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終於迎來了黨報的春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黨的基本路線的提出和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黑龍江日報社進入了大發展和快發展的快車道,我們總是領風氣之先,在全國省級黨報中率先改革,以新銳、鮮活和豐富的內容和形式,為新聞界矚目,為讀者喜歡。作為後來人,我曾說過:“改革創新是黑龍江日報永恒的主題。”這既是對前人經驗的總結,又是新時期省報生存發展的動力。

《黑龍江日報》要發展要前進,必須改革和創新;改革創新的基礎是對前人經驗的學習和總結。紀念省報60年最重要的最現實的活動就是研究和學習我們自己60年的曆史。“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這正是我們重新充實和再版這部《黑龍江日報史》,並由我撰文推介的意義。

從白手起家的1945年12月,到1954年7月的兩省合並,多家報紙合並成《黑龍江日報》,是我們難忘的艱苦創業的時期。來自延安的年青的老幹部侯野烽、章子岡、張向淩、馬彥同誌在那座空無一人的小二樓上,靠一台殘缺的輪轉機和從地溝裏挖出的鉛字,出版了黑龍江省的第一張黨報。那個時期的省報的最突出的特點,是把黨報辦成能讓讀者看得懂的群眾報紙。省委提出的“希望這張報紙能夠經過識字的人念給農民、念給工人,念給貧農而使他們能聽懂”的要求變成了現實。《人民日報》在1951年以“省級報紙《黑龍江日報》的通俗化經驗”為題,向全國作了介紹。當時的編輯部提出的“三性”(戰鬥性、指導性、群眾性)、“三化”(地方化、通俗化、群眾化)的辦報方針,仍然有現實意義。難能可貴的是,年輕的省級黨報當時已經勇敢拿起了報紙批評的武器,以讀者來信的形式,批評我們工作中的不足,甚至可以點名道姓地批評一位廳長。1953年時,報紙每月收到的讀者來信達2000多件。省報的批評工作的經驗受到東北局的肯定和表揚。密切聯係群眾,積極的報紙批評,是省報初創時期形成的品格,這是省報人的兩根骨頭,以此做為基石,和艱苦創業的精神一起形成了省報的曆史文化傳統。“繼承光榮傳統,辦一流的黨報”,重要的就是繼承這樣的傳統。

從《黑龍江日報》的合並壯大,到1966年4月的文革前夜,是省報不斷發展和曲折前進時期。那曾是一個火紅的年代,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個個高潮,讓每個新聞工作者都激情燃燒。省報熱情地歌頌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新人新事新典型,極大地鼓舞了人民。那些典型中也不乏時代的英雄,為英雄和先進人物樹碑立傳,省報堅持了幾十年而不放鬆。當時對人民群眾學習毛澤東著作的廣泛宣傳,對普及馬克思主義理論有相當的積極意義。這一時期最重要的事件是,1956年夏季,受人民日報改版的影響,省報編委會派出戚貴元同誌為首的調查組,經過認真的調查,寫出了題為《鑽出去》的“萬言書”,明確提出“在堅持黨性的前提下辦一張有個性的報紙”,並提出改革的目標:“比上級黨報更具體更靈活,比基層黨報更有思想更及時,比專業報紙更廣泛更有地方指導性”。這個具有曆史意義的方案經過一年的醞釀,正要實施卻在突如其來的反右鬥爭中不幸夭折了,調查報告的起草者也被打成右派。但是省報改革的理想之火沒有熄滅。1960年當時的總編輯白汝瑗又提出“新、全、高、快、短、活”的六字要訣,這六個字的關係是,即以“高”掛帥,抓“新”要“快”,從“短”入手,既“全”又“活”。可惜在那樣的政治環境下,這完全符合新聞規律的辦報思想和方法,很難得到實施。在這一時期,省報還有特別值得總結的教訓,對“三麵紅旗”狂熱的推波助潤,對反右鬥爭“引蛇出洞”式的宣傳。雖然這是和黨一起犯的錯誤,但黨報也有自己的責任。把自己的錯誤也寫進曆史,這是省報前輩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不堪回首的文革十年(1966年5月-1976年10月),省報遭受了災難,蒙受了恥辱。以派性代替了黨性,黨報淪為了派報。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造反的“紅衛兵”掌權,老報人靠邊,黨報已無法無天。宣傳個人迷信的登峰造極和用大批判開路、製造冤假錯案,把黨報的威信喪失殆盡。文革十年,破壞了黨報的隊伍,毒害了報人的思想,製約了報業的發展,成為中國報史上黑暗的一頁。撫今追昔,誰也不會讓這樣的曆史重演。巴金先生一直主張建立文革博物館,我們把文革中的苦難也寫進報史,其意義深遠。馬克思說過:“偉大的階級,正如偉大的民族一樣,無論從哪方麵學習,都不如從自己所犯的錯誤的後果中學習來得快。”

