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最後審核十一月二十七日星期四至十二月三十日星期二(2 / 3)

或許壓力著實太大,以至於一些穿著深色西裝、表情嚴肅的人全都麵露憂色,打破由瑞典財經界最核心人士所組成的小圈子裏最重要的原則——針對某位同行發表意見。轉眼間,退休的企業領袖與銀行總裁全都上電視回答問題,試圖設立停損點。每個人都發覺事態嚴重,此時必須盡快與溫納斯壯集團保持距離,並處理掉手中持有的所有股票。溫納斯壯(他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其實並非真正的企業家,他們的“小圈子”從未真正接納過他。有人指出他隻不過是個來自諾蘭地區的勞工階級男孩,或許因為事業成功而昏了頭。有人形容他的行為是“個人的悲劇”,還有人發現自己其實已經懷疑溫納斯壯多年,因為他太愛誇耀又喜歡裝模作樣。

後續幾個星期中,《千禧年》的證據資料經過仔細檢驗,抽絲剝繭又重新拚湊後,證實由可疑公司組成的溫納斯壯王國與國際黑道核心有所關聯,從非法武器買賣,為南美毒梟洗錢,到紐約的賣淫都有他一份,甚至間接涉及墨西哥的兒童性交易。溫納斯壯旗下某家登記在塞浦路斯的公司,由於被揭發企圖在烏克蘭黑市購買濃縮鈾而引起軒然大波。溫納斯壯那些數不盡的可疑郵政信箱公司似乎無所不在,每冒出一個總與可疑的業務脫不了幹係。

愛莉卡認為此書是布隆維斯特最好的著作。雖然筆調不一致,有些地方遣詞用字也頗為拙劣——實在沒有時間潤稿——但書中洋溢著一股讀者絕不可能忽視的憤怒情緒。

偶然間,布隆維斯特在“磨坊”酒吧前麵遇見昔日對手一一前財經記者博格,當時他和愛莉卡、克裏斯特正要帶著雜誌社其他員工去慶祝聖露西亞節②由公司出錢讓大夥盡情喝個夠。博格的女伴看起來和莎蘭德年紀相仿,已經喝得爛醉。

布隆維斯特明顯表露出對博格的厭惡。愛莉卡連忙挽起布隆維斯特的手臂帶他走進酒吧,阻止他展現男子氣概的架式。

布隆維斯特暗下決心,一有機會就讓莎蘭德調查一下博格。純粹做做樣子。

在整個媒體風暴期間,主角溫納斯壯大多時候都避不見麵。《千禧年》出刊當天,這個企業家在一個完全無關的記者會上被迫對該篇文章發表看法。他聲稱文中的指控毫無根據,引用的證據資料也是偽造的。他並提醒所有人,就在一年前,這位記者才被判誹謗罪。

在此之後,便全由溫納斯壯的律師來回答媒體的問題。布隆維斯特的書上市兩天後,開始不斷有人謠傳溫納斯壯已經離開瑞典。晚報還用了“逃離”的字眼。第二個星期,調查證券欺詐的瞥方試圖聯係溫納斯壯,卻怎麼也找不到人。十二月中,警方證實對溫納斯壯正式展開追捕,並且在新年前一天透過國際刑警組織發出全麵通緝令。就在同一天,溫納斯壯的一名顧問在阿蘭達機場登機前往倫敦時被捕。幾星期後,有個瑞典遊客自稱看見溫納斯壯在巴巴多斯的首都布裏奇頓坐上一輛出租車。為了證明自己所言屬實,該遊客還拿出一張遠距離拍攝的照片,裏頭有個戴太陽眼鏡、穿著敞開的白襯衫與淡色寬鬆長褲的白人。此人的身份無法確認,但晚報聯係了特約記者,最終仍未能追蹤到這個逃亡的億萬富翁。

六個月後,追捕行動終止。後來,溫納斯壯被人發現陳屍於西班牙馬貝拉的公寓內,他一直以維克多·弗萊明的名字居住於當地。他的頭部遭到近距離射擊三槍。根據西班牙警方陳述,他們猜測他是因為撞見歹徒行竊而遭殺害。

莎蘭德對於溫納斯壯的死並不訝異。她有充分的理由懷疑他的死因可能與他無法領取開曼群島某家銀行的錢,而又需要這筆錢償還哥倫比亞的部分債務有關。若有人請莎蘭德協助追蹤溫納斯壯,她幾乎可以說出他每天的行蹤。她通過網絡跟隨他飛越十幾個國家,並從他的電子郵件中發覺他愈來愈絕望。就連布隆維斯特也想不到這個昔日的億萬富翁、今日的逃犯,竟愚蠢到隨身攜帶那台已遭徹底入侵的電腦。

過了六個月,莎蘭德已厭倦了追蹤溫納斯壯,如今唯一的問題就是她本身應該涉入多深。溫納斯壯無疑是個超級大雜碎,但卻不是她的敵人,她不想卷入其中與他作對。她可以向布隆維斯特提供情報,但他很可能隻會刊登一篇報道。她可以向警方提供情報,但極有可能讓溫納斯壯聞風再次逃逸,何況原則上,她不和警察打交道。

然而,還有其他的債要清。她想到的是曾懷過身孕,又被人將頭強壓入浴缸水中的女服務員。

溫納斯壯的屍體被發現前四天,她下定了決心。她打開手機,撥電話給邁阿密的一名律師,對方似乎是溫納斯壯極力想躲避的人之一。電話是秘書接的,她請她傳達一個隱晦的訊息。姓氏溫納斯壯,和一個位於馬貝拉的地址。如此而已。

