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輯 江山美好(2 / 3)

文化人與眾不同的理念表現在內裝飾上,我發現樓上樓下牆麵掛了好幾幅油畫,像是《江山如此多嬌》之類,與農家特有的吉祥物對照還真有點雅俗共賞的味道。

“再掛些名人字畫,弄點名人下榻過的照片,主動邀請幾位知名藝術家、作家過來休閑休閑,搞搞創作啥的,這樣你這裏就成了蠻有文化氣息的度假沙龍!”指著別墅旁邊那座氣度不凡的竹園和魚池,我半開玩笑地對他說。“金點子,真正金點子!下次你來我定免費接待!”沒料他聽後笑逐顏開,隨後一本正經遞上名片,細看內容:“喲,xx第一家嘛!”不過從沒路可走的東邊竹林出來,這幢別墅位置確是本村第一家。

回來對畢羅氏——已弄清他姓羅老婆姓畢,可大小事他都聽老婆的,所以改稱他為“畢羅氏”——說起這事情,誰知他不屑一顧撇撇嘴說:“他啊,在我們這裏還早著呢!”同行必妒可見一斑。

回程時太陽露出久違的笑臉,但道上車輛擁擠不堪,看看基本是返程車且東南西北的都有。好不容易上車坐定,我掏出一張當天的報紙細覽,有則最新信息引起了我的注意:“沒有電視,沒有空調,沒有煤氣,夏天靠電扇,冬天靠火爐,鼓勵客人自己動手做三餐……這種與農家樂大相徑庭的‘洋農家樂’正悄然走熱!”

原來,由外國人投資的農家樂正在浙西某山區悄然興起。不同的是這些“洋農家樂”更注重低碳環保,譬如利用舊房、舊家具,什麼老石墩舊水槽,還有遺棄的雕花木梁,盡量不用新家具和建材等,客源基本屬於中高端人士,如外企的高層,國際友人什麼的,每人每天平均消費均在千元以上。“‘洋農家樂’深受長三角地區高端客戶的青睞,生意一直十分火爆。”看到這裏,遠望窗外漸漸離去的山巒和竹林別墅,我不禁感慨:“畢羅氏啊畢羅氏,你等真正的對手已行動哆!”

再敘浙西

每次去浙西我的感受都會不同,此次親臨長興金釘子遠古世界實地觀摩,對這全球最完整的二疊係至三疊係界線層型剖麵和點位有了全新體驗,為能保持如此完整的世界地質概貌歎止!

上周六上午.9點,由寶馬X5、奔馳350、別克旅行車,還有輛尼桑越野車組成的車隊,載了19名年輕男女出發,魚貫駛人高速公路,雖此時小雨不停,但彼此能保持經常聯絡,從而拉開自駕考察的良好序幕。坐在寶馬X5副駕位,遠眺濕流路麵我卻擔心:“如此霏雨,能否圓滿完成此次考察之旅,特別又是浙西山區!”心中沒把握。

對浙西雨中崎路我心有餘悸,有年仲秋隨一群老同學到這裏的農家樂休閑,就因氣候不佳掃興。都市人理想的農家樂離城市越偏視感越曠,越回歸原生態越感刺激滿足,可此次來的地方實在太偏了:連綿細雨中,破舊的車把我們帶到一片竹林中,然後地遁般不見蹤影……

毫無遮蔽的我們渾身濕淋淋,像群棄兒般伸頭東張西望:“哇,除一條泥濘小路,其他便是雲霧繚繞的竹山,恐連條本地土狗也弄不清東南西北!”我們麵麵相覷聯想。

更尷尬的是兩天裏一直下雨,隻能被困在一座農院裏——其實也是一種另類休閑,但對既不搓麻又不會打牌的我來說,卻度日如年像回到當年插隊光景。

“沒問題!到了仙山湖肯定無雨!”開車的朱總看出我的擔憂,邊熟練地駕馭著寶馬X5,邊充滿信心對我說。

可我哪能信呢?事實上窗外雨點越來越大!看我仍然失落,這位來自孟河的年輕民企老板就和我熱聊起來,沒多久我對他興致盎然:“沒想到,這位外表五大三粗的年輕人,知識竟然如此淵博!”不刮目相看真不行。我欣賞他那豐富的中外曆史知識,紮實細致的文學鑒賞水平,詼諧幽默的風土人情描述,老於世故的時事評述。“讀書,我業餘愛好就是讀書,讀各種書籍!”新加人民建組織的這位小夥樂嗬嗬對我說。

