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3 / 3)

“我們文化不高。”

“我們員工很好。”

“我們每年培訓一兩次。”

“也請外培。”

這樣地培訓,這姐妹倆又會怎樣地APEC呢?寫這些文字的時候,正好電視裏報道,在新加坡五強相爭2012年奧運會舉辦城市。或許,曆屆奧運會上,非英語國家容易輸給英語國家。普京破天荒地用英語演講,為申奧獻聲了。法國人從來自恃法語比英語優雅,往往不屑於講英語的,這次也用英語演講。而英國首相一反常態地不用英語用法語拉票。雖然,鳳凰台說他那法語水平好像是楊錦麟在講法語(楊錦麟的中文欄目《有報天天讀》越有水平,越顯得他的外語發言稍嫌生硬)。

21世紀,不能不用全球化的眼光和全球化的語言。

那麼,那對“威芸”雙胞胎姐妹呢?

用APEC語言。

順便提一下,在5月底6月初的“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北京論壇”上,西班牙經濟學家薩拉·馬丁作了個頗有衝擊力的發言。比他的發言更具視覺衝擊力的,是這位貨真價實的老外沒穿西服領帶,而是穿著中國的唐裝,而且是中國紅。

之二:LOFT49號

我一走進他的工作室,就在他的展示櫃裏看到我的包。我是說,一種做成女式手提包形狀的筆筒。藍底紅襻白扣,那比例那款式無可挑剔。我在上海買了,抱回北京家中,一直放在寫字桌上,寫寫文章看看包,心情就大好。

我說原來這包是你設計的?他說設計者是紐約的時裝設計師和時尚雜誌的編輯,現在她們倆一起做創意家居用品,在美國誰不知道她們倆?他是買下了她們的創意設計。

我又逐一看展示櫃裏他的各種創意文具、創意杯盤。日夜嗬護著這些精巧聰靈的創意的,是屋子裏隨處可見的冷卻水管道、過濾水裝置、蒸汽發生機,還有毛毛糙糙的一根根混凝土橫梁。一位男士說,那橫梁叫他想起粗糙硬挺的穿牛仔褲的女人,而且覺得很性感。

這裏本來是運河邊的杭州化纖廠,機器轟鳴。現在,他在闊大寂靜的廠房裏展開他的創意,腦子工廠轟鳴。機器轟鳴的結果,是企業破產。腦子轟鳴的結果,是一年3個億。

創意,激發想象力,激發活力,激發生產力,激發競爭力。

市場的競爭已經是創意的大戰。

2003年9月才開始開發產品銷往國外,現在已經提供了一萬多工作崗位。“價值最高的是創意產業。”他說。

他叫杜雨波。

“你就叫我‘波’。”他說。當然,那是因為他的美國名字叫BoDu。在美國十幾年後,想回國創業。“杭州這個地方,自然環境每天都給我靈感!”另外,創業氛圍好。鄉鎮企業比比皆是,而且浙江人什麼都願意去試。浙江的高速路又修得好。一兩個小時的路程可以找到巨大的資源。

波,Bo,想在杭州找一個不是常規的、標準的辦公大樓,用建築傳遞創意。

2002年,波找到了這個舊廠房。注入時尚的理念,把美國DI設計庫的中國公司放進這個創意空間,成為杭州的第一家LOFT。

那裏是49號,於是就叫LOFT—49號。

波剛回中國,當時不會想到,上海、北京前前後後地也在LOFT。

波說,這裏由創意、由都市化的發展、由各級政府的支持,產生了一種新的基因。於是他那49號周圍已經有二十多家LOFT。昨天浙大和中國美院又有人來,要在這一帶LOFT。

他說就這片LOFT,連省委書記習近平都來過,王國平來過3次,王國平一進來,說舊城改造,就是應該請專業人士來做。否則,有的地方不該裝修的裝修,不該拆除的拆除。

我說,杭州現在整治運河,這些運河邊上的舊廠房會不會動?

