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 / 3)

第六章

然後就見一個電視屏幕上,正在放一部短片。16:9的屏幕,幾乎被一個16:9的魚缸撐滿。紅、黃、藍、白的魚們,在魚缸裏悠遊地看外部世界。擺放魚缸的玻璃櫥窗外,圍著很多看魚的人。人們看魚,魚們看人。魚們還看對麵三層樓的公寓。從魚缸裏看三層樓,那三層樓也就跟魚缸一樣高。魚們在魚缸裏遊,可是在意念中,已經在三層樓外的空中飛行。魚在樓群間微笑著穿行……看完微笑的魚,一回頭,看見一少女走來。那長褲是紅、藍、白一道道寬大的水波,水波上遊著一條條微笑的魚。她是從那魚缸裏走出來的?博覽會每一個空間,都在激活想象,都是一所夢工廠。

第二天,看到《都市快報》報道,說動漫產業博覽會6月1日這一天,場內走失兩百多個孩子。我想,美麗和創意,會叫人身不由己。

大會組委會幫助一個個家長找到了這兩百多個孩子。

鳳凰台報道,今年“六一”前夕,紐約的中國領事館舉辦了“六一”兒童節聯誼會。這裏美國人每年領養的兩千多名兒童中,有30%是中國孩子。我想起我在美國多次看到打扮得像洋娃娃那麼漂亮的中國小女孩,一手拉著她的美國爸爸,一手拉著她的美國媽媽。更有一次我在廣州一個飯店用早餐,進來了十幾對美國夫婦,都推著一輛嬰兒車,車裏都有一個剛剛領養到的中國孩子。這些美國夫婦臉上那種由內而外的幸福感,叫我再難忘懷!

如果說美麗和快樂有無比的時候,這就是。

兒童節是什麼?就是兒童有愛的日子。有想象得到和想象不到的美麗和快樂。

就是用美麗領養孩子。

就是用快樂哺育孩子。

就是用創意激活孩子。

就是用想象助長孩子。

就是,用同樣的配方,把很多自以為已經不年輕、已經老了的成人,還原成孩子。

比爾·蓋茨的成功,從某種角度來說,是想象力的成功。動漫節高峰論壇上,有個主題,叫做“數字時代的人文關懷”。動漫,已經是一種人文關懷。

6月1日,杭州數字娛樂產業園開園。然後又是國際動漫遊戲產業高峰論壇和原創動漫大賽,全國動漫人才招聘會,等等。花1800元一張門票去數字媒體藝術高層論壇聽電影《功夫》或者電影《後天》的電腦特技解密,以後再看電影,但願不要一邊看電影,一邊自行解密:這是三維設計,這是先用了電腦掃描,這是仿真,這是合成。

這麼想著,被悠悠傳來清純、空靈的樂聲吸引。那是鋼片琴。我踩著琴聲,駕著琴聲走向動漫產業博覽會的一個空間。那裏空無一物徒有四麵白牆。白牆上飄動著粉紅的花瓣。

我走到牆前,白底紅花的牆上,出現了我淺黑的剪影。我緩緩舉起雙臂,那花瓣便順著我的雙臂粉紅地飄落。我的雙臂便張開兩隻灑落著粉紅花瓣的大大的翅膀。那淺黑的雙臂撲扇著粉紅的雙翅,飛進粉色的花海。那裏,隻有鋼片琴的聲音,清純、空靈。

當花仙子的感覺真好。

享受動漫的感覺,真好。

從粉花世界裏網遊回來,想到杭州去年就有了國家動畫產業基地和國家動畫教學基地。這次動漫節有120萬人次參加,動漫產品現場銷售了1370萬元,簽署合同和意向三十多億元。杭州,又在續寫網遊奇緣了。

