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力量。

北部灣的散文創作力道強勁,陣勢懾人,翹楚於廣西各地,

也是廣西散文創作不容忽視的文學力量,顧文、廖德全、林寶、

阮直、龐華堅等等都頗具影響,他們的作品掃遍了《散文》、《隨

筆》、《中華散文》、《散文?海外版》、《散文選刊》、《雜文報》等

散文名刊,並頻頻為著名報刊及年度散文、雜文選本選載。最具

代表性的當數北部灣資深作家顧文,說其資深在於70年代就開

始寫作的他,在同時代同道們大多息筆的今天,卻愈發精道多

產,他純粹的散文作品常常訪問名刊之時,還不斷摘取國內散文

獎,而不太“純正”的散文作品又不斷問道於人生,出版了好幾

部“心靈雞湯”類的勵誌書籍。可見顧文是一個得道的慧心人,

他可以以純淨的文學創作養心,卻同時可以以文學旁枝的綠意養

性,這是一種人生髙境。顧文早年寫了不少寓言、散文詩,近年

還有小說,而最具文學品質的數他近些年的散文,它們成為新世

紀北海文學的主體部分。他以頗有意趣和質感的語言,建構了一

個樸素而充滿智性的散文世界,從中我們可以觸摸到他的心性他

的精神。因為,顧文在靜觀曲筆世事之中,筆調中和機智,洞見

迭出,並且他的洞見都帶著自己的體溫。而近期他的《寧靜的饋

贈》等人生低吟,雖未哀鳴,卻滿紙絕望淒婉,那筆筆對草木的

悲憫,分明是對人類、生存和宿命的無奈、疼痛和悲憫,透徹,

悲涼,那是些直抵人的心靈的文字。廖德全雖是近幾年才闖入文

壇,但是他智勇雙修、文字鋒利的係列曆史文化散文卻為廣西散

文創作注入了一種新的活力。他以自己身處地方權力中心的非常

經曆練就的銳利目光,穿透現實與曆史的時空,在深邃的洞察和

複雜的憂思中傳達出自己力透紙背的人文情懷。他天風海雨似的

文化體悟使他的散文集雄辯、低吟、憂思與質疑於一爐,富於才

情,頗具現代品格。他憑借自己洞察的目光而寫作,這份追問曆

史和現實的浩然和透徹,對於一個官員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氣,

這是廖德全目光下的文脈和話語氣場,隻可意會不可學之,因為

一個人的目光,是難以複製的。北部灣散文創作群體還湧現不少_

女作者的文字,但她們的作品無論文筆還是品質都遠落於堅守散

文園地20年的林寶。林寶的散文大多是心性之作,20餘年遊弋—

於文壇之外,為自己的精神家園從不輟筆,而且文筆愈益開闊彌

堅,在以往的個人世界的切切真情中,多了許多智性和思想火

光。她是北部灣真正的海的女兒,她的創作大多從海出發,闡述

自己對世事世態的體悟乃至質疑。《大海?女人?我》的思辯、

《永遠的蔚藍》對海洋生態的呼喚、《門輕輕的敲》的訴說,頗有

品性,結句的那抹寂寥和痛楚令人心動。

在廣西文壇獨具品格和影響力的還有北部灣的雜文創作,其

中阮直獨樹一幟。阮直的雜文寫作已“日臻爐火純青,到處作

秀,花開全國”(廖德全語),他的筆力老辣,充滿平民意識和文

人風骨,穿透社會和精神的圍城,關注弱勢群體的生存艱難與精

神存在,針砭時弊,見思想見性情,有鋒芒也有誌趣,頗具力度

和深度。有影響的雜文作家還有楊光治和彭景宏。

此外,客居廣州的杜漸坤、楊光治、陳誌紅的散文也為北部

灣文學增添了豐厚的情思。杜漸坤的隨筆與他主編的《隨筆》在

中國知識界廣為影響。作為性情中人,他至真至思至情的文筆,

直麵人生,直麵自己,獨特的思想風骨裏蘊涵著悠遠而濃鬱的人

文韻致。詩評家楊光治則是以激揚文字對曆史和現實一一追問,

鋒芒中透著冷靜。陳誌紅這組對“知青”生活的反思,頗具精神

濃度,她以一顆滴血的心靈質疑時代的內在迷亂,更質疑自我,

是的,“青春永遠無悔,但自己不能無悔”,民族個體的反思是為

了民族走向人性的文明和進步。學者陳誌紅在此呈現的是一個清

麗而濃釅的陳誌紅,我更喜歡散文家的陳誌紅。

北部灣的詩美,主要來自於河清、盧祖品、何津、邱灼明、

韋照斌、龐華堅、趙紅雁、姚澤桐、龐興強、韓鵬初、龍俊、段

揚和蔡小玲等。廣西文壇的前輩河清、何津都是率性而歌的詩

人。河清的詩歌真切、素樸、清新、自然,善寫細節,《月夜笛

聲》便是代表,詩人隻寫一對苗族青年男女別致的示愛細節,兩

人不著一麵,卻情意綿綿,是一幅流動著天籟般潔淨的民族風情

畫。我曾在《成長中的北海文學》中,對河清有的詩歌缺失現代

意的現象有過妄論,但此次讀他的這批詩歌,驚喜地發現他後

期的作品頗具人文關懷和現代品格。他的《另一種感覺》對社會

轉型期弱勢群體,尤其是下崗工人的關切,直抵人心,那一個個

透著悲涼和悲憫的細節,穿越著詩人對人生和人性的拷問以及挺

立著的一根詩人風骨,頗有力量,頗具詩性和品質。河清新近詩

歌的這種可貴的質地,我們從旅居北京的“鄉黨”盧祖品的詩歌

中有更深刻的體驗,一樣地直麵人類的現實和曆史存在,一樣地

直麵人類的精神困境,盧祖品卻對世界和人性多了一分溫情的理

