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就像一個人,勞動者就是它的四肢,它的血肉,而知識者就是它的思想,它的靈魂。而現在--思想者卻出了問題,它們紛紛出國了,去出洋插隊,去給人打工去了。據我所知,現在出國的大都是有文化、有學曆、有專長的年輕人,這些條件符合發達國家偏狹的民族思想--至少不會給本國利益帶來累贅和麻煩。而情有可原的是,這些條件,僅僅是它們從事最底層工作--諸如第三產業中的服務行業,端盤子洗碗者流的起碼的學業準備。在那些國家,即使是農民,也必須要有大學以上的學曆,具備相當的學術水平,要不政府絕對不會把最寶貴的土地交給一個白丁的。現在,倘若我們的知識者一個個都流失走了,隻剩下筋肉條條的四肢,而沒有二個豐盈的大腦,我們這個民族將為之奈何?國家將為之奈何求永遠之常青。若是一個民族,要緊的是能不斷地往前走,永遠昌盛富強。
曆史上,中國作為一個文化古國,它對人類世界的影響是巨大的。麵對中國這座文化山峰,日本人也曾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受其惠澤大矣。日本學者中江兆民在他的遺作《一年有半》中說:"我們日本從古代到現在,一直沒有哲學。本居宣長和平田篤胤這些人,隻是發掘古代陳墓,研究古代語言文字的一種考古學家,茫茫然不懂得宇宙和人生的道理……沒有哲學的人民,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沒有深沉和遠大的抱負,而不免流於淺薄。"中江兆民是勇敢的。他看得很準。淺薄怕是日本人的致命傷。盡管墨綠色的文化山影總能映入日本人的眼簾,但它屬於中國,而不屬於日本。中國有老子、有孔子孟子,有王陽明,而日本沒有,這就是曆史因此,日本沒有理由輕視亞洲的其它國家,尤其不能輕視中國。在中國,即使你走進山野,去尋問農人樵夫,他們樸素話語裏就會隱含著哲學家的氣息,不管是田疇、村莊、山川、溪水,都會向你講述人生的奧秘,都存放著有關世界的學問,你沒有理由輕視他們。
雖然就當下而言,中國是落後了,但毫無疑問,它是會趕上去的。它的落後是暫時的。在曆史長河中,這隻是短暫的一瞬,而它的偉大卻是永遠的。因為中華民族是偉大的。
我愛中國。
我愛中華民族。所以我說不。我說完了。我的聲音不大,但喧嚷的人們還是靜下來了。人們不管是日本人還是同胞們都怔怔地看著我,似乎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我終於站出來了。盡管這有悖我平生的意願。我有一個人生經驗,即不在公開場合發表自己的看法。要想說什麼話就寫出來,不要去出風頭。時間長了,就總是沉默,不願多說一句話。可是這一次我終於忍不住了,並且說了這麼多話,連我自己也覺得奇怪,有些話真不像我平常的語氣,不是我的語言習慣。
大概是鬼使神差吧。
是大水中死去的89萬亡靈讓我說的。
是戰爭中死去的數千萬中國亡靈讓我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