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是普遍。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是世界性的,在國際舞台上,所有紅十字和紅新月組織都享有同等的地位,負有同樣的責任和義務,相互支援。
人道、公正、中立、獨立、誌願、統一、普遍,這是一種高尚的信仰。它崇拜的是人性中最偉大的內涵,那就是人道主義精神。
人道主義精神,是崇高的,也是超現實的。因為,它更著重體現的是以人為本,是人類自身的一種良知,是人類社會應該和諧發展的價值觀。
在這樣的價值觀下,人們可以看到,不管你是生活在什麼樣的政治製度下,隻要你受到了戰爭的傷害、疾病的威脅、自然的災害,那麼它們都會向你伸出友誼之手,都會給你以無私的幫助,這就是它們的義務和責任。
這種超現實性,值得頂禮膜拜。
因為,人類永遠也不可能生存在一個完美的理想盛世當中,永遠都有矛盾,都有對立,都有各自災難的挑戰。
隻有人道主義精神,才能永存。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是告誡我們,時刻都不要忘記向善。
這個善,就是人道主義;這個向善的力量,就是人道主義精神。
在這方麵,東西方文化不謀而合。
1904年2月,日本和沙皇俄國為爭奪殖民地,在中國東北發動了日俄戰爭,東北人民立即被鐵蹄和戰火所蹂躪。當時的社會各界對此十分關注。
清政府工部尚書呂海寰約集上海官紳及各國駐滬代表,倡議成立紅十字會。隨即,在海關道沈敦和等人的斡旋下,國際紅十字會上海支會宣告成立。
中國紅十字組織剛一建立,就立刻從各地紳商募得了20餘萬兩銀款,還從清廷獲得了10萬兩的內帑銀。帶著這30多萬兩白銀,他們馬上組成義務工作隊趕赴東北,救出難民數萬人,並對他們進行了賑濟、救護、資遣和留養。
1907年,上海支會改為大清紅十字會。
1912年,大清紅十字會又更名為中國紅十字會。
此後,中國紅十字會在曆次戰亂、災荒中,都能挺身而出,卓有成效的開展工作。尤其是在軍閥混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中國紅十字會所做的大量救護、賑災及查人轉信等工作,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和廣泛稱讚。
1950年10月,改組後的中國紅十字會,在國際紅十字會第21屆理事會上,當選為協會執行理事。1952年7月,第8屆國際紅十字大會宣布,中國紅十字會,是中國唯一合法的全國性紅十字會。
中國紅十字會,也是新中國在國際組織中第一個恢複合法席位的團體。
今天,中國紅十字會在搶險救災、愛國衛生運動、衛生救護訓練及交換戰俘等方麵,仍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均設有分會,並擁有82847個基層組織,2026萬名會員。
中國紅十字會發展壯大的曆史,就是人道主義精神弘揚光大的曆史,就是我們國人向善的力量不斷傳承、不斷進步的曆史。
當然,任何事物在發展進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有一些坎坷與波折。近幾年來,中國紅十字會也麵臨一些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其中,負麵影響最大的,就是郭美美事件。
2011年6月,郭美美即郭美玲,在微博上以“中國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的虛假身份炫富,從而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她在微博上多次發布的豪宅、名車、名包等照片,也引發了輿論對於紅十字會捐款去向問題的討論與猜測。
雖然其後郭美美本人在微博中反複糾正,自己並非是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而是就職於與前者合作的另一個名稱相近的公司;雖然其後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也鄭重地公開發表聲明,表示在網絡炫耀奢華生活方式、引發網友熱議的郭美玲與紅十字會毫無關係,但中國紅十字會的公信力已嚴重受挫。
