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演戲與疊羅漢(2 / 2)

我們這個中學由於沒有大操場,所以開展得最好的球類是排球。但正式的排球場地也隻有一個,又多讓高年級占著輪不上我們玩,我們班就突發奇想,要在全校的運動會上,搞一組疊羅漢。疊羅漢類似體搡裏的技巧,隻不過沒有人家那樣高難動作。我們班五十多個同學,全要上,槁三組造型,其中最難的是要摞五層,最上麵的一個同學站著舉紅旗。為此,我們拉來許多上體育課用的墊子,把教室門前的一片小場地都鋪上,下了課就練。疊羅漢要求每一個人都不能放鬆,講求團隊精神,一個人哪怕肩膀晃動一下,就可能使幾十個“羅漢”倒下來,就把下麵的砸得很疼。好在半大小子手腳利索,摔一下砸一下,一會兒就過去了,沒傷著過人。

在身體素質方麵,同學之間的差別是非常大的。有的會翻跟鬥,有的能倒立用手往前走。可也有不少啥也不會。我屬於比不會強點的,我最大的收獲,是練得對著牆能倒立起來,但往往是頭一下立不起來,得第二下。等到分配位置的時候,就把我分到頭一排,頭一排三個人一組,共四組,每組兩個人倒立,當中那人抓住兩個人的腳,此時,立體造型完成,高處舉紅旗。應該說總體看非常好,隻要一次成功,肯定要全校轟動。

我卻有些猶疑,問題在於我的倒立有“毛病”:頭一下立不起來。平時大家在墊子上玩可以,可到真格的時候,上千雙眼睛都盯著,一聲哨響,人家“刷”地一下立起來了,你撅撅腚沒立起來,豈不讓全校人笑掉大牙。我有心想和誰換,可一看那幾位站著的同學,都是讓他立八下也立不起來的。我就暗下決心,還是自已克服困難吧。但養成的毛病很難改,連著幾次排演,我都是兩下才立起來。栺導我們的老師說,你這麼著可不行,太影響全局了,你要憋足勁,一下就立起來。我點頭答應,憋足勁一頭紮下去,結果不光我沒立起來,連站著的同學都讓我撞倒了。

到了正式演出的那天,我們都著好裝在樓後排隊等著。我的心怦怦亂跳。表演場區的掌聲不時地傳過來。這可如何是好呀!我在原地轉了兩下,一個念頭出現了:我既然已養成第二下才立起來的習慣,那麼,我就應該把演出時的那一下變成第二次。

這麼一想,我的心平靜下來。但此刻我不能練(第一下),隔得時間長了,不會起作用。終於輪到我們上場了,我們排隊小跑過去,跑到一個樓梯下,我覺得到時候了,便向隊列外跳出去,輕輕立了一下,誰也沒有注意。來到場上,我們各就各位,哨聲一響,開始疊起來,哨聲再響,我們前麵八個人“刷”地一下都倒立起來。我成功了!我跟別人完成的一樣好!耳邊聽到的全是掌聲。演出結束後老師表揚我,說我這口氣憋得好,我心裏想幸虧沒憋那口氣,但我嘴裏沒說。練疊羅漢使我們班的同學很團結,對同學們的身體也極有好處。演出後很長一段時間,那些墊子沒拿走,我們就在上麵摔跤翻跟鬥,我自己體會,經過那麼一次活動,我身體的靈活性有了很大的變化。我開始喜歡體育,並有了自信心,遊泳、滑冰、雙杠、單杠、吊環,都成為我喜愛的備動。等到1969年上山下鄉時,我已經是個肌肉發達的壯小夥子,對山區很累的農活也能幹得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