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員工逃避責任,借口成了他們推卸責任的擋箭牌(1 / 2)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各種各樣的借口:上班遲到是因為“路上堵車”,工作沒做好是因為“我沒有接受過類似的培訓”,任務完不成是因為“我最近太忙”,在辦公室打瞌睡是因為“昨晚加班了”,合同沒搞定是因為“那個客戶太挑剔了”……

似乎借口無處不在,很多人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如何尋找一個合適的借口上,成天在借口中打發日子,而忘記了自己的職責和責任。

與其他不良習慣相比,“借口”給人的危害一點也不遜色,它的實質是推卸責任,就是把屬於自己的過失掩飾掉,把應該自己承擔的責任轉嫁給社會或他人。

2008年9月16日的《檢察日報》發表了郭樹合寫的一篇文章,文章說:“一些被查處的腐敗分子總結自己的墮落原因時,都會找各種各樣的‘借口’:禮尚往來,不好拒絕;領導幹部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大環境就是這樣,我也沒辦法;你不送禮,就爭取不來項目,要不來資金;你不收禮,就會與人家疏遠,在社會上就無法立足;你不跑不送,隻能原地不動,甚至會被淘汰出局……正是這些‘理直氣壯’的借口,讓一些黨性不強的黨員幹部陷入泥潭不能自拔,最終在‘你送我也送,你收我也收,你幹我也幹’的扭曲思想支配下,走上不歸之路。”

殊不知,借口是做錯事的擋箭牌,是敷衍別人、原諒自己的護身符。一個人做了錯事,若想給自己找借口,可以有成千上萬條理由響應你、支持你。結果呢?這些借口並不能掩蓋已經出現的問題,這些理由不會減輕你所要承擔的責任,更不會讓你把責任推掉。

職場中,很多人在工作中喜歡尋找各種各樣的借口來為遇到的問題開脫,他們好像有找不完的借口。

因有各種各樣的借口可找,他們自然就對工作疏於努力,也不會去自省;不是想方設法爭取成功,而是把大量時間和精力放在如何尋找一個合適的借口上麵。

久而久之,這類人就會形成這樣一種局麵:出現問題不是積極、主動地加以解決,而是千方百計地尋找借口,來解釋為什麼事情無法完成。把“太困難、太昂貴、太花時間”等借口合理化,致使工作無績效,業務荒廢,以換得他人的理解和原諒,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借口在這裏變成了他們的一麵“擋箭牌”。

有一位剛畢業的女大學生,因為學識不錯,形象也很好,被北京一家很有實力的公司錄用了。但她有一個很不好的毛病,就是做事不認真,碰到了困難總是找借口推卸自己的責任。

剛開始上班時大家對她印象還不錯。但沒過幾天,她就開始遲到,老板提醒了她幾次,她總是找這樣或那樣的借口來解釋。

一天,老板安排她到清華大學送材料,要跑三個地方,結果她僅僅跑了一個地方就回來了。老板問她怎麼回事,她解釋說:“清華好大啊。我在傳達室問了幾次,才問到一個地方。”

老板生氣了:“這三個單位都是清華著名的單位,你跑了一下午,怎麼會隻找到這一個單位呢?”

她急著辯解:“我真的去找了,不信你去問傳達室的人!”

老板心裏更有氣了:“我去問傳達室幹什麼?你自己沒有找到單位,還叫老板去核實,這算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