解和藝術的承擔,並素描在他的詩歌創作中,這種理解和承擔力

透世界風雲人世紛擾直抵澄明,一個隻有星星而不是救星的境

地,熠熠生輝的顆顆星星便是有著星空般心靈的“雅頓”們,無

論他遊走在世界任何角落,“星星與燈火一同閃爍”,頗具批判意

識和象征意義。他的詩歌意象簡潔而意蘊豐富,節奏明快卻餘韻

綿綿,尤其注重結句戛然而止的寫意,那往往是詩人對心靈細節

的深切敏感和痛苦體認的神來之筆,有著燦亮的語言和思想,令

人頓生敬意。何津也長於捕捉生活的瞬間印象,他的詩歌大多植

根於北部灣海域,寫眼中景之美,更寫心感之美和心動之情,激

情飽滿而濃烈。邱灼明曾經也是一位應和海潮律動吟唱心音的海

的兒子,而今的邱詩人卻多了些行吟詩人的放達和玄思,在路上

的點點星光和步步履痕給了他無邊的遐思和思辯,於是他留下了

一組組富有語感的雋永哲理詩。而詩齡較長的韋照斌,他的創作

大多沉靜、遼遠,常常在敏感世事物象中又有幾分淡定。年輕的

龐華堅是新世紀廣西散文詩的代表作家,他在國內名刊發表了近

百篇散文詩,蔚然成一體,他以自己純粹的詩性的筆調為北部灣

文學乃至整個文學桂軍堅守了一塊難能可貴的散文詩園地。此

外,還有談慶麟、餘毅忠、陳麗虹的童話寓言和科普作品,盡管

他們的作品在當代兒童文學中還顯得有些輕淺和簡單化,但是他

們的努力還是為北部灣文學和廣西文學提供了另一種文學經驗。

是的,北部灣作家群正處在生長著的風生水起狀態,盡管他

們本土作家創作的藝術品質和藝術功力都還待提高,但這已經是

他們空前收獲的階段,同時也是我們之所以彙聚這一區域文學成

果的契機,這不僅總結了他們多種的新鮮的文學經驗,為廣西的

文學注入新的活力,而且也為呼喚他們本土出現文學桂軍領軍人

物式的文學大家,呼喚他們真正的文學高峰的到來。我們期待

著。

本書最早的創意來自2003年春天北海作家大會上,時任廣

西區黨委副書記、作家潘琦的動議,爾後得到廣西區黨委常委、

宣傳部沈北海部長、北海市委常委、宣傳部呂餘生部長、區黨委

宣傳部文藝處唐正柱處長的具體支持,才使本書得以出版。北海

市委宣傳部、北海市作協委托我和馮藝主編本書,我們發出的通

知得到北部灣作家廣泛而熱烈的響應,由於回收不全和篇幅所

限,我們隻能從他們回寄的300多萬字的自選作品中,選編了其

中三分之一,分上卷(小說、劇本、寓言、童話)、下卷(散文、

詩歌)結集出版,並寫下以上的閱讀劄記,就教各位方家。選編

難免掛一漏萬,難免有遺珠之憾,敬請批評。

2005年5月於暢音閣

編委會名單

潁問:

李紀恒

沈北海

溫卡華

潘琦

唐成良

編委主任:

呂餘生

編委副主任.?

顧文廖德全邱灼明

編委(按姓氏筆劃為序):

馮藝盧淩呂餘生張燕玲

邱灼明顧文唐正柱廖德全

主編:

馮藝張燕玲

策劃:

廖德全邱灼明

散文

mm

鄉思(3)

山中筆記6)

落葉?????????(8)

迷亂的旅程(9)

雀兒16)

夢餘小劄19)

重返中大22)

在海邊25)

顧文

寧靜的饋贈28)

生活是什麼?(31)

說時光33)

雜感三則35)

你想幸運嗎?38)

遠水救不了近魚

——說莊子40)

銀灘記晨43)

長江偶得44)

廉德全

遠逝的珍珠城47)

7欠遠的東坡亭58)

後主情懷60)

得意髙祖唱大風67)

文化北海斷想71)

“官人文化”瑣議76)

“客”從何來82)

賺誌紅

家園、藍花和諾瓦利斯92)

過去的片斷97)

白雪中的小木屋……(107)

文化的細節(110)

弟弟的吉他…………113)

阮直

從纏足到隆胸116)

在科爾沁草原讀普希金…………(118)

幸福從早餐開始119)

魯迅屬於人民121)

我怕人類破譯“基因密碼”123)

感受縣城人125)

粉攤126)

盲人的燈籠128)

鼠害和貓害之間的取舍130)

生命的鏈環(131)

紫莖澤蘭的瘋狂……(133)

自己是個啥?135)

林寶

大海?女人?我137)

永遠的蔚藍139)

門輕輕地敲143)

川女曲

—遊成都望江樓(145)

印灼明

夜宿潿洲島……(152)

仙人掌上雨初晴154)

鱷魚山看石155)

石螺口水趣156)

憶海角亭158)

鮮堅

三寸居隨筆161)

聽風說話(164)

滿眼的稻梗直挺挺地站著165)

Wuum

夢想中的現實與現實中的夢境167)

古隆中記171)

我的書房174)

一飯千秋(177)

令人歎絕的小動作180)

名片上的人生182)

變臉185)

対海賢

聽交響樂188)

勾魂攝魄九寨行191)

拍人體194)

彭景宏

老實與不老實197)

磨剪人的遭遇199)

又見“張仁”200)

“克星”質疑202)

從昭君遠嫁說起203)

從“天高三尺”說開去204)

陳衡

導師摯友同誌

——追憶秦牧老207)

誠摯的關心寶貴的遺教

——重讀歐陽老給我的兩封信211)