波說不會,王書記說了要扶持LOFT,房價不能提。

杭州的LOFT都在運河邊。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這裏集中了杭州的輕紡、機械、造紙、製藥、搪瓷等工廠。後來多種經濟崛起,國企衰退,此地空餘老廠房。再後來,我看到一本運河沿線景觀帶設計方案。其中有一項:LOFT文化公園。延續曾經的場地風格,培植今天的創新基因。

新基因之一,是那位在冷卻水管道、蒸氣發生機之間開辦創意產業的青年,大家可以叫他:波。

1913她說昨天蔣雯麗抱著孩子來了,還有一個女演員也抱著孩子。

誰?我問。

她一時記不起來了。因為來這裏的明星多,那天容祖兒在樓上要3個包廂。陳凱歌和陳紅也是帶著兒子來的。

她這麼說的時候,聲音平平的,眼睛淡淡的,好像一位資深電影節評委。

或者就是一千零一夜裏什麼國家的公主。

她的身後、左右都飄拂著垂地紗幔。紫色的,透著神秘。她細高挑的個子,有一張同樣透著東方神秘色彩的瘦臉,眉眼細細地挑起,叫我想起美國卡通片《花木蘭》,想起舞蹈家金星,想起好萊塢動作明星劉玉玲。她佩戴著幾件首飾。奪人眼球的是右手腕上四五厘米寬的手鐲和低胸衣正中繁花閃爍的飾物。一件綠色短袖外衣,不到一尺長,又鏤空,似有若無地敞著,然而又映綠了紫紗幔裏的空間。

我不知道這家飯店樓上樓下一共有多少空間,紗幔把大大小小的空間時隱時現地私密起來,好像美人半睜開睡眼。每一空間的裝飾,又是各各不同的色塊的組合。濃鬱的東方的,又帶有西方時尚元素。

“放在這裏的每一樣東西都是我自己選的。”她說。

“把你放在這裏很合適。”我說。

這裏,是知味觀去年開的一家分店,叫“味宅”,又叫“1913”。因為知味觀是1913年創建的老字號。這家飯店正門上方,就隻寫著“1913”,員工的衣袖上方,也都寫著“1913”。在這裏用上一餐,便不想記也記住了這個“1913”。

“1913”員工的平均年齡,是22歲。“22歲”們的老板,便是那位一千零一夜的公主,她叫孟敏青。

我想,因為修建了南宋河坊街,才在河坊街旁又設了同樣長的一條食街高銀巷。

因為有了食街,所以孟敏青才能在這座老宅裏做她的老字號。老宅裏彎彎的、上了歲數彎腰駝背的舊梁柱,都是她的至尊:就這麼彎著,最好!

不過,22歲們入住老宅,就像老樹新花那樣隨處見創意。門廳兩個高高的玻璃花瓶裏,插的不是花,全是五穀雜糧和各種豆子。孟敏青說這叫五穀豐登,門庭若市。那一道道菜,我更是覺得宜收藏,不宜下筷。一道金牌扣肉,把切得薄薄的肉片層層圍成一個金字塔。如果把層層肉片打開連在一起,最長的有幾十米。飯後甜點,或是每件點心放在一個彩色小竹籃裏,或是用一個鑲著鏡麵的中式木架,鏡麵上有燭,美麗動人的各式點心,在燭光晃悠下,往鏡子裏投入舞動的倒影。

有一種點心叫“雪媚娘”,肌膚雪白滑爽,客人每每不忍吃,說還是帶回家中吧。

那是把西湖女子帶回去了。

今春星雲大師一行3桌,在“1913”。大師飯後對孟敏青說:小姑娘,你這麼厲害,我要考考你——我明天再來。

旁人告訴“小姑娘”,大師從不在一家飯店連吃兩次的。第二天還能讓大師如此滿意嗎?

