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理性的革命”。
它使中國“11億人口日”推遲了5年,“12億人口日”推遲了9年。它成功地將亞洲30億人口日推遲了3年,將世界50億人口日推遲了2年。
我們的人口政策和成就,使許多國家開始猛醒。
但任何政策都有它的曆史局限性,計劃生育也是如此。
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現在“0-14歲人口是2.22億,占總人口的16.60%”,這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對比,下降了6.3%。這個下降說明了什麼?有人說,這是陷入了“少子老齡化陷阱”,對此我不敢妄加評論。但目前已出現超低生育率的問題,是毋庸置疑的。
好在中央看到了這一點,現在已開始逐步放開生育二胎的一些限製政策,相信不遠的將來是會有所緩解的。但我認為,把這個問題僅僅歸結為是計劃生育上的政策原因,顯然是不公平的。
有兩個問題政府是不能回避的。一是監管不到位。在過去幾十年裏,被計劃生育計劃掉的基本都是高素質群體,而那些生活拮據,甚至衣食無著的一些人群生二胎、三胎的比比皆是,超生遊擊隊現象此伏彼起。二是缺乏人文關懷。這些年來,人們的收入一直在和物價賽跑,養孩子的成本居高不下,特別是升學、就業、住房成了新的三座大山,壓得人們透不過氣來,就是給你二胎指標又有多少人敢生呢?
“每個人都重要”,這句話在這裏講,竟是無比的沉重。
這些問題不解決,調整後的政策效果恐怕會大打折扣。如果是這樣,且不說由於“少子老齡化”會帶來獨子高齡化、高齡病殘化、老年空巢化、空巢孤獨化等一係列的社會問題,單就講如何滿足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需求,就是一個難以化解的風險。
人口問題的要害,不僅僅是人口。
同樣,作為個人層麵要反思的問題,也萬萬不可小視。
前些日子,有媒體披露,美國一家手機軟件公司在賣給我們的軟件時,故意有針對性地大幅度提高價格,在長達近十年的時間裏,額外地從我們國人的手裏掠奪走了近千億美元。
每一個聽到這個消息的人都無比憤怒,但仔細想想,這種道德上的譴責實際上毫無意義。如果我們自己能夠開發出這種軟件產品,我們還會受製於人嗎?這就像兩個人打架,一個人被多打了幾拳,如果這個人不去反思自己該如何強大,而是坐在那裏生悶氣,責怪對方太不夠意思了,那豈不是貽笑大方?
人口,是國家存在的基石。
作為國家的基石,我們個人是不是應該認真地想一想,自己的那塊基石牢靠嗎?
現在許多發達國家把一些高汙染、高消耗的工業向第三世界轉移,這些不發達國家或地區的人們明明知道,這是資本在新形勢下的一種侵略和掠奪,但也還是要笑臉相迎,爭相接納。
周瑜打黃蓋,一個樂意打人,一個願意挨打。為什麼呢?不就是因為自己國家的人口素質低、勞動力成本便宜嗎?
在生存與尊嚴麵前,首先得選擇生存。
要知道,比拚人口總量的時代,已經過去。人口素質和勞動生產率的比拚,才是國與國之間要進行的真正較量。
素質,是國家的核心競爭力。
那麼,怎樣才能提高我們的素質和能力呢?其中的重要路徑隻有一個,那就是文化。
文化的提升,是素質提升的關鍵。
有文化,才會有學習力;有學習力,才會有戰鬥力。近期,有一名記者采訪空軍上將劉亞洲,請他談一談對曆史上中日甲午之戰的看法。劉將軍回答說:“甲午之敗,是敗在了文化上”。
此話一語中的,一針見血。
眾所周知,清朝當時海軍的實力同日軍相比是不相上下的。尤其是我們大炮的口徑和戰艦的速度,比對方的還要大、還要快、還要強,但雙方一開戰情況就很快發生了逆轉。
這在日本人寫的《日清戰爭實記》的書裏有一段記載:“支那大將身形高大,力氣超群,貌似可指揮三軍,然一旦開戰就變成弱蟲一條,尚未聽到槍聲就逃之夭夭,甚至披上婦女衣裝,企圖蒙混過關。”
我們暫不去評論這本書作者心態上的狂妄,但其中描述的情形確實值得深思。
因為,這種情況不僅體現在那時的一部分軍人身上,即使在老百姓身上,也可見一斑。比如,送親人去前線,送行的人是悲悲切切,一片哭聲;被送的人則是愁眉不展,無可奈何。保家衛國、壯士出征、視死如歸,這些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就已樹立起來的浩然正氣,此時統統不見了蹤影。
相反,我們再看看日軍的出征:隻見送行的親人都將寫有“祈戰死”三個字的信物,贈給對方。報刊所載的從軍詩,都以“勿生還”來勉勵。就連社會地位卑微的妓女,也捐錢捐物資助國家戰爭。
可以想象,在這些不同場景下走向前線的士兵,他們的心態會是怎麼樣的?有人拿起當時中日兩軍的照片,感慨地說:清軍士兵無論拿什麼武器,看起來都像厚道的農民;而日本農民不管拿什麼武器,看上去都像一個武士。這樣說,確實有些偏頗,但也說明了一個深層次的問題。
這就是文化上的差異。
這種差異,對戰爭走向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同樣,沒有文化的國民,也是沒有凝聚力和競爭力的國民。
昨天,我外出路過一個收費站,車被一頭一尾兩輛車死死卡在中間動彈不得,時間長達一個小時。
其原因,僅僅是前麵的那輛車不願意繳納10元錢的通行費。他的理由很簡單:我就是旁邊這個村的,你收費收誰的都行,就是不能收我的。而堵在後麵的這輛車不繳費的理由比前麵的還強硬:打死也不交。
最令人惱火的是,他們竟然說:反正現在沒有別的事,閑著也是閑著,今天咱們就泡著,看誰能泡過誰。
眾多的車輛被堵在了那裏,吵鬧聲、咒罵聲、汽車喇叭聲響成了一片,仿佛到了世界末日一樣,但他們仍無動於衷。
旁邊有人喊:這素質也太差了吧!