8月4日,杭州4青年作為中國的代表,赴日本名古屋參加2005世界博覽會的cosplay峰會大賽。

9月8日,報載杭產108集大型動畫片《金絲猴神遊屬相王國》榮獲2005年度第二批優秀國產動畫片獎;杭產網絡遊戲產品《數碼精靈》入選文化部首批推薦的15款適合未成年人優秀網絡遊戲;杭州百寶箱網遊《夢幻之都》是全國第一款成功上線收費的手機百寶箱網遊……

至於杭州的首批全國獲獎作品《天眼》和《童話動物園》,一直在電視熱播。

君子型城市

正是周末的晚上。夜空一輪明月,月下幾個朋友。遠處兩三燈光,燈下三五本菜。“本菜”是我的杜撰。杭州人喜歡吃農家飯,農家飯總有一道菜:本雞,就是農家自己養的雞。

還有豬肉,我說那就是本豬,本人要吃本豬了。

也許,是山野間彌漫的一種特有的味道,把今

日世界隔在夜幕那邊。我們幾個“古人”享受著這難得的率性歸真。

幾位“古人”都是文化人。其中一位,大學畢業時就想留校或者做研究,但是命運卻把他分配到機關做了公務員。

那個年代都是分配的,從物資到人員。物也分配,人也分配。寫到這,不知怎麼想到古人寫的:綠了芭焦,紅了櫻桃。世間萬物,本如芭蕉、櫻桃,你綠你的,我紅我的,你需要綠,我需要紅。

人本是最個性化的生物。社會發展到今天,最生動的景觀是個性的激活,最大的需求是個性化服務。

加上區縣的大杭州,今年的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在這樣的背景下,人的個性化需求多了。看電視,也不願意你給我看什麼我看什麼,而是我想看什麼,你就得給我什麼。

於是,這一年多,杭州市乖乖地為個性化的市民們裝了50萬戶的數字電視。

乖乖地。

杭州要讓市民家庭電視成為信息終端。

譬如你要搜索這個月哪天哪個台的哪條新聞,都可調出。譬如在電視上訂飯店、炒股票、看病掛號,譬如想知道你孩子的學校今天老師布置了什麼作業。既然想打造數字杭州,就得有載體,有平台。數字電視可以使政府為百姓服務到家,又可以大大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質量。

於是我想起9月14日報載的中國城市生活質量排名出爐,杭州排第五。

數字電視的關鍵產品,是機頂盒。杭州研製的機頂盒,已經銷往外省、外市,數字電視帶動的產業鏈正在延伸。

杭州已經成為我國數字電視普及最快,第一個享受互動電視的城市。再過幾天就是“十一”長假了。市民們可以全天候點播長長的電視劇,可以把《大長今》從第1集一直看到第70集。

關於數字電視,市裏提了兩個目標。第一,全國最早實現模轉數的城市。模,即模擬,即傳統電視。第二,杭州成為全國數字電視的產業基地。

我4月底住進杭州遭遇數字電視,大驚:以前沒用過,現在不想學。是不是可以不用數字電視?有沒有普通電視?

但是我的住地已經全盤數字化了。我義憤填膺地把電視搖控器的“TV/AV”切換到“AV”。服務人員跟我講機頂盒,我一直以為是“雞頂鶴”。這於我太不明白了,那“雞頂鶴”我便覺得像一種武林秘笈。我想那是一種單腿獨立、鶴立雞群的怪東西。

我大叫痛苦。直到後來,調出過期的我需要追記的新聞,直到點播自己想看的電影,直到知道一個電視屏幕為我拓展了多大的世界!

如果我是杭州市民,我或許屬於模轉數過程裏的釘子戶一族。由此想到杭州這一年多的50萬戶。很難吧?

