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垓下悲歌 262(2 / 3)

曹咎、司馬欣、董聆三人一起來向項羽請罪。本來前兩人都有恩於項梁,項羽一直信任他們,也沒想治他們的罪。況項羽剛回關中就打了勝仗,心情還算不錯。偏這時又傳來彭越在梁地死而複活的消息,侵城略地,阻塞楚軍運糧通道。項羽有一種被吃蒼蠅的感覺,怎麼他娘的這麼多不順心的事呢!司馬欣不識趣,說雖然丟了成皋,但把靈璧玉賺了回來,我今把它獻給項王,保管項王從此一帆風順。上次靈璧玉丟失,早有人報告項羽是司馬欣獻出去的。他當時也想,不過一塊破石頭,爭天下的人如果把得失成敗寄托在一塊石頭上,豈不是過於兒戲了。劉邦得了也好,正好麻痹他,讓他坐等天上掉餡餅吧。誰料司馬氏今天還有臉提這事,一下惹惱了項羽:“那石頭留給你們吧,我隻想要成皋,不想要石頭。別的廢話都少說,你們何時把成皋奪回來,不然不要來見我。”三人灰溜溜離開,聚攏殘兵敗將,隻有幾百人。而成皋憑借把水天險,向來易守難攻,以他們幾個人的本事,無論如何收不回來,這是項羽變著法子懲治他們啊。三人悶悶不樂,垂頭喪氣地來到祀水岸邊。曹咎歎了一口氣,悄無聲息地拔劍自刨了。自殺有時是受傳染的,接著司馬欣、董璐也拔出劍來,一個插進心窩,一個抹了脖子。在場的士兵看他們走投無路的痛苦樣子,知道救也白搭,都冷漠地看著他們走向極樂世界,然後結伴返回自己的老家去了。

有人撿了司馬欣的人頭,去向漢王領賞。劉邦說:“我故知項羽不會輕饒他們,所以放他們回去,讓他們自相殘殺。”然後又對撿了人頭的士兵說:“你小子有運氣,雖然是大路上撿的,我仍封你為侯,叫漁侯。漁者,河裏遇也,但願你今後這樣的好事多遇著點。”士兵謝恩而去。

既要.與項羽爭鬥,又不敢直接接觸,劉邦帶著隊伍躲進群山起伏的複雜地形裏。同時,一方麵加大支援彭越的力度,讓他們徹底從源頭上切斷給楚軍前方的供應;另一方麵以十倍的力量占領奪取楚軍僅有的物資庫存。劉邦這一招很厲害,讓一個雄獅帶領的虎狼之師頓時陷人大亂的境地。但就是這樣,漢軍也不敢主動出擊,隻等楚軍襲擊他們時,借著地形熟悉,有所斬獲就跑。漸漸的楚軍襲擊他們的次數變少,最後發展到按兵不動,而全部讓士兵上山挖野菜尋野果充饑。

劉邦了解到這種情況後大喜,感覺自己困窘的日子就要結束了。但能不能揚眉吐氣,他還沒敢想。目前想到的最好結果是項羽滾開,他可以安心在關中過幾天幸福的日子。他此時畢竟五十多歲了嘛,加之上次受了一次重傷,差點要命,確實不想再折騰了,也折騰不起了。想到這裏,又想到自己的老爹、老婆還在項羽手裏,白搭了一塊靈璧玉也沒把他們換回來,自己過好日子不能沒有他們啊。沒有親人在場,好友在場,縱有再多好吃好用的,又有何快樂!

陸賈能說會道,一直在漢王身邊做辯士。在楚強漢弱的情況下,很多諸侯的歸附,都是陸賈以口舌之功取得的。所以這次漢王派陸賈去遊說項羽,滿指望他能不辱使命,把太公、呂氏要回來,沒料竟無功而返。劉邦有些焦急地問:“他什麼態度,兩人打仗就打仗,他扣我的父親老婆幹什麼?”項羽的回答是:“他劉邦不是有本事嗎,敢糾集天下諸侯與我作對。想得天下,就別要親人。既然想要,就自己來。他如有這個膽量,過來給我磕三個響頭,我不僅把老爺子放了,而且所有的賬一筆勾銷。都說我項羽小心眼,讓他看看我到底有沒有這個雅量。”陸賈不敢直接學話,隻回答劉邦說:“我估計他也是沒辦法了,黔驢技窮,隻好以這一手來要挾大王。打,打不贏;走,走不了。看他們一個個麵有饑色,我估計要不了幾天,就會自動撤退。”劉邦看了陸賈一眼,心想等他們自動撤回,隻怕我的家人就沒命了。不能聽這孩子的,還得讓一個更能說的去,務必要把這件事情辦成。