一對作家夫婦的業餘生活

——訪秦牧與紫風215)

歐陽山縱談《一代風流》

談歐陽山訪談錄之一218)

黃伊

向受冷落的詩人露出第一張笑臉221)

難以忘淡的往事

——《栝蒼山恩仇記》出版回眸225)

何家英

漁火點點230)

拾貝情趣234)

懷念秦似237)

重慶三日239)

廬山遊蹤242)

陳繼禮

編輯家???(244)

一點回憶一點感想

——懷念作家杜鵬程同誌247)

沒有憾事的背後

——記王力教授夫人夏蔚霞同誌249)

書到今生讀未遲251)

學海正無涯253)

易準梁惠卿

加拿大之行(上)

——旅加劄記257)

舊金山風情畫

——旅美散記??……(268)

華爾街黯然神傷277)

呂餘生

千山翠色282)

凝聚284)

容本鎮

合浦妹仔289)

烈士墓前的遐思293)

“俄羅斯一日遊”記趣……(296)

溫華森

老街300)

大海品性302)

海上落日304)

地角思情(305)

享受《月光》307)

鄰居309)

廉7C仲

粥311)

散步的境界-(314)

名字之禍

——知青舊事317)

黎友

茶中真味320)

衣裏衣外322)

鹹魚白粥至味常324)

娜奇

“數字化時代”的困惑326)

不能持,勿題詞328)

稱心與稱職330)

猴子怎樣爬過來332)

寫給“女孩”333)

楊宗勝

忘不了回家路336)

故鄉那片仙人掌(338)

這片海灘的腳印340)

張興地

外灘看燈

——江南采風之一342)

秦淮聽戲

——江南采風之二344)

黃山望鬆

——江南采風之三346)

徽州懷古

——江南采風之四347)

“歌海”飛歌349)

柳州賞石351)

劉雪篇

在人群中工作與生活354)

陌生人的關懷356)

mm

幸運花布358)

三進下龍灣362)

菊子363)

馮心廣

客家土樓?*366)

歸途秋月371)

烏衣巷抒懷373)

胡世婧

殘紅375)

歲月(377)

鄧雨泉

南汸采風380)

甜甜的稔:子山382)

陳為華

淚光中我們相約真情384)

珍惜每一次相遇386)

未了二胡情388)

詩歌

白原

B(393)

*

牛車隊395)

駱駝396)

長途(397)

靜夜裏的溪流398)

風雨的道路

——給華子399)

思念400)

秋天401)

鷹402)

假如愛隻使我哭泣403)

河清

月夜笛聲404)

月琴406)

秋天開花的桃樹408)

為了平衡408)

馬?鹿

讀史拾零之一409)

另一種感覺(組詩)409)

印灼明

海南行吟(組詩)415)

雲南采風(組詩)417)

西北情韻(組詩)422)

咖啡之外的情緒(組詩)424)

人與河的世界(組詩)426)

反彈琵琶(八首)431)

盧祖品

星星與燈火一同閃耀435)

石緣436)

未來世界438)

重逢439)

攀:裂縫440)

你想要做什麼440)

古老的宮殿441)

何津

太陽點燃的南方442)

海灘漫步(組詩)443)

我麵對長江深呼吸(組詩)446)

韋照斌

西部太陽450)

海邊的雨451)

走動的生命(452)

背對孤獨453)

故鄉的小河454)

想起母親455)

趙紅雇

在世紀末的夜色裏(組詩三首)457)

夜踏海灘462)

獨立天涯463)

瓦脊上飛落一隻麻雀464)

龐華堅

像木匠一樣愛我465)

秋蟲的吟唱466)

幹草垛467)

行走的影子467)

幸福像河水一樣流過(外二首)468)

虛擬一‘片海

——寫給一位老船長469)

姚測

一隻不幸的鴿子471)

蝶在風雨裏折翅(組詩)473)

端午垂釣475)

祖屋476)

龐興強

聯想477)

告別自己479)

10月13日在赴上海的列車上480)

下崗工人問維納斯481)

雜鵬和

綠夢483)

友人腰間那串鑰匙(484)

剪枝485)

古貝485)

珠魂

——觀新編曆史劇《珠還合浦》“…"…"(486)

海上花市487)

漁家搖籃488)

黎友

南方的海490)

致X詩之一492)

致X詩之四493)

#

致X詩之五494)

龍俊

太陽河496)

段揚

心湖畔的小徑507)

送你一個美夢(508)

遠方的樹509)

惆悵510)

生日賀卡511)

有一句話511)

你猜不到那是我(512)

蔡小玲

花山謠514)

致古琴515)

秋花516)

你…517)

秋518)

朱m

燭山的思索520)

山與海522)

給那張春影寫下的情思523)

対隨

李杜辦詩刊……(525)

張辦

風生水起

——廣西環北部灣作家群作品劄記528)

