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妻子對生孩子並無多大興趣,因為有了孩子就不那麼自由了,她是個玩家。而我卻有些矛盾,可以想象有個孩子多個人口會怎樣地麻煩,現代都市的許多男女都時尚不生不育目的是過一種清靜的高質量的生活。尤其是那些事業男女,更是此種主張的堅定實踐者。不過事實上我是比較想要個孩子的,我覺得人類需要一代代人的延續繁衍,才會有更高級的文明被發現和創造。我於是把這種事當成了一種義務和責任,當作一個健康男人起碼的使命。然而,我是經曆過婚姻波折的人,導致上一次婚姻失意的原因之一就是六年時間裏我們沒有孩子。我剛成年時,樸實而有些天分的父親就認真地給我算過生辰八字,並語出驚人地說:兒啊,你這輩子別太在意金錢和子女,有和沒有都是命。父親的話可說是意味深長,後來的一切似乎要印證他的“英明論斷”了。一些關注我人生狀況的朋友也免不了開始背地裏竊竊私語。由於這許許多多的原因,我確實想有個孩子。

煩躁之後,便是等待。胎兒在母親和醫生的關照之下一天天顯形,健康成長。在做好各項迎接準備的同時,我得意地為孩子準備了兩套名字,如是男孩子就叫誌遠,女孩則稱思遠。妻子姓鄭,就一雙姐妹。不管生男生女,我都想用重姓,黃鄭,以示孩子是黃鄭兩家共同的子孫。

孩子安然出世,一切釋然,不過跟隨孩子屎尿和啼哭同時成為問題的情況出現了。雖然我早就給孩子想好了名字,卻招來了眾多親友的反對,水平高的朋友說俗,水平一般的朋友還是說俗,反對得最起勁的是孩子的外公。嶽公退休前負責過一個小單位,是個氣功迷,曾經成功地給他的二女婿和我妻子改了名字,至少算半個專家。這次外孫出世,嶽父自然又想露一手,他引經據典,先開了一個名字,連同燉品一起送到醫院,不料即被孩子他媽否掉了,嶽父並不氣餒,又開了一個類似日本人的名字,叫“晃原”。我也不甘示弱,正式行使父親的權益,同時著手開了一個新名,叫牧陽,單姓黃。我和妻子都癮足球,我們把足球當作明天的太陽,自然也希望孩子日後能踢上職業足球,當不上明星,也弄個甲A甲B之類的。孩子生於牛年歲尾,又希望他崇尚文化,不做那種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就取了個“牧”字。“陽”既象征足球又是太陽,我把這個名字說給妻子,她也說好,她的好是因為叫起來順口。我明確告訴她,我不喜歡外公開的名字,因為我不喜歡日本人,念起來也挺拗口,她說也有同感。勿需多說,首先跳出來反對我方案的是嶽父,他的理由是很多皇帝都講究名字筆畫的數量,而“牧陽”筆畫不夠,孩子要受苦的。我隻好把球踢給妻子,要她在兩個名字之間取舍選擇。她顯然忘掉了產後的疼痛,兩天後告訴我:我要你那個吧。我聽後心裏一陣哈哈大笑:我勝利了!

孩子一般是有小名的,因為希望他踢球,就取名“多多”。因為綠草地跑動著許多我崇拜的身影,他們是:馬拉多納、羅納爾多、坎多納、雷東多、裏瓦爾多、萊昂納多、埃德蒙多……實在太多了。有一天我們的多多也會像馬一樣馳騁在綠草地上牧陽麼!

