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 黃 (鹽水拌炒) 當歸(酒拌) 川芎 白術(炒) 茯苓 芍藥(各一錢) 濃樸(薑製) 白芷 甘草(各五分) 作一劑,水二鍾,煎八分服。
代針膏 治瘡瘍膿熟不潰。
乳香(二分) 白丁香(細直者是) 巴豆(去殼炒焦) 堿(各五分) 為末,熱水調,點瘡頭上,常以堿水潤之,勿令幹也。
托裏榮衛湯 治瘡瘍外無 腫,內亦便利調和,乃邪在經絡,宜用此藥調理。
黃 (炒) 紅花(各一錢) 桂枝(七分) 蒼術(米泔浸炒) 柴胡 連翹 羌活 防風當金銀花散(方見作嘔門)小柴胡湯(方見瘰 門)黃連消毒散(方見腦疽門)補中益氣湯(方見潰瘍發熱門)六君子湯(方見作嘔門)十全大補湯(方見潰瘍發熱門)五香連翹湯 治諸瘡初覺,一二日便厥逆,咽喉塞,寒熱。
沉香 木香 麝香 連翹 射幹 升麻 丁香 獨活 桑寄生 甘草(炙,各一錢) 大黃木通 乳香(各一錢五分) 每服五錢,水一鍾,煎八分,溫服,取利。
瘡科流氣飲(方見流注門)白芷升麻湯 治手臂患癰,左右手脈皆短,中按之俱弦,按下洪緩有力,此得之八風之變也。
白芷(一錢五分) 升麻 桔梗(各一錢) 生黃芩(二錢) 紅花 甘草(炙,各五分) 酒黃芩 黃 (各一錢) 作一劑,水一鍾半,煎八分,食遠服。
豆豉餅(方見臀癰門)二神丸(方見作嘔門)
潰瘍(謂瘡瘍已出膿者)
膿熟不潰者,陽氣虛也,宜補之;瘀肉不腐者,宜大補陽氣,更以桑木灸之;膿清,或不斂,虛也,宜補之;寒氣襲於瘡口,不斂或陷下不斂者,溫補之;脈大無力,或澀微者,氣血俱虛也,峻補之;出血或膿多,煩躁不眠者,乃亡陽也,急補之。
一男子患癰,膿成不潰,投以補劑而潰,更以健脾藥而愈。丹溪雲∶“氣血壯實,膿自湧出。”信夫。
一男子潰而瘀肉不腐,以參、 、歸、術,峻補氣血,更以桑木灸之,腐而愈。
一童子腋下患癰,不斂膿清,脈大倦怠,懶食少寐,自汗口幹。以內補黃 湯,及豆豉餅灸俱虛也。非補不可。
一男子腰患毒,膿熟不潰,針之膿大泄,反加煩躁。以聖愈湯四劑而寧,更以人參養榮湯,補益。務使氣血平複,否則更患他證,必難治療,慎之。
一婦人患臂癰,瘡口紫陷,膿清不斂。彼以為毒未盡,欲服攻毒之劑。餘謂∶“瘡瘍之證,,百劑始愈。
一婦人患附骨癰,久而不斂,致腿細短軟,脈來遲緩。以十全大補湯加牛膝、杜仲,及附子,裏虛而欲變證也。若煩痛尚未痊也,洪滑粗散者,難療。以其正氣虛而邪氣實也。
一男子風襲瘡口,牙關緊急,腰背反張。以玉真散一服而愈,仍以托裏藥而斂。
一男子患癰將斂,遍身作癢,脈浮。以消風散二服而止,更以托裏藥而愈。
一男子肩下患疽,已數日,漫腫微痛,頭甚多,皆如粟許,色不變,不起發,此氣血虛也,,氣血尚虛,不能為膿也。彼欲服太乙錠子。餘謂∶“此藥上能攻毒,不能托裏。”彼不深信,仍服之,至四次,飲食不進,瘡色黑陷,吃逆不絕,胃氣虛極也,不治。強投溫中健脾之劑,不應而死。 一男子近脅患此,腫而不潰,投大補之劑,潰而已愈。後患弱證而歿。
一男子腰中患此,發而不潰,其氣血止能發起,不能培養為膿也,投大補藥數劑而潰,又數劑膿出尚清。乃服參 歸術膏斤餘,膿少稠,數斤,膿漸稠,肌肉頓生。凡大癰疽,借氣血為主,若患而不起,或潰而不腐,或不收斂,及膿少或清,皆氣血之虛也,宜大補之。最忌攻伐之劑。亦有膿反多者,乃氣血虛而不能禁止也。若潰後發熱作渴,脈大而膿愈多,屬真氣虛而邪氣實也,俱不治。常見氣血充實之人,患瘡皆腫高色赤,易腐潰而膿且稠,又易於收斂。怯弱之人,多不起發,不腐潰,及難於收斂。若不審察而妄投攻劑,虛虛之禍不免矣。及患後當調養,若瘰 流注之證,尤當補益也。否則更患他證,必難措治,慎之。
一男子肩患毒,腫硬作痛,惡證迭見。用白礬末三錢糊丸,以蔥頭七莖,煎湯調下,腫痛悉末蔥湯調服,因末難服,故易為丸。一方士治瘡疽,不問腫潰,先用此藥二三服,後用消毒藥,甚效。常治芻蕘之人,用此即退,不用托裏藥亦愈。蓋止熱毒為患,血氣不虧故也。若金石毒藥發疽者,尤效。蓋礬又能解金石之毒也。一方用礬末五錢,朱砂五分,熱酒下,亦效偏僻之處,不可不知。此方或蟲犬所傷,溶化熱塗患處,更以熱酒調末服,皆效。
一男子胸患癰, 痛煩躁,發熱作渴,脈數而實。時季冬,餘謂∶“此熱毒內蓄也,須舍時,去二次,諸證悉退。以金銀花散加連翹、山梔四劑,出水而消。大抵證有主末,治有權宜,治其主,則末病自退。用其權,則不拘於時。泥於守常,必致病勢危甚。況雜用攻劑,動損各經,故丹溪雲∶凡瘡發於一經,隻當求責本經,不可幹擾餘經。羅謙甫雲∶守常者眾人之見,知變者智者之事,知常而不知變,細事因而取敗者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