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雨生百穀
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是穀雨。它是我國24節氣當中的一個重要的節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穀於水也……蓋穀以此時播種,自下而上也”,故此得名。
說它重要,至少有3條理由。
首先,它是一個“大鬧鍾”。
到了這一天,它突然響了,這是在提醒人們:“楊花落盡子規啼”,該播種了。
所以,我國古代將穀雨分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嗚鳩拂其羽,第三候為戴勝降於桑。”
浮萍開始生長,是講季節來了。布穀鳥鳴叫和振翅,是在催促那些貪睡的人們,該下地了。桑樹上見到戴勝鳥,是告訴我們:“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這個鬧鍾,準確地說,它更適合的地方是在南方,但對北方的作用也是同樣的。記得小時候,當老人們把日曆牌翻到這一天,都會對還在牌桌上鏖戰不休的叔叔、舅舅們說:“別玩了,該收拾收拾家夥什兒,準備幹農活啦!”
這是一個催人奮進的鬧鍾。
其次,它是一個“宋公明”。
每到這個時候,它都會向人們獻出最寶貴的禮物——雨。因為,穀雨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這時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的是雨水的滋潤,所以說“春雨貴如油”。
於是,我們在詩人那裏就會聽到這樣的讚歎:“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蜀天常夜雨,江檻已朝清”。
夜雨晝晴,這樣的雨才是及時雨。
第三,它還是一個誨人不倦的老師。
穀雨節就是一個大講堂,它向我們講授的第一個故事就是關於這個節日來曆的傳說。
相傳在四千多年前,軒轅黃帝急需一位掌管史料的官員。一天,黃帝發現了德才出眾的倉頡,便任命他做了史官。倉頡以結繩記事的辦法,把國家大事記得是清清楚楚,很受黃帝賞識。
但這種方法,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弊端也日益顯現出來,對此,倉頡很苦惱。
一次,倉頡隨一個獵人外出狩獵。獵人指著地上留下的各種野獸的蹤跡,便向他講述著野獸的去向。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倉頡深受啟發,他想:“一個足印可以指示一個方向,為什麼不可以代表一種事物呢?”
回家後,倉頡便打點行裝外出考訪。
他爬山涉水,不恥下問,把看到的各種事物都按其形狀特征,用畫像的方法表示出來。風雨兼程,日積月累,倉頡手中畫出的符號越來越多。終於,他開始了另一種探索,那就是歸納整理,刪繁就簡。
一種依類象形的文字就此誕生,這就是中國最早的文字—象形字。
倉頡造字有功,感動了天帝。
天帝要封賞他,可他堅辭不受,天帝更為感動。當時正值天下遭遇災荒,赤地千裏,顆粒無收,許多百姓都在遭受饑餓的煎熬。在倉頡的再三請求下,天帝命令天兵天將打開了天宮的糧倉,立刻在中華大地上出現了一個千古的“絕唱”:天空下起了穀子雨,天下萬民得救了。
穀雨、穀雨,是由穀子構成的雨。
倉頡死後,人們把他安葬在他的家鄉——陝西白水縣史官鎮北,墓門上刻了一副對聯:“雨粟當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橋陵。”此後,人們就把祭祀倉頡的日子,定為下穀子雨的那一天,也就是現在的“穀雨節”。