今年初杭州得知中國要辦第一屆國際動漫節。有八九個城市申報。杭州知道的時候已經晚了,已經申報的城市,自然各有各的優勢。杭州決定申報。

市領導說話,叫做:誌在必得,一舉奪得。

但是,一舉奪得後,才覺得動漫節做起來真有難度,因為沒有做過。而且從競標到開幕不到一百天。隻是申報的時候沒有想那麼多,隻想著要拿下。

為了給杭州動漫的發展創造一個平台。

杭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就有一些動漫企業,為韓、日、香港的動畫片打工,沒有原創。杭州有中國美院、浙江大學計算機係、傳媒學院,2004年開始建自己的動漫基地。杭州的民營經濟全國領先,2003年和2004年,都占全國民企500強的10。6%。杭州數字電視打下了高新技術的基礎,杭州的傳說、故事,為動漫腳本提供了不盡的美麗,隻待喊一聲芝麻開門。

2005年6月1日,杭州用3個月辦起第一屆中國國際動漫節。廣電總局以為能有兩三百個展位不錯了,沒有想到就有六百多個展位,還來了三十多位境外一流的動漫專家,雖然一開始,吃著本菜、本雞的“古人”們連境外誰是名家都不知道。

“古人”們說及杭州正在籌建三四千畝地的卡通城。我說,美國經濟所以這麼發展,卡通激活想象和創意,功不可沒。那位大學畢業隻想做研究的“古人”,說杭州現在一年就有三幹多萬遊客,要讓遊客享受和參與動漫帶來的美好。

他的聲音變得熱烈而深情——他講起西溪濕地公園鴛鴦媽媽帶小鴛鴦的故事,講起企鵝爸爸媽媽雙雙關照小企鵝的愛的舞蹈,講起小鬆鼠在杭州市民跟前“大膽妄為”的故事。

“隻要是生命都是輝煌的!”

他突然詩人般地念出這麼一句,那聲音,有低音的共鳴和金屬的質感。

他說包括5月底杭州第一朵荷花的開放,報紙、電視這樣地報道,這都是杭州人對自然對生命的關照,是城市氣質。

有人插話說及蘇州是小家碧玉,杭州是大家閨秀。他說不對,杭州是君子型城市。既有文,又有質,文質彬彬。關注外來創業者,也關注小鬆鼠。有公平就有效率。文明和文化,簡而言之是促進和諧,增強活力,是體現在一樹一草,一磚一木,流淌在水裏山裏,彌漫在空氣裏的!

他這麼說的時候,我看見的是荷花,北山街的荷花。

荷花本是花之君子。北山街西湖邊大片的荷花,好像在告訴世人,北山街本是君子住。

有秋水山莊、孤雲草舍、堅匏別墅、靜逸別墅、菩提精舍、抱青別墅、陳儀別墅、蔣經國別墅,更有瑪瑙寺、智果寺、招賢寺、大佛寺、崇壽院。

我把北山街的荷花推向背景,又看到了他們,君子城裏的君子們。

我為什麼不寫出他們的名字?

範偉說了: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那我也不告訴一般人。

第五章

都市倒計時

千年等一回

杭州市人民政府不見了。

走遍杭州市,就是找不到“杭州市人民政府”的牌子。

所有的人在杭州辦事,也隻去市民中心。在這幢堂堂皇皇的建築裏,提供一站式服務。那麼,是不是市政府的一應機構都裝在市民中心裏邊?可是,大門又是開放的,市民又是隨便出入的。可以到115米高的頂樓,去喝茶去觀光,也可以去廳堂舉行婚禮,請市長當證婚人。

一個城市,是市民大還是市政府大?當然是市民大。市政府是做什麼的?是為民的,是為了便民的。於是,杭州市政府“消失”在市民中心裏邊。

6月4日,我去正在建設中的杭州錢江新城,看到了遍插腳手架的未來的市民中心。

周圍是智能密集型的高樓群,杭州CBD機理複雜,功能集中,資金集聚,功率強大,好像集成電路。新城人說,市領導講杭州原先是個無心城,到錢塘江畔建新城,就是要給杭州安一個心髒。

2000年,講杭州首先要解決一個問題——發展空間。

杭州市區隻683平方公裏。一千多年前的吳越時期,杭州城就大體定型。一千多年後的2000年,杭州這683平方公裏的空間,怎麼能承載現代化杭州的發展?