劉邦在他控製的地盤內和所有的將士中懸賞征集這樣一個人。恰有一個路過的高人人稱侯公的,打著保票說能辦成這件事。劉邦看這人長得尖嘴猴腮、稀奇古怪,說話尖聲細氣,不像能成事的人。遂劉邦懷疑地問:“我有辯士陸賈,儀壓四座,舌動群雄。他尚不能動搖項羽,你一局外人,有何能耐叫項羽聽你的?”侯公說:“世上有兩種人,最容易成事。一是奇偉,一是奇陋。奇偉者,因俗人多喜交之,故能成事;奇陋者,因其到了哪裏都遭人嫌惡,這便使其人能靜下心鑽研業務,打磨智慧,練成別人都沒有的本事。這兩者都是異相,有異相者多有異能,大王難道不知道這個道理嗎?”劉邦當時要吐,不知天下有人吹牛吹到這個程度。

張良在場,思量現在事情老在這兒僵著也不是事。局勢在天天變化。很多事情往往是這樣,好的能等壞,壞的能等好。既然吉凶難料,不如主動爭取,死馬當成活馬醫,說不定就能將死棋下成活棋。於是幫腔說:“侯生說得甚有道理。若論人的長相,史上有些名氣的人物中,還有比秦始皇更沒有人樣的嗎?蜂鼻蝦眼,鳥臉豺聲,但他偏做成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功業。天下萬物,不論是人還是東西,往往是越另類的越奇貨可居,大王不妨一試。”劉邦認可。侯生說:“給我五個有些功夫的年輕人,另外借戚姬一用,我保證半個月時間把這件事情辦成。”人家這麼打保票,劉邦不得不相信。但要借戚姬一用,他有些舍不得。鬱悶了半天,看群臣都看著他,事關把老爺子、結發妻子救出虎口的大是大非問題,如不能舍得一個女人,將來萬一自己成就了聖功,勢必要遭天下人恥笑。所以忍痛割愛,閉著眼說:“好吧,隨你娘的怎麼折騰去!”

侯生帶著戚姬和五個壯士繞出大山,走了五天的路,終於來到楚營。然後讓戚姬去見虞姬,就說想念她了,主動承認是當年自己誤會了她,對不住她。戚姬有些不樂意,侯生嚇唬她說:“為大王的事,你這點委屈都不能承受,將來肯定不會再寵你了。”戚姬無可奈何,說:“好吧,好吧,你們這些陰謀家,就會算計別人。”然後侯生又要她如此如此對虞姬說,戚姬問:“這可能嗎,天下人都知道項羽是個驟子,多少女人跟她,也沒生出個一男半女。怎麼會跟楚王後有兒子,她肯定不信。”侯生說:“就讓她不信,然後你讓她換上你的衣服,到後營來見我。”“那我呢?”“你換上她的衣服,留在行宮。你們身材差不多,正好使個掉包計,騙過楚營站崗的人,不然他們會看出破綻。”“你們可不能把我一人丟在那裏。”侯生說:“放心吧,你是大王的女人,撐死我也不敢。”

戚姬見了虞姬,不禁讓虞姬很愕然。戚姬說:“他們男人打他們的仗,跟我們有什麼關係。我就是知道你在這裏,一個人在那邊寂寞,想過來跟你說說話。”虞姬又何嚐不是,二人越說越近。及至吃了飯,戚姬才把侯生教她的話,對虞姬說了。虞姬說什麼也不相信。戚姬說:“跟我說這話的人是我的鄉人,才從梁地來,那邊都當成大奇聞傳得大街小巷都知道了,不信你去親自問問。”虞姬被這消息弄得心煩意亂,六神無主,任憑戚姬擺布,極快地就到了後營。侯生一見虞姬來了,主動迎上去幾步。五個武士突然從樹上跳下來,捂嘴的,綁架的,用黑布袋套頭的,當時把虞姬嚇得半死,別說喊救命,就是喘口氣都哆嗦得不行。

侯生把虞姬帶到劉邦麵前,輕鬆地說:“察報大王,事情辦成了。”劉邦定睛看了看,認得是虞姬,這可是當年他最心儀的女人,不禁一喜。但稍一回過神來,立即罵道:“你這個熊人,我讓你遊說項羽,放我家人。你把她弄來幹什麼?戚姬呢?”侯生說:“戚姬留那兒了,一物換一物。”劉邦更氣:“你這個混賬,竟來欺騙我,我殺了你!”舉劍向侯生砍來。侯生慌了,極快地喊道:“難道一個虞姬不可以換回大王需要的所有東西嗎?”劉邦吼道:“所有個屁,你死定了!”追著侯生又要砍殺。這時張良進來,侯生急喊:“張公救我!”張良抱住劉邦,一邊問侯生怎麼回事。侯生三言兩語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張良說:“此計可行,大王息怒。”劉邦回到自己原位,餘怒未消,說:“行不通我再宰你!”