laiii

鄉思

我離故鄉已有二十年了,可故鄉無時不在我

心中。

記得一年盛夏,清晨,我站在黃河邊上,遙

望白楊蕭蕭的村道上,走出來許多荷働上工的農

民,我就想起我的鄉村,我的親人的臉龐。又一

年深秋,我孤身遠遊富春江畔,雙雙如膠似漆的

男女,閃在麗山秀水間,我又突然舊情萌發起來,

湧起無盡的難言的鄉思。

故鄉,我怎能不懷念你呢?那裏,有我稔熟

的田野和村莊,有我童年的悲歡,我的夭折了的

朦朧的初戀的苦澀……

我的故鄉在曆史上很有名。世界上最早開采

珍珠的曆史,據說就是從那裏開始的。十分美麗

動人的《合浦珠還》的故事就產生在那裏。

但這些不是我所要懷念的,不!在我少年家居的日子裏,我

何曾見過珍珠!我也無心再去憑吊那些埋葬著古代珠民骸骨的荒

灘和墳塋。

日夜牽動我心的,是我故家所在的那一片彈丸之地。

沿著窄小清靜的古城街巷——你且讓我去吧!看見一片狹長

的田垌,橫在古城和郊野之間,是我父母和鄉親勞作的所在了。

年複一年地,他們就在那上麵披蓑戴笠,種水稻、栽芋芒、插慈

那片田垌南麵,有一道綿亙的高長的土坡,那是古老城牆遺

址,城牆早經拆除,剩下來一帶焦黑的殘基。垌北,一帶蓊鬱的

竹樹,藏著十數間低矮的農舍,構成一座小而幽靜的村落。

村之盡頭,一座小小的農家院落,是我聚族而居的故家了。

門前一棵高大的龍眼樹,覆下來一畝來大的濃陰,把座小小的院

落,遮掩得十分清爽宜人。樹下一條小小的石級,迤邐甩向田間

阡陌。

滿垌的慈姑開了白花,仿佛萬千紛飛的白蝴蝶似的,真是好看極

了!一個難得的好年景!鄉親們臉上都掛滿了笑。

但旱災接踵而至了!白花朵朵墜落,綠苗株株萎黃,鄉親們

心神惶惶,在田間掏井、架吊杆、沒日沒夜地吊水抗旱。

我的父母也不例外。父親累倒了,頹然栽倒在井邊。母親默

默地把他攙扶回家,又默默地下田,把我放在井沿上,繼續操杆

吊水。

但這一年終於沒有抗住災害,慈姑枯死了,故鄉最初給我

的,竟是一把把野菜的苦味!

_

從田垌上來,再繞房子和後園一走周吧!那裏一字兒的種著

許多簕竹,它的末梢每年都被父親用長柄割刀削去,長得平平整

整,密密匝匝的,有如有錢人家翡翠的長廊,給簡陋的庭園平添

了幾分幽美。栽種它們的人,在當年,卻懷著無限的辛酸。

那是多少年前的事嗬!哥哥因為生活所迫,隻得遠走他鄉

了。那時,他才十四歲,痩骨嶙峋的,就站在老屋跟前,想要給

但他能留下什麼呢?他想起了簕竹,那是大旱之年枯死了自

己而能揚花結實供人食用挨過荒年的簕竹,於是就一株株地把它

們種上。

那簕竹頑強地生長著,年複一年,長在老屋邊,也長在我幼

年悲苦的心上。

是我五歲的時候吧,一天,暮靄沉沉了,城基上,突然來了

許多兵,慌慌張張地準備向海邊逃跑。半夜裏,遠遠傳來了大炮

微弱的餘音。天剛亮,村上有人喊:“解放了——!”

從此,我們很過了些舒心的日子,也有親戚走動了。一天,

姑媽帶來一個小姑娘,年紀與我年仿,樣子很嬌憨。一見麵,就

甜甜地叫我“狗兒”,我知道,她是表妹了。

我們於是常常一起玩:拋子、跳大海、捉蟋蟀、蕩秋千……

春天來了,滿園的果樹盛開著鮮花。表妹,你也來,我摘一

朵桃花斜插在你的鬢發上。夏天來了,蟬兒在濃陰中唱著如夢的

歌。表妹,你坐下,斜倚著樹幹,我捉一隻蟬兒放在你的手掌

上。秋天,我們也曾一起卷莒笛,吹竹葉、放風箏。冬天來了,

樹葉搖落,我們就在竹樹下麵拾柴禾……

但萬萬沒有想到,多少年後,由於人所共知的原因,故鄉出

現了大饑荒。先是每天吃一兩米,後來,連這一兩米也沒有,吃

野蕨,吃苗蕉根。接著,駭人聽聞的水腫事件發生了。

一天,我饑腸轆轆,坐在荒蕪的後園看書,表妹來了,臉兒

黃黃的,樣子很犧惶。她怔怔地站在我的跟前,似乎要說什麼,

但囁嚅著,好久說不出話來。低著頭,臉兒憋得通紅,兩手不停

地撕著衣角。

但終於開口了,聲聲抖抖地,告訴我,她要到某地去了,去

結婚,父母作主的,問我怎麼辦。

嗬!我能說什麼呢?我想說,你別去。但我能說這些嗎?餓

嗬,餓嗬!在這可怕的餓鄉,我如何忍心P且攔她。

“去吧——”

