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集體狂歡

集體狂歡,大家並不陌生。

從壯族的“三月三”到傣家的潑水節,從西班牙的鬥牛士到巴西的狂歡舞,全世界不同膚色的人,站在不同的土地上,用不同的語言,傳遞著一個共同的情感,那就是歡樂。

它從一開始,就給人以非同尋常的意義。

直到這一天——2013年11月11日,這種意義終於破繭成蝶,以又一種嶄新的麵貌翱翔於世。

集體狂歡,竟然在虛擬的網絡上,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拉開了一個新時代的大幕。

從現實到網絡,從歡樂到消費,這是前進還是倒退?驚愕之餘,人們在思考。

有人說:狂歡就是找樂子,就是感官上的釋放,幹嘛要到網絡上嘯聚山林呢?

有人說:隻為狂歡而狂歡,現在已經走到了盡頭,難道人們除了發泄還是發泄?

還有人說:傳統與現代之間已沒有了鴻溝,隻有融合才是出路。

狂歡引起了論戰,論戰助推了狂歡。

在這場唇槍舌劍的對峙中,有一個人始終沒有發聲,他就是這場狂歡和論戰的始作俑者——阿裏集團的董事局主席。是他,輕觸鍵盤發起了這一場叫做“中國消費者日”的活動。

他要讓事實來說話。

一個是商業上的動議,一個是世界性的民俗,在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網絡上,他們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成了絕世雙雄。

也許這個最初的設想和狂歡根本不搭界,也許參加狂歡的人們到現在也沒弄清自己為什麼要這樣瘋狂,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雙十一”購物狂歡,以勢不可擋的姿態,大步闖入了我們的生活。

對這一天的評價,有一個經濟類報紙在第二天發了一個專版,題目是《24個小時“卷走”350億》。這篇報道吸引眼球的力度,足夠讓人們瞠目結舌:一天網購的交易額,竟然創造出這樣一個“天文數字”,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

人們至今還對那場吸金颶風記憶猶新:11月12日00:00:00,阿裏集團西溪園區會議報告廳的直播大屏幕,最終定格在一串數字上——350億元。這就是本次狂歡的戰果,總成交筆數1.7億筆。

一直在現場堅守了兩個晚上的300多家中外媒體,忍不住驚呼起來:“中國人的消費能力太強了!”現場情不自禁地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在此之前,有多少人強忍住睡意和疲憊,耐心地等待著這個奇跡,一個由幾億中國網民創造的奇跡。

然而,在周圍一片此起彼伏的尖叫和詫異的歡呼聲中,那位狂歡的製造者卻淡定地說:1000億,才是“雙十一”最後要奪得的目標。

這才是真正的心靈與肉體的狂歡,因為心靈還在前方招手。

當11月11日0時0 秒開始跳動的時候,大廳裏是一片沉寂,這是最慘烈搏殺前的寧靜。

幾秒鍾後,大屏幕上交易的數字就出現攀升。開始是輕歌曼舞,隨即是縱情歡歌,最後是你追我趕,僅僅在55秒後,支付寶就突破了1個億;3分鍾後,小米手機也緊隨其後完成了破億攻關;6分7秒後,支付寶就直接衝上了10個億;隨後,在不到10分鍾的時間裏,整體成交額已經把15億遠遠甩在了身後。緊接著, 55億、62億、100億、191億,到了21時19分45秒,300億大關被一舉衝破。

毫無疑問,這是商業博弈上的巨大成功!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這種成功是伴隨著參與者的巨大喜悅進行的,這是每一個人發自內心的成功。

自己為自己購買歡樂,這樣的狂歡,其實是一種精神上的盛宴。

在這裏,人們完全被陶醉了。不僅是滿足一下一擲千金的快感,更重要的是他們被一個強大的聲音所征服:“相信網購的力量可以把房價、物價打下來!”

說這話的,就是這場狂歡的發起者。此刻,這句話的力量已遠遠超過了那個顯示財富的屏幕。

這話無論講的靠譜不靠譜,已經足夠震撼人心了。這些年,房價、物價,在人們心中已經變成了洪水猛獸,今天終於有人敢站出來和它叫板了,大家都可以加入這個行列向它挑戰了。

集體狂歡首戰告捷,接下來的更是一路狂飆。

2014年的這一天,這場集體的狂歡風暴再次席卷大地:還是那個大屏幕,還是那些似曾相識的麵孔,但不同的是那個屏幕上的數字已赫然站立起5個金光閃閃的大字:500億元。

這一天到底是什麼日子?為什麼一個普通的網購在此刻會有如此巨大的魔力?

