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家馬萊從這裏得到啟迪,他要用這種照片來研究動物的動作形態。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他終於在1888年製造出一種輕便的“固定底片連續攝影機”。
電影的最基本道具——攝影機誕生了。
從此之後,更多的發明家將眼光投向了電影攝影機的研製上。
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館”,第一次用自己發明的攝影機放映了《火車到站》,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電影時代真的來臨了。
從普拉多到霍爾納,從馮烏卻梯奧斯到麥市裏奇,從馬萊到盧米埃爾兄弟,在半個多世紀的歲月裏,這些人共同走過了一條艱難的求索之路。
其中,還有一個人的名字人們更不能忘記,那就是愛迪生。
原來在馬萊研製“固定底片連續攝影機”的同時,在大西洋的另一端,愛迪生已經開始研究拍攝活動的馬了。到了1890年,這些活動圖片每秒鍾能拍出40張,並據此產生了一種叫做西洋鏡的“電影”。這是一次隻能由一個人去“窺看”的電影。
西洋鏡,拉開了一個新序幕。
它的出現,大大地激發著人們的好奇心,因而立刻風靡一時。市場的巨大需求,進一步激發了愛迪生的創造激情,他要突破拍攝上受到的種種限製。於是,世界上最早的攝影棚,呈現在世人麵前。
一個小小的攝影棚,融進了前人所有的貢獻和智慧。它理所應當地成為推動電影製作的又一個裏程碑。
然而,這時的電影還隻能是“窺看”。是誰把它們搬上銀幕的呢?這就要歸功於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了。他們在攝影機前麵掛上了銀幕,並將照片映射在布幕上,這是一場革命性的創舉。
真正意義上的電影,就此才在世人麵前站立起來。
可見,電影不僅是無數人智慧的結晶,而且也是無數個勤奮的科學家互相協作、互為支撐的傑作。
集體的智慧,集體的創造,集體的觀眾,這是電影從娘肚子裏帶出來的基因。
電影具有巨大吸引力的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它是一種特殊的藝術。
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在於人具有思維。有思維就有思想,有思想就有追求。其中,對藝術的追求,是人思想追求的最高形式。
每個人都有向往真善美的內在願望,都有踐行它的潛在需求。其中,演電影和看電影就是一個最好的路徑。
1911年,意大利詩人和電影先驅者喬托·卡努杜發表了《第七藝術宣言》,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電影是“第七”種藝術的論斷。
在藝術的麵前,加上“第七”兩個字,足見其有點特殊。
它的特殊,首先在於它的綜合性。
電影是集表演、視覺、聽覺、影像和聲音捕捉,以及後期的加工編輯等諸多工作而成的一門綜合藝術。由於這種綜合藝術,有著複雜而繁多的科係,所以在電影世界裏就有很多不同類型的電影,也有很多種對電影的分類方法。
它從無聲到有聲,從一般到特技,從黑白到彩色,從平麵到三D,走過了一條特殊的藝術之路。
它的特殊性,其次在於它所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對此,我們在美國的電影廣告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標有X標誌的電影,是禁止未成年者觀看的影片;標有G標誌的,是所有觀眾都可看的影片;而標有R標誌的,則是17歲以下社會成員禁止觀看的影片;還有標有PG標誌的,這是說一般觀眾都可看的影片。
而在英國,影片標識為U的,是內容正派片;為A的,是一般觀眾可看片;為X的,是18歲以下青少年禁看片;為AA的,是少年兒童禁看的凶殺片。
藝術的針對性,就是最好的特殊性。
它的特殊性,還在於所蘊含著對人的巨大影響力。
1895 年,盧米埃爾兄弟向大眾展現《火車進站》的畫麵時,觀眾被幾乎是活生生的影像嚇得驚惶四散。這就是電影的一個重要屬性:它能還原活生生的現實。
影響力就是教育力,並且這種教育力是用“真實”的方式展現的。“真實”的教育,是人們最容易接受的教育。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電影,可以激發人最大的想象力,也可以給予自己達不到的生活體驗。小時候,我在電影裏第一次看大海,那種氣勢磅礴、浩瀚無比的感覺令我始終難以忘懷,但長大以後自己又多次去看大海,卻很難再找到那種感覺。為什麼呢?因為,電影給我們的是特殊的視角。
它可以把事物最本質的東西,用最直觀的方法告訴你。
電影,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山外山、天外天,可以帶我們到曆史上的任何一個時期,去看看那裏的生活,可以把我們領到任何一架飛機、任何一個最豪華的辦公室,讓我們看看其內部是什麼樣子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平時無法到達的地方。
