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旋律,反複詮釋的聲音隻有兩個大字:意誌。

最精彩的體育競技不是輸贏,而是意誌的較量。每一場競技的背後,都有真善美的大學習、大比拚、大弘揚。

撥開幾千年曆史上的風雲迷霧,透過幾百屆古今奧運場上的“戰”火硝煙,我們看到始終有一種東西在貫穿其中,這就是意誌。

意誌,使夢想正在變成現實,它是奧林匹克精神的精髓。

正是這種意誌,才使奧運會有別於其他的體育運動會,才使奧運會的賽場能夠走向全世界,才使奧運會的火炬能夠生生不息。

這種意誌,由最初用休戰的方式來體現對和平的渴望、對“神”和自然的敬畏,發展到培養人的堅定信念、極其重要的價值觀和國家的使命感,可以說是實現了曆史性的跨越。

對此,顧拜旦早在1919年4月的奧林匹克宣言中,就已做出了明確的闡述:奧林匹克精神與純粹的競技精神是不同的。純粹的競技精神,隻能帶給運動員心理上自得其樂的悅樂感;而奧林匹克精神,帶給人們的將是美感和榮譽感。這正是美麗、藝術、正義、勇敢、榮譽、樂趣、活力、進步與和平的化身。

意誌,使人類體育競技水平在更快、更高、更強的道路上,不斷地開拓進取,種下了滿園春色。意誌,迎來了奧林匹克的新時代。

拜 冬

拜冬亦稱賀冬。

顧名思義,這是拜賀立冬之意。

立冬,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是表明太陽位於黃經225°位置時的時令,它大約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

為什麼把這一刻叫立冬呢?“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表示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了。

立冬,是一種舊的結束,新的開始。

辭舊迎新,就憑這一點,這一天就值得慶賀。所以,在我國從漢代開始,就有了拜冬的習俗。

拜冬怎麼拜?這裏麵大有講究。

首先是官拜。

古時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禮,並有賜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製。後世大體相同。意思是:在古代,針對這一天,皇帝帶頭建立了一個官拜立冬的機製。這個機製有三層含義:一是皇帝要親自走出宮殿,到郊外舉行迎接立冬的儀式。二是要帶上群臣。三是要賞賜部下過冬的衣物,尤其是那些為國捐軀的孤寡遺孀。

對此,《呂氏春秋.盂冬》中寫道:“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齋。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還,乃賞死事,恤孤寡。”

也許是怕後人看不明白這段文字,後來有一個叫高誘的人,又做了如下的批注:“先人有死王事以安邊社稷者,賞其子孫;有孤寡者,矜恤之。”到了晉代,崔豹在《古今注》中,也做了一番解釋:“漢文帝以立冬日賜宮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襖子。”並且,還說“大帽子本岩叟野服,魏文帝詔百官常以立冬日貴賤通戴,謂之溫帽。”

這裏的“賞其子孫”、“矜恤之”、“披襖子”、“溫帽”的意思基本都一樣,就是送溫暖。

這可能就是我國曆史上官方開展“送溫暖”活動的最早記錄。

可見,此事絕非是哪一個朝代、哪一位天子的一時心血來潮,而是延續了上千年的一種國家禮製。

官拜,拜的是下屬、是基層、是百姓,是國家功臣的家屬和後人。

冬天來了,皇上要給你一件皮襖、一些衣物,以禦風寒。這是國家的一種態度,也是一種責任。

其次是民拜。

據東漢崔定《四民月令》記載:“冬至之日進酒肴,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到了宋代,每逢此日,人們便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到清代的時候,“至日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謁。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相揖,謂之“拜冬”。

看來民拜比較熱鬧。要喝酒吃肉,要向老師、向老者行尊師、敬老之禮,要向街坊四鄰作揖道賀,尤為重要的是大家都要換上新衣服,以示對彼此的尊敬和誠意。民拜,拜的是親人、是朋友、是同事,是鄰裏、是長輩,對此就連當官的士大夫也不能怠慢。

道理也很簡單:一年下來了,該收獲的都已經入庫了,應該感謝大家了。沒有彼此的關注,怎麼會有如今的收獲呢?尤其是那些老師和長者,沒有他們的提攜和教誨,我們也許還什麼都不是。所以,應該好好地拜謝他們。特別是冬天一到,氣候就變涼了,更應該給他們送去問候與關切。

民拜,拜的是感情,拜的是感恩之心。

記得小時候,每到立冬這一天,媽媽都要給我們換上一套新衣服,還會千叮嚀、萬囑咐地告誡我們,到了學校一定要給老師行個禮,問候一聲:“老師好!”當時未解其意,現在才知道,原來這是我國悠久曆史的傳承。

記得小時候,我們班有個“愣頭青”,一次到了立冬這一天,他一走進教室就大喊一聲:“老師好!”並使勁地鞠了一躬,沒想到這時的班主任手上正端著一盆水在搞衛生,經這小子一撞,哐當一下,滿滿的一盆水灑在了老師的衣服上。可老師沒有絲毫的怪罪,反而用自己的衣袖邊擦濺在身上的水,邊用慈愛的口氣說:“好!同學們好!”