如今,每逢穀雨節這天,白水縣史官鎮一帶都還會舉行拜倉頡的廟會。
顯然,造字是現實,下穀子雨是理想。把現實與理想如此美妙地結合在一起,是一種了不起的智慧,也代表了人們內心的真實期盼。
這是一個美麗的傳說,但在《淮南子》上,是有明確的記載的:黃帝於春末夏初發布詔令,宣布倉頡造字成功,號召天下臣民共習之。
可以肯定的是,黃帝在這裏是號召百姓學習寫字,而人們好像更在乎的是下穀子。看來民以食為天,吃糧食似乎要比學字更重要,這些當然是後話了。
節水,是穀雨節這位老師向我們講授的第二個故事。
由於在這個季節,春雨對於農事生產有著特殊的意義,所以,穀雨時節的水就像穀子一樣珍貴。這時的水,無疑就是糧食。
因此,在西北地區,那時的人們常將穀雨時節的河水稱為“桃花水”,並賦予它很多神奇的力量。其中,最流行的傳說是以它洗浴,可消災避禍。
為此,當地的人們要在這一天,舉行射獵、跳舞等慶祝活動,尤其要在河水中沐浴。“桃花水”,就是一種聖水。
在這裏糧食變成了水,水變成了一種神聖的文化。
還有一種文化,也是“穀雨老師”必不可少的一項授課內容,那就是禁殺“五毒”。
在山東、山西、陝西一帶,流行一種年畫,叫穀雨貼。上麵刻繪神雞捉蠍、天師除“五毒”的形象或道教神符,有的還在上麵附有諸如“太上老君如律令,穀雨三月中,蛇蠍永不生”、“穀雨三月中,老君下天空,手遲七星劍,單斬蠍子精”等文字說明。
這種穀雨貼,一般采用黃表紙製作,以朱砂畫出禁蠍符,貼於牆壁或蠍穴處。
顯而易見,這是一堂關於查殺害蟲、盼望豐收、以求安寧的必修課。
穀雨貼,驅凶納吉。
雖然有點迷信,但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因為,穀雨以後氣溫會升高,各種病蟲害便開始進入了高繁衍期。為了減輕蟲害對農作物及人的傷害,人們就要開始滅蟲。
人與“五毒”之戰,就此打響。可以說,在“治安”防範上,這可能是抓早、抓小、抓綜合治理的最早範例。
動機明確,氣勢恢宏。
隻不過方法上有點問題,僅靠辱罵和恐嚇,是戰勝不了“五毒”的。但在生產力極低的那個時代,這也不能不說是一種進步。
宣傳,也是一種戰鬥。
《西遊記》第五十五回,孫悟空、豬八戒敵不過蠍子精,觀音也自知近它不得,隻好請昴日星官來幫忙。結果,星官一來,馬到成功。
這個昴日星官,其實就是一隻雙冠子大公雞。書中描寫道:“昴日星官現出本相——大公雞後,對著蠍子精大叫一聲,蠍子精即時現了原形,原來是一個琵琶大小的蠍子。隨後,大公雞再叫一聲,這個蠍子精立刻渾身酥軟,死在山坡。”作者吳承恩把這一段寫的是出神入化、活靈活現,使人忍俊不禁。
是不是穀雨節除“五毒”的傳說,給吳承恩帶來了創作靈感?我不得而知。但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無論是作為害蟲的“五毒”,還是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五毒”,它的產生都是由來已久,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必須全民防範,全民參戰,全民治理。尤其是在重點時期、敏感階段,一定要有針對性、進攻性措施,打一場全民皆兵的人民戰爭。
讓“五毒”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這才是治本之策。滅“五毒”已經成為一種習俗,一種積極進取的文化。
一個節日,竟能派生出如此豐富的文化內涵,這不能不令我們對“穀雨老師”刮目相看。
然而,這個節日文化到此似乎並沒有止步,一個更加波瀾壯闊的故事,還在後麵等待著我們。這就是——漁家祭海。
穀雨時節正是海水春暖之時,百魚會行至淺海地帶,這給下海捕魚提供了絕好時機。