2014年7月9日,北京警方依法抓獲了正在參與網絡賭球的郭美美,郭美美對網絡賭球供認不諱。8月20日,郭美美被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開設賭場罪依法批準逮捕。2015年9月10日,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郭美美涉嫌開設賭場案。郭美美犯開設賭場罪,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並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
郭美美事件雖然到此已是塵埃落地了,但它對中國紅十字會造成的傷害還遠遠沒有結束。這個事件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鍾。
紅十字運動是一種信仰。
信仰,是容不得任何私利玷汙的。所有走進或者接近這個組織的人,都必須具備一顆純潔而善良的心。
信仰的力量,會造就高尚的人;而高尚的人,會使這種信仰開花結果,惠及全球。
信仰,是紅十字組織的徽章;人道主義,是這個組織的旗幟。
紅十字,已經成為人們在災難降臨時的期盼,成為人們苦難中心裏蕩漾的一首歌,成為這個世界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那高高飄揚的,就是信仰的旗幟。
立夏秤人
每年的5月5日或5月6日,是農曆的立夏。
此時,太陽黃經為45度。“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
這個節氣,是戰國末年,即公元前239年確立的,為古時農曆四季之夏季開始的日子。
對此,《逸周書·時訊解》是這樣描述的:“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這是在告訴我們,在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蜊蜊,也就是螻蛄在田間的鳴叫聲,接著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在掘土,然後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了。
立夏,預示著氣候農時的轉換。
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雲:“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這裏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說,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
立夏,是一個令人欣喜的節日。
欣喜就是高興,讓很多人欣喜和高興的日子,就值得紀念與慶典,這是世界文化傳承中的一個普遍規律。
由此,立夏這一天,在我國的大江南北,會衍生出許許多多的文化現象來。
立夏秤人,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風俗。
在過去,到了立夏這一天,人們吃罷午飯後,會在村口或台門裏掛起一杆大木秤,秤鉤上懸一把凳子,大家要輪流坐到凳子上麵去秤體重。
司秤人一麵打著秤花,一麵講著吉利的話句。如秤老人時,要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時,會說“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如果是秤小孩,則會說“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
打秤花隻能是從小數數到大數,這叫裏打外,而不能外打裏。難怪有這樣一句古詩:“立夏秤人輕重數,秤懸梁上笑喧閨。”
在這裏,秤人變成了一種語言的藝術,一種美好的寄托。
那麼,這種習俗因何而來呢?據考證,民間有兩個傳說。這兩個傳說都起源於三國時代,都與劉備的兒子阿鬥有關。
第一個說法,相對簡單。
劉備死後,諸葛亮把他的兒子阿鬥,交給趙子龍送往江東。並拜托其後媽,就是已回娘家的孫夫人來撫養,那天正好是立夏。
孫夫人接過阿鬥後,當著趙子龍的麵便給阿鬥秤了體重,並認真做了記錄,請子龍捎給諸葛亮。到了來年立夏時,孫夫人又給阿鬥再秤一次體重,看體重增加了多少,然後寫信再向諸葛亮彙報。由此,每年都是如此。
