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綠色戰役(1 / 3)

第四十三章 綠色戰役

1963年1月,上麵認定張俊峰雖存在曆史問題,但治沙經驗豐富,讓他代管林場,然而卻又對他行使監督。不久新華社記者從北京趕來說:“前不久周總理在參加國際性會議時,在發達國家的展覽會上看到了包蘭鐵路通車的照片。上麵是麥草方格固沙的情景,很壯觀,但沒多少植物。”

張俊峰解釋說:“當時最迫切的是用工程措施固定流沙,植樹造林以及播種草籽還沒有跟上。”

“總理對沙坡頭非常關注,很想到這裏看看,但太忙了。因此特意委托新華社拍幾張照片。他一定要看看,通車四、五年了,沙坡頭的植樹造林怎麼樣?變化大不大?”

張俊峰陪記者在沙坡頭拍照,記者見沙坡頭的舊貌換新顏,變化真大,吃驚地說:“張場長,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那場大饑餓中,怎麼還能創造出這樣的奇跡?”

提起往事,張俊峰覺得簡直不堪回首,說:“三年自然災害,被沙暴卷入激流的技術人員,在沙漠裏神秘地失蹤的紅領巾,在麥草方格中倒下的青年,在饑餓中流著淚死去的各種年齡段的人……悲壯的故事不勝枚舉。不少人曾形象地說:‘這騰格裏大漠的每一粒沙子,都是一個關於生命故事。’還有人說:‘這裏死了不少治沙英雄,後人每想念一次,天上就掉下一粒沙子。’”

記者感歎地說:“在全國大饑餓,能保住性命就不錯了,想不到還有這樣的奇跡。不知道那場大饑餓,這裏死了多少人?”

“究竟有多少人在沙漠中倒下,誰也說不清,可悲的是人們並沒意識到這是一種巨大的犧牲。他們死得太平常了,平常到死後也隻是精神上的撫慰。更可悲的是,這邊在用生命作代價,還有更多人在破壞生態環境,要把我們的地球毀滅!”

“人類生存的環境越來越小,人類為什麼不覺醒?”

“最近我看一份研究資料,感到觸目驚心。”他說了世界十大沙漠的麵積,又接著說:“在世界十大沙漠中,最小的沙漠是中國新疆的塔克拉瑪幹沙漠,約有32萬平方公裏。像我們這個4.3萬平方公裏的騰格裏沙漠,還有很多。你說,小小的地球人類還有多少可以活動的場所?”

記者返回北京後,這件事在林場引起了震動。從黨和國家領導人到普通工人,沙坡頭牽扯著多少人的心啊!場務會上,治沙者心情沉重。適應沙坡頭生長的花棒、檸條、沙拐棗等固沙樹種雖然已選定,但嚴酷的自然環境使植樹造林的成活率受到很大影響。通車以來,科技人員和工人頂風冒雨、披沙瀝血進行了無數次實驗,都未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張俊峰心情沉重地公布了治沙的嚴峻形勢。黃江調到了固沙林場做技術專家,他已和張菇沙結為夫妻,此刻憂慮地說:“目前的形勢很嚴峻,關鍵是缺水。我們曾設想抽河水灌溉,但上麵沒批。實踐證明,麥草方格的效力一般為3至5年,植樹造林是固沙的根本措施,但防護區的綠色植被卻單調稀疏。”

楊銀輝也在去年與張芬芳結婚,夫妻經常吵嘴,但兩人是見不得卻又離不得。此刻,楊銀輝說:“既然幻想抽水的路不通,我們就植樹。盡管成活率和保存率不高,但樹多了,氣候總會改善。也許有一天,這裏就成了塞上江南,多風變成多雨。隻要多雨,這裏就會成為綠洲。”

葛文華犯愁地說:“要栽樹,單憑林場的力量不行。要在鐵路兩旁各500米的區域栽樹,很不現實。”

王鐵軍說:“這些年黨中央倡導‘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縣委政府也重視這‘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作,隻要我們打一份報告,上麵一定會發動群眾植樹。”

黃江搖著頭說:“義務植樹雖可在短時間內拉開綠色戰役的序幕,但沒人監督的植樹造林,成活率極低。原因是領導在分解任務時強調數量,忽視質量。在植樹時,坑挖得淺。這樣樹吸收不到水分,怎麼活?”

葛文華點著頭說:“不少人把樹栽好後,為了糊弄領導,隻在表麵灑水。一桶水飲十幾棵樹,怎麼活?”

張俊峰說:“散會後,打報告申請義務植樹。但在操作時,由固沙林場負責驗收。就是說,我們要求坑的深度必須符合要求,然後開始栽樹。栽完樹,多少棵樹就必須使用多少捅水。這樣既驗證用水,又檢查坑道。隻要這樣做,問題就不大了。”

張耀站起身說:“既然給各單位下達任務,就應考核成活率。”

葛文華搖著頭說:“說是考核,純粹是走過場,大家都是心照不宣。”

楊銀輝說:“這主要是沒有長效機製。領導變動頻繁,成員也常流動。即便處罰責任人,人家耽誤的是我們的大事!”

葛文華點著頭說:“事後考核,純粹是死後驗屍。法不責眾,真要處罰,就罰出矛盾來了。戰爭年代,兵工廠製造子彈,如果也是死後驗屍,就必須在子彈入庫前檢驗。怎麼檢驗呢?一發一發地放進槍膛,然後一扣扳機……”

大家笑了起來。葛文華接著說:“戰爭年代需要彈藥,如果那樣檢驗,子彈永遠供應不上,庫房裏也沒有子彈。如果生產子彈的每道工序都合格,還用逐一檢驗子彈嗎?”

張耀說:“死後驗屍耽誤大事,我們就在工序上做文章。”

這場攻克沙丘造林難關的“綠色戰役”,不久就在沙坡頭拉開了序幕。戰役中,從大本營到治沙前沿,從苗圃到林區,從研究室到實驗基地,顯微鏡下,試管架前,資料堆裏,灌木叢中……每張日曆上都疊印著無數動人心魄的場麵……

這天晚上,固沙林場在開完會後,江祿全說:“老張啊,這些日子大家都在私下跟我說了件事,你琢磨琢磨。我們在沙漠中拚搏了多少年,一直沒和大家在一起喝兩口。現在包蘭鐵路已完全暢通無阻,並且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跡。為了慶賀這個成就,能不能來個大會餐啊!”

張俊峰攤開雙手說:“可林場每花一分錢都打報告,我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忽見大家失望,便說:“這樣吧,我請大家。”

張耀說:“你還要給兒子娶媳婦,我建議大家掏錢熱鬧。”

大家都樂意這樣做,並提出到沙坡頭客棧消費。張俊峰不想再去,目的是忘掉李茹萍,於是說:“換個地方吧?”

可是,張俊峰拗不過大家,隻好帶人來到沙坡頭客棧。大家確實吃的開心,也因看到了李茹萍的小女兒劉豔蓉,而覺得心理上得到了滿足。臨散席時,李茹萍叫出張俊峰,帶他到隔壁的一個雅間說:“已經好久了,你為什麼不來?”

張俊峰不敢去看李茹萍動人心魂的目光,低著頭抽著煙說:“你知道我定力差,不想自尋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