“騎著穀雨上網場”,是一句俗話,講的就是這種場麵。
下海是有風險的。為了大家出海平安、滿載而歸,漁民們在穀雨這天都要舉行海祭,祈禱海神保佑。
因此,漁民把這一天也叫做“壯行節”。
這一習俗,在今天的膠東榮成一帶仍然流行。
過去,漁家由漁行統一管理,海祭活動一般由漁行組織。祭品為去毛烙皮的肥豬一頭,用腔血抹紅,並配白麵大餑餑十個,另外,還要準備鞭炮、香紙等。那時,村村都有海神廟或娘娘廟,祭祀時刻一到,漁民們便抬著供品到海神廟、娘娘廟前擺供祭祀。有的還會將供品抬至海邊,麵海而祭。敲鑼打鼓,燃放鞭炮,場麵十分隆重。
壯行節,儼然就是一個出海捕魚的誓師動員大會。
漁家祭海,給穀雨節披上了更加神秘的色彩。天上不僅可以下穀子,而且還可以讓河水變成聖水;不僅可以通過人的意誌滅殺“五毒”,而且還可以通過“神”的力量,保佑平安。
這就是中國文化的魅力。
僅僅是一個普通的日子,也會讓它盡可能多地承載起人們更多的理想與心願、企盼和祝福。
更何況,穀雨這一天還真的有些與眾不同,因為這天正好是太陽到達黃經30°時的位置,是農耕文化當中的一個光輝節點。這個節點告訴人們:對於廣袤的中原大地來講,春暖花開時節,真正來臨了。
這時的牡丹花被稱為“穀雨花”。“穀雨三朝看牡丹”,賞牡丹又成為了這個節日的另一個看點。
可以想象,在揮汗如雨、奮力耕耘的大地上,在和諧共建、興修水利的藍圖裏,在薪火相傳、播散知識的課堂間,在殺蟲滅災、除暴安良的戰場上,在劈波斬浪、征服大海的征程中,穀雨,這個節日會給人們帶來多少美好的憧憬,多少心靈的滋潤,多少不竭的力量呀!
雨生百穀,生的是勤奮的誌向、美好的理想,是不懈的追求、永恒的精神。
隻要倉頡這樣的英雄還在,天上下穀子的故事就永遠也不會終止;隻要我們的文化得以傳承,雨生百穀的進程就永遠也不會停息。
懸壺濟世
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這是1948年6月,聯合國第一屆世界衛生組織在日內瓦會議上作出的決定。
選定這個日子,絕非偶然。
1946年7月22日,聯合國經社理事會在紐約舉行了國際衛生大會,與會60多個國家的代表共同簽署了一份重要的文件,即《世界衛生組織憲章》,並明確該憲章於1948年4月7日生效。
顯然,世界衛生日是為《世界衛生組織憲章》而生。這就引申出了一個重要的話題:什麼是衛生?為什麼要在世界範圍內紀念它?這個紀念日告訴了我們什麼?
衛生,是一個婦孺皆知的詞彙。
小時候,如果哪個孩子不注意拿到了髒東西,大人們就會大聲嗬斥:“快扔掉!不衛生。”
但是,如果要問究竟什麼是衛生?恐怕有些人未必就能回答得清楚。因為,這是一個內涵非常豐富的概念。
衛生,充滿著智慧。
“衛生”一詞,從構成上說,是一個動賓結構的詞組。“生”為名詞,即“生命”或“身體”;“衛”為動詞,即“保衛”或“護衛”。“衛”與“生”組合成詞,本意即為“維護生命”或“保護身體”,這裏的“衛生”一詞是作為動詞使用的。
當把“衛生”看做名詞時,其意義則轉變為“維護生命或保護身體”的行為,或“維護生命或保護身體所采取的措施”。它包括預防和治療疾病、維護和增進健康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
另外,在現代漢語中,“衛生”有時也作形容詞來使用,意思是“幹淨”或“清潔”。譬如,我們上學時,每周都要在班級之間進行衛生評比,教室整潔幹淨的就會被評為衛生先進。
由上可見,“衛生”作為動詞時,它是主動的,具有進攻性的。譬如,一個人身上長了一個瘤子,要動手術予以切除,這就是主動的,它的進攻性就是動刀子,這頗有點保家衛國的味道。
“衛生”作為名詞時,它是被動的,是防禦性的。譬如,我們通常講的搞衛生,清理衛生,就是為了預防疾病。
