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五
冬天過去,春天又在落花中消逝,現在是初夏的季節。北平的天空好象經過一個春天風沙的擦洗,入夏以來就顯得格外藍晶晶的。
這時正是榴花開放的日子。晏英又穿上了她的黑綢旗袍。她的頭發在風中輕輕地飄動,鬢角插上一朵紅榴花。隻有老三知道今天是她二十一歲的生日。
晏英今年過生日很特別,她第一次和住在會館裏的這一夥年青人廝混在一起。以往,她到會館是專找老三的,而這次,她卻公開和大夥見麵。她知道,淘氣的“猴子”、正直的“大鑼”、風趣的“水手”,這夥生長在海外和亞熱帶的南國小夥子,這幾年來,都是很喜歡她的。
這個萬裏晴光、日暖風和的日子,好象在慶賀這個年青姑娘的誕辰。他們十幾二十個小夥子帶著燒餅、水果陪同晏英遠足到北平城外的蘆溝橋野餐、遊玩。
當時,青年們成群到郊外野餐、玩樂,是很尋常的事。這不會引起反動警憲和特務的注意。
十幾二十個活潑頑皮的小夥子當中隻有一個年青美貌的姑娘,晏英成了大夥的寵兒。不管是在路上還是在蘆溝橋上,大夥都是團團地圍住她。青春如花,大家象花瓣,把她當做花蕊圍護在中心。
這夥年青人表麵上看來是在遊蘆溝橋,實際上他們是在過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的活動日。新近,晏英被派來領導這支街頭隊。
夏汛開始的永定河在五月的太陽下閃著粼粼的波光,遠望西山如黛。他們在嘻笑著戲數蘆溝橋上的石獅子,人人的得數都不同。漢白玉橋欄杆石柱上的石獅子各顯風姿,有的背上、腳下、腿彎裏、胸脯間藏著許多小石獅子,造型生動、優美,逗人喜愛。
這被馬可波羅稱譽過的名震中外的古蘆溝橋,受到曆年永定河洪水的衝刷,同時受到曆代鐵鑲車輪的碾壓,年久失修,顯得破敗不平。晏英想到,這就象自己的祖國一樣,國家危亡,人民受難。而現在出現在她麵前的是這十幾二十個好小夥子,她希望他們都是基石,為中華民族的新生奠基。
晏英挑選豎立著“蘆溝曉月”巨大石碑的碑亭做野餐的地點。他們圍坐在碑亭下,拿出桃杏和燒餅,開始了別有風味的野餐。
他們邊吃邊談。晏英聲音輕細而清晰,在向大家講最近的國內外形勢和傳達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總部最近的決定和行動命令。
大夥有時逗樂,有時發出笑聲,有時吹口哨,有時拍巴掌,以此迷惑過路人和掩蓋別人的耳目。
……
老三他們野遊蘆溝橋後隻一個多月,從北平的西南郊就傳來了隆隆的炮聲。炮聲正是從蘆溝橋那裏傳來,“七七”抗戰拉開了序幕。
北平天空的西南角升起了夏天特有的刺眼的雲峰,增添了大地的灼熱,給人一種焦躁的感覺。炮聲時斷時續,在早晨和傍晚聽起來特別清晰。白晝,有雙翼的小飛機在北平上空嗡嗡地盤旋,那是日本偵察機鬼頭鬼腦地活動,有時,它撒下一串串帶威脅性的傳單,在空中隨風飄落。有的人在街上拾起傳單,瞄了瞄,鄙視地一笑,揉成一團拋掉了;有的連看也不看,就把它踩在腳底下走過去了。
有幾個守城的中國士兵跑進廣安門來采購油鹽和蔬菜,他們背著係紅綢的大刀,大刀在太陽下閃閃發光。傳說,中國守軍的大刀隊,夜間摸進日本軍營,砍殺了不少日本侵略軍,日本兵一聽見中國兵的大刀隊來了,就嚇得渾身發抖。
