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天若有情(2 / 3)

“她真的會嗎?那我不用等她了。”小鯉魚轉著眼珠問。

齊夢涵聽著小鯉魚和李因老師的對話,鼻子一陣發酸,她忙轉過頭去,幸好此時天色已經暗下來,李因老師和小鯉魚沒看清楚齊夢涵眼中的淚水。

天空中群星已經灑滿了黑幕般的夜空,大地開始沉靜下來,李因老師還有村長都陸續離開了小鯉魚家,最後小鯉魚爺爺奶奶一家人和齊合等人坐在桌子邊,大家帶著好奇的心情聽遼遠談論這些年傳奇般的遭遇。

隻有齊夢涵一個人靜靜地站在一邊,看著遠處的黑夜中的群山,猜想希音為什麼會到花溪來,而且和小鯉魚這麼熟悉,如果把希音已經離開人世的事情告知他們,他們是否會非常的悲傷,或許永遠不讓他們知道這個消息,也是件好事情。齊合來到齊夢涵的身邊,齊合看齊夢涵自從回到南城以來,一直心事重重,猜不透她內心在想什麼。

齊合說:“花溪是你母親出生的地方,你覺得怎麼樣?”

齊夢涵看著遠處的溪水,此時月光已經從山後升了起來,月色在靜謐的氣氛中像輕紗一般在樹梢飄動,竹子在溪水邊投下斑駁的黑影,在清澈的花溪裏閃動著光輝,仿佛是一條銀光閃爍的絲帶,不斷向遠處延伸,圍繞住遠處朦朧的田野。

“很美麗的山村!想不到我的母親就在這裏長大,我也在花溪住上一段日子吧。”

“你舅舅也說要在故鄉住上一段時間,你就隨著他吧,我明天埋葬好你母親骨灰就走,秦愈現在正是恢複的階段,她需要我。”

說到秦愈,齊夢涵想到易風,齊夢涵問:“易風現在回到南城沒有?似乎已經走了半年多了,應該很快回到南城了?”

齊合搖搖頭,這些日子以來,易風一直音信全無,很多未知無法猜測,或許碰到麻煩,也或許移情別戀,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更何況易風麵對的是一個朝不保夕的秦愈。

“等秦愈的病完全康複了,秦愈是否會一直等下去呢?”

“我想會的,她一定會等到最後,直到得出一個結果。”

齊夢涵不再說什麼,或許這是秦愈的天性,縱然希望很渺茫,但依然會堅持下去,就如當年易風一樣,雖然知道秦愈不久於人世,依然那麼愛著秦愈。對這樣真摯的愛情,齊夢涵心中感覺隱隱不安,或許這種不安來自嫉妒。

“合姑,你回到南城,順便幫我向秦愈問好,等我回到南城,我會去看她的。”當然,還有希音的墳墓,這一切都是齊夢涵沒有完成的心願,同樣,她也希望在她回到南城的時候見到古彥清,雖然她不知道如何麵對他。

對齊夢涵而言,這是一段生活平靜而內心不安的日子,這天晚上她又很晚才能入睡,村中公雞的報曉聲把她從夢中驚醒,她打開窗戶看著花溪村,整個村子被包裹在沉澱的晨霧中,遠處的樹木在朦朧中輕輕擺動著婆娑的舞姿,公雞的叫聲接連在不遠的地方響起,齊夢涵聽著窗外的聲音,想到了和古彥清在花鎮的日子,那一段時光也像今天這樣寧靜平和,古彥清的身影又一次占據了她的腦海,使她更加思念他。

陽光從山後爬起來,照射著清晨的晨霧。晨霧漸漸散去,在齊夢涵麵前展現的是一條清澈的溪水。在溪水旁邊幾條水牛悠閑地吃著河邊的青草,它們揮動著尾巴,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家裏的鴨子也紛紛從家裏跑出來,跳到小溪裏,梳洗著身上的羽毛,仿佛是一位清晨剛起床的少女,對著鏡子梳妝打扮。

齊夢涵起床走到戶外,伸了伸腰,深深吸了口早晨的空氣,清新的空氣衝進大腦,讓人的大腦清晰明快。

遼遠也起床了,看到齊夢涵站在門口,說:“夢涵,起得這麼早啊。”

“是啊,清晨的花溪很寧靜,享受這樣的寧靜。”

“好久沒有享受這樣的寧靜。”這是事實,現在的大都市都是不夜城,晝夜喧嘩,最缺少的就是寧靜。

“你要在這裏享受多久,合姑說處理完事情就回去。”

“這次回到故鄉,想多住些時日,如果你不想待了,可以和你姑姑先走。”

齊夢涵看著這寧靜的山村,寧靜的日子並不多,還是決定和舅舅在花溪多待一段時間,畢竟這裏是母親的故鄉,更重要的是她應該和小鯉魚搞好關係,方便把他帶走。

遠處傳來一陣說話的聲音,齊夢涵和遼遠朝不遠處看去,在花溪邊出現了李因老師和村長帶著幾個年輕力壯的青年,他們按照昨天的約定找人幫助遼遠把月祈的骨灰埋葬在溪嶺,齊合等人帶上月祈的骨灰,沿著花溪一直往上走,在村長帶領下來到溪嶺,溪嶺是花溪的水源頭,溪嶺被濃密的植被覆蓋,隨著海拔的變化,溪嶺的植被不斷地變化,走過濃密的闊葉林,往上走,是針葉林。

