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財帛動人心(2 / 2)

那儒生怯怯地進門。梁三看了一眼公孫,感受到公孫那微微受傷的眼神,兩條毛毛蟲似的眉毛緊皺著,已經擠到了一起。梁三的嘴角立時勾起一絲邪惡地微笑。

梁三不再理會公孫的咬牙蹙眉,拉了那人又道:“我是郡府選定的茂才。你的案子縣主全權交由我來處理。重新再說一遍案情,我定然能為你做主。”

那儒生頓時麵露喜色急切道:“隻因要出遠門,便把五十個比輪放在了朋友那裏保管。他的家境不錯,又有學識,可不料想歸來時去取,我的那個朋友他竟然矢口否認。”

公孫將其打斷:“你這事無憑無據,我們老爺他——”

梁三打斷接口道:“早就已經有了主意,你的這件事體,我定會為你討回公道。”梁三略一沉吟:“你來縣衙投訴,你的那個朋友他可有知曉?”

“那倒是沒有。”

“那就好,你這就回去,來縣衙之事也不要跟任何人提及。明日一早,你就再到他家裏去討要那個,什麼什麼比輪,他自會乖乖地交還於你的。”

那儒生有些不信,卻被梁三推著無可奈何,一時也無甚話說。

梁三保證道:“我做人很誠實的,再見這種話我就不說了。”

那儒生隻是苦笑,怏怏而去。

梁三上前對一臉莫名的梁山伯耳語了幾句。梁山伯一聽頻頻點頭,揚聲叫道:“張龍,去把那個儒生的朋友給我請來,我要請他吃酒。”

公孫見狀神色很是不爽,不由心生嫉意,故意道:“大人,在客棧失了比輪的那個流民還坐在外麵不肯離去。我看是不是要轟他走得遠點兒?”

梁山伯又一把扯住梁三:“那流民在客棧招待那裏存了十個比輪,說好取時給十個沈郎小錢做為酬勞,可不曾想要取時那個招待也矢口否認說,不曾替他保管過什麼錢物。你對這件事體怎麼看?可有主意?”

沒等梁三言語,公孫又搶白道:“這事兒沒有人證沒有字據,他們彼此又不認不識,咱們管不了。”聲音裏透出顯而易見的怒氣。

梁三靈感激情一時噴湧,感慨道:“清酒紅人麵,財帛動人心,又要費我一番跋涉。先人您大可安枕無憂。那家客棧遠嗎?”

“倒是不太遠。”

“那他的十個比輪倒是不用等到明天,今天就能要得回來。”

公孫一聽立時咬牙切齒一臉的神色猙獰。

梁三見狀笑得更加張揚了,一把摟住公孫言道:“強調困難,強調客觀,那都是時代的雜音,一定要切記,要敢字當頭,不能罔顧百姓的意願與期盼。勝者有計劃,敗者有托詞;勝者常說:雖有困難,還是辦得到。敗者常說:雖然可能辦到,但是太困難。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莊子他老人家也有說——”

公孫更加切齒,眼見江水滔滔黃河泛濫梁三一發不可收拾,遂將梁三的手從自己肩膀上扯掉。“你時候不多,午飯將至呀。”

梁三一聽趕緊打住:“人真是悲哀,再鬥誌昂揚也戰勝不了饑餓感。早飯不吃也罷,待我了卻了您心中這件事體,去去就回。”

梁三說著往外便走,在眾人錯綜複雜的眼神裏一往無前,臉上略帶鄙夷。雖說肚子有點兒餓,但心下卻很是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