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靈魂值得拯救

你的靈魂值得拯救!

這是英國心理學家布克說的。原文是:“音樂不會使你富有,但會使你幸福;他不能拯救你的靈魂,但會使你的靈魂值得拯救。”

布克的話不僅把音樂的作用揭示得入木三分,而且對如何做人,也有深刻的啟迪。

人是有靈魂的,有的靈魂高尚,有的靈魂卑瑣;有的需要拯救,有的不需要拯救;即使是需要拯救的那些人,也有的人不值得去拯救。這頗有點一棍子把人打死的味道,但現實就是這樣。所以,在荒涼的黑夜裏,總會有一些絕望的哭聲和哀鳴。

不值得的就是不值得,這是一個原則。

那麼,會有哪些人“不幸”名列其中呢?我想至少有兩種人:一是作惡多端的人。他們由於罪孽深重,無法自拔,誰也救不了。二是冥頑不化的人。他們雖無大惡,但扛著一個花崗岩腦袋,隻想自己不顧別人,關鍵時刻置他人於水火,危難關頭陷別人於絕境,閻王小鬼早等得他們不耐煩了,誰也沒法救。

這兩種人,雖然在社會上為數並不多,但破壞力極大。所以地獄之門時刻都在為他們打開,靈魂也就隻能隨其而去了。

但事物都是相輔相成的,有不值得拯救的靈魂,也就一定有值得拯救的靈魂。這可能需要許多平台,其中一個重要的平台,就是音樂。

音樂是什麼?

這個問題問的可能有點愚,因為現在大到八十多歲的老人,小到呀呀學語的孩童,都可以唱幾嗓子,甚至還可以演奏幾段世界名曲。

音樂,不就是聲樂和器樂的統稱嗎?聲樂不就是唱唱歌,器樂不就是那些吹拉彈奏的玩意嗎?沒有什麼神秘的。

這話說的也許沒錯。但據此就認為自己懂音樂了,顯然又有些勉強。

在這個世界上,要敢說對某項東西懂了,至少應該具備這樣的條件:一是會用,二是要知道為什麼用,三是要清楚如何用得好。

由於前者不難回答,所以在這裏就無需贅述了。而後者講的為什麼用以及如何用得好的問題就相當複雜,因為任何一項事物都不是憑空產生、憑空存在、憑空發展的,它一定是對某一件事、某一個人有著特殊的意義。

音樂就是如此。

音樂,能使人找到本能的美感。

有的人是非不分、真假難辨,在價值觀上有了彷徨或走了彎路,其實就是在這個問題上迷失了方向。

人類社會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音樂的,這始終是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早在人類還沒有產生語言的時候,就已經知道利用聲音的高低、強弱等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感情了。因此,隨著人類勞動的發展,便逐漸產生了統一勞動節奏的號子,以及相互間傳遞信息的呼喊,這便是最原始的聲樂雛形。

當人們慶賀收獲和分享勞動成果時,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達喜悅、歡樂之情,這便是原始樂器的前身。

古琴,是我國在周朝時就已盛行的樂器,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弦樂器,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

據“昔伏羲作琴”、“神農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等傳說,“琴”這種樂器,距今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曆史。在《詩經·關雎》和《詩經·小雅》上,就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琴瑟擊鼓,以禦田祖”的記載。

然而,琴還不是最古老的樂器。

在我國古代曆史裏,還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即距今五千年前的黃帝時代,有一位名叫伶倫的音樂家,他進入西方昆侖山采竹為笛。當時,恰有五隻鳳凰在空中飛鳴,他便合其音而定律。雖然這一故事說的有點玄乎,但它對笛子的描述是正確的,所以說,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管樂器也不為過。

音樂的美,來自大自然的美,來自人內心深處的美。這種美使大自然雜亂無章的聲音,經過音樂的梳理,變得異常地和諧、美妙和動聽。

它可以喚起人心的共鳴,無論這種共鳴被深埋了多久,一經喚起就如出水的芙蓉,一塵不染。

音樂,是激活美的藝術。

音樂,能使人找到丟失的愛。

在所有的藝術形式中,音樂是最擅長於抒發情感、最能撥動人的心弦的。

這是因為它所采用的感性材料和審美形式——聲音,是最合於情感本性的。它或莊嚴肅穆、或熱烈興奮、或悲痛激憤、或纏綿細膩、或如泣如訴。可以說,在表達人的情感上,聲音會更直接、更真實、更深刻。

人的語言是用聲調、詞句、語流、節奏、語速等表情手段來配合語義表達的,而音樂的音色變化、音調起伏、節奏速度等表現手段,恰恰能起到與語言的表情手段同樣的作用,這就是音樂的表情性。

“喜悅”,它是人高興、歡樂的感情表現。在音樂中,這種感情運動呈現出一種跳躍、向上的運動形態,其色調比較明朗,運動速度與頻率也較快。因而,表現“喜悅”的感情音樂,一般也要采取類似的動態結構,如民樂曲《喜洋洋》,就是用較快的速度、跳蕩的音調等來充分地表達了這一點。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它會讓人內心深處的愛得以複蘇和回歸。

