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是信息時代,無論是哪一個企業,要在嚴峻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必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一個企業如果內外信息不靈、信息閉塞,或是忽視信息開發和利用,或是有了信息不重視研究分析,這對企業的發展和壯大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企業要保持活力,需要那些善於捕捉對企業發展有價值的信息的員工。在這個信息時代,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往往取決於他搜集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現在的工作,很多都是需要信息來輔助的,沒有信息就很難完成工作。比如在訂立計劃或說服上司的時候,你需要有市場現實狀況、市場趨勢分析、公司內部的需求等多種信息來源,才能夠使你了解全盤情況,做深入的探討。而這些都必須靠不斷地獲取信息來實現。
在現代職場上,能否準確把握信息和處理信息,能否有效地運用信息,是決定一名員工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優秀的員工善於捕捉有價值的信息,為公司的未來發展導航。
搜集信息還要消化信息
現在是信息大爆炸時代,我們每天會接收到千千萬萬條信息,要想讓這些信息為我們服務,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認識這些信息,利用這些信息。
管理學家柯維指出:“如果我們不注重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增長獲取對我們有用的信息的能力,我們就會淹沒在信息的汪洋之中,這樣一來,信息對於我們來說,不是財富,而是災難。
信息如此之多,如果這些信息未經消化吸收,那隻能是一堆廢物。有時不懂得運用信息,還可能“吃撐了脹氣”或者“吃壞了拉肚子”。
梁生是一家電子廠的廠長,該廠原來生產燈盤、節能燈等相關產品,因為滯銷,廠子處於停頓狀態。梁生急火攻心住進了醫院。住在他鄰床的病人恰巧是一位電子工程師,為人謙和,學問也很深,梁生經常向他請教一些問題,尤其是像自己手下的這種電子廠,究竟如何才能在市場夾縫中生存下去。
工程師說企業的成功在於搶占先機,如果能進入市場競爭相對不那麼激烈的領域,企業的日子自然就好過了。工程師還向梁生提供了這樣的信息,說錄像機在一些發達國家已經開始飽和甚至滯銷,即將取代錄像機的將是一代視聽產品DVD,由於成本比較昂貴,碟片也不易買到,所以還不能一下子普及到家庭。相反,一種過渡產品DVD被廣東一家工廠率先推出,打了個漂亮的時間差,利潤十分可觀。
這條信息令梁生茅塞頓開,眼前一片敞亮,似乎已經看到了工廠光明的前景。梁生的病奇跡般地好了,他一出院,便開始著手準備生產DVD。半年後,產品生產出來了,並源源不斷地發往全國。
但不好的消息接踵而至,商家開始大批量的退貨,原因是工廠缺乏此類電器的生產經驗,工人的整體素質都不高,技術人員相對匱乏,所以生產出來的DVD質量不過關。等到廠子提高了產品質量,這時市場的DVD供過於求,梁生這種毫無競爭力的小廠,成了風雨中飄搖的一葉小舟,很快就關門大吉了。
不論是什麼信息,也不管它有多大的價值,如果不能消化吸收,加以有效運用,那永遠隻能算一堆廢物,對於你的成功將毫無幫助。還有,你所搜集的信息不見得都是有用的正確的,如果不保持清醒,不懂得如何分辨和取舍,那很難保證你不會受到模糊信息的幹擾,或者一不小心就走向了錯誤的道路。
上海有一家保溫瓶廠的技術人員,獲悉以鎂代銀作為熱水瓶瓶膽的塗層,可以節約大量成本的信息。於是他們從1969年起,花了10年時間,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成功試驗發明出以鎂代銀的鍍膜工藝。在準備慶功之際,有關單位查閱了西方某檢索工具,發現早在1929年就由英國一家公司試驗成功了這項發明,並申請了專利,但沒有推廣應用。而此項專利花5美元左右便可買到。
他們為“新技術”所做的努力就這樣白白耗掉了,毫無價值。如果你是這些技術人員的老板,還由得你不生氣嗎?如果這些人對“以鎂代銀”這一信息正確分析,加以消化,並加以善用,花5美元買回來這個專利,肯定是另一種結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