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輯 天人合一(2 / 3)

“太亂了!”有人有同感。“是太亂了!”有人邊擦汗邊大聲地說道。聽完大夥們的議論我大笑起來。

待大夥靜下心來,經我在現場具體解說,大夥對球規總算有點明白。示範完了我說:“從現在起你們聽我哨聲,根據我打出的判罰手勢進行比賽!”大家聽了全表示同意。

站在旁邊發愣的主任和消防隊長如夢初醒,立刻不約而同地關照各自的隊員:“好!好!前麵不算!下麵聽他哨子重新比賽!”

我用幾支彩色粉筆在雙方隊員衣服上編成了不同號碼,按我指定位置重新排好隊形,站到球場中央圓圈,找出兩位大高個子進行跳球,比賽重新開始。

籃球比賽畢竟是個速度快變化多,競技異常激烈的體育運動,沒有豐富的專業知識,當臨場裁判真沒那麼容易!而我也從沒認真學習過籃球規則!但我不緊張,盡量模仿八燈機的手勢比劃吹響了哨子。盡管動作很不標準,但臨場判結果令眾人信服。

因為球場比剛才確實規範多了!拉、絆、搶、跑這些犯規動作杜絕了。

一場球打了二十五分鍾,雙方打得挺有章程,得分也皆大歡喜:為此雙方握手言和。

廠工會文體幹事知道此事後很高興!馬上打電話給我們主任,意思是要將我臨時抽調到廠工會去配合籃球比賽。

“你可要全力支持啊!”文體幹事對主任再三請求。為此主任感到很榮耀,立即安排人去替代我的班。所以,我參在廠籃球比賽裁判上好好露了幾下,雖小失誤不少,但明顯吃大菜的情況沒出現過。

取得了廠籃球冠軍的本車間籃球隊骨幹,很快成為廠籃球隊員,真打到社會上去了!

這支無人敢小覷的籃球勁旅,在全市職工籃球聯賽上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主任目標實現了!全市職工籃球聯賽結束後,我被市體委聘為本市職工籃球比賽,裁判組成員。每逢節假日晚上,我總會準時來到本市唯一的燈光球場。

除遇雨雪天外,此地必有幾場籃球比賽且場場爆滿一票難求!在交通尚很閉塞的蘇北這城市,人們對觀看籃球比賽表現得異常熱情,場麵誇張得不亞於美國的“NBA”季後賽!讓人看了感到極其鼓舞!

而我此刻正正襟危坐在球場主席台上,在那張高高的,極具權威性的賽事裁判席上做些記錄呀、計時呀、舉牌呀等場下裁判工作。

而觀眾們卻用極羨慕敬佩的眼光看著我,並用很神秘口吻尊稱我為:“總才波(總裁判)!”

裁判組集中本市各業愛好籃球運動骨幹,他們像我的啟蒙者八燈機一樣,都是具有國家級籃球裁判資格大師!在籃球界如雷貫耳!特點都是反應快,判的準,與時俱進。作為新秀的我能清楚看到這些大師臨場發揮,如此高超水平讓我受益匪淺,“畢竟是大師確實是與眾不同!”

多年裏我參加過許多場籃球比賽。每到重要賽前,市體委總會請名籃球界競賽專家給我們講解新的國際籃球裁判法,案例都是美國NBA籃球比賽!

從此,約翰遜、喬丹等NBA籃球巨星的名字常在我腦海裏出現,許多新朋友也由此結識。有空我便主動向他們求教切磋。其中有位姓趙的先生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趙先生中等身材,白淨方正的國子臉上有雙睿智明亮的大眼睛,說話溫文爾雅,談吐風趣幽默,充滿理性,具有詩人的儒雅氣質。

聽說他在本市文聯工作,尤其使我難以忘懷的是當每次籃球比賽全部結束時,天很晚了,他騎自行車回家便會主動順帶我一程。

那時公交車本就少,有時比賽結束就沒公交車了,我隻能步行五六華裏回廠。夜深人靜的時刻他帶著我,在這條燈光昏暗的小馬路上慢慢的騎著。在迎麵微風的吹拂下,我們毫無顧忌地坦誠各自胸懷。

知道他是位專職文化幹部,因此攀談話題總離不開文學,我們談著海涅、泰戈爾、李白、徐誌摩、蕭紅,還有郭小川、汪國真等大家。

這位趙先生非常謙虛,他總是邊笑著邊真誠地對我說:“看來你讀的書不少,說得也很好!再努力點,爭取往文學方麵發展發展!”

但在後來的相當長時間裏,我發現趙先生不來參加籃球比賽了!細一打聽方知這位衣著樸素,為人謙和的趙先生,還真是位蜚聲中國近代詩壇的大詩人!前不久他被借調到《詩刊》雜誌社去工作。從此我便特別關注起《詩刊》等這些高水平文學刊物,常能拜讀到他與許多著名當代作家們的文學作品。

我漸漸發覺自己除對籃球運動有極大興趣外,從此又多了文學範疇愛好的追求內容!前年,已調回本市多年的我,因想請教些問題,與遠在蘇北淮安的趙愷先生又取得了聯係。

作為多屆中國“魯迅文學獎”詩歌獎評委之一,省作協資深領導的老朋友,他特地來信,真誠地對我的寫作方法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要求我“從經典文學作品,到經典曆史哲學,強化閱讀!”並對“文學,就是形象哲學!”觀念闡明自己的見解,讓我深有感觸。

像我尚在少年時,因對八燈機的崇拜而加人籃球裁判隊伍一樣,如今因崇拜像趙愷等眾多文學大師的才華,從而激活了我對文學天生具有的潛質,懷著對文學創作的極大興趣與激情,充滿信心地走進了這神秘浩瀚、變化莫測的文字語言殿堂!