從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到1995年12月,省報從撥亂反正進入到改革創新全麵發展的“黃金時代”。衝破牢籠的省報人意氣風發,勇往直前。對“真理標準”的大討論開始,省報成了全省思想解放的輿論中心,從省委是紅的還是黑的,到生產力標準的討論以及有關黑龍江發展戰略的探討,始終貫徹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達到了把全省幹部的思想統一到黨中央的思想上,讓全省的工作跟上時代的步伐,趕上先進地區發展的目的。省報的輿論先行,對推動全省的改革開放,功不可沒。特別是對落實農村聯產承包責任製、突破“頂門杠”的宣傳,對南聯北開、沿邊開放的宣傳,都顯示出省報的非凡膽識和高超的宣傳藝術。黨的領導的改善和政治民主的推進,使省報的新聞改革如魚得水。1979年3月,編委會提出一版要改變“新聞不新,要聞不要”的問題,二版要向“深化”和“細化”方向發展,並提出減少會議新聞,增加批評報道的要求,以此引發的改革,讓省報生機勃勃。1982年,江村同誌提出新聞“七為主”:“以人物為主、以新發生的事實為主、以指導現實為主、以動式材料為主、以短快為主、以廣闊為主、以廣大讀者為主”。1983年10月,根據張國昌同誌提出的進一步體現省委機關報的權威性、綜合性、地方性、群眾性,把“全局、思想、人物;橋梁、信息、服務”十二個字作為重點的思想,省報全麵改版。1992年省報在全國省級黨報中率先擴為8版,標誌著《黑龍江日報》向大型化、高信息量的報紙邁進。1984年創辦了《生活報》、1986年接辦《老年報》的英明之舉,奠定省報集團化發展的基礎;1984年黑龍江日報社施行自付盈虧、自主經營,使省報進入市場經濟的主戰場,激起了加快發展的活力,全報社經營收入、固定資產和利潤大幅增長,省報進入新時期。

從1995年12 月,省報進入了大發展快發展的輝煌的新十年。發展已成為我們工作的第一要務,黨組提出了“聚精會神辦好報,一心一意爭發展”的指導思想。省報繼續擴版,又創辦哈爾濱和大慶等新聞版;《生活報》擴為每天40到50多版;《老年報》已發展為全國發行量最大的《老年日報》;《農村報》把40年一貫製的周二刊改為周三刊,發行量逐年上升。2001年黨組提出的“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和“一年恢複性發展,兩年較大發展,三年大發展”的目標已經實現,廣告收入翻番,固定資產翻番,職工收入大幅增加,是其內容;東北最大規模的印務中心的建成、報業集團的成立和省報社被評為全國報業經營先進集體是其標誌;重要的是我們走出了一條符合自己實際的自力更生自我發展的道路。新聞改革在不斷深化,以“三貼近”為目標的改版變得經常化,受中宣部表揚的好版麵、好專欄和好報道層出不窮,省報的“吳記者在一線”為“中國新聞名專欄”,《生活報》的“王幫辦”和《農村報》的“鄭明白熱線”譽滿全省,為讀者珍愛。我們在全國新聞界最高的先進人物和好作品的評獎中不斷獲獎,標誌著省報從業人員的高素質和辦報的一流水準。“辦報紙天天精心,興報業人人盡責”和“報社是我家,報興我發達”的企業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省報集團欣欣向榮、蒸蒸日上。

《黑龍江日報》從北安那座日本人遺棄的小樓出發,走進齊齊哈爾那座陳舊的老樓,又走到哈爾濱地段街那座飽經風雨又文脈深厚的灰樓,現在雄距在霽虹橋下那座被現代化網絡化武裝又充滿人文氣息的大樓裏,我們感受了曆史的變遷,時代的進步和自己的發展,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60年的省報已不再年輕,它飽經風雨,但曆煉得更加成熟,辦報和經營的經驗都更加豐富。60年的省報仍然生機盎然,因為我們有永葆青春活力、永遠充滿事業激情、勇於改革創新的一代又一代的報人,他們是我們的中流砥柱,他們是我們事業不朽的傳人。白發蒼蒼的老一代報人是我們永遠景仰的喜瑪拉雅山。新一代報人如朝陽噴薄而出,以萬丈光焰照亮大地,照亮未來!