問題的實質終於浮出水麵。

原來,這個“雙十一”,不是一個普通的日子,它是一個由廣大人民群眾自己發明的節日。這個節日極具戲劇性、趣味性和感召性。

它從誕生的那天起,就具有了狂歡的所有基因。

這個節,就是光棍節。

關於它的來曆,有四種說法:

一是源自南大“臥談會”,即南京大學的宿舍文化。1993年,南京大學“名草無主”寢室四個大四學生每晚舉行“臥談”。其中有一段時間臥談的主題,就是討論如何擺脫光棍狀態。臥談中,它們提出了以即將到來的11月11日作為“光棍節”來組織活動的構想。從此,“光棍節”開始走出宿舍,並逐漸發展成為南京高校以至各地大學裏的一種校園趣味文化。

隨著一批批學子告別校園,這個節日便被漸漸帶入社會,並隨著成年單身男女群體的不斷擴大,以及群體活動和網絡媒體的傳播,便廣泛地在社會上流行開來。甚至,有的地方光棍節還發展成了“脫光節”。

“光棍節”和“脫光節”都是來自宿舍,這似乎也無可挑剔。

二是來自一個愛情故事。男主角名字叫木光昆,生於1970年11月11日。由於名字特殊,從小學到大學外號都叫“光棍”。他在南大讀大二時和一名女生開始了一場戀愛。隻是沒想到,幸福竟是那麼的短暫,女生突然查出患了絕症,最終離開了人世。在她走的那天,木光昆跑到宿舍的頂樓,點燃蠟燭,吹了一晚的笛子。

從此,木光昆似乎變了一個人。讀大四那年的11月11日,也就是他生日的那天,同宿舍的室友們在宿舍的樓頂陪他喝了一頓大酒。他再次吹響了那隻笛子,淒婉的笛聲令樓上樓下的聽者哭聲一片。

此後,關於木光昆的故事便在南大流傳開來,他過生日的這一天就被定為“光棍節”。據說,這個故事後來還被南大同學改編製作成了校園微電影。

這個故事無論是為了紀念愛情,還是為了紀念光棍,都足以讓人感動。

三是來自“京工光棍節”。京工,是北京理工大學的簡稱。1992年,北京理工大學的幾位“才子”突發奇想,打出了“京工光棍節”的招牌,目的是為了打發即將到來的周末。他們是想以此方法吸引眼球,好找幾個女生參加自己的聯誼活動。於是,便在食堂門口貼了一張寫著“京工光棍節”的海報。從此,就把光棍節的名字喊開了。

這個起源雖然有點滑稽,但也成就了一處風景。

四是來自搓麻將的傳說。傳說中,有四個男人、當然都是“絕對光棍”,也就是沒老婆沒女朋友沒情人也沒什麼伴侶的那種純光棍。他們聚在一起搓麻將,從上午11點打到晚上11點。輸贏倒是次要的,奇怪的是,在搓麻過程中,不論是誰和牌,無論是自摸或者別人點炮,和的都是四條。於是自始至終,都在喊:“四條”、“四條”、“四條”。

最後,輸得多的那個人火了,拍著桌子嚷道:“四條四條,四條什麼啊?”另外三個也不示弱,大聲回應:“四條就四條,沒什麼呀!”

這麼一嚷,局就散了。大家一起去衝澡,把衣服褲子一脫,答案很快就出來了。輸錢的那個人,十分的興奮,邊衝水邊歡呼:“我知道四條是什麼了,哈哈……”

後來,這四個光棍為了紀念這個答案,就把這一天稱為光棍節。這天剛好是11月11日,日曆上,剛剛好,不多不少,也是個四條……

相傳當天光棍們都要吃糖葫蘆,而且要一口氣吃光,這叫“脫光”。要不然,來年還是光棍。

這個傳說有點離譜,把它說成是光棍節的起源,恐怕連鬼都不信。但如果人們偏要這麼講,恐怕連鬼也會信。

因為,光棍節本身就是一個傳說。

事實上,無論這些來曆是否存在或者準確,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們對自己杜撰出來的這個節日,從一開始就充滿自信,充滿參與的欲望,充滿擴張力和吸引力。

這就是狂歡節的真正魅力所在。自己打造的節日,自己不去身體力行豈能服眾?

也正因如此,當有人在這一天振臂一呼,高舉起“雙十一”購物消費的旗幟時,狂歡的情感立刻變成購物的洪流,也就既在情理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了。

在自己的節日裏,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這不正是一個節日的應有之義嗎?

