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2 / 3)

旗鼓舞則是數十麵火紅的小旗豎成一行,舞旗手也是清一色戎裝素裹的姑娘,時蹲時伏,紅旗招展飄搖如火如荼……

鑼鼓隊中間又夾雜著宋村、楊家堡、鑿齒村等村辦的社火(又稱射虎、社戲。戲讀“呼”,形式各異的鐵杆(俗稱芯子)插在桌上,用彩色紙糊成的花草樹木、山水鳥獸等佯裝起來,把五六歲的小孩子扮裝成各種人物巧妙地固定在鐵杆上,驚險玄妙。每一杆社火表示一個典故或故事,如“三娘教子”、“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楊家將”、“天女散花”……內容大多取材於《三國演義》、《列國演義》、《封神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隋唐演義》、《楊家將》及一些傳統戲劇中的片斷。

在社火隊伍中,最惹人注目的是喬家莊的“背社火?一般的社火都是人抬車拉,而喬家莊的社火是人背。這在關中地區是獨一無二的。相傳周文王建都灃京時,庶民百姓為慶賀萬歲登基,國泰民安,於新春時舉行慶祝活動。喬家莊一鄧姓農夫,給自己背上綁一個木架子,把自己的孩子化裝成吉祥物,綁於木架上扭扭,轉轉,嬸戲逗趣。周文王看後,欣喜非常,讚不絕口,並給予獎賞。從此村人仿效,沿襲至今。背社火的技能和力量都非常講究,一般力小單薄而旦不經過艱辛訓練的人難以負載。

喬家莊的背社火隊伍由兩妙齡少女打著金字橫椹領頭,班頭吹著口哨,舉著指揮捧,鑼鼓手奏起鼓樂隨背火敲打。背火人有四十多位,頭一位扮的是《蘇三起解》,架上小孩扮秦香蓮攜帶二子(假人),背架人則扮中軍……背火人在寬闊的街道達舞邊跳,踩四角跑花尖,或跑八字形,經緯對流,使觀眾眼花繚亂,大飽眼福。

社火前後又相伴著彩車、汽球隊、獅子舞、柳木腿以及秧耿隊等。正月十五那天由上午十時一直表演到下午五時,曆時七個小時的表演,令沿街觀眾雖然口幹舌燥,饑腸轆轆,頭暈目眩,但仍興致勃勃興趣盎然,直到表演結束才隨著人潮四散回家。

誰也沒有料到,在終南縣人喜慶豐收,大鬧無宵節的時刻,楊孟昌老縣長作古了。春節,印刷廠放了假。到正月初六,楊孟昌一遍遍地催促印刷廠上班。文物誌隻剩下裝訂成書一道工序了。兩年多來的心血換來的文物誌,楊孟昌親身體味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印刷廠領導感於老縣長的精神,在正月初六這天把裝訂車間的工人全部叫回廠子。到正月十三晚十一時,誌書裝訂完畢。這當兒楊孟昌卻躺在縣醫院的病床上。春節前他就覺得頭昏腦重,心力交瘁,硬是堅持到印刷廠跑了幾天,終於病倒爬不起了。

馮霜元是第一個捧到散發著油墨清香的誌書的。他不願讓病床上的老縣長見到它。其中的緣由被一個神秘的念頭籠罩著。他怕老縣長過份激動而影響病情,他深深的知道老縣長為這本書所付出的一切。

但是,在正月十五那天當大賽的鑼鼓聲正鏗鏘激昂,餘韻在醫院蕩漾時,楊孟昌還是見到了這本誌書。他一遍遍地催促身邊護理的人去印刷廠要樣書,那焦急難奈的樣子讓護理的人不得不去找馮霜元。馮霜元無奈隻好帶著書去了。

揚孟昌接書時手突然顫抖起來,跟著便是兩行渾濁的淚水。馮霜元忙俯身抓住了老縣長的手。

“霜元,我老了,真的老了。”楊孟昌淒涼的語調似一股寒風。“文物誌搞完了,下來我想跑搬遷公輸堂的事。不行了,我沒力氣了……”