邦德007是個大英雄,但我們成為他的機會永遠沒有可能。開他那樣稀奇古怪的豪華車,使用他那些各式各樣的神奇裝備,也隻能是一種夢想。但我們可以通過看電影來獲得這種體驗,這樣的感覺同樣會很過癮。
電影,不僅給我們以休閑與娛樂,而且還讓我們增廣見聞,提升修養。
電影吸引了社會上幾乎各種頂尖的藝術天才,表演、音樂、繪畫、攝影、服裝、道具、燈光、舞台、美術、化妝等等,這些智慧的大腦,在這裏互相碰撞,擦出火花。
所以,它能夠給我們提供最好的學習機會。
電影,是以追求“真實”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因此它必然會涉及到人生、人性、信仰等一些核心的問題。所以,它必然會反映出自己的價值觀來。這種價值觀,對每一個觀看者來講,其衝擊力是巨大的。
電影,是人生的課堂。
當然,這個課堂上所傳授的東西有正麵的,也有負麵的。尤其是其中負麵的影響,確實也不可小視。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人們接受消極事物的速度,往往會快於積極事物。
電影有時會給人以扭曲的價值觀,會給人以暴力,甚至是色情。這些東西很能刺激人的感官,因此很有吸引力,從而使一些人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引導和影響。專家研究發現,現在世界各地青少年犯罪的手法越來越狡猾,越來越凶殘,其實很多都是從電影裏學的。
有人講,電影就是教唆犯。話說的雖然有些偏激,但也不無道理。
另外,電影有時還會讓你真假難辨,使一些人不知道什麼是現實的,什麼是虛幻的;什麼是現實世界可能發生的,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因而在潛移默化中被誤導,甚至走向歧途。
譬如,有些孩子抽煙,就是從電影中學來的。在他們看來,抽煙很酷,許多英雄好漢都是在吸煙時才會找到靈感的,才會有所作為的。
電影,給了他們一個虛幻的世界。
這就是電影的特殊性,它實際上是唯一一種能以喜聞樂見的方式,對人進行全方位教育的特殊載體。
沒有說教,沒有命令,一切都在以你能夠接受的方式悄然進行。
綜合性、針對性和影響力,這正是電影的特殊藝術魅力。用喬托卡努杜的話講,這是在建築、音樂、繪畫、雕塑、詩和舞蹈之上的,第七種藝術。
也正因如此,它一經產生就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利益。這些利益,需要越來越大的平台;這個平台,需要越來越多的花環。
於是,節日應運而生。每一個節日,都是花環的盛宴。
電影節,成了電影的新娘。
從此,電影以越來越嶄新的麵貌,走進了人們的生活,走向了世界。每一個電影節,都是它發展進程中不可或缺的加油站。
威尼斯電影節設立了“聖馬克金獅獎”、“銀獅獎”、“銅獅獎”和電影評論家獎、組織獎、電影新聞協會獎、記錄片獎等眾多獎項。柏林國際電影節也設立了“金熊獎”、“銀熊獎”以及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重大獎項。獎項區分如此之多,設立如此之細,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激勵有價值、有創造性的影片不斷出現,引導電影藝術水平不斷提升。
節日,就是一位引領向先進文化看齊的向導。
這種引領還體現在對新一代人才的培養上。
東京國際電影節,於每年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這個節日就是重在發掘新人和獎勵青年導演。因此,它要求正式參賽片導演的作品不能超過三部,因而入圍導演多為新生代影人。
不僅如此,這種導向還體現在對後進電影的鞭笞上,這是非常難得的。
美國有個 “金草莓獎”的電影節,它是由約翰威爾遜在1981年設立的,每年由“金草莓獎基金會”組織評選。表麵上看,它是與奧斯卡唱對台戲的,因為它專門評選的是好萊塢最差影片和最差演員的獎項,每年一次。得獎名單在每年3月24日即奧斯卡頒獎前夜公布。
這是一種故意,但這種故意是善意的。
有一些影人,就是在被“評為”金草莓獎後,發奮努力,知恥後勇,又在不久後一舉奪得了奧斯卡金獎的。這其中,顯然有著置於死地而後生的情結。
批評使人進步,這句話千真萬確。
如今,戛納、威尼斯、柏林國際電影節等已成為一道美麗壯觀的風景線,每年吸引著大量的觀眾,吸引了眾多電影製作人。每一次,都會有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誌、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近百萬的賓客。
電影節拉動了一個巨大的市場,這個市場為電影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舞台。
電影,成了眾多人們心中的最愛。