她的臉兒煞白,由白轉青,眼簾垂下來,簌簌地滲出許多

淚。

,懷著濃重的鄉思,二十年了,二十年,我到過多少

地方嗬!我看到多少令人困惑難解的現象:長達十年之久的動

亂,農村凋敝的情景,農民愁苦的臉龐……

我默默地走著,看著,一年又一年……

終於,在九曲黃河的下遊,在叢莽漠漠的五指山區,在水闊

天低的洞庭湖畔,在我足跡所到的一切地方,我又看到了農田嘉

禾繁茂的圖景,看到農民豐收之後興杯痛飲的歡欣,看到青年男

女美滿幸福的愛情……我心中久積的夭悲哀,逐漸換成了人所共

有的大歡喜。

嗬,我遙遠的夢憶中的故鄉嗬,願鴻雁快快銜來你的信息,

此刻,你也該是歡樂的……

山中筆記

寫完《山的回憶》,意猶未盡,再寫這《山中筆記》。因為,此

刻我就住在山中。我喜歡這山,而第一喜歡者,就是這山之靜了。

居住在繁華都市的人,每天,你可以出門坐汽車,上樓乘電

梯,入門躺沙發,盡情享受那現代物質文明。但是,你絕對無法

排除那灌得滿耳的嘈雜的市聲,起碼在目前,你是如此。有時,

你不勝這喧囂的騷憂,你想關門求靜,但噪音總是無孔不入地鑽

進你的房間來。你白天難得安坐,夜晚輾轉難眠。你不得不用被

褥蒙了頭臉,甚至,唉聲歎氣地,爬起來,吞食兩片安眠藥。

山中的氛圍,卻是靜極的。這靜,真是山之獨有的特產。這

靜,與鄉村也有某些不同。蹲在茫茫原野之上的孤立的村莊,那

環境,那氣氛,你能說它不是很靜的?但在那裏,白天,也還有

雞啼鴨鳴,還有水牛黃牛哞哞的叫聲;三三兩兩的村姑村婦,說

笑著,嬉鬧著,到井邊打水了,木的水桶碰得井沿砰砰作響。晚

上,也還有小孩的哭喊,還有村狗緊緊慢慢的吠聲,那靜,還未

脫盡人間味。

山中的靜,就像讓你掉進了別一世界似的,靜得那樣深,那

樣遠,那樣幽雅而有致。鬆球輕輕地落在山坡上,野花無聲地開

放,山嵐悄然穿行雜樹叢藪中……這種種的動,都是在靜極中進

行。而遠處林禽兩聲清啼,近處山泉輕若琴鳴,一隻青蛙趴在苔

石上,昂起頭,鼓著眼,腮幫一動一動地,呆然與你對視,忽而

“狐——”的一聲,跳入水中,留下一個冗慢幽長的回響。這種

種的聲,這山籟的微妙的和鳴,經了山中空氣的柔潤,你感到

的,不是響,而是靜極山林中夢似的神秘。

而山中的空氣,我的第二喜歡者呢,卻是異樣的清。為現代

物質文明武裝起來的都市,你有一千條讚美它的理由,但是,可

在批評的物質中,你不得不指出它空氣汙濁這一弊端。這種汙濁

的空氣整天包圍著你,使你時常神智昏昏,頭腦沉沉,甚至有期

然地生出一種恐懼心理。舉個極端的例子,有一幢大樓,許多住

戶的窗口都掛了一隻鳥籠,隻要鳥兒出現異常,這些住戶就要想

到搬遷。因為這幢大樓附近有一間汙染空氣的化工廠!

山中的空氣卻不是這樣的。它清得可愛,清得叫人舒服,清

得讓人放心。它是那樣地了無纖塵。它涼颼颼地沁入你的心肺,

使你通體清爽。無論早晚或正千,走在林間小路上,你會情不自

禁地張開雙臂,大口大口地貪婪地呼吸這山中空氣

在這清靜的山林中,有一間小屋,我的第三喜歡者。這小屋

爬滿了常青藤蔓,遠遠看去,就像一個翡翠三角形似的。屋內一

床一杌,一張書桌,一把茶壺。陳設極簡,卻是讀書作文的好所

在。山光照檻,滿室生輝,忽又嵐氣開合,雲樹明滅。境界之

幽,又是移人性情的好去處。這時,你在桌前坐得久了,開開麵

南的小門,撩起垂懸的藤蔓,走下台階,你看見一叢叢茂盛的劍

莒,你心中定會如我一樣生起無盡的童趣。你會情不自禁地摸出

一把小刀,割下一片嫩葉,削成葉笛,含在嘴裏,“嗶——嗶

——”地吹。你嫌這聲音太過尖厲了,你再割一柄長葉,削過邊

刺,一圈一圈地給笛嘴續上_叭形狀,“嗶——嗶——”之聲便

―”鳴響。向前,繞山塘,過石橋,

你看見半坡竹林,森森綠影,影下生蕈。在這裏,你可以坐,可

以臥,可以徘徊而歌,可以展袖而舞,或者長久地靜默地佇立,

作些淡遠的懷古之想。過竹林,又是山溪,是瀑布,是使你莫知

邊底的山外青山。

為什麼我會來到這山中?我會喜歡這山?並且禮讚這山之性

格的另一麵?是厭倦了生活?是有了出世之想?恰恰相反,是為

了更好地探求和禮讚社會人生,我才到這山裏來的。

在山中,我居住了三天。這三天是我的休假日。我盡情享受

這山中的靜。我盡情享受這山中空氣的清新。我盡情享受這山居

生活的雅趣。我有時從鬆濤聽取時代的脈搏,有時在月下思索我

該怎樣做人。我是勇者,山是愛人;我在外麵拚搏得久了,我讓

愛人的溫存拂去我心中的寂寞。我是唳空的飛雁,山是蘆灘;我

飛得有些累了,我要嗓飲湖中的清水,我要梳理翅上的羽毛,我

要在蘆葦叢中打個盹兒,然後,振翅再上萬裏雲天。

第四天——明天,當我下山返回城市,山,我喜歡的山,我

不知道應該怎樣感激你!

落葉

落葉在春天紛紛而下,這是南國特有的奇觀。北國的朋友也

許以為怪異。因為,在你們那裏,落葉在秋而不在春。當峭厲的

西風把天空刷得愈加髙遠的時候,當陌生阡頭的孩子望斷了最後

一隻南飛雁的時候;當遼闊的大野無邊的青草被搖曳得株株枯黃

的時候——當在這個時候,便是秋了,便是樹木落葉的季節了。

北國的落葉,渲染出一派多麼悲壯的氣氛!落葉染作黃金

色,或者竟是朱紅紺赭罷。最初墜落時,也許隻是那麼一片兩

片,像一隻兩隻斷魂的金蝴蝶。但接著,便有沙沙嘩嘩的金紅的

陣雨了。接著,便在樹下鋪出一片金紅的地氈。而在這地氈之

上,鐵鑄似的,豎著光禿禿的疏落的樹幹和枝丫,直刺著高遠的

藍天和淡雲。

這便是北國“無邊落木蕭蕭下”的壯觀。

南國的落葉卻不是這般情景。落葉的顏色是濃重的蒼青。在

地上鋪出蒼青的織錦。而在樹上,也是濃重的繁密的蒼青色,叫

你抬頭看不見一點藍天的影子。可是,在這濃密的蒼青的樹冠

上,你看吧,春潮般地泛起來多少嫩綠的新葉的波浪!