吳之煥

上午從超市裏出來,覺得背後有人輕輕拍我的肩膀,回頭一看,原來是老友吳之煥。一晃數十年沒見,竟然不期相遇,我倆都顯得格外欣喜。

我們邊說邊笑,順便找張露天椅子坐下,天南海北、人情世故、舊友老事,聊得興致很高。不覺已是午飯時間,我邀他去附近飯店“弄幾杯”,他卻笑道:“一起吃吃飯可以,但不飲酒,因我已滴酒不沾!”並掏出張名片遞給我。但我清楚記得,眼前的這位老吳可是咱老酒廠唯一持有證書的評酒師,平常喜飲酒且量很大,因為廠長滴酒不嚐,有時為了應酬就會帶他上場去應付對手,酒廠嘛!久之,外人都稱他“吳廠長”,實際他是咱能源科抄抄水電表的,隸歸我管。

但他有時確實雷人。記得有次他以吹洋號姿勢站那兒僅分把鍾,便將一瓶白酒咕嘟咕嘟灌進肚,且“槍不走火”,談笑自如地上班去抄電表,全廠共幾十個電表他抄下數字,第二天與供電局對,居然毫不出錯……那酒量大得把原本想扳倒他的那幾位老酒鬼鎮得麵麵相覷,連稱“甘拜下風”!

現見我有點不信,便對我講起他的故事:老酒廠破產,他買斷工齡後不久就被一家民營公司聘用,主要工作就是陪老板出去喝酒。如今,凡開廠辦店的老板們心中,多少有點難言之隱:市場競爭與無處不在的酒文化息息相融,酒量的大小與某宗買賣的成敗大有內在聯係,發掘應酬善飲專才便成為老板們的用人重點。所以,曾有評酒師資質的吳之煥,再就業的機會比別人多:他的酒量有時確能把對手唬得驚訝收斂。生意上省去眾多周折不說,自己的肝髒也受到了明顯保護,這種常人不具備的特長,起到的作用使老板很滿意,但老吳的工作僅是飲酒應酬,如今年逾五十的他,久之,身體大不如前……為此他很苦惱,但一時也很無奈。有一天,公司裏來了位大客戶,生意已做到世界各地。老板設宴款待,老吳理當做陪。席間,這位睿智的年輕人能言善辯,酒未少喝,但公司產品價格卻被他忽悠得直降,老板漸漸感到招架不住,便遞眼色給老吳:“快使殺手銅!”

老吳心領神會,立馬叫女服務員上了兩瓶65度的二鍋頭,對客人笑言:“你提的條件咱確有難處,為此,我想以喝酒為定:若我能將此瓶二鍋頭在幾分鍾內站著喝掉,並還能繼續喝酒,這價格由我,反之,則由你,若何?”說完兩眼緊盯客人,本想對方能就此打住。誰知這位北方老弟更爽快,也笑道:“俺吧雖不能反客為主,但知喝酒者先敬為上,這樣吧,再上兩瓶二鍋頭全打開,用十一隻碗倒滿,若俺喝兩碗,你喝一碗至完,這價格由俺,反之,隨你,若何?”說罷,揮手叫女服務員過來,對她耳語一番後,那位年輕女服務員立馬笑著應承,很快拿來,擺好,倒滿。見這陣勢老吳心裏不禁咯瞪:“哇!我恐怕真遇到高手了!”用餘光暗窺自己老板,見他此時卻埋頭打手機佯裝不知。但從未輸過酒的老吳,為爭口氣搶先出手,舉起碗酒仰頭灌下,隨後又去拿……但當他剛喝完第四碗酒時,突感眼前一發黑,終把持不住,頭一歪,“咕咚”一聲趴倒在桌上……

而那位打小在高寒地域長大的壯小夥呢,不僅將餘下的酒全喝光,_且頭不昏、行不亂、“槍不走火”地用一隻手臂輕輕一挾,便把老吳連拉帶拖,走出酒店門。司機將轎車開來停穩,大夥將他扶上車時,眩暈中老吳踉蹌一下,來個正宗酒後撞車——將自己腦袋重磕在轎車鋼框上!

然此事卻激活了老吳的靈感。酒醒後他躺在床上細忖良久:如今大家拚命掙錢,不就是為了身體健康,生活幸福?“應酬飲酒裏的技巧學問很多,這方麵咱有豐富經驗,所以我決定馬上辭職自己辦個‘應酬保健谘詢公司’。嘿!沒想到,也跟酒後代駕一樣,咱業務啊還真有人來理會,看前景這生意漸漸也很不錯哩!”聽老吳興致勃勃地說,我方認真細看其名片,覺得立意確很新穎:“Iinternationals,酒量控製教練,應酬保健顧問——吳之煥!”