“讀完大學,我不願在大都市工作就回鄉辦了企業!”聽出他現在事業有成,我腦海泛出:“睿智青年典範,充滿希望的80後英才!”這感慨,陰鬱心情也被其積極向上的氣質置換。

車子停靠在一幢仿皇家行宮的建築前,雨真止了,天轉陰。“真神啊你!”喜出望外的我豎起拇指,笑著舒展手腳輕鬆下車……

簡餐後,導遊引領我們到一條懸浮橋前排隊。

原來遊覽仙山湖須先經此地,看此模樣必然產生“智奪滬定橋”的聯想。“浙江人嚎頭是多,把這橋弄得這般神叨嚇人,不過也蠻刺激人!”聽位上海口音的中年男子介紹,大家全躍躍欲試。

年輕女導遊馬上告誡:“心髒病、高血壓患者請繞道而行!”說明此橋也有幾分驚險。情況確實如此,雨後強勁的西北風,使這不足150公分寬的板鋪浮橋懸在空中搖擺不定。幾十米下,通仙山湖河水也顯洶湧澎湃。雖人數限量,但興衝衝的人們剛上去走了幾米,這浮橋就左右嚴重擺動,隻能放緩腳步調整情緒後謹慎行事……

仙山湖,嚴格地講就是個較大的低窪濕地。從遊船上觀賞,今天湖水與陰沉鉛灰的天空幾乎連成一體,所以湖中的野生珍稀水鳥,無論種類與數量都不盡理想,但水中楊林的突兀幽徑,靜謐環境讓人遐想聯翩,尤其是遠眺湖畔一座雄偉的大禹雕像,讓人思緒立刻穿越曆史空間——肆虐的水患長期困惑周圍的百姓,被大禹徹底治服後,江南終呈魚米富庶景象,人口得以繁衍。“大禹是咱中國人的祖先啊!”五支部主任王先生不無感慨地說。登岸上坡瞻仰祖先尊容,見他手持大鍬頭頂蓑帽,目光炯炯凝視滔滔湖水,時刻做好下湖擒拿水怪的姿態。聽說“為何大禹治水三經家門而不人”已成麵試公務員必問的題目。我想:“凡是造福於人類的英雄,人民世代不會忘掉他,公務員確應向他學習!”

而且大禹治水的故事豈止仙山湖?

長興金釘子是世界地質遺跡,是全球最完整的二疊係至三疊係界線層型剖麵和點位,但從其光禿的山脊外表看,就像一座被廢棄的巨大石灰礦。“是的,過去這裏確是石灰礦區!”那位當地人笑著應我疑問……當年插隊農村,對此類陋山我確領略不少!

但細覽地質公園全境和金釘子展示館,尤其看過世界上最具動感的4D特效影片,“有海底水泡繞頭,有親感地震驚驚,還有金釘子戳腰的動感,等等……真正親臨其境,妙!確實妙!”聯想恐龍園的動感電影,真是“小巫見大巫”!不由感歎。對古生態奇觀,及其在世界地質學界具有的無可替代的至高地位,大家立有全新認識。

2001年3月,這裏被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正式確定為全球對比標準點位,是地球史上三個最重要的斷代界線之一,也是地球曆史上六次生物大絕滅中最大的一次絕滅事件,是與全球變化相聯係的點位。其意義相當於大英博物館的鉑金米達尺,具有世界標準的衡量意義。

所謂“金釘子”是一種永久性紀念標誌的代名詞。它根據1972年10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及在巴黎通過的《聯合國保護世界遺產公約》,由世界遺產委員會負責實施,旨在以整個國際社會的集體性援助,來參與保護具有突出價值的文化和自然遺產。

長興灰岩代表世界晚二疊紀最高層位,是全球二疊係至三疊係界線層型標準剖麵,在國際地質學界具有至高地位……

據說“大唐貢茶院”是中國曆史上首座專為朝廷加工茶葉的“皇家茶廠”,中國茶文化的精髓就凝聚在這裏,從眼前幾幢高聳的仿唐皇宮巨大建築來看,此說法有點近似。不過觀摩過茶聖陸羽尊容,參觀了茶文化介紹,品嚐皇家茶味後,頭腦還是產生如此疑問:博深久遠的中國茶文化,為何精髓偏聚於此?值得專家認真研究!