這是萬木爭榮的季節。在遙遠的地平線上,威嚴地站立著

的,已不是冷酷的冬。老葉不必窸窣,或者說不必作那悲壯的自

我犧牲來保護樹木挨過冷酷的冬罷。在這裏,就連冬天的陽光也

燦爛如碎金,雨水溫潤而充足,地表下有取之不盡的營養。萬木

在和風中一樣做它們歡樂的夢。

時序如輪旋。秋天過去了。冬天過去了。司春之神於是欣然

駕臨。蜂蝶成群來起舞,百鳥結隊來唱歌,雜花紛然披陳於枝梢

上。氤氳的南國,這時已裝載不下旺盛的勃發的生機。

而這時,我走在無論哪一個林子裏,無論哪一棵樹下,我都

欣喜地看見,每一顆樹上都蓬勃地怒發出新葉。我看見新葉髙標

出老葉覆滿的樹冠。我聽見新葉在歌唱,唱它們新生代的歌。我

聽見新葉在呼喚,呼喚未來的鮮花和甘果。

於是,我看見老葉意識到自己曆史使命的即將完成。

老葉沙沙嘩嘩而下了。然而,老葉沒有悲戚。老葉也一樣唱

它們雄壯豪邁的進行曲。老葉融入春泥,老葉化作玉露瓊漿,滋

潤著大樹上新葉的生長。

這是一幅多麼偉大的充滿希望的圖畫!

於是,無論在哪一棵樹下或哪一片林子裏,我的思想進入一

種莊嚴的茫遠的思考。

迷亂的旅程

今夜橫豎睡不著,遂翻身坐起,來寫我的西北紀行。頭上立

即出現一片幽黯的穹蒼,冷月如鉤,疏星在閃爍。我知道這又是

大漠深處我所見到的一幕:夜間,當我一個人失落在鳴沙山上。

而這一幕,此刻正爭先恐後地浮現在我腦際,仿佛怕我遺漏了它

似的。然而,我這一篇勞什子,今夜真不知從何寫起。

人,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中國人,是應該時常到什麼地方走

走的罷。最不應該的是,在一個地方老呆著,讓心兒築成老繭,

讓感情的流水結出厚厚的堅冰,或是讓好些令人厭煩的人際糾紛

纏繞著,使你工作不能順心,生活不能歡快。似這樣的窩居又有

什麼意思!而不時的背起行囊,走向搖遠而又陌生的旅途,一路

的去承受那天風的吹拂和野景的招引,把負累得太久了的心,無

限大地釋放開去。這等樣的人生,我以為才是愉而又灑脫的人

然而,以這樣的心境去旅行我又時常不可能。我不能放其寬

心。我不知道這是我性格所使然還是別樣。總之,我是無法抹去

我心中那一脈蒼涼。在遙遠的旅途上,我時常撿拾到的又是一首

悲歌。

茫茫大西北,無設地造的河西走廊,在涼秋九月,我正是懷

了這樣的悲哀去際會你。然而,在我心版上,你究竟能留下一些

什麼?

9月9日下午五時十五分,我們乘坐飛機從北京出發。向西

飛行不久,蒼莽的黃土高原就無遮擋地袒露在眼底了。它果然是

那麼黃,那麼幹旱而且單調嗬!似乎很難尋覓一點綠的影子。

綠,在南國充盈得滿眼的綠,你是勃發著旺盛生機和昭示富足的

征兆嗎?那麼,在無綠的黃土高原上,我親愛的西北父兄,他們

的生活又是怎樣的?