“著名品酒師勸君:不良飲酒有五大危害……第五:酒後駕車,危害……”“最佳速成控酒:辦法問我!”特別是那譯作“國際”的英文單詞使我感慨:“新形勢下總會衍生新興行業,這聰明的老吳對形勢吃得真透,會抓住機遇找到自己新的立足點,就這事可看出:他的立意目光還真夠遠夠高哩!”

魏兄

說一個人,十年,幾十年後的變化肯定了得!但也得看其變化的實質是什麼。譬如那位外號叫“鐵卵”的摯友,咱的老同學魏兄,與我同年下鄉插隊十年後,調上來時有啥變化?

又瘦又黑,年齡二十七八,敞胸露懷、說話粗魯、隨地吐痰、亂扔煙蒂,形象比真正農民還邀遏!進廠後雖收人不高,但結了婚,生活有老婆料理管束,行為舉止大有長進。開頭幾年當翻沙工,每月另有幾塊錢營養費,剛好每晚酌點酒,心裏也很滿足。後來他調到護廠隊幹廠警,收人雖略有增長但物價同在上漲,然每晚小酒絲毫未受影響……

夏天某日上午,他身著製服,挺胸凸肚站在廠門口值勤,有個人,騎輛不多見的“幸福牌”摩托車旋風般啪、啪、啪從廠門口急馳而過,又掉頭“呼”地開到魏兄身旁,突然“嘎”地急刹車,頓時髒水全濺到魏兄身上,惹得行人大笑。這小子嘴裏還奚落:“喂!看門狗魏平民,這輩子你隻配當隻落水狗!”說完,“呼”地一溜煙開跑!留下句“抱一抱啊,抱一抱,抱著我的妹妹上花轎!”魏兄方知這刺兒頭是誰!此人曾是本廠職工,因在廠內偷東西時被他當場逮到,除名後現幹個體戶,聽說已“發大財了!”

此事對他刺激很大!我知道,他如認起真情況將會比較嚴重!上學時,有次為替我打抱不平,他一拳將班裏高他半個頭的陶胖子打得滿臉開紅花,弄得這家夥如今都很少和他來往。

不顧廠領導“馬上提副隊長”的承諾,老婆眼淚汪汪相勸:“隻要你不辭職,家裏啥事也不用你幹,每天可喝兩頓酒!”但馬上補充:“但肯定不是名酒噢!”也失去往日誘惑。“我知道大國企待遇目前還行,換了別人指不定會這樣幹,但我要爭口氣!”他對我說,“不幹出點名堂,今生老子誓不為人!”

改變他人生軌跡的,就憑這句話!湊了點錢,他當下辭職租個店麵開了個小門市部,開始做零售生意。但市場經濟不靠賭氣成功,譬如好賣的材料卻總批不到,發展比想象艱難得多。最難的,是年三十晚上兜裏隻有十塊錢!把他老婆氣得,僅買瓶便宜瓜幹酒,燒碗大白菜,氣鼓鼓端上桌,板了臉大屁股一撅,拉著兒子回了娘家!但他並未氣餒,就著大白菜自酌,陷人沉思。一番深思熟慮,他扔下酒瓶,一溜小跑到門外小店打電話給我,說“提前拜年!”並請我幫忙找家銀行貸些款,“我決定辦個裝飾材料加工廠!”

加工廠開張不久,機會果然來了!

房地產業像打激素般突然飄升,裝飾業也水漲船高。頗有遠見的魏兄,從老家得到低價優質原材料,廉價勞力支持,優勢凸顯很快擺脫窘狀。但市場大了問題複雜,矛盾更突出。那天他叫我去加工廠看看,見他處理一件事我看出了端倪。

三輪摩托車風馳電掣,開出市區來到郊外,在一片堆滿木類裝飾材料的場地停下。魏兄說這裏原是附近生產隊廢棄的養豬場,現租給他辦加工廠。走進車間裏,木工車床正隆隆響著,地上到處是木屑皮和半成品。工人們都戴了防護帽在機床上操作,看到老板來了就關機站在原地不動。這裏的負責人是他內侄,聞訊趕來,並搬張舊竹椅。魏兄板著臉沒看他一眼,隨著那張舊竹椅“吱呀”一聲呻吟,他一屁股坐下,伸手從口袋裏摸出香煙打火機正準備點火,抬頭見一塊“嚴禁煙火”的牌子正衝著他,隻好忍住。

轉過臉他兩眼直勾勾地盯著內侄的臉,看了好一會兒,忽然大聲問:“打架?是為什麼?”內侄支支吾吾向他彙報,剛講到一小半他就惱了:“老子整天忙得頭啃著卵,叫你來幫忙負責,你卻遇事不動腦子想辦法,就知道和人去拚刺刀?”說著他忽地站起來,閃電般揚起戴滿金戒指的右手朝內侄臉上猛捆!“叫你也嚐嚐!”話音未落“啪”的一聲脆響,內侄的瘦臉上暴出粗大的手指印,人被打得晃晃悠悠,我上前一把將他扶住,總算未跌倒。“把那滋事的找來!”魏兄命令。不一會兒,那人跑來,一見魏兄臉麵煞白,兩眼骨碌碌直盯地麵。魏兄故意憋住氣不出聲,虎著臉兩眼直勾勾瞪著他足有五分鍾,直到把那人盯得渾身不自在,左右搖晃,心裏恨不得找個地洞馬上鑽進去!