這個看似簡單的故事,其實一點也不簡單。
秤人,秤的是良心,更是愛心。
繼子難當,後媽難做,這裏有太多的老百姓關心的熱門話題。所以,這個故事很快便傳入了民間,並形成一種風俗。
至於第二個說法,雖然也與此大同小異,但它又增加了一個主角,那就是孟獲。並且把故事的背景,從孫夫人的家裏轉換到了晉國的宮殿。
據說,孟獲被諸葛亮收服,歸順蜀國之後,對諸葛亮是言聽計從,很講義氣。於是,諸葛亮臨終前,便囑托孟獲每年來看望蜀主一次。諸葛亮囑托之日,正好是這年的立夏,孟獲當即去拜見了阿鬥。
從此以後,每年的這一天,孟獲都會依照諾言來蜀國拜望。
然而不幸的是,過了數年,晉武帝司馬炎滅掉了蜀國,擄走了阿鬥。而孟獲仍不忘丞相諸葛亮之托,每年立夏還是照樣帶兵去洛陽看望阿鬥。
這時的阿鬥,已寄人籬下,有苦難言。所以,孟獲每次去都要秤一秤阿鬥的重量,以驗證阿鬥是否被晉武帝虧待。孟獲還揚言,如果虧待了阿鬥,他就要起兵反晉。
孟獲是嘯聚山林的一方諸侯,況且又有跟隨阿鬥降晉的舊臣在旁邊大眼瞪小眼看著,晉武帝誰也不想惹。
為了遷就孟獲,安撫人心,晉武帝便想了一個損招,即在每年立夏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飯給阿鬥吃。阿鬥見豌豆糯米飯香氣襲人、十分可口,就加倍吃下。這時正好趕上孟獲進城秤人,而阿鬥的體重每次都比上年重幾斤。
這樣一來,孟獲消除了反意,阿鬥也落得吃上一頓美餐,兩好成一好,天下也就太平了。
阿鬥雖然沒有什麼本領,但有孟獲立夏秤人之舉,晉武帝也不敢太過分地欺侮他。所以,阿鬥的日子倒也過得清靜安樂,福壽雙全。
秤人,秤的是忠義,秤的也是福氣。
所以,今天我們仍可以看到,在一些地方,立夏當天的中午,是一定要吃糯米飯的,且飯中一定要摻雜豌豆。
糯米豌豆飯,凝聚了人們太多的情感。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情感在立夏這天的午飯上,放射出了越來越多的光彩。在許多人看來,立夏這頓午飯,是萬萬馬虎不得的。不僅要吃飽,而且還要吃好,吃出花樣來。
浙江嵊州人認為,在立夏日要吃蛋拄心,吃筍拄腿,吃豌豆拄眼,這裏“拄”的意思就是“支撐”。
湖南長沙人,在立夏日會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湯丸,名“立夏羹”。“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這句古詩句深刻地描述了那些漢子,因為吃了“立夏羹”,而變得力大無比,身輕如燕的情景。
上海郊縣農民在立夏日,要吃用麥粉和糖製成寸許長的條狀食物,稱“麥蠶”。人們吃了“麥蠶”,就可避免“疰夏”。
湖北通山縣人,立夏要吃泡(草莓)、蝦、筍,謂之“吃泡亮眼、吃蝦大力氣、吃竹筍壯腳骨”。
閩南地區的人們,立夏要吃蝦麵,即把海蝦摻入麵條中煮食,海蝦熟後變紅,為吉祥之色,而蝦與夏諧音,以此表達對夏季之祝願。
閩東地區,立夏以吃“光餅”為特色,即在麵粉中加少許食鹽烘製而成的餅。這種光餅,現在已是福建小吃的一個品牌。還有一些地方的人們,在這一天要吃“立夏糊”,吃“七家粥”,飲“七家茶”等等。
其中,“七家粥”最有創意。
它是彙集了左鄰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的豆子及紅糖,煮成的一大鍋粥,然後由大家來分食。
立夏的吃,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異常豐富。
一個普通的節氣日,為什麼吃得如此排場呢?難道人們真是像孫夫人那樣怕別人說三道四?或者是像司馬炎那樣怕影響了邊關安寧或者團結和諧?
其實,這些都不是。
立夏吃飯的講究,實際上是另有原因的。
到了立夏時節,夏收作物進入了生長後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都相繼展開,人們進入了大忙季節。
“立夏看夏”,人們該快馬加鞭了。
所以古時侯的這一天,帝王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舉行迎夏儀式,這個儀式就叫“立夏”。
儀式很莊重,屆時君臣一律要穿朱色禮服,配朱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朱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願望。儀式結束後,還要指令司徒等官員去各地勉勵農民抓緊耕作。