“衛生”作為形容詞時,它又是理性的,恪守客觀和中立,充滿人性的善美。譬如,說一個地方的健康環境好或不好,就會用到衛生或不衛生這個詞。
是進攻,還是防禦,或是維持?衛生,描述的是人的一種生存狀態。
人有積極捍衛自己生命的激情,也必然會有改變自己生存狀態的動機和願望,這其中就需要行動。
這正是世界衛生日要告訴我們的第一個道理。
衛生,必須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整個社會做起。
從1950年到2015年,共有56個不同側重點的主題在每一個紀念日的上空回響。每一個主題,都是對這種聲音的詮釋。
“健康就是金子。”這是說衛生的重要性,衛生連著健康,健康比什麼都重要。忽視健康,就是忽視生命。
“水——健康的鏡子。”這是說水是衛生的起點,水對我們健康的影響至關重要。它就像鏡子一樣,它好你就好,它壞你就壞。
“食物和健康。”這是說食物是衛生的一個載體,我們所吃的每一樣食物,都連接著自己的健康,病從口入,並不誇張。
“在清潔的環境裏健康地生活。”這是說環境是衛生的基礎,沒有好的環境,就不會有健康。
“健康從家中開始。”這是說家庭是衛生的支點,健康是幸福家庭的守衛者,家是健康的源泉。
“健康地生活,人均可為勝者。”這是說衛生是成長的搖籃,健康的身體,是事業成功的保障,是一個人進步的階梯。
“居安思危,有備無患 。”這是說衛生就是預防,健康必須要從預防開始,永遠要有自己生命的備胎。
“抗菌素耐藥性:今天不采取行動,明天就無藥可用。”這是說衛生要講求科學,任何事情都有正反兩個方麵,要慎用抗生素。
這一個個鮮明的活動主題,要闡述的道理或許還有許多,但其中最核心的隻有一個,那就是衛生必須動員全世界的力量來踐行。
不僅個人要做到,而且整個社會都要做到;不僅每個人要打好衛生的進攻仗、防禦仗,而且還要連起手來主動地去幫助他人,幫助社會。
懸壺濟世,即刻出發。
在中國傳統文化語境中,“衛生”實際上有“養生”、“醫療”、“衛生保命”、“濟世救民”等四種含義。
濟世救民,就是懸壺濟世。
懸壺是指掛著或者背著的藥葫蘆,濟世就是治病救人,普度眾生。它發端於中國的善文化,在中國的醫藥領域弘揚了幾千年,其先達哲人數不勝數。
因此,我們會看到背著藥葫蘆的鐵拐李備受人們的頂禮膜拜。考證“藥葫蘆”典故,應當出自《後漢書-方術列傳-費長房》:“費長房者,汝南人,曾為市掾。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於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市人莫之見,唯長房於樓上睹之,異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長房之意其神也,謂之:子明日可更來,長房旦日複詣翁,翁乃與俱入壺中。唯見玉堂華麗,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其飲畢而出。翁約不聽與人言之,複乃就樓上候長房曰:我神仙之人,以過見責,今事畢當去,子寧能相隨乎?樓下有少酒,與卿為別……長房遂欲求道,隨從入深山,翁撫之曰子可教也,遂可醫療眾疾”。
這段記載寫的有點玄乎,其實意思很簡單,是說鬧市中有個老人掛著一把藥壺給人治病,罷市時他就跳入壺中休息。這個秘密被一個名叫費長房的人看見了,就拜老人為師,然後就隨老人進山學習,不久,他也背著藥葫蘆給世人治病去了。