“喂!收拾行李你立即滾吧!”突然魏兄聲大如雷的怒吼把牆麵震得嗡嗡作響,在場的人冷不防也嚇了一大跳!由於心虛的緣故,那人咚地屁股跌地癱倒。驚魂未定。“不走!馬上把你捆了送公安局!你呀!去坐大牢吧!!”魏兄又一聲怒吼!那人頓覺六神無主,連滾帶爬地站起來一溜煙跑回宿舍,魂不守舍地將行李橫七豎八地斜背在身上,很快沒了蹤影!

魏兄心火算是平息點,又命內侄:“召集所有工人來開會!”

沒多久,工人們到齊。隻見他腳踏舊竹椅,左手叉腰昂頭揮動右手臂,張大嘴巴,用家鄉土話滿臉通紅高聲訓斥。我聽清了大概意思:我辦的是工廠,不是鬥狗場!給了你們掙錢機會不珍惜,反而淨給我找麻煩,但倒黴的還是你們!從現在起,不管是哪個人,隻要不服從管理偷懶打架,立即開除滾回老家仍去種田!那班鄉親聽了無人敢吱聲。他撤掉內侄職務,換上位老工人“全麵負責”,加工廠馬上開工生產。

我回程路上一想“你呀,就坐大牢去吧!”這句話,便忍俊不禁,感到他真絕。他卻苦笑說:“我辦廠,是想要創事業賺大錢的,像這樣,真要弄出人命或傷手斷腳的,我忙個球啊!這幫東西,給了他們機會不珍惜,除了渾身流氓惡習外,啥也不懂,真是便宜無好貨!素質太低,真傷腦筋!”

我大笑後對他說:“目前小打小鬧這辦法還能管用,但工廠上了規模就夠嗆,可要潛心研究點科學管理方法,從長遠、長期發展考慮,我建議你快去人才市場,找些專門人才來參與生產技術和安全管理,否則出了問題那可真的很麻煩!”魏兄頻頻點頭。

聽了我的主意他高薪挖來好幾位管理高手和技術骨幹。一番整頓,生產技術企業管理慢慢走上正軌。加上市場太好啦,連擴大生產規模還來不及供應,那些批發商們開著貨車,懷揣銀子在廠門口排隊等提貨!但此時魏兄卻居安思危,“門外狼來了!”搞市場經濟是有錢大家掙,決不能讓你獨家壟斷!所以同類加工廠如雨後春筍,麵對競爭蜂擁而出。

我又給他出主意,“趁別人立足未穩時,趕緊出國考察,親自摸清國際行情,盡快找幾個頗有實力的大代理商合作,走國際化、品牌化道路,使自己的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站住腳!”他一聽連拍腦袋,豎起大拇指對我說:“高!高!實在是高!”對此馬上付諸行動。

他暗中使勁,幾年下來,終將國內外市場搞大搞響。魏兄有實力了!隨之投巨資在開發區買地造廠房,光占地就好幾百畝,職工大部分是原幾家國營木器廠的下崗工人,上下班有廠車接送。每年要留幾次洋的魏兄,不僅視野開闊,形象也大變:一年四季西裝革履,舉止高雅,談吐謙虛很有品位。難怪他老婆有天汕笑著對我說:“德行!像換了個人似的,原來回來,總別了脖子斜了眼,對我扯大嗓子喊‘喂!老子今晚吃什麼?’現在,一進門,眯眼低聲下氣對我‘太太你好!我回來啦!’說的哪門子外語,我咋回答喲!”

當年濺他渾身髒水的那家夥,後來混得別說幸福牌摩托車啦,褲子不當掉就算不錯了。魏兄知道後專門派人把他找來,好酒好煙好飯招待他,並說:“其實,我很感謝你當年上的那堂課,如果不是那樣,恐怕我不會有今天,如不嫌棄可到我這裏工作,任務就是專門幫我養好都條看大門的大狼狗!’,一席話把這小子說得頓時淚流滿麵,羞愧難當,差點跪下叫魏兄“親爹”!

前年春節前,魏兄親駕奧迪Q7,同我到他剛裝修不久的那座別墅裏去參觀。看了這幢帶大花園、大遊泳池,裝演極豪華且依山傍水的高大別墅,我對他說:“啊喲,你家夥,住凡爾賽宮裏哪!”

“差遠啦!差遠啦!‘革命尚未成功,同誌尚需努力’!……”他老婆悄悄對我說:光在別墅裝飾上花掉的錢,兩個七位數!我笑著對這渾身珠光寶氣的女人說:“看現在,坐奧迪Q7、住大別墅、喝茅台、滿世界飛來飛去!不當大老板能行?”

這女人聽了立刻笑著說:“歸根結底,一是改革開放政策好,二是交的朋友好啊!”我聽了心裏很平衡,可再一想,明白了:“嘿!瞧這女人噢,她挺明智也蠻會說話的嘛!”