從某種意義上講,立夏儀式很有點像大躍進時期“大幹快上”的誓師動員大會,“領導”的工作做完了,該大家玩命幹活了。這個時候吃點好的,既是鼓勵,也是“要求”。
多插立夏秧,稻穀收滿倉。
事實上,還不僅如此。立夏講究吃,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立夏以後,便是赤日炎炎的天氣了。為了不使身體在炎夏中虧損消瘦,立夏應該進補。所以,要吃筍拄、蛋拄、豆拄。拄就是腿,寓意人的雙腿也像春筍那樣健壯有力,能涉遠路;要吃豌豆。因為,帶殼的豌豆形如眼睛。那時候,古人患眼疾較為普遍,人們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來祈禱自己的眼睛要像新鮮的豌豆那樣,清澈無比,無病無災。
“吃啥補啥”,這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其實質是一種飲食上的精神安慰。吃是為了補,補是為了祈福防病。
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就明白了孩子們的一種遊戲——鬥蛋。
鬥蛋這種遊戲,我小時候玩過。
立夏的這天中午,大人們會把煮好的囫圇蛋,套上早已編織好的絲網袋,然後掛在孩子們的脖子上。這時,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鬥蛋遊戲。
蛋分兩端,尖者為頭,圓者為尾。鬥蛋時,蛋頭碰蛋頭,蛋尾擊蛋尾。一個一個鬥過去,破者認輸,最後分出高低。蛋頭勝者為第一,蛋稱大王;蛋尾勝者為第二,蛋稱小王或二王。
玩這個遊戲,實際上是在鼓勵孩子們多吃雞蛋。夏日到了,孩子最容易出現腹漲厭食,乏力消瘦的問題,俗稱“疰夏”。
“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這是一句諺語,說的正是讓孩子們吃蛋防疰夏的道理。
看來,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憑空出現的。立夏講究吃,其實隻是一種表麵現象,它的實質是祝福與防病、強身和健體。
由此,我們也就真正明白了為什麼要立夏秤人。
新的考驗來了,秤一秤體重,既是對迎接挑戰的規劃,也是對迎戰後的戰績進行評估的依據。所以,在我國一些地區,以前還有立秋秤人的習俗。同樣是秤體重,一個在前一個殿後,其寓意再清楚不過了。
當然,這其中更是一種娛樂。
立夏,是一種天時的變化,而人體則要順應這樣的變化。中醫認為,五髒之中的心對應夏。“心為一身之主,髒腑百骸皆聽令於心,故為君主”,“心主神,為神明之用”。當夏日氣溫升高後,會加劇人們的緊張心理,極易煩躁不安,心火過旺,好發脾氣,也極易引發各種疾病。
所以,在“立夏”之際,做到神情安寧、笑口常開、自我調節、製怒平和,就顯得非常重要。
怎麼做到呢?秤人可以說是一種奇思妙想。可以想象,當你懸在撐杆之下,看著掌秤人有板有眼地報出你體重的讀數,聽著周圍人不斷地起哄和大呼小叫,你還有什麼壓力不能釋懷、還有什麼理由不去放聲大笑呢?
樂可養心,趣可怡心,妙可安心。
立夏秤人。這秤人的秤,價值不可估量,意義非同尋常。
秤人,秤的其實就是心。是心的歡樂,心的自信,以及心的未來。
給我最亮的燈
世界上的燈有無數種,形形色色,數不勝數。可如果要問“哪一盞最亮”?恐怕很多人都會很茫然,不知如何回答。
因為在物質世界裏,燈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從油燈到電燈,從觀賞燈到照明燈,從民用燈到專業燈,可以說五花八門,林林總總。在誰最亮這個問題上,它們缺少能夠相互比較的平台。
但隻要我們跳出傳統的思維定勢,按照燈的屬性去認真尋找,就會發現這個問題其實並沒有那麼深奧,在那個約定俗成的燈的外表後麵,其實還有一個更偉大的燈,始終在那裏閃耀。
燈的基本屬性有兩條。
一是照明、引路。如日光燈、探照燈、燈塔等;二是溝通與交流。如彩燈是在與對方分享喜慶,謎燈是在與別人交流知識或情感,信號燈是在與關係方溝通信息,或許是警示、或許是讚許、也或許是一種提示。這樣的屬性很直接,按照這樣的條件尋找,有一個燈不得不浮出水麵。
它雖然無法千姿百態地予以懸掛,也不能成群結隊地讓人觀賞,更不能讓外力去隨意操縱控製,但它所展現的魅力與華光,會令所有的燈都黯然失色。這個燈不是別的,而是人的眼睛。
眼睛,是世界上最亮的燈。