在溪嶺下的一處比較平坦的地方,一行人停下腳步,齊夢涵看到兩個土堆和兩棵鬆樹,村長說那就是月祈父母的墳墓。齊夢涵此時才想到這是墳墓,連墓碑也沒有,墳墓上長滿了綠色的青草,還開著幾朵野花,如果不是村長提醒,她一定想不到這是墳墓。

村長帶來的青年們在墳墓旁邊挖了一個坑,然後把月祈的骨灰小心地安葬起來,同樣弄了一個土堆,青年們在山上找青草,在墳墓上種上青草和一棵小小的鬆樹,據說這是花溪村一種古老的埋葬方式,他們有一種信念,認為人最開始是一堆土,經過磨難之後,最後也應該回歸到黃土,所以在埋葬的時候要麼蓋上草,要麼種下青鬆,這樣才算回歸自然、回歸大地。

齊夢涵並不懂得這些古老風俗,好奇地向李因老師打聽,李因老師給好奇的齊夢涵解釋這些民族傳統,李因老師解釋完了說:“你讓我想到希音,希音和你一樣總是那麼的好奇。”

“是嗎?”齊夢涵問。

“她和我一起教書教了一段時間,她很會帶孩子。”

“我想我也會在花溪住上一段,如果可以,我也來幫你吧,我可以教音樂繪畫。”

“那不是大材小用了,你可是高才生。不過,我和丈夫很快離開這裏了。正需要一個人來幫忙。”

“離開?我覺得花溪挺好的地方。”

“為了自己的孩子,不得不走。”

李因老師想起希音在花溪時候說的話,為了自己孩子的將來,她和丈夫不得不考慮離開花溪,前往丈夫的故鄉。雖然她知道故鄉需要自己,可是她不得不做這樣的選擇,李因老師覺得本來是偉大的母愛,突然顯得自私和狹隘。

“我想我在花溪會待一段日子,如果需要幫忙,我正好過來幫忙。”齊夢涵說。

“我替孩子們謝謝你。”

齊夢涵覺得李因老師是個開朗的人,而且總是帶著愉快的神情,一位單純淳樸的鄉村老師,齊夢涵心中對她充滿尊重的情感。兩人越聊越有話題。

在村長幫助下,遼遠和齊合看著青年們把月祈的骨灰安葬好後,鬆了口氣,總算完成一件壓在心頭很久的事情。不過想到連一塊墓碑都沒有,是否太簡陋。齊合把自己的想法告訴遼遠。遼遠覺得當年姐姐月祈要把自己的骨灰帶回故鄉,必然也希望按照故鄉的安葬方式進行安葬。不過齊合更擔心的是這樣一來,如果齊百準備上墳的時候需要千裏迢迢到花溪祭奠月祈,太多的不方便。她隱隱感覺到哥哥齊百會再次回到南城,把死去妻子的墳墓都遷移回來,他沒有理由不回來,到時候一家人又可以團聚了。

花溪的事情幾乎處理完畢,按照齊合計劃的一樣,齊夢涵陪著遼遠在花溪住上一段時間,齊合自己先回到南城。

齊合匆匆趕回南城,她心裏一直記掛著秦愈,秦愈的手術很成功,但是康複需要一段時間,在齊合和紫蘭的精心照顧下,秦愈已經能下床走路。

齊合到達醫院,紫蘭和秦愈坐在病床上開心地交談。秦愈看到母親從花溪回來,很愉快地問起齊夢涵是否回到了南城。原來是紫蘭告訴秦愈,齊夢涵已經回到南城,秦愈多日不見齊夢涵,很牽掛她,想到這次她回來,或許可以留下來,她非常希望齊夢涵能留下來。

齊合到秦愈的身邊坐下,看到女兒康複得很快,心中輕鬆了許多。齊合向秦愈解釋齊夢涵需要在花溪待一段日子才能回到南城,然後講了這次花溪行的遭遇,三個人在醫院裏談得興致很高。

“談得這麼興奮啊!”一個聲音從門口傳來。

秦愈聽到聲音,更加的興奮,這個聲音是如此的熟悉而久違,來人不是別人,正是古彥清。

“你回來了。”秦愈開心地說。

“已經到了年關,我已經嗅到鞭炮的味道了,怎麼能不回來呢。”

“你一個人嗎?老爸呢。”

“秦叔叔過些日子就回來。”雖然古彥清知道秦也是自己親生父親,但是一直稱為叔叔。他接著說,“今天我是來宣告一件重要的事情,大家先猜一猜什麼事情。”

“什麼事情?花鎮的公路要修通了?”秦愈說。

“快修通了,但我要說的好消息不是這個。”古彥清說。

“還是你找到女朋友了?”紫蘭調侃道。

“我立誌單身了!”古彥清無奈地看著紫蘭和秦愈說,“這件事情和我無關,和秦愈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