電視上正在報道溫納斯壯慘死的消息,她看到一半便關上電視,然後去煮咖啡,給自己做了一個肝醬黃瓜三明治。

愛莉卡和克裏斯特忙著準備一年一度的聖誕活動,而布隆維斯特則坐在愛莉卡的椅子上,邊喝聖誕甜酒,邊在一旁觀看。所有的員工和許多固定的自由撰稿人都會收到聖誕禮物——今年的禮物是印有新的千禧年出版社標誌的肩背包。包完禮物後,他們坐下來寫了兩百張左右的卡片並貼上郵票,準備寄給印刷公司、攝影師與媒體同行。

布隆維斯特抗拒了好長時間的誘惑,終於還是忍不住,拿起最後一張卡片,寫道:聖誕快樂,新年快樂。謝謝你這一年來的傑出表現。

他簽了名,收件人是簡恩·達曼,由《財經雜誌》編輯部轉交。

當晚布隆維斯特回到家時,看見一張郵包通知單。他第二天早上去領取,到了辦公室才打開。包裹裏有一片防蚊藥膏和一瓶賴默斯霍爾默白蘭地,還有張卡片寫道:“如果你沒有其他計劃,仲夏節前夕我會停泊在阿魯爾馬島。”署名是羅伯·林柏。

依照慣例,《千禧年》辦公室會從聖誕節前一個星期一直休息到新年假期,但今年的情況卻不同。人數不多的員工承受著巨大壓力,每天都還有記者從世界各地打電話進來。聖誕夜前一天,布隆維斯特幾乎是無意間在《金融時報》上看到一篇文章,概述為了仔細審查溫納斯壯王國的瓦解而倉促組建的國際銀行委員會的調查結果。文章指出,委員會推測溫納斯壯很可能在事情曝光的前一刻就獲知消息。

他在開曼群島克羅南菲爾德銀行的賬戶裏原本有兩億六千萬美元(約合瑞典克朗二十五億),卻在《千禧年》刊登報道的前一天清空了。

這筆錢分散到許多賬戶,而且隻有溫納斯壯本人可以提領,但他無須親自到銀行,隻要出示一連串清算代號便可將錢轉到全世界任何銀行。錢已經轉到瑞士,並由一名女性同夥轉換成不記名私人債券。所有的清算代號都是連號。

歐洲刑警組織已經對該名女性展開追捕,她使用的是偷來的英國護照,持有人姓名為莫妮卡·蕭爾斯,據說住的是蘇黎世最豪華的飯店之一,出手十分闊綽。監視器拍下了一張十分清楚的照片,照片中的女人身材矮小,留著金色俏麗短發,嘴唇寬厚,胸部豐滿,穿戴著時髦的設計師服飾與黃金首飾。

布隆維斯特研究著相片,起先隻是迅速一瞥,接著愈看愈感到可疑。幾秒鍾後,他從桌子抽屜摸出放大鏡,試圖從報上的圖片分辨出臉部特征的細節。

最後,他放下報紙,呆坐了幾分鍾說不出話來,接著卻開始歇斯底裏地大笑,克裏斯特還從門邊探出頭來看看是怎麼回事。

聖誕前一天的早上,布隆維斯特到阿斯塔去看前妻莫妮卡和女兒佩妮拉,順便交換禮物。佩妮拉得到她想要的電腦,是布隆維斯特和莫妮卡合買的。布隆維斯特的禮物有莫妮卡送的領帶和女兒送的歐克·愛華生的推理小說。這次和去年不同,他們全都因為媒體對《千禧年》的高度關注而興致高昂。他們一塊吃午餐。布隆維斯特偷偷瞟了佩妮拉一眼,自從她到赫德史塔找他之後,他們便未再見麵。他這才發覺自己沒有找她母親談論關於她對謝萊夫特奧那個教派的狂熱。他不能告訴她們,正因為女兒對《聖經》的深厚知識,才讓他找到有關海莉失蹤的正確線索。從那時起,他便未曾與女兒交談過。

他不是個好父親。

午餐過後,他與女兒親吻道別,然後到斯魯森見莎蘭德。他們一塊去了沙港。《千禧年》炸彈引爆後,他們便很少見麵。他們直到夜深了才抵達,並在此度過了聖誕假期。

布隆維斯特一如往常是個令人愉快的伴侶,但莎蘭德有種不安的感覺,因為當她拿出一張十二萬克朗的支票還他錢時,他用很奇怪的眼神看著她。

他們一塊散步到特洛維爾再走回來(莎蘭德認為是浪費時間),到一家旅館吃聖誕晚餐,然後回小屋點起爐火,播放貓王的CD,隨後便沉浸在平凡而熟練的性愛之中。偶爾仰頭喘息時,莎蘭德會試著分析自己的感覺。

將布隆維斯特當情夫,她沒有問題。他們在肉體上顯然是互相吸引,而且他從未試圖指導她。

她的問題是無法解釋自己對他的感覺。早在青春期之前,她就從未降低戒心讓另一個人如此靠近她。老實說,他有一種可以穿透她的防護網、引誘她談論私人事務與情感的能力,這點很令人氣惱。盡管她能理性地忽視他大多數的問題,卻也會談論自己,若換成另一個人,她是絕對不可能這麼做,即使以死脅迫也不可能。因此,她感到恐懼,仿佛全身赤裸,受他的意誌左右。

與此同時,當她低頭看著他睡著的模樣,聽著他的鼾聲時,又覺得自己這輩子從未如此信任另一個人類。她可以百分之百肯定,布隆維斯特絕不會利用對她的了解來傷害她。這不是他的本性。

他們唯一沒有討論過的就是他們之間的關係。她不敢開口,布隆維斯特也從未提及。

第二天早上某一刻,她忽然有了可怕的領悟。她不知道事情如何發生的,也不知道該如何應付。這是她生平第一次墜入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