中國的電影節,從一開始起步就瞄準著國際上的一流水平。尤其是北京國際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剛一成立就立刻獲得了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的認可,並被評為國際A類電影節。
它們不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電影愛好者,也彙聚了越來越多的國際電影界名流和時尚人士。
許多外國人,在中國的電影節上看清楚了中國;許多中國人,也在這個節日上,讀懂了世界。
特別是上海國際電影節,這是中國電影市場每年唯一一次的世界影片大檢閱。這個節日,不僅對觀眾是一次期待已久的電影朝聖,而且對於那些苦於找不到辦法瀏覽整年度中國電影和世界電影的電影人,更是一次不容錯過的電影盛會。
每年的6月,為期9天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已儼然成為上海文化生活的一個重要景觀。
電影節,成為人們了解世界的一個窗口。
電影節把電影推向了精神的聖壇。
回首電影,我們不得不感歎:電影的曆史,就是一個精神世界反映物質世界,同時又對物質世界進行巨大作用的曆史。電影節的曆史,就是由一段段人類智慧發展前行的坐標組成的奮鬥史。
特別要說明的是,在這燦若星辰的曆史當中,有一項評獎活動不能不講,那就是奧斯卡金像獎。它雖然沒有列入節日名錄,但是它的影響力足以同其它任何節日相媲美。
它是沒有節日的節日。
奧斯卡金像獎,簡稱奧斯卡獎,其正式名稱是“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它是由“好萊塢之王”米高梅電影公司創始人梅耶發起成立的,是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頒發的一項獎項。
奧斯卡金像獎,從1929年開始,每年評選頒發一次,從未間斷。
凡上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上演的影片,均可參加評選。80多年以來,它以非凡的成就享有盛譽,不僅成為了美國電影業年度最重要的一項活動,而且也成為了全世界電影界的一次空前盛會,倍受世人的矚目。
奧斯卡金像獎與戛納、威尼斯、柏林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一起,被視為世界影壇最重要的四大電影獎。
關於它名稱的來曆,也頗有意思。
一是講先有金像後有名稱。
即1931年的頒獎儀式剛剛結束時,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圖書館的女管理員瑪格麗特·赫裏奇在仔細端詳了金像獎之後,驚呼道:“啊!他看上去真像我的叔叔奧斯卡!”
隔壁的新聞記者聽到後寫道:“藝術與科學院的工作人員深情地稱呼他們的金塑像為奧斯卡”。
這也許是一次耳誤,但從此,這一別名不脛而走。
二是說它來自著名演員蓓蒂·台維絲的感情流露。
台維絲說:自己首次領金像獎時,無意中叫了聲丈夫海蒙·奧斯卡·奈爾遜的名字——“奧斯卡”,這時恰巧被現場采訪的記者聽到了,於是,一下子傳播開來。
三是講它來自好萊塢專欄作家史柯爾斯基的一次突發奇想。
這位作家在第六屆頒獎儀式結束的當晚,用打字機寫一篇報導時,竟忘了小金像的拚法,他突然想起自己過去看過的某歌舞劇裏的一場戲:那是一群喜劇演員走到樂池跟前,打趣地對指揮說:“奧斯卡,要香煙麼?”
指揮伸出手欲取,哪知這些喜劇演員不但不給香煙,反而用一個滑稽的動作躲開了,從而引起了哄堂大笑。史柯爾斯基認為,金像獎象征著欲望,應該具有喜劇性色彩。
於是,他在報導中寫道:“凱瑟琳赫本以《驚才絕豔》裏艾娃一角贏得了奧斯卡。”
上述說法,究竟孰是孰非,很難定論。但貫穿始終的是,對評選這項獎項的濃濃愛意。
其實,關於奧斯卡名稱的來曆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一獎項已經成為全球公認的一項大獎,成為世界電影領域裏的一部風向標。
奧斯卡頒獎的日子,就是全世界電影精英們雲聚薈萃的日子。那尊小金人,就是無數電影人夢寐以求的巔峰。
這就是電影的魅力。
沒有節日,可以打造出一個節日;沒有節日的名分,可以營造出比節日還要濃厚的節日氛圍。因為,它身後的推手不是電影人,也不是媒體和攝像機,而是千千萬萬觀看電影的人,是無處不在的市場。
這個節日,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歡樂,而且還有文化的交流;不僅僅是精神上的愉悅和享受,而且還有思想上的警醒與求索。
電影給我們一個坐標,電影節給我們一個在這個坐標上進行反思的平台。
在電影節上,會看到我們的電影與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在電影裏,我們會看到自己與他人的不同。
見賢思齊,是我國先哲孔子在二千多年前說過的一句很有分量的話。在許多人心中,電影,其實就是踐行這句警世名言的最佳舞台。
這個舞台,沒有台上台下之別。在這裏,情感可以洗滌,心靈可以放飛,精神可以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