眼睛,是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引路之燈。
人在社會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要認識身邊的一切,然後為己所用,讓自己吃飽穿暖,繁衍生息,順利成長。如果沒有這種認識,人就沒有了前進的方向,也就不會產生思想,就更談不上光明為何物,危險在何方了。
眼睛,能驅走愚昧和黑暗。
眼睛,是人們心靈溝通的平台。
眼睛的目光,從表麵上看,是一個人的注視方向。其實,它是心靈的外在形態。眼神的一送、一收、一顧、一盼、一蹙、一顰,都有意義。
眉目傳情、暗送秋波、目光如炬、熟視無睹、目瞪口呆、冷眼旁觀、戟指怒目、眉開眼笑、眼花繚亂、愁眉鎖眼、佛眼相看等等,都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的窗口。
通過這個窗口,袒露自己,照亮別人。
愛默生說:“人的眼睛和舌頭所說的話一樣多。不需要字典,就能夠從眼睛的語言中了解心靈世界。”於是,托爾斯泰曾寫過85種不同的眼神,每一個不同的眼神,都代表著不同的思想和感情。
關於眼神與心態的關係,我國古代“亞聖”孟子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
他說:“胸中正,則眸子明焉;胸中不正,則眸子暗焉。”前者講的“明”,就是眼珠明亮;後者講的暗,就是目光暗淡。對此,在《孟子·離婁》上,他又說:“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隱藏哉!”顯然,這是另一種的聽其言觀其行。
隻不過這個“行”,是心中的軌跡。意思很明白:看著你的眼睛,你內心在想什麼,是隱藏不住的。
在這方麵,魏晉時代的文人名士阮籍,是最能熟練地運用眼睛來表達情感的高手。
據史書上記載:“(籍)能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立;見誌同道合之士,則以青眼見。”這可能是對人以白眼的最早記錄。白眼,就是一種輕蔑,就是一種看不起的情感表達。其實,關於這種情感,還有許多種表達方法。如魯迅所說的:“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動。”
意大利著名演員索菲亞·羅蘭,在談自己的拍片體會時說:“眼睛的美,不僅在於它長得圓大,更在於它能傳達女人內心的情感。我的眼睛,是準確反映我靈魂的一麵鏡子。”她的話雖然質樸,但道理十分深刻,很有智慧,很有哲理。
因此,我們在電影中常常可以見到這樣的鏡頭,審訊者為了弄清被審訊者是否在說謊,命令他:“抬起頭來,看著我的眼睛!”如果被審訊者的眼神暗淡無光,則說明他心中有鬼;如果他對審訊者說了謊,他的眼神就會遊移不定,從而露出破綻。
有一位心理學家在《推銷員如何了解顧客的心理》一文中說:“假如顧客的眼睛向下看、臉朝向一邊,表示你被拒絕;假如他的嘴唇放鬆,笑容自然,下顎向前,則可能會考慮你的建議;假如他對你的眼睛注視幾秒鍾,嘴角以至鼻翼部位都顯出微笑,笑得很輕鬆,而且很熱情,那麼你這樁買賣就做成了。”
眼睛之燈,所表達的內涵可以說是深不可測,博大精深。
然而,如果據此就認為眼睛是世界是最亮的燈恐怕又有些牽強。對此,我們隻有進一步走進這盞燈的背後,去發現它的真正奇跡。
原來,這盞燈能讓我們看到平時看不到的東西,它的亮度深入骨髓、深入心間、深入我們的價值觀。
首先是調控交往。
人的社會性,決定了人必須要與他人交往,這種交往的能力,首先來自眼睛。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見一個陌生的但卻頗有好感的人,我們常向他或她投去溫情的一瞥,這等於是告訴對方:“我的心扉對你是敞開的。”但如果對其不敢興趣,或者不想惹麻煩,我們就會避免注視陌生人或回避陌生人的注視。
同樣,如果是熟悉之人,一旦目光接觸以後,即使無心交談也得敷衍幾句。所以,當人有急事匆匆相遇時,大多都會低眉側目。
眼睛,調控著人與人的距離。
有人曾做過這樣的試驗:即兩人麵對麵交談時,一般的規律是,說話的人看對方的次數要少於聽講的人。這樣便於說話者,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上。一段時間之後,如果講話的人,用眼睛看著聽話者,那麼這就暗示著對方可以講話了。
在這裏,目光的燈塔,已在指引人的思想深處的交流。
其次是反饋信息。