音樂能令人真正理解時間的真諦。

音樂與雕塑、繪畫等藝術形式有一個明顯的區別,那就是後者是凝固在空間裏的,會使人一目了然。所以,當我們欣賞美術作品時,首先要看美術作品的整體,然後才去品味它的細節。

而音樂則不同,音樂要在時間裏展開、在時間裏流動。我們欣賞音樂,首先從細節開始,從局部開始,直到全曲奏完或唱完,才會給我們留下整體印象。隻聽音樂作品中的個別片斷,不可能獲得完整的音樂意象。

聽過《春江花月夜》的人,都會被那甜美、安適、恬靜的曲調所感動,其中表現出的江南月夜泛舟於景色如畫的春江之上的音樂意境,令人神往。顯然,這種音樂意象是在時間中展開的,是隨著時間的延續在運動中呈現、發展和結束的。

音樂是時間的藝術,每一個曾經揮霍時光的人,在它麵前都會幡然醒悟。

音樂還會讓人懂得合作是多麼的重要,雙贏才是真贏。

音樂作品不像文學或繪畫那樣,隻要作者創作完成、創作過程結束,就可以直接供人們欣賞了。音樂作品必須通過表演這個中間環節,才能把作品要表達的意象傳達給欣賞者,實現藝術作品的審美價值。

所以,音樂還是表演的藝術,是需要由表演進一步再創造、再創作的藝術。

當作曲家把生動的樂思,以樂譜的形式記錄下來的時候,實際上已經抽掉了它的靈魂,所剩下的不過是一係列沒有生命的音樂符號。而使音樂作品重新獲得生命,把樂譜變成有血有肉的活的音樂形式,就是音樂表演。如果沒有音樂表演,音樂作品就永遠隻能以樂譜的形式存在,而不會成為真正的音樂。

音樂,隻有通過表演才能為聽眾所接受。每一個孤獨的靈魂,在這裏會找到自己之所以孤獨的真正原因。

音樂能讓人找到自己的知音。

人是需要知音的,但這又是不能強求的,它需要緣分。緣分是什麼?是情操,是相同或相近情操的聚集與吸引。

在《警世通言》中,有一個“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

有一個名字叫俞伯牙的人,從小酷愛音樂,彈起琴來,琴聲優美動聽,猶如行雲瀑布一般。有一天,俞伯牙遇到柴夫鍾子期,彈琴敘話,一見如故。

鍾子期感歎俞伯牙的音樂“峨峨乎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宛如 “高山流水”。兩個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但令人遺憾的是,不久鍾子期死了。俞伯牙非常悲痛,認為世上再無知音,便毅然絕弦摔琴,此後終身不再鼓琴。

這個故事在曆史上很受大家喜歡,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人們向往這樣的大情操、大友誼。

音樂就是鍛造這種情操、這種友誼的熔爐。

音樂藝術作為一門抒發情感的藝術,它可以表達人類多種多樣的感情。如哀可使人泣,樂可使人笑,悲可使人憂,歡可使人跳,恨可使人義憤填膺,愛可使人鍾情滿懷,既可驚心動魄,又可心曠神怡。

如此豐富的感情,對陶冶人的性情是至關重要的。

對此,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大教育家孔子就發現了它的作用。因而強調要用音樂教化人民,治理國家。所以,他把“禮、樂、射、禦、書、數”列為六藝,並把“樂”排在了第二位,就此還提出了“寓教於樂”的教育思想,這是非常難得的。孔子在《論語·陽貸篇》有一段這樣的話:“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這裏的詩,講的就是樂。

陶冶性情、修養身心、和睦關係、移風易俗、培養品德、內心平和,這就是音樂在潛移默化中的情操力量。

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就曾指出音樂在這方麵的意義,並據此提出了“淨化”理論。隨後,柏拉圖又把這一理論推向高潮,提出了“音樂應該是一切教育中心”的觀點。

柏拉圖說:“音樂教育比起其它教育來說,是一種更為強有力的工具。因為節奏和聲音,有一種滲入人的靈魂深處的特殊方法。”他還認為:“受過真正音樂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藝術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醜陋。看到美的東西,他就會讚賞,並很快樂地把它吸收到心靈裏,作為滋養。因此,自己性格也變得高尚優美。”

情操無處不在。

在古代中國,有楚漢之戰引來“悲歌亡楚”的故事,也有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的彈奏所產生的驚心動魄的愛情傳說。

音樂,使人的情操可以插上理想的翅膀,自由地翱翔。

這就是音樂的偉大。無論你的靈魂是否有過迷失、是否有過墮落、是否還在四處遊蕩,或者壓根就很高尚,隻要經過音樂的洗禮,就會得到回歸,就會得到拯救,就會得到更大的提升。