那閃閃發光的大刀威武不可侵犯,那大刀上飄動的紅綢正表達出中國人民心潮的激動。市民們在為背大刀的守城士兵拍手叫好。雜貨店把油灌滿油簍,把鹽裝滿籮筐;蔬菜鋪把各種青菜填滿菜筐。他們分文不收。隻要中國守軍吃得好,吃得飽,精神旺盛、體力健壯去殺敵,就是北平市民的唯一願望。
就在這熱氣騰騰、紛紛擾擾中,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的街頭隊的幾個小夥子,以北平學聯的名義在為中國守軍募捐。
他們是“老三”、“猴子”、“水手”和“大鑼”幾個。老三填寫蓋有學聯大紅圖章的募捐簿子,“猴子”點收捐款和贈物,“水手”提著裝捐款的小皮箱,“大鑼”背捐贈物品的大麻袋。
募捐小組就在北平的西南角活動。這一帶更加清晰地傳來蘆溝橋隆隆的炮聲。老三他們從和平門外的琉璃廠折向西邊的騾馬市大街,然後朝直到菜市口和廣安門大街。雖然戰爭就在三十裏外的宛平城和蘆溝橋進行,但北平市民意識到民族的尊嚴,他們都很鎮靜。商店照常營業,行人照常出門。
募捐小組所到之處都很順利,老三手裏的募捐簿子已經用去了兩本,第一支鋼筆的墨水用完了,他已經使用上第二支鋼筆了。店家上自經理下至夥計,都熱情接待募捐小組,他們主要是捐款,一元幾角不等;而一般住家戶,卻多是捐贈實物,如鞋襪、禿煙、罐頭、糖果之類。好在“大鑼”力氣大,一個麻袋裝滿了,再裝一個麻袋,他也能挑著走。
夏天裏,北平街頭塵土飛揚。七月裏太陽灼熱,募捐小組奔波在長街上。老三“山豬”穿著學生單長褂,腳踩破皮鞋,濃黑的頭發上落滿丁塵土,他手拿簿子,聲聲髙喊為抗日戰士募捐;“猴子”東張西望,眼睛骨碌碌地,他專找穿著比較整齊的行人,想多募到幾個錢,為傷兵醫院裏的抗日戰士買點營養品補養好身體重上火線;“水手”提著裝滿鈔票、銀角子和銅板的越來越重的小皮箱,心滿意足,象遠渡重洋,周遊世界似的;而“大鑼”背著沉重的大麻袋,汗流浹背,把身上的襯衣都濕透了,臉上汗洗灰塵,流下一條條泥河。
在十字街頭的菜市口,小店鋪和小商販雲集。這裏是外城,北邊巍哦的宣武門城樓在望,往西就是廣安門,地處北平西南的一角,距離蘆溝橋最近,大炮象沉雷似的一聲聲傳來。但人們非常沉著,商販照常在街道兩旁做買賣,行人照常在土路的塵土飛揚中熙來搛往。日本雙翼偵察飛機在天空上嗡嗡地竄來竄去,但誰都不抬頭望它一眼。
老三他們一夥來到熱鬧的菜市口。他們向店家募捐,佛照樓廣貨莊,西鶴年堂中藥鋪,黑猴雜貨店,一聽說是北平學生募捐組到來,沒有一家不是熱烈捐獻的。
黑猴雜貨店門前蹲著一隻上了黑漆的石頭猴子,手捧仙桃,大腿中間冒出一點紅,雕塑得妙極了。難怪這家雜貨店生意興隆,黑猴商標在這一帶幾乎家喻戶曉。
“水手”跟“猴子”打趣:
“這黑猴是你的弟弟,你要是脫光了蹲在這裏,可真是雙胞胎哩!……”
“水手”的話還沒有說完,他的後腦勺就狠狠地被彈了一指。“猴子”就是這樣手靈腳快。
一個警察跑來幹涉,說是不要擾亂商業。
可是黑猴店家卻自願給募捐組捐獻了幾個大銀元。那幾個白花花圓滾滾的大銀元映入警察的眼簾,他眼都紅了。
老三他們跨過街心,正想到對麵的一家著名店家王麻子刀剪鋪去募捐,卻碰上一個黃包車工人攔住了他們。隻見黃包車工人把車子一放,回頭對坐車的人伸手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