“楊縣長。”馮霜元不知該說什麼。

“我一生沒做過一件虧心事,就隻有對漢章……”馮霜元想打斷老縣長的話,但楊孟昌用眼神阻止了他。“世上這事複雜的很哩,再精明的人也難一生十全十美。但隻要心放正,錯了世不悔。我當過縣長,可沒拿過公家一分錢、一件東西,兒女孫子都是農民……你不知道,村裏鄉黨都說我沒本事。本事是個啥,本事就是良心。我這幾天在醫院才悟出這道理來。霜……霜元,”楊孟昌說話有點艱難了,“活人……全靠骨氣,做人……才能硬……氣。”楊孟昌的手漸漸冰涼下來,馮霜元正要喊醫生,楊孟昌卻說出了一句話:“霜……元,你把文物誌給我念……念一遍。”馮霜元淚如雨瀉,他拿起老縣長枕邊的文物誌,翻開第一頁顫聲讀起來。讀了半頁,他停住看老縣長,老縣長卻睜開眼看他,那目光中有一道火焰。馮霜元隻好又讀下去,一頁未讀完,他掃一眼老縣長,隻見老縣長已經作古……

馮霜元扔下文物誌撲在老縣長身上大聲呼叫,醫護人員紛至趕來……在縣城街頭震耳欲聾的鑼鼓聲中,一棵飽經風霜蒼勁的古樹倒了。

老縣長追悼會之後,緊跟著就是火化遺體。當一陣青悠悠的煙從細高的煙囪冒出之後,幾乎所有參加追悼會的人靈魂都隨著那股青煙而去。

追悼會的規模自然是可想而知的。終南縣各大班子的頭頭腦腦們、老縣長的生前友好、老部下、親戚鄉黨、兒孫子女把個火葬場殯儀館擠得嚴嚴實實,門外頭還站立著許多胸佩白花的人。火葬場的工人們說:“火葬場建了二十年了,還是頭一次見這麼多的人……”

龔文宇專程趕來參加楊孟昌的追悼會。追悼會之前,他在聽了楊孟昌臨終的表現和遺言後默然傷神。他遺憾的是在任期間沒有發揮楊孟昌這類縣上的老領導的作用。他記得楊孟昌有一次在文化係統召開的座談會上講過一段話:“毛主席講深挖洞,廣積糧,不稱簕,那是講的國情。作為一個地方主要領導,我體會是要善用人,廣積糧,不專橫。用人是第一位的,發現人才,用好人才,善於發揮各個人的特長和積極性,這才是一個好領導。”當時他聽了非常剌耳,似乎楊孟昌是專門講給他聽的。楊孟昌緊跟著還講了一段話:“古人講為人有十戒:戒驕、戒躁、戒虛、戒詭、戒露、戒偽、戒霸、戒貪、戒色、戒濫。為人這十戒缺一不可。我特別喜歡龜的含而不露、忍辱負重、步步為營精神,當然也許我老了,守舊謹慎保守,但人嘛還是穩妥點好……”龔文宇實在聽不下去了,借故上廁所離開了會場。到他回到會場時,楊孟昌的話已經說完了。從那以後,龔文宇對楊孟昌有一種本能上的反感:老朽!以前他碰到楊孟昌還寒喧幾句,以後再遇見幹脆敬而遠之。

龔文宇已快到退休的年齡了。最近一個時期他感到莫名的焦躁。這是不是更年期的症狀?他努力為自己的焦躁開脫。地委前不久給水電局配了一個副局長,文件上明確列其他副局長之前。這個副局長也是縣委書記出身,又有水利學院的文憑,這不是明擺著替換我的嘛。龔文宇心中不快,可又無可奈何地接受了這個現實。新來的副局長人倒謙虛,工作上的分寸也掌握得極好,該請示他的請示,該自己拍板的拍板,尤其是關於水利方麵的專業知識有時不免令他汗顏,他是個從不服人的人,到現在他不服氣不行了。這樣,失落感、焦躁感、孤獨感和行將退休、老而無用的慨歎就一齊向他襲來。

在火化楊孟昌的青煙嫋嫋地從那細髙的煙囪冒出之後龔文宇佇立在火葬場院子心情難以平靜。周圍是一樣肅立的人群,按慣例追悼會完了之後即可離去,但無人啟車而去。他們懷著一樣的心境想目睹老縣長的那股青煙,那是他一生的精神,他的靈魂。龔文宇想到了那次在文化係統座談會上楊孟昌的談話,聯想到自己一生曾有過的輝煌和過失,聯想到即將退休無處著落的靈魂,才深感對不起老縣長,深感老縣長那番談話的良苦用心那硬朗朗的十戒,是老縣長一生的經驗,也是他清廉正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寫照。人之將老,是自然規律。你龔文宇有什麼想不通,解不開的疙瘩呢?