2002年全國有10大考古新發現。全國是什麼?

就是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就是五六百個地級市。這個全國的10大裏,杭州獨得4大。為什麼?

因為杭州有8000年的文化。

杭州隨處都是古跡,杭州的一棵古樹,你都得恭恭敬敬地叫一聲前輩。在杭州老城,能展開拳腳大幹嗎?

2001年4月,國務院正式批文下來,杭州的蕭山和餘杭撤市設區,一起納入杭州市區。如此,3068平方公裏的大杭州形成了。老杭州邊上的錢塘江,一下移到了大杭州的中心,像連接心髒的主動脈。

錢江新城,從地理上就占據了心髒的位置。

市裏對新城人說:把新城這盤棋下好,先要做活兩個眼。一個眼,建市民中心,給投資商一個信息——杭州的CBD就在這裏。又一個眼,建隧道,把新城、老城連起來。

隧道,一下把新城、老城的心理距離拉近了。

以後還要建由新城到老城,大約五公裏長、五六百米寬的生態走廊。從天空俯瞰,是哪方神仙,這樣大氣,舍得這樣地綠化土地?

我走向新城的森林公園和世紀花園。香樟、銀杏、櫸樹、水仙、垂柳、紅楓、合歡、玉蘭……新樹單薄的樹幹,用麻繩層層纏繞,好像細心的媽媽給孩子穿上了厚實的衣服。每一棵小樹,用幾根粗竹支著,好像父母用粗大的手扶住小孩。新城人把樹們領養到這裏,看著樹們一天天長大,好象看著每天都有新表情的新生兒。

新城本是鹹質土,又是老杭城的垃圾場。現在市裏要求把新城建成杭州的CBD,而且建一流的公園式CBD,森林CBD。

今天,6月4日,是第34個世界環境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把今天的主題定為:

營造綠色城市,嗬護地球家園。

新城人說,不能讓水泥統治人類。建築、生態、人要平等對話。我們建會呼吸的CBD!

新城還要建兩個公園,還要建一個中央公園。光是剛建成的這兩個公園就占地160畝。如果把這160畝賣給開發商,光是土地出讓價,也得16個億。

何況還要升值。

不過新城已經升值了。開發商們一看森林公園和世紀公園,連說:太好了!太好了!

還說什麼?

其他就說不出什麼了。因為已經太好了。

森林公園一角,怎麼有歪歪斜斜的藍白遮陽傘和支起的各色的布?一些老人自帶竹竿、遮陽布在林間支起了“茶吧”,已經迫不及待地來這裏享受森林了。

雖然,樹還很小。

但是,人心不老。

這些又老又不老的人們,在這裏做小家家似的快活著。

來新城公園最多的,是老年人。他們太有資格享受生活了。

來新城投資最多的,是溫州人。他們太有投資理財的戰略眼光了。

新城最早立起的建築,是月亮,是銀色的新月般的杭州大劇院。常有人奇怪為什麼大劇院這麼孤零零地立在一片空地上。新城人說,市領導講了,大劇院是一個信號。

杭州的城市東擴,旅遊西進,沿江開發,跨江發展,現在要開發新城了。

我覺得,杭州大劇院,好像是開發新城的一筆定金。

下個月,正對著大劇院這座銀色新月,一座金色太陽要動工了。高85米的巨型球體建築,是國際會議中心。一金一銀,日月同輝。

新城向錢塘江水麵伸出一個300米長的平麵,叫城市陽台,是一個玻璃體的水上空間。錢塘江漲潮時,可以在城市陽台的玻璃空間裏觀潮,任憑錢塘江水打在臉上一—隔著玻璃呢。年年8月那麼多人從各地趕來觀潮,年年有人被卷進濤濤江水。

在陽台上感受錢塘潮,那種刺激,好像美國大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