瑪麗

“每周上24節課!”德國婦女瑪麗邊用竹筷小心夾起盤中的一隻溜圓草菇,邊用流暢的英語與我女兒交流。根據中德兩國文化教育交流協議,作為代表團成員之一的她,這幾天由我女兒所在學校負責接待,但吃住安排在我家。

“我認為全世界教育……”柔和燈光下的瑪麗侃侃而談,內容與德國目前的教育製度有關。我發現她那雙犀利的眼睛是湛藍色的,臉龐被高鼻梁襯托著更顯睿智,談話姿勢也很優雅。女兒將她的意思及時翻譯給我老婆,從老婆振奮的神情可以看出語言不通沒阻礙她們之間的職業共鳴且聊得很投機。雖然我啥也沒聽懂,見她們嘰裏呱啦很熱烈,本擔心會冷場的尷尬不複存在,於是很安逸地邊呷著啤酒邊裝模作樣地頻頻點頭。

此前知道瑪麗是位素食愛好者,所以晚餐桌上除了熱氣騰騰的大米飯,其他都是新鮮蔬菜。“您吃得慣嗎?”因為她將在我家住到下周二,這幾天的生活安排成為我們的重點——既要讓她體驗到當今中國人豐富多彩的生活,又須充分尊重她的習慣嗜好,但對這位首次來中國的女人有何具體要求,譬如口味如何等一無所知,於是通過女兒向她詢問。

“Very good ! Very good ! ”不料瑪麗豎起大拇指,用勺子從瓶裏舀出紅剁椒和在飯裏吃得津津有味,從其真誠的眼光判斷此言發自內心!

她的家在德國法蘭克福附近的小鎮上:“德國人多喜清靜生活,除特殊場合外不大喜歡喧鬧。比方說,許多人雖在城裏上班,但把家安在鄉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鎮,這樣安排圖的是清靜!就是那些住在城裏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圍的無噪音,我們屬此類家庭。”瑪麗手指我家窗外認真比畫。

她說她在法蘭克福重點中學任英語老師,另外還教形態藝術及體育,“在德國,無論男女都要滿65歲才能退休!”聽她解釋我們明白了。“我很熱愛這份工作!”她接著強調,“我丈夫是位機械博士,作為公司CEO常來中國出差,他很忙也很帥!”這位長著標準日爾曼臉型的美女說到這裏,嘴巴停止咀嚼,湛藍色的眼睛久久凝視手中的啤酒杯,毫不掩飾對丈夫的眷戀。“半個月,隻要半個月就能……”聰明的女兒馬上笑著說。

“ Yes”瑪麗聽後緩過神也忍不住笑起來,“Imsor!”還有點不好意思地打個招呼,她放下竹筷拿起玻璃杯喝口茶水,接著摸摸自己的肚子用句生硬的中國話說:“我飽了,飽了!”誇張滑稽的樣子讓我們看了全哈哈大笑。

或許精誠所至,或許飯菜很合口味,飯後的瑪麗一直很興奮,她大大咧咧地坐在沙發上,邊喝綠茶邊話語不斷,女兒將其意思及時傳遞,交流極其融洽。聽著女兒嫻熟的翻譯我非常欣慰,先前真不知她英文口語竟如此流暢!

聽瑪麗不無感慨地說:“在我頭腦中的中國,基本還停留在男人戴瓜皮帽,女人裹小足,街道破破爛爛,經濟十分落後的時代!可一踏上貴國國土發現情況完全不同,尤其到你家一看我更驚訝了!”說完手指身後潔白的牆麵。

此舉讓我莫名其妙,可聽她細說馬上恍然大悟。

原來,細心的她一踏進我家客廳就發現牆上掛著幅書法作品,又見占房間小半麵積的書櫥裏的書籍中,竟有許多外文版世界名著。“你們很有文化,家庭生活條件也不錯!”環顧地麵程亮的實木地板,櫃前的飛利浦彩電,還有二十層高豪華公寓大飄窗外的輝煌美景她說。得知此書法是我的拙作時她驚訝了,抬頭瞪眼對我重新上下打量,完了用不無崇敬的口氣對我說:“啊,您是位藝術家啊!”我解釋說這是業餘愛好,她笑著翻開我那本新作豎起拇指連說:“歌德歌德。”見她一副日耳曼人特有的認真神情我真有點忍俊不禁。

法蘭克福位於萊茵河中部支流美因河下遊,是德國重要工商業、金融業和交通中心,也是德國最大的航空站和鐵路樞紐。德國聯邦銀行總部就坐落在法蘭克福位於萊茵河中部支流美因河下遊,是德國重要工商業、金融業和交通中心,也是德國最大的航空站和鐵路樞紐。德國聯邦銀行總部就坐落在法蘭克福。

這裏的證券交易所經營德國85%的股票交易,更令人肅然起敬的是法蘭克福誕生了世界偉大的詩人歌德和《安妮日記》的作者安妮·法蘭克!所以瑪麗知道我也喜歡寫作時,自然聯想起這些偉大的德國人。

聽女兒解釋:“現在中國市民家庭基本能具備此生活條件!”瑪麗感慨地說:“沒想到中國已如此現代化!”她說其實德國人住房理念跟中國人近似,也是采取按揭購房方式:“年輕人要幹到退休房款才能全部還清,法蘭克福市中心五十平方米左右的公寓房,價格八十萬人民幣左右!”我心算下來,房價與中國中小城市竟差不多。

交談融洽,所以時間過得很快,不覺已晚上9點半了,瑪麗看看手表後認真和我們道聲晚安便一頭鑽進她的臥室。因為明天是周六所以我們對她說:“明天你可以睡個懶覺,上午九點起床!”她聽後用手指做了個大大的“V”字。