人是生活在信息環境裏的。如果沒有信息交流,人就會成為聾子、瞎子和啞巴。而任何信息都是需要反饋的,否則就是不完整的信息、殘缺的信息和無法評估的信息。這種反饋,隻有在眼睛上,才體現得最為透徹。
譬如,你在與別人談話中,對方注視你,這就意味著被理解、被注意、被吸引等。這樣的信息對你很重要。如果是你在說話,他卻看著別處,這就等於告訴你,趕快打住,他不想聽你嘮叨。
如果要進一步探討這個問題,你就會發現,對方如果直視你的目光,就表明他對你的說話十分感興趣,並希望進一步知悉和理解你的話題;如果他強烈讚同你的話題,那麼他直視你目光的時間就會更長。
一個人越喜歡誰,他眼睛的聚光燈就會不斷地照射誰。
第三是表達感情。
眼睛能表達人的感情,這是眾所周知的。試驗證明,麵部表達情緒有3個主要區域,其中眼睛是重要的一個部分。因為在各種情緒中,最能為麵部表情所表示出來的是驚訝、恐懼和厭惡。而這些情緒的最佳表現區域是在眼睛、眉毛以及與眼睛比鄰的鼻翼上。
除此之外,憤怒、幸福和沮喪也能通過眼神一覽無餘。如憤怒的情緒,通常是由兩眉收攏、上下眼瞼緊張度提高,以及用力瞪眼來表示的。
楚漢相爭時的樊噲,在鴻門宴上“瞠目視項王,頭發上指,目眥盡裂。”他這時的眼睛,已變成憤怒之燈、變成熊熊燃燒的火炬,其威懾力、戰鬥力,令在場的所有人都渾身喪膽,不寒而栗。
第四是確定關係。
在現實生活中,人往往需要及時準確地確定一些關係,遠與近、好與壞、重要與不重要、肯定還是否定等。確定這些關係的方法,可能會有很多,但最迅速、最有效、最富有內涵的,就是眼睛。
目光的注視,不僅可以明確地表示人與人之間的喜歡與不喜歡,而且還可以表示出對人際間的更複雜關係的態度。
注視,能夠傳達人際關係的性質和寓意。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在一起談話時,對望的時間往往不會超過1秒鍾,可以稱得上是“一瞥”而已。但一旦兩個人雙眸直對,就說明彼此間一定是有了好感,其親密程度不言而喻。同理,如果是地位高的人和地位低的人在交談,往往都是地位低的人在看著對方,而地位高的那位則可能會是左顧右盼。
眼睛,可以把人與人的距離拉近,也可以扯遠。
它把人們難以語言表達的情感用最直觀的方式表達了,把那些看不見的遠近親疏用一個瞬間就照的通亮。世界上還有比這盞燈更亮的嗎?
它亮得是如此強大,強大得使每個人在其麵前都把誠實與虛偽、敏捷與呆滯、興奮與沮喪、沉穩與焦慮、喜悅與痛苦等,坦露得一覽無餘。
它可以給你信任,給你力量,給你激情;它也可以給你提示,勸阻,給你指引。何去何從,那一雙雙不知疲倦的燈,都在靜靜地等待著你的選擇。
它比任何燈都陽光,陽光得用燦爛的心情,把你和他都送到了直來直去的簡單生活中。
簡單,就是幸福。
所以,它亮得是如此無私,無私得令人窒息。人人都希望自己有這樣一雙眼睛,都希望自己的眼睛之燈光輝燦爛,明亮無比。
給我一雙這樣的眼睛吧!給我一對更亮的燈!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現實中的許多人,現在並沒有找到這樣的燈。究其原因,可能很複雜,但沒有保護好自己的眼睛,不能不說是一個首要的問題。
物質是基礎。
眼睛就是燈的骨骼和載體,沒有良好的眼睛,你那個燈再明亮也會由於功能不全而大打折扣。
據統計,我國現在約有500萬盲人,占總人口的0.4%,是世界上眼盲和視力損傷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毫無疑問,他們的燈隻能在心裏閃亮。他們和外界,外界與他們,至少在溝通渠道上多出了諸多的障礙。當然,他們的心靈之燈也許也很明亮,但其中所付出的艱辛和所要企及的機遇與環境,就不是我們一般人所能望其項背的了。
好在長期以來,許多有識之士早已看到了這一點。
1992年9月25日,天津醫科大學眼科教授王延華與流行病學教授耿貫一,首次提出設立“全國愛眼日”的倡議。
第二年的5月5日,天津市首次舉辦了愛眼日宣傳活動。
受此影響,從1994年開始,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一些大中城市,相繼在5月5日這一天,舉辦各種義診谘詢等活動,宣傳愛眼日的意義。
1996年,國家衛生部、教育部、團中央、中國殘聯等12個部委,聯合發出通知,將愛眼日正式列為國家公益紀念活動,並確定每年的6月6日,為“全國愛眼日”。
愛護眼睛,作為一個節日,終於走上了曆史的舞台。
這是一個自下而上推動起來的節日,一個由普通的醫務工作者發起的節日,一個能迅速喚起整個社會共鳴的節日。