不是這一天人們特別需要什麼商品,而是這一天人們特別需要發泄。不是那些市場大亨們有什麼特別的商業奇才,而是現在的光棍或者正在走向光棍的大軍,有著強大的好奇欲望和從眾心理。

他們希望受到整個社會的重視,他們現在的追求和若幹年前人們建立這個節日時的追求幾乎沒有什麼變化。

他們要把這個節日變成一個舞台。

從最初的玩笑、到校園內細細碎碎的自嘲活動、再到孤獨的上班族借口小聚,最後成為商家眼中的新寵,“光棍節”經曆了一步步的推波助瀾,然後才脫穎而出。這說明它是和一個人成長進步的曆程相伴相隨的,它的每一步都是一個人感情曆程的真實寫照。

光棍節它幾乎就要與聖誕節、情人節並肩而行了。

1月1日是小光棍節,1月11日和11月1日是中光棍節,而11月11日由於有4個1,所以被稱為大光棍節。那麼,帶11尾年份的11月11日則是超級光棍節了。2011年11月11日,就是本世紀百年一遇的超級光棍節,有人稱之為“神棍節”。

光棍節,成為了一個年度內節慶最多的節日,是互聯網給了它縱橫馳騁、盡情揮灑的天機。

以豐富的內心世界過好每一天,並為自己喜歡的日子樹碑立傳,就是這個節日最大的亮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在江湖上自由地行走,就是這個節日在虛擬世界裏的最靚麗的招牌。

這是一個激情四射的節日。

中國人過節,總會在吃的上麵搞出點創意來。光棍節尤為突出:四根油條和一個包子就組成了“11·11”,其中的包子就代表中間的那個點。這是光棍們的早點宣言,也成為光棍節的吉祥物。

“1”,就是一心一意,就是一生一世,就是頂天立地。

誰說我們國人缺乏幽默感?你看看雖然有的人目前還是光棍一條,但對愛情和生活的態度一點也不含糊,其執著與樂觀,早已溢於言表。這其中,雖然有幾分自嘲,也有幾分調侃,但它帶給人們更多的卻是自信和激情。

因此,擁有這個節日,在事實上已經不僅僅是男生的特權了,而且還包括女生。這一天,已經不僅僅是單身男女的節日了,而且也是那些被離群感所困擾的俊男靚女們的最愛。

“人生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次是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是為說走就走的旅行。”這句話,在光棍節裏最容易變成現實。

光棍節,成了一個社交的舞台,成了一個聚會的平台,成了一個智慧的平台。當然,也成為了一個電子商務的擂台。

有的人要專門在這一天選擇結婚,其寓意除了要告別單身生活外,一定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那就是鄭重地向人們宣布:我已經為社會做出了一份應有的貢獻。自豪之情,豈能用金錢衡量?

這樣的婚禮,一定能奏出最美的讚歌。

迄今為止,世界上的節日或是紀念日多的數不勝數,其中人們自發建立起來的也可以汗牛充棟。但是,唯有這個光棍節,一經建立,就一發而不可收拾,它不僅享盡了人們的追捧和讚譽,而且還把其中所蘊含的重大商機毫不掩飾地展示於世人麵前。

阿裏集團隻是其中的一例。

這個節日,就像狂歡中的盛宴,一直在等著它心愛的情人,直到機會來了:一個看似文弱的智者,在一個小小的鍵盤上,用指頭輕輕一點,就使這場盛宴立即插上了飛翔的翅膀。

有了互聯網的盛宴,才是真正的盛宴。光棍節與互聯網的聯姻,必將產生一個新的狂歡時代。

如果說光棍節的出現,是為許多在圍城外急於展示自己的人,提供了一個快樂的窗口。那麼,互聯網則為信息孤島上越來越多的人們,在圍城內外架起了一條又一條巨大的橋梁。

這,無疑是一條條金光大道。

在這個節日裏,無論是已婚的、還是未嫁的;無論是半老徐娘,還是懵懂少年;無論是職場達人,還是家庭主婦;他們抒發自己情感的空間,都毫無疑問地得到了延展。

互聯網,可以使光棍節成為人們嬉笑怒罵的大棒;也可以成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法寶。

這就是需求,正麵說不明白的,就從反麵說;說別人不方便時,就說自己。這種狂歡,想擋都擋不住。

這就是平台,是自己給自己搭設的平台。

在每一年的這個平台上,無論顯示出的財富數字是多少,也不管這些數字對於商家來講意味著什麼,但對於廣大老百姓,特別是那些“網購達人”、 “剁手族”來講,更多的是意味著激情。

這個激情,可以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壯誌,也可以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豪情,還可以有“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期待。