由於她的到來,早餐安排肯定豐富許多,所以第二天上午8點不到我們就起來忙碌了。計劃今天上午陪她到西太湖遊覽,然後在附近花鳥園午餐,金秋十月是年輕人喜結良緣的美好時節,那裏肯定會有盛大婚宴舉行,今天是中國傳統的好日子,所以絕不會令人失望,正好讓瑪麗領略中國豐富多彩的婚姻文化。

9點整,瑪麗穿著睡衣打開房門,可一見我們已在忙碌,她就手舞足蹈哇啦哇啦大嚷起來,弄得我們麵麵相覷不知所措。幸虧睡眼惺鬆的女兒起來了,兩人一通嘰裏呱啦後,瑪麗才走進洗手間——德國人習慣早上洗澡。

我趕緊問女兒:“剛才她幹嗎?”女兒笑笑說:“不是說好九點起床嘛,你們怎麼全……”我們這才真正領略日耳曼民族的嚴謹認真。

從她手中的數碼相機忙個不停看出,西太湖的美景讓瑪麗心曠神怡,尤其坐落於湖畔的花鳥園今天格外清新美麗,奇珍異卉爭芳鬥豔,進去就如置身世外桃源。真要感謝經營者,今天中午這裏竟有百多桌豪華婚宴,奇緣如同專為我們安排一樣。

據透明包廂那位漂亮女服務員的介紹,平常這裏婚宴不超過十桌,今天竟有一百二十桌!我將這情況講給瑪麗聽,她聽了雙手合十接著朝上一舉,兩隻俊美湛藍的大眼朝上翻了幾下,然後再手捂胸口說了句:“上帝啊,我真的是太幸運了!”

我知道,在歐洲,年輕人的婚禮是在教堂裏舉行的,頂多有百多位親友參加,婚禮結束回到自己家裏舉辦宴會。“現在竟有這麼大場麵,哇!簡直太壯觀了!我要好好開開眼界!”說完這話,瑪麗拿起相機一陣風跑了出去。

莊嚴的音樂驟響,司儀幽默詼諧侃侃而談,婚禮在既定程序下有條不紊地進行,隆重繁褥的中西合並璧婚禮讓人耳目一新,瑪麗看得更是目瞪口呆。

上千人的筵席同時開桌,穿梭上菜的情景令人暈頭轉向。見瑪麗在筵席間東竄西奔到處搶鏡。“把這情景全塞進小小的數碼相機裏,確是件技術與體力並舉的重活!”我深有體會地想。果然,待她氣喘籲籲回到包廂滿頭大汗坐定不久,嘴裏“Good, Good! ”同時便迫不及待地對著一桌子美味佳肴大快朵頤。“看來她胃口不錯!”大家見了麵麵相覷可想法雷同。看她興致極高,我們決定午餐後再帶她去紅梅公園遊覽。

從花鳥園出來已是下午3點多,寶馬、皇冠、奧迪Q7三車將我等直接送到紅梅公園。

“讓她體會中國人的休閑生活,看看咱這座城市的開放程度!”如此安排不乏含蓄,“展示普通人生活,最能體現國家的繁榮富強!”趁瑪麗目不暇接看著車窗外,女兒回頭對我說。

周末下午,紅梅公園裏遊客摩肩接踵。平坦的大草坪,幽靜的林蔭小道,曲徑通幽的湖邊石階,還有玫瑰園裏的爭芳鬥豔,紅梅閣蒼勁華表、錯落有致的木欄步行橋上的男女遊客,尤其互相謀麵時,人們臉上友好的笑容讓瑪麗沒感覺置身異邦,手中的相機自然也沒了空閑。

走著看著,剛走到遊艇如織的湖畔瑪麗突然止步,見她欣喜回頭用手指按住嘴唇示意,我們莫名其妙,可細聽耳畔悠揚的薩克斯奏曲終於明白,原來湖畔石級上站了兩位樂器愛好者,他倆正默契地吹奏一首古老的外國歌曲,周圍眾人都沉浸於如醉的享受。“這是門德爾鬆的《仲夏夜之夢序曲》。”瑪麗不無崇敬但語調低沉地介紹。

看到瑪麗神態激動,我頓時理解她在異國聞鄉音的心情,特別在先前曾聽說她大兒子也是位音樂家,收養的另一位拉美小夥雖性格有點孤僻,但也有音樂天賦,尤其吉他彈得很棒。“兄弟倆常在法蘭克福舉辦演奏巴赫、貝多芬、理查·施特勞斯,還有門德爾鬆的名曲音樂會!”說到此瑪麗毫不掩飾內心的驕傲,更不難理解她的過人音樂感知。

門德爾鬆·巴托爾迪(1809-1847年),德國作曲家,生於漢堡,12歲開始創作,17歲即完成《仲夏夜之夢序曲》,21歲起研究和整理巴赫的作品,為這位音樂之父的作品得以複生作出了最重要貢獻。27歲在萊比錫任指揮”1843年創辦德國第一所音樂學院,38歲時即病故……德國人喜喝咖啡如同中國人喜喝茶,尤其鍾情星巴克咖啡,為滿足她的願望,晚飯後,我們來到南大街泰富樓上的星巴克專賣店。

果真,瑪麗端起這小小的杯子,便迫不及待地湊近鼻子反複嗅聞,模樣像是遇到久違的朋友,從其興奮的眼神看出她早已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

品嚐著香氣撲鼻的咖啡,瑪麗打開話匣子,她滿腔熱忱地講起巴赫、貝多芬、勃拉姆斯、韋伯、門德爾鬆還有查·施特勞斯等德國著名音樂家的生平與不朽作品。

我對她介紹了中國的琴棋書畫,介紹在音樂創作上影響世界樂壇的幾位中國大家: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作者陳鋼,二胡獨奏曲《病中吟》作者劉天華,《二泉映月》作者阿炳(華彥鈞)等,瑪麗全神貫注傾聽著,嘴巴不時發出嘖嘖讚歎!

