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掃除陰霾(1 / 3)

花開花落幾春秋,春春秋秋歲月悠,

歲月悠悠周而複,

周而複始花開落。

一晃,二百年已去。

自法淨離開五指山迄今,一直守山修煉。如今,他那豺狼心願已不甚遠。為了更快更精,目前正在專心致誌。

突然,蟹鱉橫神色慌張地跑到法淨麵前,看他正在閉目靜坐,專心修煉,便把嘴巴張了幾張,欲言而止,站於一旁苦苦等待。

蟹鱉橫的到來,定有重大情況出現,法淨當然知道。隻是,尚在修煉,不能半途而止,所以,不予理睬。

待一輪修煉結束後,法淨急忙睜眼,問蟹鱉橫怎麼回事。

蟹鱉橫把得到的最新消息象放屁一樣“咕咕咚咚”地說給主子聽:“聽說世出一僧,一路降妖除魔,前往西天取經。”

法淨聽畢大驚,綠豆眼兒“咕嚕咕嚕”轉個不停。心裏開始思量:世出一僧?西天取經?如來佛祖哪兒?這僧若取回真經,傳佛於世,豈不大事不妙?這可如何是好?關節眼兒上,竟有這等事情發生,真是叫他坐臥不安。

當又想到,這僧定會與他一爭高低時,屁股更是如同針刺一樣,難以坐穩。當再想到,他這苦苦修煉大有可能泡湯時,更感到後果的可怕。這可怕後果,更使他左右不寧,臉如蠟像。

法淨稍稍緩神之後,問及蟹鱉橫有關此僧的明姓以及如何降妖除魔時,蟹鱉橫含糊不清。於是,不得不先放棄修煉,趕緊下趟金山,若有可能,就搶先傳佛。

隔世幾百年,

守山苦修煉,

二蛇魂魄就要散,

眼看成佛要實現。

不成想,

竟出高僧與他爭,

怎能叫他再安生?

不下金山怎能行?

下得金山先去哪?

細思量先到五指山,

發現山與猴子都不見,

頓覺蹊蹺不一般。

不由心裏亂撲棱,

總覺得薑子牙似乎把他蒙,

越想心裏越不安,

越想心裏越打顫。

究竟是傳佛搶在先?

還是去找薑子牙把賬算?

二者同時兼,

傳佛受耽怎麼辦?

覺得傳佛是首先,

接著成佛是本錢,

想到此來主意定,

忽悠忽悠落村前。

法淨之所以不去找薑子牙算賬,是因為:一則隻是對薑子牙產生懷疑,二則必須傳佛於世。隻有這樣,才能立足於不敗之地。

法淨真是能,

法淨實在精,

妄圖強先把佛傳,

的確野心大於天。

這個鳥法淨,忽悠落村前,稍稍觀察隻片刻,便以方丈摸樣露嘴臉,大搖大擺進村間。

法淨就要進村,卻看見一群孩童正在玩耍嬉戲,便腦瓜子一轉,問及此莊的名字來。

一個小孩聽見有人問話,頭也不抬地說:“聽大人說,以前叫火焰山村,現在叫平安村。”畢竟太小,也說不出更多。

就僅僅這句如此簡單的語言,卻是法淨心生疑竇,大惑不解。他想:火焰山村定離火焰山不遠。猴子大鬧天宮時,怒踢丹爐,火苗落地,致使焦土連連,熱氣襲襲,方圓附近,人們早已走逃。何來這五穀豐登之景象?看那家家戶戶炊煙嫋嫋、羊咩牛牤、雞鳴狗跳的熱鬧局麵,牙根就不存在往昔那殘缺不堪的樣子。是誰在此修德?薑子牙麼?不可能!他沒有過多的閑餘時間。那麼,會是誰呢?這火苗可是天上丹爐之火,沒有過硬本領的能者難以勝任。難道、難道是西天取經的那個僧者已經回還傳經?能有這麼快?一得到蟹鱉橫的消息,就急忙下山,即使他長著飛毛腿,傳經授佛總得有一段時間吧?這究竟怎麼回事呢?

這難解的疑團,使法淨更加堅定了進村的決心。

進得村來,瞅見一群大人正在談論不休。

法淨象賊一樣東瞅西喵地來到人們麵前,這才聽到他們正在你一言,他一語地議論紛紛:有感謝唐僧師徒造福於此的,有感謝牛魔王不傷害百姓的,也有期盼唐僧之佛早日流傳的,唯無法淨怎麼怎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