這才是真正的狂歡。因為,它不需要深思。

相信,在未來的這個節日裏,這樣的狂歡還會繼續。在這個節日的推動下,那一幅幅巨大熒光屏上顯示的數字,還會不斷地增長、拉長。但我想,熒光屏上跳動的絕不僅僅是財富的數字,更重要的是還有那一顆又一顆火熱的心。

誰說光棍節裏的“光棍”和“準光棍”們,僅僅是為了狂歡而狂歡?那喧泄中的情感、情感中的慰藉,豈不是更耐人尋味?正因如此,這些心才像那四個“1”一樣,挺拔、堅強、獨立、自信。

它們宛如四根撐天的巨柱,架起了一個又一個心靈的舞台。舞台之上,將不斷上演生命的激情,以及由這種激情引發的集體狂歡和感情盛宴。

激情之上,人們在互聯網推動下一定會愈走愈遠;盛宴之中,互聯網在“光棍節”的狂歡裏一定會愈走愈穩。

它的主旋律將永遠是和諧。

今天 你微笑了嗎

5月8日,世界微笑日。

這是世界精神衛生組織在1948年作出的一個重要決定,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一個慶祝人類行為表情的節日。

這一天,是國際紅十字會創始人亨利·杜南的生日,把其作為紀念日,既是對這個偉大人物的緬懷和敬意,又是對人性中善良與美麗的一種傳承。

因為,微笑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講,都是內心世界的真情流露;對世界上每一個國家或地區來講,都是彼此認知的真實窗口。

微笑,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語言。

人,最本質的屬性是社會性。因此,人與人的交流就格外重要。但不同的語言又限製了這種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但人——這個天生的世間精靈,能用另一種辦法來予以補償,那就是微笑。

一項關於“和諧社會”的調查顯示,八成以上的民眾認為:“微笑”最能展示一個地方的和諧程度。

對此,凡是有過出國經曆的人,一定會有所感受。在一個陌生的國度裏,如果你見到的都是微笑的麵孔,就會有一種親近感,甚至是安全感。如果相反,你就會感到一種莫名的恐懼。

我至今還記得十年前,澳大利亞悉尼的那個晚上。

第二天,我們就要回國了。我坐在離住地不遠的街心公園的長椅上,欣賞著麵前的噴泉和遠處那寬廣的草坪,悠然自得,心曠神怡。

這時,一個小夥子走了過來,他不停地向我說著什麼,我頓時有些緊張。夜,已經很深了,路人稀少,一絲恐懼襲上心頭。好在小夥子看出了我的不安,立刻退後了幾步,並放慢了語速。

這時,我看見了他的微笑。

從他的微笑中,我終於明白了他的意思:他在問我,是否需要幫助?這種微笑,深深地感染了我。我急忙站起身,報以同樣的微笑,並用蹩腳的英語回答他:“no,thank you!”

聽到我的回答,他又給我一個更加燦爛的微笑,然後轉身靜悄悄地走了。我突然發現,悉尼的夜晚竟是如此之美,美得幾乎讓人流連忘返。

在澳大利亞的十天裏,我究竟見到了多少麵孔,根本記不清了,但唯有這個笑容令我終生難忘。如果有一天再碰上,我相信,一定還可以認出他。

英國詩人雪萊曾有過這樣的描述:“微笑是仁愛的表達,快樂的源泉,親近別人的橋梁。有了微笑,人類的感情就溝通了。”的確如此,微笑,是縮短人與人之間距離的最短橋梁。

微笑,是人類最美的語言。

事實上,微笑的魅力還遠不止如此。微笑,又是我們健康的夥伴。

人人都希望自己健康,但怎樣才能健康呢?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據此,會有人開出長長的一個菜單,如養生、鍛煉、吃保健品等等。但實際上最簡單易行,而又物美價廉的就是微笑。

有人曾調查過一些長壽老人,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性格開朗、態度和藹,整天樂哈哈地無憂無慮。

長壽老人,基本上都是老頑童。

中醫古書《內經》曾指出:“有聖人者……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這裏所說的百數,就是長壽。

中醫認為,人之喜、怒、憂、思、悲、恐、驚露等“七情”均與五髒有關,特別是與“肝”的關係更為密切。肝,喜“疏泄條達”,惡“抑鬱”。

若有七情刺激,肝氣就會“鬱結”,會情緒不安定、急躁易怒、多夢失眠,久則必然會影響到脾胃,進而損害肺與心的功能,造成多種慢性病的發生。如西醫所講的胃潰瘍、胰腺炎、膽囊炎、高血壓,甚至中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