作為報人,在社會上我們扮演著雙重角色。一方麵,我們要書寫曆史。君不見60年的《黑龍江日報》就是60年黑龍江省的一部“日誌”,就是黑龍江省60年的一部《史記》嗎!另一方麵,我們也在給自己――黑龍江的報人――創造曆史,創造報業發展史和報人成長史。

書寫並創造著,是我們和後代人光榮的曆史使命。好自為之吧!

是為序。

2005年10月6日

序言集--69

現在,是我們青春中的青春

--賀《生活報》創刊二十年

“現在,是我們青春中的青春。”這話是李大釗先輩說的。對於正處二十年華的《生活報》來說,非常適用。十年前為慶賀《生活報》十歲生日,我曾著文《生活,多麼美好》――“一個孩子長到十歲,還是一個孩子。一個報紙長到十歲,該是成熟的時候了。生活報已經十歲了,她正亭亭玉立,楚楚動人。”不覺間又是十年過去了,我已從《生活報》的友人變成了《生活報》的同人,就更應該為他們寫點什麼了,於是我便想起了大釗先生的這句讚揚“五四”青年的話。以此送給每天都給我“美好生活”的《生活報》的同事。

二十歲是人生的燦爛年華,二十歲的《生活報》已是風華正茂、燦爛如火、譽滿龍江的主流媒體。二十年前,中國的改革大潮初起,辦報思想的解放正在萌動,具有遠見卓識的《黑龍江日報》前輩,走出禁錮黨報的籬笆,走向市場經濟的廣闊天地,用雙手托起生機勃勃的《生活報》――她帶有黨報母體的血液,又接受新時代陽光的照耀,呼吸著自由民主的空氣,顯示著無與倫比的強盛生命力。與《生活報》同時代誕生的以黨報為母體與市場共生的都市類報紙,都成了時代的驕子,人民的寵兒,報業的先鋒。《生活報》是其中的佼佼者。

二十年的嘔心瀝血,二十年的激情燃燒,二十年的風雨兼程,《生活報》長大了――從周一刊到周三刊,從周刊到日報,從日刊8版到16版、24版、32版、44版、52版、64版……她從一棵樹苗長成一片望不到邊際的森林,她從一朵小花繁衍成一座姹紫嫣紅的大花園。在每一個日子裏,在每一個太陽出升的早晨,《生活報》出現在省委書記、省長的辦公桌上、出現在街心公園晨練的老大娘的手上、出現在許多家庭的餐桌上。三千七百萬黑龍江人,誰人不知君?“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生活報》!”這不是廣告詞,而是生活在黑土地上的黑龍江人的心聲。

如果有人問,二十年的《生活報》最大的收獲是什麼?我以為,她把自已的根子深深地紮在人民之中。如果在全省搞一次民意測驗――“你最喜歡的報紙是哪一家?”我想許多人會把自己的選票毫不吝嗇地投給《生活報》。因為《生活報》反映他們的呼聲,代表他們的利益,與他們心心相印。胡錦濤同誌擔任總書記後提出的“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思想和被海內外讚賞的“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有係,利為民所謀”的“三民主義”,體現在我們報紙工作中就是“報為民所辦”。胡錦濤同誌在十六的報告中所提出的“以人為本”的思想,是我們辦好報紙的最高的指導思想。二十年來《生活報》已經把“人本主義”變成了自己的靈魂,時時事事處處為民著想,急民之所急,幫民之所需,把“服務於百姓”作為自己的宗旨。翻開每天的《生活報》,來自政府對人民生活關心關注的消息,如春風樸麵;來自基層民間的呼聲,聲聲急切,讓官員們坐立不安。從大政方針,到街談巷議,凡是涉及國計民生的,他們都聯篇累牘,大做文章。為讀者服務的欄目層出不窮。隻辦了一年多的“王幫辦熱線”,成了哈爾濱市民的朋友,“有事找王幫辦”成了老百姓的“口頭禪”和最有實效的行動,連省委書記都感動地說:“我有事也找王幫辦。”