不過我未虛此行,向女服務員討一小塊“皇家餅茶”泡在自帶水杯裏:“帶回去讓沒來參觀的同行品嚐品嚐,都沾點皇家茶文化的韻味嘛!”此舉我相當滿意。“再配幾位穿唐裝的漂亮美女在此行走,最好再現楊貴妃與唐明皇纏綿品茶的場景,定能吸引更多中外遊客觀嚐!”回首空曠高大的富麗宮廓,我居然冒出如此設想……

下榻在一幢氣派的三層別墅,生活設施與星級賓館相仿無幾,特別是院子裏柿子紅、柑橘黃,大片竹林後是稱猴桃樹,上麵全果實累累……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如今的浙西農家樂與過去大相徑庭!

下午回程,我們帶著滿意的收獲——天氣良好,行程緊湊,感受一次科普知識體驗,同時得以全身心放鬆;品嚐農家樂的粗茶淡飯,飽覽原生態景色的同時,閑購無汙染的稱猴桃及其他特產。

委子莫前

因心誠則靈的感召,昨晚聽電視台天氣預報說:第二天上午本地將普降中雨!可事實是從今天上午8點半起,我等50餘人從市區分乘數十輛小車,行駛數小時先後到達江陰申港季劄墓前瞻仰祭祀,幾個小時內天上居然沒下一滴雨,隻是在回程時降起浙瀝瀝小雨,所以組織者王總用手撫額籲氣說:“季聖顯靈嗬護,我等終於如願!”

季劄是延陵始祖,在中國尤其在本埠可說家喻戶曉,有關他的故事,以及有其偉大思想的文章很多,數千年來也褒貶不一。

尤其在他去世兩千多年的今天,仍有不少人對他三讓國位的做法評價各異,當然不排除有人是為自我炒作。

平心而論,對這位已去世數千年的古人,年齡比孔子還長25歲的吳國先祖太伯(一作泰伯,是周文王的大伯父,姓姬)——二十世孫季劄,他那事關國家興衰命運前途的謙讓,究竟是為淡泊名利,還是為避矛盾害怕引火燒身的不負責任?尤其麵臨禮崩樂壞、史說無義的春秋戰國曆史時期,這事還真有點說不清。倘若再用現代人的名利理念理解,那更難揣度。

當今社會“學而優則仕”的思想趨炎,每年錄用公務員的考核就是一次競爭白熱化的角逐,有些含金量稍高的“吏位”,都要用幾百分之一,甚至數千分之一的比例篩選。當官為何如此熱門?人人心中清楚。其實這些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年輕人心中,除有崇高的“為人民服務”動機,還有任人想象的空間!

可這位不願當君王的季劄,一生中卻做了不少對後人很有影響的大事,為傳承民族美德作出不朽貢獻。許多開創性業績,我想即使再過幾千年,曆史學家也無法否定。

譬如為解陳國之難,他以高齡與抱病之軀,不遠千裏親使楚國勸說退兵,使百姓免遭兵段之災,此事在中國曆史上幾乎沒有。回來不久他便病段於封地延陵,雖然92歲在春秋時代相當長壽,但為此勞頓也是他仙逝的根本原因。但此事最大的曆史影響,是他從此開啟致力德行安定社會之先河,確屬絕舉!

第二是徐墓掛劍,格守信義舉動,這確實為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下的社會奠定了誠信的思想基礎。

改革開放之初,社會上到處存在三角債問題,情況嚴重得連國家總理都感到頭痛,原因是法律跟不上經濟發展。

經過幾十年不懈努力,尤其在古人篤信信譽思想的影響下,這些問題現在基本不複存在。“心許不欺”的季劄遺風,“故言信於心”觀念寓教曆代賢人,類似故事舉不勝舉!

最重要的是中華民族誠信的傳統美德由此代代相傳,成為讓後人取之不竭的精神財富!

即使對他三次讓國舉動史學家頗有爭議,但對當前某些專門弄虛作假,沽名釣譽的“專家教授”倒是麵極好的鏡子:“作為王位正宗繼承人,他卻為烙守道德文化修養,寧可潛心研究學問,也不願沉溺於聲色犬馬的君王生活!”

季劄是位有獨創思想的學者,他認為做學問就必須脫離喧囂塵世,甘於清貧,如此才能靜心潛研學問。

季劄離開吳國退隱於自己的封地延陵後,一邊過著農耕自足的生活,一邊潛心研究周公禮樂,終於成了一位禮樂思想的典範。因他學問高深,具有高度藝術鑒賞能力,所以受到世人尊重。譬如他在北上聘問期間,對魯國樂人表演的商周古代歌舞、《王風》、陳國的詩,及《大雅》《小雅》等詩樂都能用“樂為民聲”“文以載道”剖析其表達思想,以仁為本、以禮定位的學術思想,對後人產生積極影響,所以他被尊為儒家先驅!