類似記載,還可見於晉代葛洪《神仙傳》及一些古史雜說等。大概說的都是漢代的某年夏天,河南一帶鬧瘟疫,死了許多人,無法醫治。有一天,一個神奇的老人來到這裏,在一條巷子裏開了一個小小的中藥店,門前掛了一個藥葫蘆,裏麵盛了藥丸,專治這種瘟疫。這位“壺翁”身懷絕技,樂善好施,凡是有人來求醫,老人就從藥葫蘆裏摸出一粒藥丸,讓患者用溫開水衝服。喝了這位“壺翁”藥的人,一個一個都好了起來。時有汝南人費長房,見此老翁在人散後便跳入壺中,覺得非常奇怪,於是就帶了酒菜前去拜訪,老翁便邀他同入壺中。費長房從此隨其學道,壺翁盡授其“懸壺濟世”之術。
顯然,這個故事有神話傳奇色彩,但之所以能夠千百年地流傳下來,其中詮釋的價值觀被世人所熱愛、所追捧。
懸壺濟世,是一種思想,更是一種境界。
因此,才有“醫道行,則活人,儒道行,則活天下”的警示名言;也才有“不為良相則願為良醫”,成為一大批如範仲淹等曆代儒、醫的偉大追求。
“懸壺濟世”,使“衛生“一詞擔起了一種神聖的使命。
衛生,已經走出了詞語的世界,走進了人們的心靈。隻有更多的仁人誌士勇於挑起這份責任,這個世界才有希望,衛生才不會僅僅是一句口號。
精深的內涵,一定有著精深的使命。這才是世界衛生日要告訴我們的最深刻的道理。
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有一個博大的胸懷。
有一天,我到一個基層單位聯係工作,發現其院牆外,有一個偌大的垃圾坑,臭氣衝天,汙濁遍地。我便問道:“為何不及時清理?”
他們一臉委屈地對我講:“那不是我們的地盤,那個垃圾坑是那家老鄉自己倒的。”
我聽後,仔細一看果然垃圾坑正對著的是一戶農家,高牆大院,紅磚綠瓦。我當時想:在這樣的環境裏生活,每天聞著自己拋灑出去的汙物,該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呢?
今天看來,這其實也是一個胸懷問題,自家門前的垃圾不掃,何以掃天下?何況最大的受害者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小環境,一點也不小。
大家知道,華北大地燒麥秸的習俗由來已久,當地省市縣各級政府沒少下功夫去治理,有人還為此丟過烏紗帽,但仍未得到徹底改變。究其原因,還是老百姓的認識沒上去。
我曾和一個在農田裏燒麥秸的農民聊過天,問他:知不知道燒麥秸會影響氣候的惡化?他說:“那是當然。”
我又問:那為什麼還燒呀?他撇撇嘴,不屑地說:“那關我什麼事?”
聽了這樣的回答,我隻能無語了。
建立一個世界衛生日,其實就是在搭建一個統一認識的平台。每個人都是這個平台上的一份子,每個人都應在這個平台上有所作為。千萬不能一邊對PM2.5口誅筆伐,另一邊又在不知不覺地成為PM2.5的幫凶。
衛生,就在我們身旁。
在這方麵,我們還真得要好好學習一下中國曆史上的那些賢人達士:衛生,要從自己做起。
一要修身養心。即“葆真抱元”,也就是通過食物、服飾、鍛煉、節欲、靜心、養性等方式來預防疾病,維護健康,延長壽命。
“晉宋間,高士晚得官,無仕進意,築庵西溪,名曰雲茅,以衛生養性為事,詩文雄深雅健。”意思很清楚,官都不做了,和大自然融為一體,寫詩作畫,陶冶情趣。
養心養到這份上,身體想不硬朗都不行。
二要及時醫療。即古人講的“已人之疾,起人之死”,通過藥石等手段“治病活人”。在這方麵,有病就得治,而且要及時地治,萬萬不可諱疾忌醫。
我曾經有個同事,原來患有乙肝,大夫給他開了藥,讓他按時吃藥,定期複診。可他就是不聽,甚至非常忌諱別人說他有這個毛病。為了證明自己沒病,一到酒場上,便是豪情萬丈,擋都擋不住。最後乙肝轉成了肝硬化,肝硬化又轉成了肝癌。
此時,就是華佗轉世,也已回天無力,悔之晚矣。
毫無疑問,他是一個好人,但不是一個講衛生的人。
衛生,連接著一個人的精神世界。
三要保持運動。生命的要義在於動,如果不動就會喪失在健康上的主動性。我國宋代著名詩人陸遊,在那兵荒馬亂的年代,以86歲高壽被後人著稱。他長壽的秘訣就是運動。他堅持體力勞動,曾在詩裏寫到:“一帚常在旁,有暇即掃地。既省課童奴,亦以平血氣。按摩與引導,雖善亦多事。不如掃地法,延年直差易。”他堅持戶外活動,在《看鍾》一詩中寫道:“乘除尚喜身強健,六十登山不用扶。”據世衛組織的健康調查表明:約60%至85%的成年人,沒有堅持做適量的運動來維持個人的健康。
