯卡是美國汽車行業的巨頭之一,他曾經在福特汽車公司工作過,後來就接管了正處於困境的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剛到克萊斯勒的時候,麵對著已經是千瘡百孔的爛攤子,艾柯卡認為一定要減少工人們的工資才能夠有效緩解公司的壓力。於是,他便首先把高級職員的工資降低了一些,隻付給他們原來的90%,並且將自己的工資也從原來的36萬美元降到了10萬美元。艾柯卡的這一舉動令高級職員們十分敬佩,因此,高級職員的降薪工作進行得非常順利,大家基本上對此毫無怨言。

接下來,艾柯卡繼續進行他的降薪計劃,他對工會的領導人員說:“一個小時20元的工作現在沒有了,這裏隻有17元一個小時的工作。你通知工人們,情況危急,就如同我正拿手槍指著你們的腦袋,應該怎麼做,你們自己好好想想。”

艾柯卡的這個決定得不到工會的認可,因為17元一個小時的工資是工人們實在接受不了的,雙方為此開始了長達一年的談判。工會人員羅列了諸多理由,比如工人們多數生活艱辛,全家人都依賴他們的工資生活;物價上漲了,如果在這個時候降低工資的話,工人們的生活將會更加艱難等。

艾柯卡反複強調公司目前的困境,希望大家可以理解公司做出的這項決定,這也是逼不得已的辦法,一旦公司的情況有所好轉,肯定會馬上給工人們加薪水。可是,艾柯卡不管怎樣都不能說服這些十分固執的工人。於是,艾柯卡想了最後一招。

在一個冬天的晚上,艾柯卡告訴工會負責人說:“明天一早我希望你們能做出最後的決定來。你們要是不肯幫我的話,我也不客氣了。明天上午我就公開宣布公司破產,到那個時候就不是我在痛苦了,而該是你們。我再給你們幾個小時考慮,到底應該怎麼做,你們自己決定。”

這下子工人們全都慌了手腳。公司一旦破產,自己就變成失業人員了,生活將會更加困難。雖然一個小時17元的工資較之以前確實是少了,但是至少還能維持住基本的生活。目前,經濟不大景氣、全國失業率增高,在這種情況下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已經是很好了,更何況現在的工資水平也不算太低。想到這些,他們不得不妥協了,答應了艾柯卡提出的條件。

實際上,艾柯卡並不一定真的會宣布公司破產,因為這對於他自己來說也是有害無益的,但麵對當時的情形,為了使談判能盡早結束,並讓談判結果可以符合自己的要求,他隻有使用這種威脅策略了。麵對著最後通牒,工人們為了保住飯碗,自然不希望公司破產,兩弊相權取其輕,便隻有接受艾柯卡降低工資的條件。

威脅策略最大的好處就在於,即便是對方再不情願,他也必須權衡利弊,重新選擇有利於自己的條件,而這個選擇,往往就是你對他的要求。在談判的關鍵時刻運用威脅的方法,通常可以使對方讓步,從而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