從火葬場出來,龔文宇沒有直接回地區,他讓索夢國陪他轉一轉。他們驅車從南北九號路上了太平河。九號路已鋪了柏油,路旁的水杉樹筆直成線。龔文宇慨歎萬千的對索夢國說:“我老了,不行了。”索夢國卻從那惋惜聲中品味出他是在追憶當年那輝煌的歲月。上了太平河岸後,龔文宇又說:“太平河治理留下了後遺症,給你們添了麻煩。這大概是真的得罪了龍王,龍王懲罰咱們呢。”說著他的臉色便有些陰沉。當年由於資金不足,急於上馬,將原定的漿砌河底改為幹砌石河底,同時取消了原設計調整比降的滾水壩。結果過了三四年,就因洪水衝刷,河底衝毀,部分地段漿砌岸搜根垮堤。

“這河我沒有治理好,就看你們了。”老書記拍了拍已擔任副縣長職務的索夢國的肩膀。他謙虛和自責的話語深深的觸動了在場的人們。他們感到了肩上的責任,心頭沉甸甸的。

陽春三月植樹造林的日子到了。經龔文宇提議,在化羊峪建造一片“壽星林”。曾擔任過終南縣領導職務的其他老同誌一致響應。他們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植樹節一同前來植樹,龔文宇正是奔此而來的。

在將軍山旁化羊峪裏,像當年治理太平河一樣,龔文宇第一個掄起了钁頭挖坑,第一個植下了一棵鬆樹,並親筆題了“壽星林”三個遒勁的字。半下午,他又匆匆視察了當年治理的渭河、澇河、甘河、栗峪河以及其他重點工程。當看到其他河堤及重點工程完好無缺時,他才露出了欣慰的笑語。隨後,他便迎著即將墜落的日頭,朝西北驅車而去。直到他驅車十餘裏之後,南北四號路和東西四號路交叉處一家飯館前仍有一堆人在議論:

“剛才那個戴眼鏡光葫蘆的老漢就是龔書記?把他家的,咱咋沒認出來。”

“那家夥學大褰把人整紮了,差一點把人皮給騰了。”

“人家還是手硬膽大。”

“狗日的一天看著不言傳,肚子有貨呢,是個8實活的。”

“算個清官。”

“唉,老咧。”

一提到老,這些人就不言傳了。隻是他們還不肯散開,仍在感歎唏噓。

元霄節過後不久終南縣便開始了三年一度的縣鄉換屆選舉。仍沉浸在鑼鼓大賽氣氛中的人們一下子又裹進令人關注的縣級領導的候選人物色提名的氣氛中。那種神秘的氣氛對於終南縣人來說又是十分重要的。

選舉在即有頭有臉的人自然都不會放過這一良機,上托關係,下取民心,千方百計擠入候選人行列。然而誰也料想不到索夢國在眾多的競爭者之中會出現在副縣長候選人之列。然而一旦證實之後人們覺得這其實是一件十分自然而公平的事情。索夢國幾年來的政績和他的德行才能是無可非議的。

索夢國能進入副縣長候選人之列除了政績和德行才能以外也離不開機遇。機遇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成敗榮辱的重要因素,在中國這個國度裏更是如此。一是他具有縣上眾多的中層領導缺乏的大學文憑4地委這次考察縣級領導班子特別是縣政府領導班子時把文憑列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一是終南縣屬農業大縣,多年來農業一直徘徊不前,令地委領導頭疼。然而近兩三年來終南縣的農業卻一躍超過了其他縣,特別是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了異乎尋常的成績,這無疑給剛剛上任不久極力主張農業改革的地委周書記留下了極好的印象;三是這次地委考察組聘請了一名顧問,這就是龔文宇。出於對索夢國近幾年來出色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的讚賞,也排除不了他對索夢國的感情補償,他堅定不移地推薦了索夢國。經過幾年來的反思,龔文宇認準了索夢國的人品和才華。在把索夢國列為副縣長候選人的問題上,龔文宇幾乎是一錘定音:“由他出任主管農業的副縣長!”最後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在把索夢國列為副縣長候選人後再回到縣級現任、原任領導以及縣中層領導中間考察時,幾乎所有人都對索夢國讚口不絕。胡景林、萬彬山、徐善北、屈博等人以及一些鄉鎮、部門領導都對索夢國大加讚賞。隻有讓考察組猶豫的是索夢國的年齡問題。在所有候選人中,索夢國的年齡是最大的:五十二歲。而推薦縣級領導候選人的年齡原則上不超過五十歲。考察組拿不定主意,於是請示了地委主管組織的副書記。那副書記又和地委周書記交換了意見,才破例同意了。最後在人代會上正式選舉時更加證實了地委和考察組的抉擇是正確的。代表投票選舉時,索夢國得了滿票。