且不管他是何理由謙讓王位,避免國家紛亂就是對曆史最大的貢獻。因為他奠定了儒家的謙讓風範,繼承了“循周道,行仁政”的道德傳統,給孔子後來創立儒家思想提供策源,所以有些史學家認為季劄是孔子的老師,這說法也不無道理,事實上孔子確實帶弟子們觀摩過季劄葬子之處,學習到有關這方麵的周禮……孔子聞之季劄去世非常悲痛,提筆寫下“嗚呼有吳延陵君子之墓”十個大字,這是孔子僅留在世的兩個真跡之一,現刻在季子墓碑上,即史稱的“十字碑”也!

司馬遷將《吳太伯世家》列為三十世家的第一冊,寫了吳家一代代君王逸事。季劄雖然不是君王,但因他具有博大思想,是位胸懷寬廣的德賢君子,司馬遷給他的文字就占了其中四分之一,目的是為宣傳他的“天下為公”的社會道德思想!

“人世而不求私利,濟世而不危及自身!”回首現代社會,這些儒家思想離開我們已有多遠難以忖度,唯願那些僅為名利就不惜出賣自己道德良心,寡廉鮮恥的貪官汙吏、“專家教授”越來越少,社會道德修養越來越高!

也正抱此願望,隔日下午我專門理發沐浴,於癸巳年二月初六日上午來到申港季子墓前虔誠拈香行三叩大禮,為這位被孔子推崇的聖人祭祀掃墓,以表後人對他的崇高敬意!

杭小印象

文革中經過杭州但沒出火車站,不知是哪天的晚上了,我們從南昌車站擠上車後就少吃不喝,行李架上、廁所裏全是人根本不能動彈。幸虧在南昌花五分錢買了根甘蔗,否則這一路上……

開開停停,列車終於半夜在杭州站停下。大家急匆匆下車喝水尋廁所,一番忙碌再去找歸途的列車,可這麼大的站台,又是初來乍到,根本搞不清東南西北,暈頭轉向中忽見有幫男女紅衛兵從站外擁進來,於是趁機夾了進去……聽口音他們全是東北人,據說有趟車就要開往上海,於是東竄西尋還真找到了它。

大呼小喝中一哄而上準備上車,可女列車員死活不肯開門:“這是國際列車,沒接到上客通知,任何人都不能隨便上車!”邊說邊將所有門窗關上。北方紅衛兵火了,邊喊口號邊撿起石塊朝車窗狠狠砸去。女列車員被嚇得不敢再動,任憑他們砸開車窗。

幾個身強力壯的男生像強盜般爬上窗子翻身跳進車廂,從內打開所有車門,車廂很快人滿為患。沒一會兒列車就離開了杭州……

後知,這是當時國內為數不多的國際雙層城際列車,女乘務組是聞名全國的“三八紅旗乘務組”!車廂裏的設施也蠻“資本主義”:軟皮沙發、豪華茶幾,廁所裏幹幹淨淨,還有漂亮的服務員小姐等,跟現在的動車高鐵一樣……列車速度極快,中間啥站不停,所以很快到了上海,也很快就返回杭少……

此事已過去四十五年,中間我也沒再去過杭州。

去年夏天小暑晚,我們乘高鐵又來到這裏。室外溫度仍在37℃徘徊,抬頭看人群一眼見不到頭,此時全擠在這條狹窄又不很通風的長廊中,裏麵的滋味可想而知……可出租車卻稀稀落落姍姍來遲,“沒想到,天這麼熱,來杭州的人還這麼多!”我邊擦汗邊感慨,數小時的忍耐後終於上了輛出租車。

“還算運氣哩,瞧瞧窗外馬路邊上的那些人吧,不再等兩小時根本打不到車!”聽這位河南籍小夥說,我抬眼往車窗外張望,見周圍車流如潮,出租車很多但全滿。幢幢燈紅酒綠的高樓大廈前,樹蔭團簇的馬路邊,三五成群的人們用企盼的眼神逐馳淡綠色的出租車,且揮手致意……然都屬無望。

“聽說市政府將再投兩千輛出租車,到時情況會好轉!”小夥子邊加大油門邊對我說,“不過對我們而言,競爭又更激烈了!”他立刻補充。著名旅遊天堂杭城,打車難與堵車矛盾比較突出,當地政府也在采取各種積極措施,正在加快地鐵工程進度,改造火車站擴容,還有……可眼前確實麻煩。“天下事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我想。“若真自駕來此,絕對自投羅網!”同行者無不拍額慶幸。

清早,望湖賓館七樓餐廳座無虛席。緊靠落地玻璃窗品嚐豐盛的早餐,隨意俯視窗外美景,無論在何角度遠眺,畫麵均為鬱鬱蔥蔥的綠水巒峰,雷峰塔與六和塔遙遙相望,眼底盡收晨曦中的西湖秀色,正是“兩堤岸睡依依柳,青荷葉蓬水瑩瑩;碧山近巒翩泛舟,西子滿目俏倩影!”