見她杯子空了,我請服務員再來一杯,她接過咖啡就用手誇張地比畫說:“今夜我恐怕要豎在床上了!”女兒聽了哈哈大笑:“她說今晚要失眠了——因多喝了一杯美妙的星巴克!”

通過交流各自燦爛的文化,我們對瑪麗豐富的曆史知識刮目相看。這才明白,她到星巴克想體驗的,不僅是濃馨的咖啡,更是想享受這裏特有的文化氛圍,事實上通過近距離交流,我們更了解了德國這古老國家的曆史文化。

在她的交流工作即將結束前,我抽空專門揮毫,一氣嗬成兩幅書法作品。“這是中國古代著名詩人曹植與蘇東坡的《洛神賦》和《水調歌頭》!”當我大概解釋這兩首詩的詩意時,瑪麗瞪大眼睛興致盎然,特別是弄清“但願人長久,千裏共蟬娟”這句詩的寓意後,她鄭重接過作品,我發現她眼眶裏又溢滿熱淚。

問及她此次來中國的感受,“除了綠燈時間太短有時來不及過馬路,還有中國的學生都很不容易外,其他都是very good, very good! ”她很真誠地對我們說。

幾天後瑪麗回到德國。半個月後女兒收到她的來信:“我很喜歡你與你的家人,也很希望你們能來德國法蘭克福我家做客……我一定要爭取再去中國你家,那裏真的很美!”這才弄清她原來是法蘭克福一所著名中學的校長。

小姑父

崇啟大橋正式通車,江蘇啟東全麵融人上海一小時都市圈,這消息讓我們崇明啟東的所有親戚,尤其是小姑父欣喜若狂,一時電話被打爆:“今年過年回來啊,花生黃豆,還有……你們一定回來啊!”這不由讓我想起前年回去探親的情況。

大年三十清晨,寒流忽至,氣溫零下五度,冷兮兮的我們,從崇明的港沿鎮包了輛麵包車,來到去啟東的渡輪碼頭,此刻渡輪還沒來,可碼頭上人山人海。聽說這崇明人的根啊,大都來自於江蘇啟東海門一帶……

隔夜小姑父就念叨“明早咱們爭取趕早班渡輪渡江”。之前我們在他家已待了兩天。昨天中午喝了滿臉通紅,他手舞足蹈時突然宣布:“為我做完壽,咱們全去啟東老家過年!”他老人家的生日是臘月二十九,今年剛好七十大壽。

從崇明他家到啟東實際不遠,僅僅一江之隔。所以我們提著幾個大塑料袋子(裏麵是小姑父準備給我們帶回去的花生、黃豆、芝麻、香芋、鹹鵝蛋、鹹鴨蛋,還有赤豆等)在擁擠中沉甸甸躇珊姍登上渡輪。可此刻也隻好站在船甲板上了,因那間狹小船艙早擠得水泄不通了。凜冽的西北風毫無遮掩地刮在身上,大家感到快要凍僵了,有人躲在渡輪上的一排大卡車後麵避風。“崇明到啟東的大橋正在建造中,最遲後年年底通車。到時汽車幾分鍾就可過去,那真太方便了!”小姑父哈口氣笑著說,大家聽了頓時活躍起來,想到祖輩的企盼即將實現,籠罩在節日氛圍中的人們,心裏有股暖流自然貫穿,這情緒感染了我們,遠眺對岸模糊的輪廓,周圍滔滔江水,心情也起伏不定。

自實施績效工資補發到一筆鈔票後,妻子就念叨:“春節定要到崇明、啟東去探望探望咱老家親人。”先前我知道,幼年她曾在啟東鄉下的兩個叔叔及嫁到崇明鄉下的小姑媽、大姑媽家裏待過多年。這人啊,回想起童年舊事,有次餓了曾在誰家喝了碗好爽的大麥粥;渴了,誰又曾在半夜摸黑,去地裏摘來隻水菜瓜給自己吃,現想起倍感思念,且屈指一算,她已40多年未與這些親人們見麵了,可謂情感真切。於是我去預定了火車票,那日清晨,連同當高中教師放寒假的女兒一起,我們出發了。

一路上妻子回憶說,小時候從這裏去崇明、啟東,須天不亮乘早班火車趕到上海,下來坐公交車中轉幾次到江邊,再乘輪船到崇明。到了崇明輪船碼頭轉乘長途汽車兩次,然後步行好幾裏鄉下小路方到小姑父家,這時天就很黑了。若遇天氣不好,當天還到不了崇明——因輪船不開。即使她參加工作有次暑假去也是如此。所以我們事先早作好充分思想準備,且今早還是小雨加霧。從家中出發乘動車到上海,隨後坐地鐵到中山北路換乘公交車——申崇大橋早已通車。這輛坐滿旅客的公交車在瀝瀝小雨中駛向浦東,很快上了江邊引橋。