在人代會結束選舉的那天晚上索夢國徹夜未眠。前半夜前來祝賀的人絡繹不絕有老領導、老朋友,也有平時關係並不怎麼樣見麵隻汀聲招呼而馬上就由他管的農業口的中下層領導。無論是誰,索夢國都得拿出一副笑臉應酬,此刻他明白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將會給來者以深刻的印象,更何況所有來者都無半點惡意。直到十二點半窄小的屋子才人散茶涼。他長舒一口氣坐在沙發上,喝著鄭梅遞給他的茶。在應酬接待來人中間,鄭梅顯得比他活躍得多,不間隙的倒茶遞煙,滿臉燦爛如霞。這時她也累得不行了,給索夢國遞上一杯茶之後獨自上床歇了。她知道索夢國的習憤,這會兒他是要獨自安靜地坐著思考,因此她就也沒有勸他上床休息。索夢國閉目靠在沙發上。此刻世界就厲於他一人所有了,雖然疲憊至極,大腦一片混沌,但毫無睡意。恍惚中父親領著他到龐堡學校去玩耍,龐堡的黃先生摸著他的腦門說:“這娃有官相沒福相。”官相何也福相何也?父親疑惑不解地問黃先生。黃先生解釋道:“官相至七品,福相係一人。得一人者得福,失一人者失福。”言罷哈哈一笑搖頭而去。官從七品休。副縣長當屬七品官,他已過不惑之年,再無長進的機會了。那麼這福相係一人這一人是誰?是小彤還是鄭梅?他實在搞不清得誰為福。但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倘若他再婚的不是鄭梅而是小彤,那麼縣城必定沸沸揚揚,於他這副縣長的職位無疑是不利的。那麼,他得益於鄭梅的福了?他搖頭感歎著:福禍相依,誰知福好還是禍好。失去小彤,他心裏不止苦澀,更有一種愧負一片潔白無瑕的玉容、玉心的感觸。小彤向他的夢中走來,滿瞼憂傷神情迷惘……轉眼間那憂傷迷惘的瞼又成了女兒玉華,“爸,我心裏好苦……”

鄭梅的翻身呢喃中斷了索夢國紛擾的思緒,他端起杯子又飲了一口茉莉花茶,深夜的茉莉花香沁他心脾,把他的心緒又牽引到上任後如何實施他的第二步農業戰略上來。產業結構調整後的終南縣農業該向何處去?是首先完善農業服務體係還是抓噸糧田建設?是進一步改善農業基礎設施還是先抓與當前農業改革不相適應的農村經濟管理模式的轉變?一考慮這些,他腦子忽而清酲了,借著茉莉花茶的刺激走到桌前提起了筆……傾刻間一切煩惱便化為烏有。

縣人代會開過不久,鄉鎮也進行了換屆,在這中間縣上又對部局級領導作了調整。申華被任命為農牧局副局長申縣委常委會剛剛開過,索夢國便把申華叫到了他的辦公室。

“索老師,”申華無人時一直保持著在韓家坡時的稱呼,“我怕弄不好呢?”

“小申,我還不了解你麼?縣委這次的用人標準是有德行、有撲頭、不胡來。這三點你都具備。”索夢國剛和申華開了個頭,電話鈴聲就響個不停。

電話鈴聲平息之後,索夢國才轉過頭說:“小申,下一步農業抓啥,你和位局長好好商量一下,給政府寫個報告。”

申華思忖了片刻說:“這些年我搞的是農技上的事,從農業宏觀上考慮得不多。不過我覺得是不是該抓一下農業流通上的事了。現在瓜果菜雞蛋都上市了,光縣內難以解決市場問題,能不能搞一支隊伍,在縣境外找市場。比如南方廣州那一帶缺蛋,就往南方市場打;還有蘋果、梨、獼猴桃,再不想辦法打開銷路,農民賣不出去,恐怕要影響種植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