上午9時,室外氣溫已36cC,看來39℃高溫警報沒錯!好在賓館服務項目中可幫客人預約出租車,讓我們免除尷尬,五人出門分乘兩輛出租車前往靈隱寺。沿西湖邊的馬路往西行駛,道路不寬,各類車輛來往如潮,最多的是出租車、高大豪華旅遊客車,細想今天正是周六:“全OUT Ili!“

塞滿乘客的公交車,正可憐巴巴地在車潮中擠來擁去奮力行駛。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闊綽茂盛,枝葉將正趨猖撅、如瀉火般的灼熱陽光隔阻,遊人在林蔭下成群行走可個個麵紅紫漲,體魄肥碩者渾身如水洗。六月杭城的火爐之稱果然名不虛傳,到處是大汗淋漓的麵孔,到處是冷飲的世界……但人們遊興不減有說有笑,在大灌礦泉水中向各自的目標行進。見景色相宜處,年輕男女適時舉起相機留下倩影——西湖在藍天陽光的襯托下的確更美。

坐在空調車內仍感窗外熱浪舔襲。聊起昨晚打車的事,年輕駕駛員陰沉著臉,回應令人意外:“這麼熱的天,又沒人請你們來!”話說的雖有道理,但品品滋味卻有點……於是停止交談。

“啊,什麼?前麵的路又堵了?沒半個小時恐怕……”當他從手機上得到同伴告誡,立刻扶了扶額前的墨鏡,機警地擠過兩個十字路口,然後將車子嫻熟地拐上了另一條林蔭小道……車子順利開到靈隱寺停車處,遙見售票處窗口前人如長龍,林蔭下遊人一堆堆,而先行的三人那輛出租車很久才到。

“堵得一塌糊塗!”為此多付好幾塊車費,驀地想起那位說話蠻衝的駕駛員,“哇!其實心地很善良呢!”

來靈隱寺燒香拜佛的信徒真多。眾人閉目靜心態度虔誠,在各有所托的佛座前磕拜如儀念念有詞,見大家往功德箱大把撒錢,我也朝裏放去,然後在尊佛座前低頭便拜連磕三個響頭,心願:“廣交博友!”

出來環顧古刹雄姿,真正名不虛傳:“大雄寶殿”四字寫得蒼勁雄渾,寺院布局凝重有致,殿堂層巒莊嚴,環境一塵不染,來靈隱寺膜拜的香客每天如雲,大小香爐內總清煙繚繞不熄,可大小寺院殿堂內外,婆婆樹蔭下,石板地上總不見紙屑雜物,到處管理得井井有條……

五百尊羅漢堂佛尊們姿態各異,在心定自然涼中祥坐潛心佛事,莊重肅穆的氛圍感染遊人,跨進此地個個氣定神怡,暫忘世間喧囂、功名得失,緩踱中追思人生真諦,靜下心超度自己來世。

時有身材頑長、眉清目秀的年輕僧人在眼前走動,他們舉止飄逸形態軒昂,明黃色僧袍說明他們地位不低。後聽一位出租車司機說:“靈隱寺的年輕僧人出門開奔馳車的不少!”我聽了先是驚訝,隨之坦然。

靈隱寺創建於東晉鹹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餘年的曆史,為杭州最早名刹。當時印度僧人慧理來到杭州,看到這裏山峰奇秀,認為是“仙靈所隱”,所以就在這裏建寺,取名“靈隱”。

五代時吳越國王錢叔崇信佛教,廣建寺宇,當時靈隱寺的規模有九樓十八閣、七十二殿堂,僧徒達三千餘眾。北宋時,有人品第江南諸寺,氣象恢宏的靈隱寺被列為禪院五山之首。靈隱寺確實深得“隱”字的意趣,整座寺宇深隱於西湖群峰密林、清泉濃綠之中,寺前有冷泉、飛來峰諸勝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