《生活報》是經常讓讀者流淚的報紙,是每每讓讀者慷慨解囊的報紙。他們時刻關心著弱勢群體,用愛心和真誠打動著社會。1996年6月2日《生活報》發起了援救慘遭閹割的11歲男孩吳光宇的活動,其圖片被“中國人權圖片展”評為一等獎。1996年12月10日《生活報》組織的“跨國救助小明月的獻血行動”被列為1996年世界華人區十大新聞之一。2003年1月13日《生活報》推出的“春風計劃”――送“愛心車票”讓貧困大學生回家過年――溫暖了整個社會。《生活報》在社會轉型期一次次燃起希望之火、愛心之火,就是要燒掉市場經濟中衍生的自私、冷漠和孤獨,呼喚良知,化解矛盾,讓社會和諧,讓人人快樂幸福。這正是我們追求的社會生活的最高境界。媒體的作用無可替代,《生活報》總是領風氣之先。

如果說,人本主義是《生活報》的靈魂,那麼人文情懷就是《生活報》的品格。報紙的競爭靠信息的快捷和豐富,更靠思想和文化的含量。在黑龍江的報紙中《生活報》思想的前衛和文化品位的崇高,是大家公認的。讓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滲透到報紙的字裏行間。無論什麼報道,國際新聞、社會萬象、家長裏短,《生活報》都能盡量地去挖掘文化內含,從更高的思想層麵去引導輿論。對反法西斯勝利五十年全方位的報道,對北大荒精神和知青精神的深入宣傳,對美國入侵伊拉克背景的揭示,《生活報》都以規模的宏大,文化曆史的關照,在讀者中產生深刻影響。他們總是站在精神文化的高地,組織普及高雅文化和提升通俗文化的大型活動。我在文化廳供職時,和《生活報》一起策劃的“黑龍江考古千裏行”“哈爾濱沿江消夏晚會”和許多演出活動,都曾對本土文化的繁榮和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他們今年發起的“花開十二月,動感二十年”的活動,一浪高過一浪,以萬人空巷一票難求的全省最大規模的商演“劉德華演唱會”達到頂峰。回想二十年來省城的各項文化活動,《生活報》是“穆掛英上陣――陣陣落不下”。《生活報》不僅以高品味的文化追求克服了都市報紙最容易產生的庸俗和淺薄,也推動了邊疆文化大省的建設,提升了讀者的品味和格調。這也正是《生活報》在高校和黨政機關有更大的讀者群的原因。

作為人,不自由勿寧死。作為報紙,不戰鬥勿寧死。《生活報》是以其可貴的戰鬥精神而青春勃發的。無論革命年代,還是和平年代,戰鬥都是報紙勝利的旗幟。懲惡揚善,針貶時弊,剛直不阿,仗義執言。《生活報》總是以掃蕩一切影響社會進步和改革進程的垃圾為自任。做為黨和人民的喉舌,報紙是沒有自身利益的,一切從保護黨和人民的利益出發,大膽地開展輿論監督,這是多年《生活報》堅持的一個原則。他們以為,在中國的民主法製建設過程中,因為明哲保身和自身的商業利益,媒體的缺席和失語,就是一種失職和墮落。他們敢捅違害百姓利益的“馬蜂窩”,他們敢得罪影響政府形象的“實權部門”。他們一次次地也成了被告,但又一次次地贏得勝利,因為他們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報紙批評十分複雜和艱難。他們也因為年輕氣盛感情用事麵而做錯事,他們也因粗疏輕信而報道失誤;但是他們會勇敢地修正自己的錯誤,他們會服從大局,把輿論監督搞更得更準更有積極的效果。他們正在挫折和磨難中成熟起來。做為盡職盡責的戰士,他們永遠不會放下手中戰鬥的武器。

二十年的春花秋實,二十年的風霜雨雪,《生活報》培養和鍛煉了一支過硬的隊伍。他們是這樣的報人:充滿理想、夢想和遠大的抱負,為之不懈地奮鬥著;有骨氣地活著並戰鬥著;不甘寂寞,追趕時尚,勇於創新,爭創一流;惜天憫人,心地善良,仗義樂施,以為人民排憂解難為最大的快樂;他們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勝利。沒有這樣的隊伍,是不能夢相成真的,也不可能創造了報業高速發展的奇跡。對這些年輕人,我總是充滿敬意、信任和珍愛。我真誠祝願他們生日快樂!