它的出現,足以證明眼睛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也足以警示我們:愛護眼睛,刻不容緩。
這個節日告訴我們,“愛護眼睛,首先必須從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做起”。
要知道,造成大量眼疾問題出現的最重要原因,不是遺傳,也不是傳染性疾病,而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壞習慣。
飲酒,首當其衝。
酒精,是眼睛的頭號大敵。為什麼喝了酒的人會麵色通紅、體溫上升?那是因為酒精會促進血液循環,使毛細血管膨脹。而眼睛周圍的肌膚嬌嫩,血管非常細小,如果飲酒過度,毛細血管就很容易破裂,造成斑點。
眼底出血,往往就是酒精惹的禍。
吸煙,也難逃追責。
它是眼睛的另一個敵人。吸煙對眼睛造成最常見的危害是弱視。因為吸煙時,人體吸入的氧氣會被過多消耗,致使血中氧的含量下降,而眼視網膜對缺氧格外敏感,長期下去,視神經纖維就會發生變性,視網膜乳頭黃斑區也會發生萎縮。同時,煙草燃燒時,所產生的煙焦油,會導致體內維生素B12的含量下降,而維生素B12,又是維持視神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營養物質。
二者的共同作用,就會導致視力的下降和受損。
據調查,在白內障病人中,有20%的人與長期吸煙有關。每天吸煙20支以上的人,與不吸煙者相比,患白內障的可能性要高出2倍。另外,吸煙吸入的尼古丁及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會使血管收縮、血小板凝集力亢進,由此就可能導致視網膜中央的血管栓塞、黃斑變性等致盲性眼病的發生。
吸煙,幾乎就等於吸毒。
不良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習慣,是眼睛的克星。
譬如,不能正確地使用電腦;長時間玩手機,狂發短信,瘋刷微信;不科學地佩戴隱形眼鏡;長時間疲勞駕車;情緒不良、壓力過大;看書光線不足或光線太強,閱讀時間太長;學習坐姿不端正,讀書距離不適中;看電視距離太近;睡眠不足、身體疲勞;與大自然接觸太少;營養攝取不均衡等等。
這些都是我們一些人日常生活的習慣。這些習慣,無疑就是眼睛這盞燈難以明亮的最大殺手。
是殺手,就要消滅;是大敵,就應遠離;是克星,就要製止。
那麼,怎麼消滅、遠離和製止呢?最現實的辦法隻有一個,那就是正視問題,保持節製。
眼睛為燈,要照亮自己、照亮別人、照亮前程,就應該嚴加嗬護,不得馬虎。不良習慣為敵,其在潛移默化地釜底抽薪,限燈滅燈,所以要力行力改,徹底糾正。
這是一場一個人的戰爭,是一個人自己能否戰勝自己的戰爭。
取勝的法寶,就是節製。通過節製,化敵為友,化疏為親,化害為利。
有節製的習慣,才是好習慣。
事實上,所有的習慣都是需要節製的。譬如鍛煉身體本來是個好習慣,但如果不加節製,玩命地進行,其結果也一定是南轅北轍,適得其反。
由愛眼日,想到節製,這是這個節日更深刻的內涵所在,也是當初提出設立這個節日的專家們,其良苦用心之所在。
仔細想來,這又是一種必然。為什麼要大聲疾呼愛護眼睛?因為有許多人不愛護;為什麼要用節日的形式來推動這件事?因為社會和人們對此不重視。那麼,不愛護、不重視的深層次根源,不就是缺乏節製嗎?
由於缺乏對欲望的節製,我們無法控製惡習的滋生和蔓延;由於缺乏對自我行為的節製,我們養成許多不好的生活或工作習慣。
精神壓力過大、不注意用眼衛生、作息沒有規律、忽視戶外運動、不注重學習工作環境等等,這些愛眼日上反複詮釋的主題,常常被我們所忽略。要知道,愛眼日要求我們愛惜的,絕不僅僅是眼睛,還有心靈。
眼睛是心靈真實的窗口,心靈是眼睛光明的源泉。如果把眼睛比作璀璨奪目的繁星,那麼心靈就是確保他永不枯竭、永不瞑目的動力與軌道;如果把眼睛比作春風蕩漾、流光溢彩的花朵,那麼心靈就是要不斷地把自己的根紮得更深、更遠,從而去獲取讓它們更好地展示風采的能量的土壤。
他們才是真正的燈,一個取之不竭、用之不盡,能照耀世間一切的燈。
給我們這樣一盞燈吧!
它會使我們的眼睛更清澈、更深遠、更美麗;它會使我們的心靈更純潔、更崇高、更偉大;它會使我們看得更高、望得更遠、走得更快。
給我們這樣一盞燈吧!
這樣的燈,屬於你、屬於他,屬於我們每一個人。
這樣的燈,永遠在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