這個拯救者雖然不是音樂本身,但能夠讓拯救者找到拯救你的理由,這也就足夠了。

古往今來,音樂一直是個永恒的話題。

她在生命的希冀中,給人以充滿生命之愛的溫馨和與命運搏鬥的悲壯;使人在詩意化的人生圖景中,沉醉在希望和夢幻所交織的心理狀態中;使人的靈魂,在韻律中得以升華。為此,蘇東坡說過:“散我不平氣,洗我不和心”。

這正是“使靈魂值得拯救的真正要義。”

在現實生活裏,誰都難免會有“不平氣”、“不和心”,如果信馬由韁,破罐子破摔,那這個靈魂可就真的陷入了困境。所以中國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說過:“沒有音樂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事實正是如此。當年日本侵略者的鐵騎來勢凶猛、橫行天下,“亡國論”在一些地方已是甚囂塵上,但冼星海的一曲《黃河大合唱》,喚醒了無數人的鬥誌;一曲《鬆花江上》,更是激起了無數愛國者對國土淪陷、備受欺辱的反抗激情,中國人民在歌聲中勇敢地拿起武器奔赴前線,持續八年的抗戰從此擂響了驚天的戰鼓。

老實、純樸、善良的靈魂,終於在中國共產黨的引領下得救了。這些站立起來的靈魂,終於贏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

如今,那曆史的一頁雖然早已翻了過去,但那些美好的歌聲還在,那些曾經讓靈魂站起來的旋律還在。

把握美感,獻出你的愛,讓時間不能虛度,讓每一個合作的夥伴以你為自豪,讓所有的知音者都高唱出心中的頌歌,你的靈魂還需要別人拯救嗎?

1979年10月,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舉行的國際音理會第18屆全體大會上,通過了這樣一個決議:確定每年的10月1日,為“國際音樂日”。

這是每一個人的節日。

建立這個節日的目的就是告訴大家:音樂,不在別處,就在你的內心。

音樂,每時每刻都在以最原始的振動形式在這個宇宙中穿行。它既具有空間三維的博大,又有時間進取的縱深;它連接起每一個人,使我們彼此不再感到陌生、孤獨和隔離。

在這種振動中,我們每個個體的生命都在相互交流,相互撫慰,從而超越時空,擴展局限,衝破邊界。

在這種振動中,你的靈魂正在升華。這是天地間最美的天籟之聲,這是世界上最真誠的愛心之橋,這是人性中最閃光的偉大語言。

但願每一個靈魂都值得拯救。

牛奶的是與非

6月1日,是世界牛奶日。

這個節日,是上個世紀50年代,由法國促進牛奶消費協會首先提出的,並在1961年被國際牛奶聯合會所采納。當時提出的時間節點,是每年5月第三周的星期二。由於這一天在每年都是不斷變化的,所以那時“世界牛奶日”的活動日期都是動態的。

直到2000年,經聯合國糧農組織提議,才正式作出決定,將“世界牛奶日”確定為每年的6月1日。

6月1日,又是國際兒童節。把“世界牛奶日”與“國際兒童節”放在同一天,使之巧妙地聯係起來,足見牛奶的重要性。

牛奶,是個好東西。

大家知道,蛋白質是組成人體一切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是生命的物質基礎。由於它每時每刻都在參與人的機體代謝,所以必須要通過食物等方式不斷地予以補充,以維持其在人體的比重平衡。

但在組成人體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中,有8種對成年人來講,是人體本身不能合成的;有9種對嬰兒來講,也是不能合成的,這些氨基酸就被稱為必需氨基酸。如果我們進食的蛋白質,中包含了這些必需的氨基酸,這種蛋白質便叫作全蛋白。

牛奶中的蛋白質,便是全蛋白。

此外,牛奶又是人體鈣的最佳來源,而且鈣磷比例非常適當,特別利於鈣的吸收。大自然中的鈣,是以化合態存在的,隻有被人吸收後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鈣,才能更好地被機體所利用。牛奶就含有這樣的活性鈣,所以說,牛奶是人類最好的鈣源之一。

據檢測,1升新鮮牛奶所含的活性鈣,約是大米的101倍、瘦牛肉的75倍、瘦豬肉的110倍。它不但含量高,而且其中的乳糖還能促進人體腸壁對鈣的吸收。隻有被吸收的鈣,才能調節體內鈣的代謝,維持血清鈣的濃度,增進骨骼的鈣化。

“牛奶能補鈣”,這不是虛言。

事實上,對於中老年人來說,牛奶還有一大好處。就是與許多動物性蛋白相比,牛奶還可以降低膽固醇。一方麵,牛奶中膽固醇的含量本身就較低,每100克中隻有13毫克,而瘦肉則高達77毫克,其他動物性蛋白的含量還會更高。另一方麵,牛奶中的某些成份,還能抑製肝髒製造膽固醇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