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是相互消長、互為因果的。人們常因建設別人而造就自己,又因別人的造就而改變自己。在這種改變中,你如果不讓別人贏,可能也會輸掉自己。
職場競爭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對我們每個在職場打拚的人來說,“共贏”意識很重要。共贏的目標不是單贏,而是追求共同利益的過程中,強調能夠與競爭對手合作,共同促進目標更快更好的實現。所以這種競爭是在目標一致的前提下,相互配合、同心協力,最終取得共贏的結果。
成功緣於欣賞對手
程超去一家著名的廣告公司求職,順利地通過了第一輪測試,成了十位入圍者之一。第二輪測試內容很簡單:讓每位入圍者按要求設計一件作品,並當眾展示,讓另外九個人打分、寫出相關的評語。
程超在評分時,對其中三人的作品非常佩服,懷著複雜的心情給他們打了高分,並寫下了讚語。令他意外的是,他入選了!而更令他意外的是,他欣賞的那三位中隻有一位入選!他不明白這是為什麼?
該廣告公司總裁的一番話使他幡然醒悟。總裁說:“入圍的十個人可以說都是佼佼者,專業水平都較高,這固然是重要的方麵。但公司更為關注的是,入圍者在相互評價中,是否能彼此欣賞。因為,庸才自以為是,看不見別人的長處,若對對手視而不見,那就顯得心胸太狹隘了。嚴格意義來說那不叫人才。落聘的幾位雖然專業水平不錯,但遺憾的是他們缺乏欣賞對手的眼光,而這點較專業水平其實更重要。”
麵臨時下就業日趨激烈的競爭,能否具有欣賞別人的眼光和接納別人的胸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有了這樣的眼光才能取長補短、團結協作,共同進步。這也正是複合型人才必備的素養之一。
多年前的一場NBA決賽中,NBA中的另一位新秀皮彭獨得33分超過喬丹3分,而成為公牛隊比賽得分首次超過喬丹的球員。比賽結束後,喬丹與皮彭緊緊擁抱,兩人淚光閃閃。
當年,皮彭是公牛隊最有希望超越喬丹的新秀,他時常流露出一種對喬丹不屑一顧的神情,還經常說喬丹某方麵不如自己,自己一定會推翻喬丹在公牛隊的首席位置這一類話。但喬丹並沒有把皮彭當作潛在的威脅而排擠,而是以欣賞的態度處處對皮彭加以鼓勵。
有一次,喬丹對皮彭說:“我倆的三分球誰投得好?”皮彭有點心不在焉地回答:“你明知故問什麼,當然是你。”因為那時喬丹的三分球成功率是28.6%,而皮彭是26.4%。但喬丹微笑著糾正:“不,是你!你投三分球的動作規範、自然,很有天賦,以後一定會投得更好,而我投三分球還有很多弱點。”並且還對他說,“我扣籃多用右手,習慣地用左手幫一下,而你,左右都行。”這一細節連皮彭自己都不知道,他深深地為喬丹的無私所感動。
從那以後,皮彭不再把喬丹當成對手,兩人彼此欣賞對方,成了最好的朋友。
喬丹不僅以球藝,更以他那坦然無私的廣闊胸襟贏得了所有人的擁護和尊重,包括他的對手。
成功緣於欣賞對手,欣賞對手的長處,以對手的長處補自己的短處,從而看到自己的不足,以謀求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欣賞、理解、包容自己的對手,看淡結果的得與失,那麼你的心,會因為這份平和而充滿寧靜和寬容。這樣,在麵對你的競爭對手的時候,你也可以微笑著、氣定神閑地迎接挑戰,勝利了,贏得輝煌;失敗了,同樣美麗。
“成者王侯敗者寇”並不適用於競爭激烈的職場,因為不論勝敗如何,大家今後還是要在一起工作。試著讓自己擁有一顆寬容的心,讓心緒變得平和,使自己能理解別人,這樣無論成敗你都是英雄。
老板發了火,我們應該怎麼做?
在競爭愈來愈激烈的職場,在同樣的競爭中,有的人遭到了失敗,有的人卻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既然競爭是不可避免的,那就要求我們應該怎樣去麵對競爭,以什麼樣的心態去競爭,這樣,才能最終戰勝對手,穩坐成功的釣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