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規矩,不成方圓”,這句名言是告訴我們規則的重要性,可是如果過於刻板,認為規矩隻能立而不能改變,則是大錯特錯了。可是我們身邊很多人,卻都缺少那種改變的勇氣和膽量。
人生需要變通,所謂變通,就是不堅持一定的規則。現實中,在很多問題上是可以變通的。但在職場裏,有些員工就是不懂得變通的死腦筋。
賀裏是做業務的,他對自己的工作很熱情,也很努力,隻是在業務工作中不會變通,一根筋走到底。單價、利潤方麵,從不考慮其他因素,總是固定不變。如果公司規定一般情況下報價至少要一塊錢的利潤,他就一定要有一塊錢的利潤。就算客戶的數量再大,他仍然堅持不變。
有一次,有一個大客戶想與公司合作,由於賀裏的堅持,客戶見他的價格降不下來,隻好作罷。由此公司就白白流失了一些大的客戶資源,甚是可惜。老板知道後對賀裏發火說:“你這人怎麼這樣‘死腦筋’呢?為什麼不知道變通一下呢?!天下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能變通的呀!”
其實在做業務時,完全可以變通一下。數量少時單價的利潤提高一點,到數量增大時,單價的利潤完全可以降低一點,這樣又能留住客戶,整筆單子做下來的利潤說不定比數量少的利潤更加高,甚至高出許多。
由此可見,我們在平時的業務過程中不妨多變通一下,有時候從整體效益來考慮;有時候從多個角度來考慮;有時候從長遠利益來考慮,學會變著法子來做生意,靈活運用,相信一定收獲更多!
任何條令和製度都是特定條件下的產物。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重新製訂策略,切忌死守著“教條”不放。否則,這樣的員工因為沒有變通的能力,就會失去承擔重要工作的機會。
頭腦靈活、做事懂得適時變通的人,總是能夠得到比別人更高的成績。你的老板絕對喜歡有潛質的下屬,而不喜歡碌碌無為的平庸之輩。你如果想要表現出自己的才幹,使老板知道你具備更佳的潛質,適時變通是很重要的一個手段。不少老板認為下屬不懂變通,盡管他們工作非常努力,但這樣的人在上司心目中充其量不過是一頭老黃牛,隻能用來幹一些粗重的不需要什麼技術含量的活計,被人牽著鼻子工作。而心眼靈活的人,才懂得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掌握適時變通的技巧。
古語雲:“窮則變,變則通。”
當我們陷入山窮水盡疑無路的境地,且莫彷徨、畏縮,不妨另辟蹊徑,從沒有路的地方踏出一條新路來,從隻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路來,往往能走進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