這是多麼讓人感動的一件事情呀!

立冬拜師,拜的是我們民族的文化。

仔細想想,這是一個很美麗的節日。立冬,作為時令氣候的一個節點,標誌著寒風乍起的季節來臨。於是,古人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就是說,此時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野雞一類的大鳥已不多見,而在海邊我們還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

天氣的變化,會使雉便變成蛤。

這是錯覺嗎?顯然不是。既然無法改變,為何不浪漫求索?發現平凡中的美,這豈不是我們每個人應有的藝術天分。

對不利環境的到來,沒有逃避,也沒有怨言,而是以積極的態度,樂觀的心情坦然地加以麵對。所以,“十月朔”、“寒衣節”、“豐收節”等習俗活動,一個個敲鑼打鼓地便粉墨登場了。

立冬,成了一個大節。

它成了古代社會中又一個重要的節日,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為四立。

雖然,此時在南方有的地方,可能還有小陽春似的溫暖。但此刻人們更看重的是由於嚴寒的即將到來,而給大家帶來的挑戰。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立冬,立的是誌向。

這就是中國人的智慧。溫暖的日子過久了,就需要寒冷的張揚,沒有這種張揚,也就沒有了激情。

因此,“十月朔”的意義,就不僅僅是寒風呼號了,更重要的是我們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送寒衣”的意義,就不僅僅是體恤下情了,更重要的是激勵人們的鬥誌;“豐收節”的意義,就不僅僅是相互賀拜和感謝了,更重要的是要團結一致向前看。

激情,能夠改變人的心智。

於是,這一天就成了一個歡慶快樂的平台。祭祖、飲宴、卜歲,是這個平台上的三大盛事。

祭祖,是以時令佳品向祖靈祭祀,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這實際上是官拜文化的繼續。與曆史上的過去有所不同的是,此時送寒衣的對象已經開始橫跨陰陽兩界,縱橫於過去現在之間了。

飲宴,是舉行豐收聯歡的晚宴,這其實是民拜文化的繼續。與過去有所不同的是,那時候的相互拜賀更多的隻是彼此說一些祝福的話語,而現在則是要撮一頓、喝幾杯,更實惠了。

卜歲,也叫“問苗”,是祈求上天賜給來歲以豐年,這大概是唯一還帶點迷信色彩的立冬文化,實際上是過去官拜中祭天儀式的延續。所不同的是,那時是皇帝到郊外去行大禮,而現在是農民們用自己的方式給自己加油。當然,在少數民族的一些地區,有的還保留一些神秘的傳統,如佘族人的登山、巡田活動,他們有的還會到神廟去“卜歲”,俗稱為“探寶”。

探寶,探的是未來。

祭祖、飲宴、卜歲,給立冬披上了節日的盛裝。既然是盛大的節日,就一定要有吃,這是我們中國人當仁不讓的風範。

於是,吃文化又隆重出場了。

“立冬補冬補嘴空”,這個諺語一語中的。

立冬補冬,說的是結果,補嘴空,說的是原因。就是說由於到了立冬的時候嘴空了,所以要補補。那麼,到底補什麼,怎麼補?其中也大有學問。

在南方,講究的是熱補。

因此,在我國南方,立冬這一天,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尤其是在台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一定會賓客川流,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當然,熱補在北方也是很受歡迎的。其中,狗肉就是一大名吃,尤其是在東北的一些地區,立冬吃狗肉是一種時尚。

但在北方,更多的是講究吃餃子。

因此,餃子就成了我國北方,特別是北京、天津、河北一帶人們的首選美食。為什麼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

看來北方人在吃這個問題上,更看重的是文化。所以,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

事實上,立冬吃的餃子是有講究的,要吃倭瓜餡的。這是古人的又一個發明:這種倭瓜是夏天買的,存在小屋裏或窗台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後,再做成餃子餡,味道既同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等到吃的時候蘸上醋、加上爛蒜,別有一番滋味。

古人為什麼會有這個發明?原來他們認為瓜代表結實,吃瓜其實就是吃結實。想法雖然樸素,但也基本說明了問題:冬天來了,身體不吃結實了怎麼行呢?

餃子,對於中國人來講,是一種人見人愛的美食。對於這一點,看來僅僅用“好吃不如餃子”來說明它的意義,恐怕是遠遠不夠的。

冬補要補的是嘴空,但也要看地域的不同。南方人怕冷,所以要多吃些高熱量的。北方人不怕冷,所以就愛在文化上動動腦筋。這種解釋雖然牽強,但也有趣,它至少說明了我們國人的樂觀和豁達。

拜冬,真是五花八門,博大精深。

“節”者,草木新的生長點也。冬季的節氣來臨了,人們對它的禮拜,事際上是對大自然的敬意,是對秋收冬藏的敬意,是對火熱生活的敬意。

拜冬,拜的就是人氣,拜的就是這樣的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各有所樂、各有所愛。

對此,李白的《立冬》詩是這樣寫的:“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