那兩個人倒很敏感,立刻瞪大了眼睛,用方言開罵:“哪個王八羔子說的?活膩歪了?”一邊說著,一邊下車四處轉悠,不停地打量,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嘴臉。
那位想主持正義的人,立馬沒了電。
是呀,他們的家就在這裏,人多勢眾,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但人們的內心,已由對這兩個人的恨,轉變為對這個村裏人的恨,對這個地方的恨。
“哪天發大水,把你這個村全淹了!”有人咬牙切齒地咒罵著。
類似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會比比皆是。
我是流氓我怕誰,這是許多人心中的魔咒。
很難想象,具有這樣素質的人,究竟會對他人做些什麼?具有這樣素質的人,如果聚集起來,會對社會、對國家做些什麼?
沒有素質的人口,還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口嗎?我想這才是世界70億人口日上,那位聯合國官員提出的“要反思”的更深層次內涵。
“每個人都很重要!”
這個主題,耐人尋味,發人深省。
母語的秘密
母語,對許多人來講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它伴我們出生,陪我們成長,成為我們人生須臾不可離開的重要組成部分。陌生的是,它身上還有許多秘密,我們可能並不知道。
母語本身就是一門學問。
什麼是母語?有人認為,是一個人出生以後,最早接觸、學習並掌握的一種或幾種語言。又有人認為,它是一個人的民族語言。它可能並不一定是一個人最早接觸、學習並掌握的,就像“母島”、“母國”等,僅僅表示“根源”的意思。還有人認為,它是不借用其他語言進行學習而學會的語言,如嬰幼兒看圖片學習名詞,就是母語學習。
越是有學問的東西,分歧越大。
於是,在195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便在巴黎召開了一個有關的會議,對母語的定義作出了如下規範:“母語是指一個人自幼習得的語言,通常是其思維與交流的自然工具。”
這個釋義,雖然在學術界仍有爭議,但它彰顯了母語所具有的非凡作用。
然而,這似乎並沒有揭開蒙在母語身上的麵紗。
母語,到底有哪些秘密呢?
是它在教育過程中所占有的核心地位?這顯然不是。因為,這不是秘密。誰都知道它是第一語言,它的運用能力對一個人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它是人進行思考的基礎,一個人如果母語掌握不好,學好別的語言就是一句空話。
是人們對它的定義還存在分歧?也不是。
無論母語是不是靠出生地或血統決定的,它對於每個人來講,其本質意義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母語,是你及你的民族和國家文化的載體。
母語,不一定是你母親的語言,但一定是你文化的語言。
《最後一課》是法國作家阿爾封斯·都德在十九世紀撰寫的現實主義作品。
它描寫的是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普魯士的阿爾薩斯省一所鄉村小學,在向祖國語言告別時,所上的最後一堂法語課時的情景。故事通過一個童稚無知的小學生的自敘和對他的心理活動的描寫,生動地表現了法國人民遭受異國統治的痛苦和對自己祖國的熱愛。作品題材雖小,但它開掘了一個很深的主題,那就是為什麼人們對自己本民族的語言會有如此深厚的情感?
阿爾薩斯以及它的學校已經淪陷了,從明天開始每一所學校都要改學德文,這意味著,從此自己的家園就不複存在了。這是多麼殘忍的最後一課!
雖然作品最後在表現爭取祖國解放和統一的堅定意誌中得以升華,但其中詮釋的母語對一個民族的意義,還是那麼地令人警醒。
母語是民族精神的搖籃,是凝聚人心的力量。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上世紀50年代的一天,1952年2月21日。
在這一天裏,巴基斯坦東部地區,也就是現在的孟加拉國的民眾,為爭取將孟加拉語列為國家官方語言,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行動。活動中,人群與警察發生了衝突,其中,有5名示威者遭槍擊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