老母

我母親屬牛,過了年就80歲了。

人到70古來稀,其實是一句真正的古話。如今的城裏鄉間,八九十歲的老人數不勝數,就是百歲壽星也不稀奇了。曾有算命先生說我父親不如母親長壽.母親就滿臉歉疚地說應該是父親比她長壽,她要比父親先去的。那神情仿佛是她親自把父親送走了似的。後來是真的被那先生不幸而言中,父親在70歲那年駕鶴西去了。

母親一生中共生了六男三女。九個子女中,除了老九三歲時患了耳疾不治而夭折,其餘均還健在。我排第七,自然就成了最小的)七子。不言而喻,母親生了這麼一串兒女,是在自然繁衍的狀態下進行的,那時還沒實行計劃生育呢。在以前的鄉村,像我家的兒女有這麼高的成活率卻是鮮見的,從另一個側麵也可以看出母親是多麼的稱職。生命力強盛的母親生下她的小兒子那年,已是46歲的高齡了。如此大齡的產婦對於現在的人來說,真有些不可思議。但是這次生育的代價也是巨大的,母親得了產後風,從此頸椎就不能直立了。

在我的印象中,母親從來不對兒女們施以棍棒。每當嚴厲的父親對我們進行體罰時,她總是默默地站在我們一邊,極少幫父親的腔。過後卻給我們的傷處藥或者悄悄地留好飯菜,並適時地告訴我們往後別跟父親作對,別幹壞事。家庭中這種一硬一軟的教育總會收到較好的效果,嚴父慈母的組合對我們子女的影響持續了幾十年,直到我們長大成人。

老年的母親本來可以和兒女們住在一起,享受晚年的幸福,但她和父親都一再拒絕兒女們的盛情,寧願兩老廝守在老屋裏,過著平淡簡樸的鄉村生活。父親走後,我們都以為母親會改變原來的執拗,願意和其中的一個兒女住到一起了,然而情況卻不是這樣。

我老家在鎮子的遠郊,我大姐及我妹和退了職的老大老二都居住在村子裏,其中二哥和大姐的屋子與老屋近在咫尺。此外,在縣城居住的三哥和在南寧的四哥和我都希望母親能來跟我們同住。但是母親都一一拒絕。當我們再三讓她遷出老屋,去與任何一個子女同住時,她竟然動怒了,說你們別再逼我了,我會自殺的。母親的固執與強硬確實很使我們做兒女的傷心,但我們實在無法再說服她。母親不願離開老屋的理由其實不多,其一是說家裏沒有煙火,父親的魂靈回來就沒人接待了;其二是老屋不住人,在外鄉的兒女們回家就沒地方落腳。哦,年老的母親心裏惦記的就是相依為命卻又先去的父親和我們這幾個身在異鄉的兒女!這就是我的母親。去年初秋,母親的體質明顯變差。時常生病,怕有不測,我們一致決定把她接到縣城來住,方便醫治。但才住了一個多月,身體剛有好轉,她又鬧著回老屋去獨住了。

在我從縣裏調到南寧工作的近十年時間裏,我幾乎年年都回去和母親過春節。兄長們也輪流著回去探望。盡管年老體弱,行動不便,但母親仍然養有一些雞鴨,通常還養有一頭豬,等著過年的時候我們回去殺。兒女們回家過年,宰殺她親自豢養的年豬,熱鬧一番,這便是母親一年又一年的願望。

進人冬天,母親就把火塘裏的火燒旺,等待父親,也等待我們。把你的手給我

乍看這個欄目,不免讓人有點心驚肉跳。這個時代有誰願意自己“解剖靈魂”?這不是有心“捉弄”咱們,拿我這個文人開心麼?

不管怎樣,編者把這隻燙手的山芋給我了,而且還讓我打頭陣,大概是因為鄙人比較樸實厚道,肯把心裏話掏出來說,也可能是圈內某些人的一個“陰謀”?都不好說。大凡在這種場合打頭炮,要麼會讓別人拿來當笑料談資,要麼落得個千夫同指、眾矢之的的下場。說這些,無非是想獨自在深山老林裏吹口哨―給自己壯膽罷了。