末幾我們又看到了黃河。乍看像倒地的幹枯的巨樹,再年看

似蒼龍,在萬裏風煙中旋卷盤曲著,其狀揪人心魄。黃河,你流

淌在北中國大地上的母親河,記得在中州大地上行走的時候,我

就曾經兩次尋問過你。一次是在鄭州,十裏寬的河床躺在昏黃的

野地裏,中國隻有一道淺淺的黃湯似的濁流,不見帆檣,不見號

子和艄公。那時我感受到的黃河竟是那樣寂寞,仿佛一個北方大

嫂,衣衫襤褸地枯坐在自家老屋前,四麵滾動著的是無邊血紅的

高粱的波浪。第二次是在開封花園口,遠遠地,我便看見你與開

封鐵塔一般高的河堤了。待到我爬上河堤。又看見那重濁闊浪,

聽到那如老牛負重般的粗重喘息。而這一次在西去的萬米高空

上,我憑舷窗俯看著你,胸中滾過的是這樣一支歌——

祖祖輩輩留下我,

留下我一望無際唱著歌。

還有身邊這條黃河……

黃河,你就是這樣地一次一次從我眼底流過嗬!一條傷心的

河,一條疲乏的河,一條令人茫然不知所以的河……

然而,當飛機降落在蘭州大地上的時候,我想說,我要另外

一條黃河,一條年紀輕輕年方十八的黃河。

飛機是在黃昏時降落蘭州的。甘肅省作協的朋友用小車接我

們進城。竟又把我們送到黃河岸邊了。夜來我們便枕著黃河濤聲

入眠。次日清晨,我們跨過黃河第一大鐵橋,登上北岸的白塔山

看黃河和蘭州市景,然後,又回到黃河邊上踱步。

在黃河邊上,我們尋到了黃河母親的塑像。這塑像很年輕,

很漂亮也很壯碩。同伴中有人開玩笑說,這不是黃河母親而是黃

河情婦。我卻說黃河母親為什麼不能如此?黃河母親就應該如此

年輕漂亮而且壯碩。

黃河母親旁邊有羊皮筏子。十八歲的駕筏者用嘴將皮筏吹

脹。待我們坐上去,他便一槳一槳地把我們劃至河心,然後停槳

讓筏子蕩乎中流。

黃河,現在我是簸蕩在你的懷抱裏了。現在我是真切地看到

你的真麵容了。我聽到了你粗急的喘息看到你強健的腰身……

黃河之上朔風呼嘯,河水湍急如箭。駕筏者說,眼下是枯水

季節,要是在初夏,你們老遠便能聽到震憾天地的濤聲。你把一

根木棍扔下河去,它一下子就直直地沒人旋卷飛逝的波濤,然

後,在幾十米之外直直地冒出頭來。

黃河,你就應該如此剛烈。應該如此旋卷著強勁的青春活力

的。

然而十八歲的駕筏者為什麼一臉沉重?沉重得與他的年齡不

相稱,沉重得就像黃河兩岸的那些黃土塬。

黃河,我現在是簸蕩在你的懷抱裏,然而我這蕪雜的心緒卻

無法梳理。

9月11日天未透亮,我們又乘小車向西渡過黃河,翻過烏鞘

嶺口,進入了千裏茫茫的河西走廊。

祁連山在左。磅礴的祁連山!據說在匈奴語中是與天相齊的

意思。你綿亙兩千裏,做了走廊南麵的廊壁,令人起古遠莊嚴嵯

峨之感。然而,你卻是那樣的灰暗赤裸,灰暗之上覆蓋著白色的

雪線。祁連山,你有山林的叫嘯麂鹿的奔躍飛鳥的鳴唱嗎?聽說

你的雪線一年年上升,向山下流淌的雪水一年年減少,而無雨的

戈壁灘正是靠了你雪水的灌溉才有了生命的。你是否真的如此?

在飛馳的小車上我無法看清你,為此我更加記掛著你。

北邊的馬鬃山合黎山和龍首山在遠天中顯出一線模糊。此外

就是無際涯的單調的戈壁灘不時向我們浮出海市的奇幻。

千裏茫茫的河西走廊,你漢唐以來的古戰場和絲綢之路的通

道,我在你這無盡的長廊中飛馳,從淩厲的戈壁風中我似乎聽到

你無數攻戰殺伐的聲音,聽到你古遠的商隊艱難跋涉的腳步響。

然而這些遠古的幻夢般的陳跡我且不去管它罷。眺望著戈壁灘,

我已為這裏一叢那裏一簇艱難地生長著的楊樹黯然神傷6

這些戈壁灘上的楊樹,據說,有一些便是當年的紅軍西路軍

栽種的。當年的紅軍西路軍與馬步芳的騎兵在這千裏長廊上血戰

失利,為了保存剩餘力量,便倉促化整為零,四散奔藏於戈壁灘

上和祁連山中。然而,他們中有許多人卻逃不出馬步芳騎兵的追

剿,女兵們一個個慘死在獸兵的奸淫戮殺之下,男兵們一個個卻

被驅趕去栽種楊樹。然後就被集體戮殺或活埋。被戮殺的最多一

次竟達一團人。現在我終於懂得了為什麼“楊樹多悲風”。

這一日我們掠過武威和張掖,夜半兩點到酒泉。在這裏,我

做了許多久遠的不知是悲壯是苦澀的夢。12日清晨繼續向西馳

進,擦過嘉峪關,傍晚進入敦煌縣境。

至此,已是河西走廊的西段了。西北望玉門關,西南望陽

關。此兩關一出,便是古之所謂西域。戈壁灘於此換成茫茫大沙

漠,景色愈見荒涼。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看見沙漠我就想起王荊公這

兩句詩了。然而此刻我卻不想看到什麼“孤煙直”,據說那“孤

煙”乃是漠風旋卷起來的沙柱而非炊煙。

漠風旋起的沙粒有什麼好?景色再雄奇,也終究是漠風旋起

的沙粒罷了。有炊煙才是好的。有炊煙就有人家了。“白雲深處-

有人家”,這杜牧所吟誦的江南小景致雖也令人神往,但它終不

過是人煙稠密的江南小景致,比不得大漠深處有那麼直直的淡藍

色的一根炊煙升起,給疲乏的旅人幾多歡悅和慰藉。

晚飯後有沙漠中的朋友來閑談,從他的談吐中我知道,可敬

愛的敦煌人,在這大漠深處,硬是靠了自己的一雙手,開溝渠而

植樹,造田畝而種莊稼,窮困而又堅毅地存活了下來。沙漠中的

朋友說著這些的時候,刀刻似的臉上滿布了嚴峻。

夜半又盡是和古人打交道。夢見三苗人在這裏劈荊棘而斬草

棵,旋即便消失得無蹤影;夢見羌人在這裏逐水草而居,瞬間也

銷聲匿跡;夢見一個叫大月氏的馬背上民族擊潰另一個叫烏孫氏

的馬背上民族,聲威赫赫獨霸敦煌;夢見強悍的匈奴風暴般席卷

河西,馬蹄亂藉黃沙蔽日;夢見漢家大將西出關,戈矛挑著冷

月,重甲凝結寒冰。此後便是絲綢之路茫漫漫,東來的胡人在馬

背上反彈琵琶,漢人的商隊頂著漠風一步步踏向西域。就中也有

三五個瘦詩人,策馬拈須而吟邊塞詩,詩成而風雲變色大漠動

容。然而曾幾何時,大唐東土的太陽隕落了,萬頃平沙複歸寂

寥。曆史在我迷離的夢中繁複更迭的就是這一幕幕。

十三日一早洗漱畢,我們連聲說,去看莫高窟罷。

三危山在遠天閃著佛光。朝陽紅如血。幹涸了的黨河在大漠

中靜靜地僵臥著。排了隊的楊樹卻在剛烈的漠風中齊唱悲歌。蜂

巢也似的莫髙窟,一窟一窟地鑲嵌在沙岩上,勾勒它的蒼古粗獷

和玄秘。

偉大的莫高窟,舉世矚目的莫髙窟,古絲綢之路上的明珠莫

高窟,大漠深處的奇珍莫高窟,五千年來華夏民族與西域民族文

化撞擊交媾而成的產兒莫高窟,今天,我來了,我從“地陷東

南”的“花柳繁華地”來禮拜你,然而我不知道,我究竟對你敘

說些什麼?