記得我們熟悉的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說過:“生活賦於我們一種巨大的和無限高貴的禮品,就是青春:充滿著力量,充滿著期待和誌願,充滿著求知和鬥爭的誌向,充滿著莫大的期望和美好的韶光。”那麼,我們有理由對正處於“青春中的青春”的《生活報》寄予更大的期望,他們在今後的歲月裏,會有更大的作為。

我想起了奧運金牌獲得者劉翔不久前在人民大會堂作報告時說過:“此時此刻,無數的榮譽和光環罩著我。但我告訴自己,忘卻掌聲和鮮花,重新站到起點上,去開創新的更大的光榮。在今後的運動生涯中我還會創造更多的奇跡,為祖國鑄就更多的輝煌。相信我,我才21歲,一定會做到!”

今天,我們回顧曆史,慶祝《生活報》的二十歲的生日,規劃著更偉大的目標,描繪著新的發展藍圖。

明天,《生活報》人會站在新的起跑線上說――

“相信我,我才21歲,一定會做到!”

2004年10月

序言集---70

有骨氣地活著並戰鬥著

——寫在記者節

賈宏圖

1926年4月26日,那個陰雲翻滾的清晨,一個眉目清秀,身著長衫的年輕人,英勇地倒在了北平天橋刑場的血泊中。他的死是因為堅持真理,他用筆揭露抨擊日本侵華的陰謀,並且對其卵翼下的奉係軍閥也痛加鞭笞。張作霖曾向他饋贈巨款,被他拒絕了。張下達捕殺他的命令,國民軍將領鹿鍾麟多次勸他暫避外地,他仍堅守在《京報》主筆的崗位上。因被人出賣被捕於魏染胡同口。兩天後壯烈犧牲。他就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為真理和正義而獻身的新聞記者邵飄萍。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同誌批準追認邵飄萍先生為革命烈士。

“以新聞記者終其身”,是邵先生的誌向。1909年他在家鄉浙江金華當中學教員時,就擔任上海《申報》通訊員。1913年他主筆杭州《漢民日報》,不為權勢所左右,不為利祿所誘惑,撰寫大量時評、隨筆,以激烈辛辣的筆調,抨擊大小軍閥的專製和腐敗。他因此入獄,被營救後東渡日本留學,回國後在上海、北京仍然從事進步報紙工作,歌頌光明,揭露黑暗,終於以身殉職了。

“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也許這就是邵飄萍等一代中國進步記者的風骨和他們偉大的職業精神,以此構成了中國新聞記者的光榮傳統。這是一代代報人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光榮。

我們還想到了,因宣傳馬克思主義真理而死在反動軍閥的絞架下的李大釗,想到了他創辦的《新青年》點燃了五四運動的火炬和那句中國記者傳世的座右銘:“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我們還想到了1920年21歲的瞿秋白,作為北京《晨報》的特派記者奔赴蘇俄,在風雪迷茫中尋找光明,曆經兩年的采訪寫成了《餓鄉紀程》和《赤都心史》,這兩本書不知堅定了多少中國青年人要走蘇俄革命之路的決心。我們還想到,他一路高唱《國際歌》,走向長汀西門外羅漢嶺刑場,盤膝坐在草坪之上,麵對劊子手,微笑點頭而言:“此地很好!”遂飲彈身亡,從容就義。

也許我們還會想到《大公報》記者範長江1935年7月開始的曆時10個月途經大西北48個縣市行程1、2萬裏的驚心動魂的考察采訪和《中國的西北角》、《塞上行》那兩部中國新聞的經典。

也許我們還會想到,剛剛離我們而去的新華社記者穆青在蘭考大地奔波的身影和那篇感動了整個中國的通訊《縣委書記的好榜樣》……

這是中國記者英雄的長廊,這是由一座座高峰組成的中國記者的精神高原。那高原聳立在藍天白雲之間,由蒼鬆翠柏環抱,氣宇軒昂,風光無限。每當從這高原下走過,抬頭把它仰望,我們怎能不進行一次靈魂的洗禮。麵對先輩的目光,我們能回答他們的問題嗎?