運動和健康,是一對好兄弟。
衛生,是要來的,而不是等來的。全球因缺乏健康運動的協調,而引致的死亡人數,每年均超過二百萬人。
四要維護好身邊的環境。大到公共場所、小到居家鄰裏,都要把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放在心中,放在首位。無論大小,我們很難在一個肮髒的環境中,培育出一個純淨的心。
五要善於合作。衛生,其實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建設日臻完善的醫療機構,需要各級組織的努力;樹立起良好的衛生意識,需要整個社會的氛圍;維護好的生活環境,需要全世界的共識。即使是要自己做到養心、要堅持鍛煉,沒有別人的理解、支持和幫助,也是難以奏效的。
尤其是在突發性公共衛生危機麵前,沒有合作就是災難。
沒有合作,隻能任其宰割。
“埃博拉”,是剛果(金)北部的一條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種不知名的病毒光顧這裏,瘋狂地虐殺“埃博拉”河沿岸55個村莊的百姓,致使數百生靈塗炭,有的家庭甚至無一幸免,“埃博拉病毒”也因此而臭名昭著。事隔3年,“埃博拉”病毒又肆虐蘇丹,一時使這裏屍橫遍野。
2014年2月,埃博拉卷土重來,開始在西非爆發,隨後在幾內亞、利比裏亞等多國蔓延,就連美國、西班牙的一些地區也未能幸免。全球累計出現埃博拉確診、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17290例,其中6128人很快死亡。
8月8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埃博拉疫情為“國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將對其它國家造成巨大風險,各國需要做出“非常規”反應,所有報告埃博拉疫情的國家都應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立刻,無數個援助機構及國際組織,日夜兼程地奔赴災區,一場通力合作圍殲埃博拉的國際戰役打響了。
中國派出了最有實力的醫療隊和救護隊,成為了這場國際大合作的重要生力軍。他們和其他救援組織一道,不畏艱險,不怕死亡,通宵達旦,夜以繼日。一麵救治患者,一麵普及防護技能;一麵防止蔓延,一麵對源頭進行治理。為此,他們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截止到2014年11月30日,已知全球共有622名醫療工作者在救援工作中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其中346人死亡。
但他們的血並沒有白流。
2014年10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在日內瓦發布聲明,正式宣布西非國家塞內加爾的埃博拉疫情結束。2014年11月15日,剛果(金)衛生部長卡邦格宣布,截至15日,剛果(金)已有42天未出現埃博拉新增病例,意味著該國境內的此次埃博拉疫情結束。2014年12月2日,世界衛生組織又宣布,西班牙的埃博拉疫情已經消失。
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勝利。但是,這個勝利來之不易,代價沉重!