說還得說,生活在當今社會,活著為了什麼,為什麼而活著,這個話題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沉重而迷惑的。人一生出娘胎,就開始進人死亡的倒計時。在從出生到死亡這個短暫而漫長的生命過程中,每個人都必須麵臨一個問題,那就是生存目的是什麼。如果是生下來就等著死,那麼這種生存便沒有什麼意義。絕大多數人都想使自己的一生活得有價值、有意義,每個階段的生活都有明確的目標。假如失去這個基本的追求,人就有如茫茫大海中的小舟,不知哪裏是岸,最終迷失了自己。

於是人們便有了各不相同的生活目標,活著為什麼,為什麼活著也就變得紛繁複雜起來。有人活著為了事業,有人活著為了工作,有人活著為金錢,有人活著為了家庭,有人活著為了愛情,有人活著為了女人(或男人),有人活著為了出國,有人活著為了一紙文憑或為了足球……凡此種種追求,都會令當事人為之奮鬥終生死而後已。既然敢先跳出來,那就必須說說自己。我大體上算是個自私的人,在眾多的生活目標當中,我最為崇尚愛情。當然,愛情的定義是寬泛的,愛祖國愛人民愛家人愛同學等等都是愛,但這些愛還不是我指的那種愛的核心。人類為什麼和諧溫馨,生活為什麼美好?那都是因為有了愛。,愛是生命的動力,是人的精神支柱,持這種觀點並不意味我否定別的存在,嘲諷那些為事業或為金錢而活著的人。

一個人形單影隻孤苦伶仃,那是不可取的甚至是可恥的,除非這個人不正常。一個人為了生存總要找一些事做,做事就是工作,一旦工作就會與各種各樣的人發生關係,於是愛情就有可能發生,這似乎成了一種規律。首先選擇愛情是為了讓工作更富於熱情,精神更加充實,生活更加美好。近期文圈內有句話頗為時髦,叫做互相取暖,這話的木意是鼓動漸受冷落的文人們互相鼓勵,加強協作,相互支持,團結奮進,以共出成果同創輝煌。在此我想,其實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需要“互相取暖”的豈止是文化人?一個人整天單槍匹馬埋頭幹革命,為實現共產主義奮鬥得累了疲倦了也總該找個地方靠一靠暖一暖吧。這一靠一暖便是愛情的一種存在方式。

我崇尚愛情並希望為愛情而活著,是因為我從來未曾得到過完美的愛的緣故。或許,欠缺完美的愛情才是使我不惜時刻用生命去呼喚去尋覓去追求的真正動力。清理朋友

或許就會有人說我瘋了,朋友豈可說清理二字!且慢,在談清理之前,我還得有言在先,免得誤會。

第一,我說的屬於清理範圍的朋友是那些曾經或現在與自己關係較為密切的朋友。那些一般的普通的外圍的朋友當在此外。

第二,作為男性公民,我這裏特指的是男性朋友,女性朋友暫不在此內。

大凡是正常的人,一生中總會結交一些朋友。交友的目的各有不同,但歸結起來卻有這麼兩類,一類是為了避免在漫漫的人生路上感到孤寂,找一些誌趣相投的人做伴;另一類是指望在困難的時候得到別人的幫助。

結交朋友,有主動的也有被動的。在茫茫人海中,有的人因為他的興趣、愛好、性格、氣質、談吐和才能等有打動你的地方,那麼你就有想與其結交的欲望,就會主動與其接觸、交往,直至成為知己。被動結交的朋友多數是因別人的主動而相識,後來逐漸交往密切,直至友好。不管是否主動結交,交友大致都要經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初交(或淺交);第二階段是深交。所謂“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勝骨肉”就包含有這樣的辯證法。當然也有例外的,那就是人們常說的“生死之交”和“患難之交”之類的,在事先毫無選擇餘地的情況下,雙方在沒有一絲雜念的前提下,就成了好友。這類朋友當在受清理之外。

無論交友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最終都有一個選擇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個人的,別人代替不了的。選擇的過程也就是不斷清理的過程。

朋友不斷結交,就麵臨不斷清理,不清理就是泛交、濫交。某些朋友交得過多,不僅對自己的生活工作、事業身心沒什麼益處,反而會帶來壞處。那麼,哪些朋友屬於受清理之列呢?這裏不妨列舉幾種。