劉邦和項羽隔廣武澗對話,劉邦提出要項羽歸還他的父母、妻子、戚姬和其他從人。把天下一分為二,以鴻溝為界,東邊的歸項羽,西邊的歸劉邦,從此息兵,還天下一個安寧。如同意,就把虞姬、項莊一塊交還他。你想虞姬在項羽心中什麼地位,那可是蒂兒的化身,而且她身上有絕活,有特殊的香氣。項羽離了她,夜裏就睡不好覺;睡不好覺,幹什麼渾身都沒勁。同時,項莊自幼跟他學武,以後一直跟隨他,也算是他最親的人。加之楚軍幾年來來回奔波,糧草供應保障不力,不僅士兵們不願意打仗,就是項羽本身也有些厭煩了。所以這時劉邦提出來以虞姬、項莊作交換,達到上述目標,項羽爽快地同意了。項羽先讓項伯把劉邦家小送過去,然後劉邦讓五弟劉交把虞姬、項莊送過來。項伯和劉交各自在協議上簽字後,回到自己的營寨。

劉太公、呂難、戚姬等人回到漢營,漢營內歡天喜地,將士們齊呼萬歲。這都是侯生的功勞。多少文臣武將費盡吃奶的勁都沒辦成的事,讓一個路人三下五除二就給解決了,大家都對侯生佩服得五體投地。戚姬則對侯生極為惱怒,認為他欺騙了她。非要劉邦治他的罪。劉邦沒說答應,也沒說不答應。但過不久,卻封侯生為平國君,讓他隱藏起來,從此不要來見麵。眾人問:“這樣的能人,大王怎麼不願多見一麵呢?”劉邦說:“這個人有鬼神之才,他遊走天下數年,無所不知,什麼事到他手裏都太容易。古人講察見淵魚者不祥,所以我封他為平國君,讓他不要再出來做事了,不然我會殺了他。”

項羽追殺劉邦數年,雖然沒有斬草除根,但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劉邦的野心,讓他不敢隨便凱敘天下,輕舉妄動。當然,殺人一千,自損八百,楚軍這些年也受了不少損失。如今總算有了結果,項羽如釋重負,帶著虞姬撤回楚國。虞姬有些不樂意,問:“到了那裏,你是不是要和蒂兒舉行大婚,我這作妾的身份永遠也不能改變了。”項羽說:“傻話,什麼妾不妾,你們都是我的最愛,我會一樣喜歡,絕不讓你們哪一個受到委屈。”虞姬說:“那你夜裏會和誰睡在一起?”項羽說:“又是十足的蠢話,當然和你在一起。你能讓我身上的剛毛軟下來,她不能。再說,這麼多年沒和她在一起,我和她不習慣。”虞姬對項羽的回答很滿意,愉快地跟著走了。

劉邦也和眾將打招呼要回到關中好好歇著去,適當做些有益於百姓的事。張良堅持隻有除掉項羽,才能實現他為國為家報仇的願望。陳平年輕時就有大誌,很會做事,沒出來混時多次主持分配鄉裏祭祀用的牲肉,父老都稱讚他分得公平,他當時發下誓言:“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言為心聲,可見其誌不小。但如果劉邦這時就不幹了,他於劉邦稱王,所做貢獻甚少,不會給他個好位子坐。而且劉邦當了關中王,也就是偏安一隅,就是能讓陳平當宰相,宰的也就是一小塊地方,離他主宰天下的目標還遠著呢。況且目前這種可能性根本沒有!所以二人一合計,不能讓劉邦就此罷休,還得繼續折騰。陳平首先發言:“漢軍已占領天下的一大半,諸侯多歸附漢王。而楚軍已疲憊不堪,連吃的也沒有。這是上天提供的滅亡楚國的機會啊,一定要抓住機遇徹底打垮它。今天如果放跑它不打,就等於放虎歸山,將來還是漢兵最大的威脅!”劉邦真的不想打了,小小一個陳平不足以說動他。他緊了一下眉,“嗯”了兩聲,問:“軍師什麼意見?”張良揣摩劉邦的心思,要想讓他就犯,必須以利誘之,以害迫之,不然恐怕達不到目的。因而說:“我不知大王怎麼考慮的。論起來呢,和平也是可以實現的,就此不打,或許能安穩幾年。但一旦楚軍緩過氣來,隻怕霸王又像摧毀秦朝一樣橫掃天下。他還年輕,有的是時間。關鍵是大王想不想為子孫留下一份基業。如果想留,必須打,靠和項羽講和平是留不住的!另一方麵,幹這種事要有雄心壯誌,必須有獨霸天下的精神和勇氣。患得患失,像宮女一樣有男人寵愛就滿足了,永遠不可能為子孫留下萬世基業。”幾句話觸動劉邦的心思,頓時血脈責張,站起來說:“什麼有沒有雄心壯誌,別的沒有,我就是這個多。別的都他娘的不管,一句話,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