雖然埃博拉目前還在一些國家作困獸猶鬥,但是,這些來之不易的戰果已充分說明了一個功不可沒的事實,那就是合作是衛生事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寶。
通力合作,才能讓衛生變成永生。
要合作就要有博大的胸懷,要有博大的胸懷就要從自身做起,要身體力行就需要一個巨大的平台,這不僅是我們傳統文化的智慧,而且是世界上所有仁人誌士的共識。
世界衛生日,就是這樣的一個平台。
如果說,她是一麵飄揚的旗幟。那麼,合作共贏就是其中最亮麗的色彩。
懸壺濟世,就是這個色彩中最奪目、最耀眼的勳章。
成人與成人節
2003年6月27日,長春市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並通過了《關於設立長春市成人節的議案》,將每年的10月18日定為“長春市成人節”。
這是一個有著巨大示範意義的決定。因為,我們國家至今還沒有設立這樣一個全國性的節日。
怎麼會呢?我國是舉世公認的禮儀之邦,而成人之禮早在2000多年前的周朝,就已經被列入眾禮之首的呀!
那時被稱為冠禮。
冠禮,表示男女青年已到一定的年齡,性已經成熟了,可以談婚論嫁,並作為氏族的一個成年人,可以參加各項活動了。
冠禮,起源於原始社會,也稱成年禮或者成丁禮。其中,男子為冠禮,女子為笄禮。
經書記載:冠禮實行於周代。按周製,男子20歲行冠禮。當然,天子諸侯另當別論,他們為早日執掌國政,多提早行禮。傳說周文王12歲而冠,成王15歲而冠。
可見,冠禮從產生的那天起就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
因此,舉行冠禮絕非兒戲。
冠禮必須要在宗廟內舉行,以示神聖。日期為二月,冠前10天內,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10日內無吉日,則要筮選下一旬的吉日。然後,再將吉日告知親友。到了冠禮前三天,還要用筮法選擇出主持冠禮的大賓,並選一位“讚冠”者協助冠禮儀式。
這可能就是“助理”這個職位產生的最早起源。
冠禮必須要有規範的內容,以示威嚴。
行禮時,主人(一般是受冠者之父)、大賓及受冠者都要穿上禮服。先加緇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後授以爵弁。每次加冠畢,皆由大賓對受冠者讀祝辭。祝辭的大意是:在這美好吉祥的日子,給你加上成年人的服飾;請放棄你少年兒童的誌趣,造就成年人的情操;保持威儀,培養美德;祝你萬壽無疆,大福大祿。
冠禮必須要有嚴格的禮節,以示莊重。
祝辭後,受禮者要拜見其母,再由大賓為他取字。然後,主人送大賓至廟門外,敬酒,同時以束帛儷皮(即帛五匹、鹿皮兩張)作為報酬,另外還要再饋贈牲肉。受冠者則改著禮帽禮服去拜見君主或者鄉大夫等,而且要執禮贄,即帶著野雉等禮物去拜見。假如這位受冠者的父親已不在了,那麼受冠者則需向父親的神主祭祀,表示是在父親的靈前完成的冠禮。祭後,再拜見伯、叔等,然後才能饗食。
其實,無需再多言了。隻要看看這一大套程序,我們就清楚地感知到了,成人禮在我國古代是多麼的舉足輕重。
為什麼要這樣呢?《禮記》的一句話做了精辟回答:“冠者禮之始也。”
華夏文化是禮儀的文化,而冠禮就是華夏禮儀的起點。
對此,《禮記·冠義》篇做了係統闡述,它說:“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而後禮義備。以正君臣、親父子、和長幼,君臣正、父子親、長幼和,而後禮義立。故冠而後服備。服備而後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故曰責成人禮焉者,將責為人子、為人悌、為人臣、為人少者之禮行焉。將責四者之行於人,其禮可,不重與。故孝、悌、忠、順之行立,而後可以為人。可以為人,而後可以治人也。”