品行不端的朋友。這類朋友多數是在你不知道他的背景的情況下認識的,當你知道他的劣跡(或惡行)之後,自然先得拉他一把,勸他回頭是岸。但若其我行我素,把你的好心當成驢肝肺,那麼就該離他遠點。

我有一友,原先稱兄道弟的,狗肉極了,後來因工作調動,我們天各一方,念著往日的情誼,我還時常給他寫信打電話什麼的。可後來聽別的朋友說,我的這位老友在我離開之後曾多次和一些人說我的壞話,甚至有無中生有、挑撥離間之嫌。一切了解清楚之後,我隻好把這位朋友給“清”掉了。背叛(或出賣)朋友的朋友是必須清理的,但如果你的朋友屬於維護正義或是為了你好,那是例外。

還有一種是隻會向你索取,隻會利用你的朋友。如果你善良而富有同情心,如果你的性格較為軟弱,也會給一些厚臉皮的朋友巧取豪奪的機會。如果你身居要職或者關係廣大,這種朋友就會無孔不人,甚至冒你的名進行坑蒙拐騙。這樣的朋友不僅害你,還會害人。

清理朋友,首先是你對朋友要真實誠摯;其次是既講義氣又要講原則。清理朋友,是為了提高你的交際質量,避免結交狐朋狗友。

孤獨是金

一個人出門旅行,一個人臨窗獨坐,一個人持擎雨傘在雨中行走,一個人在荒漠或森林中,一個人走在深夜的街道上……都是孤獨。

孤獨的時候,你會向往人群,渴望有人結伴;感到孤獨時,你總想有個家,和知心的人相擁而眠;你總希望在一個溫馨的屋子裏,和友人們對酒當歌,高談闊論;也期望和別人溝通,傾訴。

其實,孤獨並不等於孤單。有時候,一個人獨處卻不感到孤獨,因為他的心思已經傾注在自己喜愛的事情上;因為他有書本或者電視;因為他在寫作……有時候,和親朋好友在一起也會產生孤獨,和同事在一起,甚至是在別人跳舞唱歌時也會孤獨。

孤獨是一種感覺。

孤獨是無法排遣的,因為它是一種境界。這種境界隻能自己感覺得到,動物和人類中的低智能者是感覺不到的。

步人中年的門檻後,首先向你襲來的就是孤獨感。過了28歲,共青團宣布不要你了;你的單身朋友個個結婚成家生了小孩;這時候你還可能在單位裏得到一個不甚起眼的小職位,需要你裝模作樣地在別人麵前活;於是就有了數不清的沒完沒了的應酬,公事公辦的交往,生活圈和交流圈一下子變得窄小了。這時候,你或許會感到有多種無形的壓力從四麵八方向你逼來。

這之前,我早就享受到孤獨的滋味了。那時候的孤獨主要是不被人理解,以至被人誤解了一下,把我從機關調到工廠。工廠的生活很單調,也很寂寞;在那裏沒有歡樂也不可能有愛情。但是我喜歡讀書,練習創作,仔細品味生活,從中也得到不少益處。如今,當真正的孤獨來臨之時,我便會感受到沐浴般的爽快淋漓。這時候便格外感到清醒,激情勃發。

如果你能感受到孤獨,那它將會變成你的財富、你的動力。我喜歡在熱鬧中把心路引人荒僻,去靜靜地思索和回味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我還喜歡一個人遠離都市,遠離熟悉的人群,到一個陌生的甚至是荒涼的地方去放縱自己,我行我素,無拘無束。

你會孤獨你才有可能感悟到人生的真正樂趣,也才有可能品嚐到純真的滋味。當然,如果你不能戰勝孤獨而被孤獨扼住那又將是另一種悲劇。

我感激孤獨,並願意對那些已是中年或正步人中年的朋友們說,孤獨是與生俱來的,活著便是孤獨,孤獨是你袋子裏的另一種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