大師喜歡吃麵。“小姑娘”第二天為大師準備好一籃果汁彩麵。草莓做的紅麵,桔子做的黃麵,黃瓜做的綠麵,等等。然後把每一種麵如毛線般地細細紮好,一捆捆地擺在籃裏,叫做:麵麵俱到,源遠流長。

當然還有一道道令大師意想不到的菜。大師已經80歲,秘書勸他少吃一點。但是大師遍嚐每一道,然後對“小姑娘”說;明年還要來這裏。

星雲大師送給孟敏青一幅他的字畫和好幾十個開了光的善緣結。

這些善緣結,很莊重地掛在門廳最正中。“1913”也果然與越來越多的客人結下善緣。飯店2004年3月開張,不多久回頭客們就提前大半年,把當年的年夜飯全定下了,全包了。

上星期來了一家人,妻子是美國人,丈夫是中國人,還有3個混血的可愛寶寶。

3個寶寶一見孟敏青就喜歡,那美國妻子就讓她丈夫、孟敏青和3個寶寶拍張“合家歡”。

我說,是杭州給了你一個平台。

她說,對!我就要做出一個品牌。

韓國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公司已經拍下了“1913”,放在他們飛機上的雜誌裏。美國雜誌來拍“1913”時,看到了孟敏青,就讓她站在飯店一幅金箔畫前,為她照相。

我心想,這真是所見略同。把孟敏青放在這裏就特別合適。美國雜誌的照相機,對著孟敏青哢哢哢哢地照。哢哢了好幾十下。

“我第一次有了做明星的感覺。”她說。

她確實已經具有了明星氣質。怪不得講起電影明星們,那神情已如電影評委。我一時還是很難想象這幫“22歲”們怎麼在一年多的時間裏,把事情做得“這麼厲害”

(借用星雲大師的話)。從“1913”回到2005年我的住處,打開這一期的《上海壹周》

報。報上還在續寫剛剛落幕的“超女”故事。冠軍李宇春虛歲22歲,亞軍周筆暢,虛歲21歲。然而《上海壹周》已經有文章說,“走可愛路線年齡已經偏大,唱片公司投資18歲以上的女歌手時都會很審慎。”

22歲左右,走可愛路線已經偏大?走“厲害路線”,正是時候。杭州人愛說創業在杭州。22歲創業,尤其在杭州。

可愛路線,尤其在杭州。

先有公主,再有王子

聽說趙薇來了,她讓員工趕緊去買一張CD。碩大的老式留聲機響起來,趙薇演唱的《情深深雨蒙蒙》,從留聲機高高豎起的喇叭裏送了出來。

不不,CD怎麼會從留聲機裏放出來?但是感覺裏,穿著旗袍的趙薇,她的歌聲自然是從這老式留聲機裏出來的。

不不,趙薇這天也沒有穿旗袍。那幽幽的、曖昧的、情意綿綿的燈光下,“情深深雨蒙蒙”的歌聲,叫人想起舊夢重溫,情深誼長,花樣年華,想起旗袍。

這個店名叫“玉玲瓏”。

我去的這天,聽說徐若瑄剛來過,然後又聽說來這裏的薑文、李宗盛等等。好在員工遵守規矩,絕不前去張望。隻王力宏要一個包間後,3個員工。當然,是女孩,要求為他服務。楊小君心軟,就讓3個女孩都去王力宏包間服務了。

楊小君說,有一個明星,上次來時就坐你現在坐的這個座位!

他叫什麼來著?

他是與周潤發演對手戲的!

我說到底是誰呢?

楊小君一時怎麼也想不想來,直說:他是與周潤發演對手戲的!

我看見自己騰空而起,用輕功在空中前行,與周潤發大打出手。

楊小君是這裏的老板,不是影迷,她說不出常來“玉玲瓏”的明星們。

還有個老板,叫陳林,是她的先生。楊小君說今天他重感冒,在家裏快給鼻涕淹死了。

能給鼻涕淹死的人,恐怕不是常人。

“玉玲瓏”椅背奇高。有的像碩大的葉子,有的像抽象的恐龍。是恐龍吧?我問。

楊小君笑:這個嘛,給你想象的空間。

這家飯店的空間不大,能容下的客人不少。這一桌和那一桌的客人之間,便由各種色澤詭異的高椅背,分隔出私密的空間。椅子一律是單扶手,客人不用把椅子拖出來落座,隻需往那沒有扶手的一側進入,坐下後再靠在椅背和單扶手間,煞是舒服。