初窺長興島隧道,燈光明亮信號閃爍,道路寬闊筆直。各司其職的現代化管理,各處均顯井井有條——雖春節來臨,隧道內車輛穿梭如織,但秩序有條不紊。

駛出隧道不遠便駛上恢宏的長江大橋——霧蒙蒙的江麵與橋麵幾近一體,捏新的公交車行駛在平坦寬闊的橋麵上,如同騰雲駕霧天馬行空,仙境般感覺真難表達。車子駛出引橋駛上神秘的崇明島,見車窗外寬敞道路旁的田野綠油油的,別墅群星羅棋布,妻子感慨萬分:“變啦,真大變啦!”車裏旅客大多是崇明人:“哎呀,不說這麼多年了,就是半年不回來,你也認不出!”看上去是位生意人的中年漢子,操著標準的崇明話對我們說。“是格呐,到上海圖女家住了一年,結果好了,馬路拓寬阿拉回去不認識路哉!嗒,隻叫女婿陪了!”坐在後麵的一位老婆婆指著邊上的中年男子笑著說。聽大家議論紛紛,從話中聽出,都是在說自己身邊的變化如何如何。

車子直達陳家鎮時才上午九點多。

下了公交車打的直奔港沿鎮。七拐八彎來到小姑父家門口時,抬腕看表是上午十一點多,“未想到雨天裏竟也如此順利!”妻子又是感慨不已。“是啊!島上村村間都通水泥路了嘛!”出租車司機笑著對我們說。車子剛在路口停穩,就見不遠處那幢小樓裏跑出一高一矮兩位老人。他倆邊揮手邊大喊,跌跌撞撞往此奔來,看見後麵還跟著一大幫子人,妻子定睛立馬激動,立刻迫不及待大喊:“小姑父小姑媽!小姑父小姑媽!我是……”立刻打開車門如箭般射出,外麵霏雨陣陣,但她全然不顧,如鳥般張開雙臂朝前猛撲而去!“乖侄女啊,你真的來看望我們啦!”一群人頓時抱成一團……

嗚咽中夾著男人們爽朗的大笑聲,大夥擁進小樓。寒暄坐定哈著冷氣喝著熱茶,我舉杯抬眼細瞧這位沒謀過麵的小姑父。此人板刷頭、刀條臉、細眯眼,四肢頑長估計一米八左右,挺鼻梁、大嘴巴、遮風耳,雖滿臉清瘦年已七旬,但大冷天衣著利索手腳靈便,精神抖擻的硬朗樣,想象他年輕時那帥勁……此刻大光腦袋下輪廓分明,臉上五官笑成一窩,“早知你們要來,所以未賣的糧食、花生、大豆、赤豆全集中堆在這裏,還有自醃的鴨鵝蛋、雞鴨魚肉!”稍定,他便迫不及待拉我們樓上樓下看個不停,指著屋內小山般鼓鼓的口袋和大小瓶罐,他用崇明方言很得意地對我們顯擺。“估計這些東西不止萬斤喲,小姑父啊小姑父,你也夠搞笑呢。”我笑了說。“農村人就是真誠,一點不誇張!”女兒笑著對我妻子說。“啊,你們在說啥?”小姑父用手遮著耳朵問我。我連忙打岔說:“問你現在在家平常幹啥?”小姑父明白了:“哎呀,我們全家人一年忙到頭!”開始如數家珍。

家有十一畝地,除種糧食外還種各種蔬菜,夏天種西瓜運到上海市區去賣,崇明自產的瓜果蔬菜香芋,雞鴨羊魚蟹等,均屬無公害綠色食品,絕對環保,很受市區居民歡迎。接著小姑父不無感慨地說:“申崇大橋沒通車前,每年夏天租車去市裏賣西瓜,下半夜起身算遲了——要去趕早班渡輪,否則……現在大橋也通啦,運輸簡直太方便啦!”他自己說得欣喜若狂。

女兒初涉農村,對鄉土風情很感新鮮,稍微喝點熱茶便坐不住了,自己溜到小樓內外東看西轉,對後院羊圈內哮徉直叫的山羊,很快產生興趣,進屋拖我出去還不停追問:“山羊平日裏除吃青草外,還吃蘋果和牛奶嗎?”此言一出眾人大笑不止。“城市的年輕人,到農村問的問題真幼稚天真令人發噓!”她表哥邊忙進忙出張羅著,邊笑著對我們說。

看見廚房間吊了兩大月鮮肉,女兒連連追問:“這是啥肉?”此刻小姑媽正在大灶頭上嚼裏啪啦忙碌著,聽見立刻笑著對她說:“這是我們自家養的羊宰的肉——過去我們就住在羊圈旁的那兩間小屋裏。”妻子朝窗外看看,連說:“是的是的,原來就住那兩間簡陋低矮的小屋,現在可大變樣鑼。”小姑父立刻說:“咱們這幢小樓造了也沒有幾年,村裏家家都是別墅了,我能不造嗎?”他說得伸頸昂頭青筋直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