這一大段話講得有點讓人暈,但意思很明白。舉行冠禮就是要提示行冠禮者,從此將由家庭中毫無責任的“孺子”,正式跨入社會的成年人了。隻有履踐孝、悌、忠、順的德行,才能成為合格的兒子、合格的弟弟、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輩,成為各種合格的社會角色。隻有這樣,才可以稱得上是人,也才有資格去治理別人,才能繼承和發揚華夏禮儀的文明。
冠禮,就是“以成人之禮來要求人的禮儀”。
文化,是文明的基因。
我國古代的禮儀文明,早已滲入我們民族的血脈,融入我們華夏大地的土壤。所以,長春市關於建立成人節的提案一經提出,立刻就贏得一片喝彩之聲。
成人節,早已深入人們的心裏。
我有幸目睹了第九屆長春市成人節萬人慶祝的活動。那一天的上午9時,在長春市文化廣場,來自吉林大學附屬中學、長春市第五中學等各學校的上萬名18歲青年代表,以及14-17歲成人預備期的青少年代表,還有家長代表和教師代表舉行了隆重的集會。
集會的主題是:?愛祖國、愛老師、愛父母。
10月18日的諧音為“是十八”,象征青年已經18歲了。10月18日,又是長春解放紀念日,把這一天確定為“成人節”,意義更為深遠。
青年是祖國的希望,成人是社會的脊梁。
成人節,是一個充滿著責任感的節日。
活動現場,中國時代之聲演講團團長、首席演講家鄒越為現場觀眾送上了2個小時的精彩演講。他演講的題目是《讓生命充滿愛》。
鄒越的演講,令現場上每一個人都熱血沸騰。現場的數萬人高聲呐喊“中國,我愛你!”那聲音高亢有力,長久地回蕩在廣場上空。我當時就在想:這樣的場麵,每一個投入其中的人,都會終身難忘。
成人節的真正魅力,在於喚起一個人的公民意識。
想想看:從這一天開始,你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了,你可以自由地行使憲法賦予你的權利了,你應該撐起自己的、甚至是家族的天地了!這是多麼令人振奮的事情呀!
民族的文化,在這裏又一次得到詮釋、得到繼承,這令每一個民族的同胞都萬分感動。
也許,越是熟悉的東西,越是容易被忽視。其實,我們每個人18歲的生日,都是在父母或者老一輩人的諄諄教導下度過的,其中講的最多的恐怕就是這個“成人”二字。
但還是應該看到,成人和成人節確實還不是一個概念。它們一個是生理上的覺醒,一個是靈魂上的召喚。我們的國家,確實應該有一個全國性的成人紀念日,因為對如此一個泱泱大國來講,靈魂顯然更重要。
這一點,我們的一個鄰國做到了。
1948年,日本政府根據民俗規定,青年人要過“成人式”,目的是要讓青年意識到自己從此已經成為社會的正式成員了。規定要求:凡年滿20歲的男女青年,在這一天要身穿傳統服裝,參加官方或民間團體為他們舉辦的成人儀式。內容包括年輕人宣誓、長者祝賀和參拜神社,以及參加各種傳統的文娛活動等。從此之後,他們可以吸煙、喝酒和結婚了。
同時從這個年齡起,違法也要自己負全責了。
1999年,日本政府又宣布了,從2000年開始,把成人式的日期改為每年1月第二周的星期一,並稱為成人節。
這一天,全國放假。成人節,正式列入國家法定的12個節日之一。
誰都知道,我們這個鄰國在文化上與我們的曆史有著極深的淵源。所以,無論是他們的曆史學家、還是社會學家,也都毫不掩飾地講:“這種民俗來源於中國的文化。”據考證:他們是效仿我國的舊禮製,實行這種加冠製度的,起始時間為公元683年,即天武天皇11年。
聽到這樣的聲音,我們應該為之高興,畢竟這是我們華夏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但高興之餘,我們是不是也該作一點反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