你們真有創意。我說。

楊小君笑,那種能讓鼻涕淹死的笑。飯店裏各式的燈,叫我想起IT業的老總們最愛用的幾個字:創意無限。普通的玻璃花瓶倒掛,外邊罩上一圈珠簾,燈繩上再隨意地纏上一種好像長著枝葉的細珠。可以自己調節的燈光,透過玻璃瓶透過珠簾,很內斂,很東方。又一種普通的落地燈,簡約的燈罩上,蒙上一塊帶細珠的特殊的布,便像埃及豔後克裏奧佩特拉的頭飾,很神秘,很妖豔。

20世紀世界4位最偉大的建築師之一的密斯·凡·德羅說及成功原因,隻幾個字:魔鬼在細節。

我多想一個人,靠在“玉玲瓏”的單扶手椅裏,閱讀這一盞盞琳琳琅琅、玲玲瓏瓏的燈,咀嚼一份思想的馳騁。

服務員給每人遞上一件工藝品。那是一隻特製的玻璃托盤,上邊臥著一卷熱毛巾,毛巾的嘴裏含著一朵白蘭花,花瓣伸展著發出襲人的清香。

真好像伸展著肢體還口含鮮花的出浴玉女。

“玉玲瓏”的熱毛巾,一年四季含著花。最多是白蘭花,也有勿忘我。像含花仙子,給每一個人傳遞一份美麗和愛情、創意和個性。

這家店渾身散發著明星氣質。

怪不得明星們紛紛尋訪而來。

楊小君講究光源的度數。店裏的燈光能讓女人更美麗。有一種說法:女孩子喜歡邀男孩子到“玉玲瓏”,好一展超越平時的靚麗。男孩子喜歡帶女孩子到“玉玲瓏”

來,關係蠻能搞掂。

於是人稱情侶飯店。

創辦飯店的那對前情侶、現夫婦,本來從沒想過要開飯店。兩人都是設計師。3年前下城區防疫站請他們做設計時,說及旁邊一所房子空著,也是防疫站的,你們或可租下?

陳林是杭城的名設計師。這一年設計的飯店就有“粵浙會”、“玉麒麟”、“金麒麟”、“玉蜻蜒”、“鴻禧”、“鳥語花香”、“0571—漢尊”和娛樂城“金碧輝煌”、“帝豪”等。前幾天他對楊小君說:今天我們出去吃豪華的!於是到了吳山路一家小店,要了粉絲、油條和蔥花煎餅,兩人一共吃了七元多錢。這對情侶對吃並無興趣,如何能開飯店?

而且對經營也不諳此道。我看飯店所有露出來的木頭,全是黑檀。再看,連沒有顯露出來的木頭,也全是黑檀。我說楊小君:這麼“亂用”黑檀,還會不會算賬了?

而且,這所房子地處背街,周圍沒有商場,沒有任何公共活動場所。如果稍有一點麥當勞、肯德基開店的經驗,就不敢用這所防疫站開飯店。

除非完全沒有經濟頭腦。

陳林、楊小君果然是一對“沒頭腦”。他們想,老是給別人設計裝修飯店,總不能完全表達自己之所思。如果自己開飯店,那就可以把美、把時尚,暢快淋漓地傳遞給大家。

兩位“沒頭腦”把房子裝修得像一位東方公主。然後才想,做什麼樣的菜,才能配這餐廳呢?

好像先有公主,然後才告示天下王子,看誰才能配得上公主。天下的王子都來了。

兩位“沒頭腦”又下旨誰也不要,“玉玲瓏”要自製漂亮、時尚的創意菜。

一盤冬瓜,金黃的汁液是南瓜泥+奶油+魚翅湯,上邊漂浮著食用金箔。金碧輝煌的汁液托起一片冬瓜王子,上邊是蟹肉和金黃的魚粉。

每一道菜,都說不上是哪國的王子。

楊小君說,法國菜是用心在吃,講究。日本菜是用眼在吃,器皿講究。中國菜是用嘴在吃,好吃。美國菜是用胃在吃,最大。

那麼我想,這裏的創意菜,是用心,用眼,用嘴,也用胃——胃口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