你這過往歲月的驕子,你這曆史老人襟上的徽章,你所有的

輝煌和斑_,博大和精深,幽秘和雄奇,難道都隻能證明過去而

不能激發現在?正如阿育王柱之於印度,空中花園之於巴比倫,

金字塔之於埃及,古羅馬大教堂之於古羅馬,都隻能作為曆史的

印記覆蓋著厚厚的塵埃,供遠方的遊人憑吊唏噓太息!

你一窟一窟的佛子,你一窟一窟的真經,你一窟一窟的宗教

藝術,你一窟一窟的凝固了的時間流馳,在荒涼得太久了的太漠

深處,我委實不知如何讀懂你。

晌午後我們去尋陽關古隘。一踏上去陽關的路徑,不期然我

又脫口吟出王摩詰的那句詩:“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

人。”然而這王摩詰也真是,在草色青青客舍新的渭城,你因何

吟這種詩。你怎知陽關以西無故人?你不見古絲綢之路上曾經人

來人往熙熙攘攘嗎?陽關以西有故人。現在,隻要我繼續向西邁

進,在廣袤的大草原上,將會有剽悍的哈薩克青年騎著噱噱嘶鳴

的駿馬來迎接我,而在葡萄架下,也將會有窗花衣裙的維吾爾姑

娘為我跳舞唱歌。

但是現在我在陽關古隘隻尋得一截殘存在風少中的孤苦獨處

的烽墩了。

上得口來有萬鈞分量的陽關古隘,在中斷了的曆史中你昏睡

了幾多世紀?你也曾夢見蔚藍的海波青青流雲嗎?

晚飯後便去攀登鳴沙山。又是大漠深處的黃昏。滿臉濺朱的

夕陽醉漢似的跌坐在沙梁上,仿佛在迎風吟唱“醉臥沙場君奠

笑”。可惜沒有胡笳十八拍,沒有旌旗獵獵羌笛哀怨,否則,又

將教我品味幾多往古的悲壯。

出發前沙漠中的朋友對我說,那座山之所以叫鳴沙山,是因

為山腳下鎮壓著一支古代遠征軍。這支遠和征軍疲憊已極,夜來

倒頭便眠,是從大漠深處吹來的沙山把他們鎮壓在山腳下的。他

們壯誌未酬遺恨難消,所以每當有人把肉屁股置放於山上向下滑

落,他們便魂靈騷動刀戈相見,發出琅轅的聲響。今晚我本想放

鬆自己好好樂一樂,不想這大漠中朋友的話一下子又改變了我的

心態,我的胸中,於是又有鉛樣的沉重。

那麼鳴沙山,今夜不再去尋什麼樂,今夜我要征服你,我要

將你踩在腳下,我要去會一會那些屈死的亡靈聽一聽他們的叫

嘯。

我們先坐汽車,然後又騎駱駝。沙漠中的駱駝你也真夠朋_

友,你四腿屈起溫馴地跪伏在沙梁上,待我們騎上你的駝鞍,你

就先站起後腿,再立起前腿,響亮地打一個噴鼻,髙視闊步頸下一

搖出一串駝鈴丁東。

來到鳴沙山下,我們都不從緣坡那麵攀登,而偏要從壁立的

陡坡這麵攀登。然而鳴沙山你真忒奸滑,表麵上看似那麼溫柔那

麼慈和,骨子裏卻藏著歹毒,每當我向上攀援一下,你都用流沙

把我推滑下來,便我耗費極大的力氣。然而我仍不顧一切地一麵

叫嘯著一麵向上攀登。一程一程的向上衝刺,流沙嘩嘩啦啦地向

下散落,將到山頂我卻感覺心跳加劇氣喘籲籲頭暈目眩,忽而兩

眼一黑,全身綿軟地跌坐了下來。

鳴沙山,我征服不了你,難道是我老嗎?分明的我正在壯

年。古人有所謂壯士。壯士能拔山舉鼎能慷慨悲歌能喝鬥酒能吃

半邊豬,我雖非壯士難道就不能踏上你的峰巔!

驟然間便起了風。狂風夾著散沙鋪天蓋地地撲來,上下一片

漆黑。我忽而感到冷感到可怖感到仿佛世界末日來了。

不知過了多久才又風驟沙停,沙山上的人影全無,隻剩得大

漠如墨穹蒼森怖冷月如鉤。我想到假若沒人有來找我或找不到

我,今夜我也將如古代遠征軍那樣死在唯沙山上。

靜極了靜極了大漠深處的鳴沙山。

假若我不頭暈目.眩渾身癱軟多好,那時我將能夠看清這潛藏

殺機的鳴沙山。

然而我隻能一個人靜靜地躺在這沙山上咀嚼那不知是絕望是

悲哀是憂鬱。

遠遠地終於聽到有人叫我,是那位古道熱腸的沙漠中的朋

友,他就鷹一樣從山那麵飛掠到我眼前,又夾小雞似的把我夾帶

下鳴沙山。

這是我先想尋歡爾後想征服鳴沙山而終於不可能的大漠深處

的一夜。

直到今夜當我迷亂的來寫一篇勞什子,我仍不能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