你們還是真理的追求者、傳播者和保衛者嗎?“砍頭不要緊,隻要主義真”,這用生命換來的守則,你們還記得嗎?在陰雲密布的時候,你們動搖和迷茫過沒有,你們是否被西方的“新聞自由”的鼓噪所欺騙;如果真有他們說的“自由”,為什麼美軍的坦克向伊拉克那些公正客觀報道那場戰爭的外國記者開槍!作著“分化”“西化”中國美夢的政治家們,攻擊我們的記者是黨和人民的“喉舌”,其目的是讓我們成為他們的“喉舌”。有骨氣的中國記者是從來不能用國家民族的利益作交易的。隻要信仰的旗幟在陣地上高高飄揚,我們就會永不後退。

你們還是人民的良知、人民代言者、人民的公個仆嗎?人民的記者要時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脫離了人民,不再反映群眾呼聲和願望,不為人民鼓與呼,這樣的記者就徒有其名。對人民的疾苦冷暖你們“焦點訪談”了嗎?對侵害人民的貪官汙吏,你們舉起輿論監督的武器了嗎?剛直不阿,仗義執言,是記者最基本的品質。麻木不仁,是非不明,缺少正義感,是記者的大忌。記者是人民的勇士,還是鬥爭的智者。要善於使用戰鬥的武器,既保護人民,又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大局。優秀的記者總是走在人民之中,用真理的聲音呼喚著人民與時俱進,去爭取人民的最高利益。“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這同樣也是中國記者的座右銘。“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是黨的要求,也是我們的形象。

在戰鬥中你們是不是和戰士一起衝在最前麵,在暴風雨襲來時,在災難撲來時,你們是不是第一個趕到第一現場?記者的職責是“親曆”,是“首發”。記者是海燕,總是飛翔在海浪和烏雲之間,為與海浪博鬥的人們報警。記者是民族的精靈,時刻告訴人民發生了什麼和要發生什麼。勇往直前,臨危不懼,明知山有虎,偏向虎上行。這是記者的職業要求。交通工具的現代化,不必要像範長江一樣騎著駱駝和坐著馬車采訪了,但“朝辭賓館彩雲間,百裏方園轉一轉。群眾呼聲聽不見,小車已過萬重山”的工作方式是值得你們警醒的。一些記者當得太舒服太愜意太高高在上了,他們的職業精神在退化。“三貼近”(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應該是記者最基本的行為準則。

市場經濟是把雙刃劍,等價交換的原則正在浸蝕我們的隊伍。有的人沒有被敵人的槍彈打倒,可能被別有用心人的糖彈擊中。令人痛心的事情在發生。新華社某地方分社的記者,麵對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的礦難,他們放下了正義的武器,收回了伸向真實的筆,隻是因為他們接收了礦主送給的幾個金元寶(據說,那是含金量並不高很不純的金元寶)。他們成了叛徒,成了人民的叛徒,成了真理的叛徒。他們愧對為人民為真理犧牲的先輩,也愧對一個記者的良心!比生命還寶貴的是我們的尊嚴和榮譽,物質的利誘和權勢的逼迫,是不能讓我們低下高貴的頭。一個年輕的同事向我說過這樣的一件事,一個老板請他們到企業采訪,當晚雇用幾個小姐陪他們跳舞,事後先給小姐發“紅包”,再給記者發“紅包”。他感覺一種從未有過的羞愧,憤然離去。如果我們的記者和小姐一樣可以雇用,誰給錢就為誰獻身,我們的尊嚴何在?我們的品格何在?我們的職業操守何在?無論有什麼理由,有償新聞都是一種墮落。這種墮落,得到的是幾個銅板,失掉的是我們的光榮和尊嚴。

仰望那一座座高山,麵對先輩嚴峻的目光,我們是否應該這樣回答:作為一個記者,我們要有骨氣地活著並戰鬥著!

2003年11月

序言集--71

在寫滿先祖足跡的山川行走

――《金源文化之旅》序

2006年5月28日,我和生活報年青的同仁們一起走進阿城附近碧綠的大山,開始了非凡的“金源文化之旅”的徒步踏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