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部長像走馬燈一樣地換,一個接著一個,第三任部長幹的時間不到一年,就又迎來了第四任部長,組織部班子才算穩定下來。不過,按照組織部的慣例,我也到該出去的時候了,否則就會擠壓後來者的成長空間,因此部長便叫我們幾位自己聯係單位。我絕不是個貪婪的人,所選單位僅算中等,就連妻子都在責備我。即便如此,當方案即將進入書記辦公會研究時,幹部科長見市委辦副主任職務空缺,便征得了分管辦公室領導的同意。部長見熟悉工作的人都走完了,怕新手工作推不走,便把我叫到辦公室,讓我留下來,帶帶新手上路。當部長征求我的意見時,我也很猶豫,真像廣告詞所說,“伊利優酸乳,酸酸甜甜都有我。”一則想出去,覺得工作輕鬆些。二則留也不錯,因為組織部社會地位高,辦事推力大。因為我有過經曆,當時我在組織科工作,帶著兩位同事到鄉鎮調研,午間書記、鎮長還有管黨書記陪同到食店用餐,在店內等候期間,見宣傳部副部長在另一位副書記陪同下從外麵經過。由於他是家兄的同學,平時聯係特別緊密,關係自然很融洽,我便提議叫他們進來一起用餐,結果鎮上領導說讓他們去,我們人少清靜些。當時,我幡然醒悟,原來我在鄉鎮工作過數月,且恰恰從事辦公室工作,自然知道鄉鎮接待的規矩,也就沒再堅持了。
當我留下來後,算是給部長撐起了半邊天,因為當時分管部長空缺,部長便把研究室、組織科、黨管科、電教中心和網站交給我統籌,工作量之大,就不言而喻。為了把工作落實好,不辜負領導的信任,我隻好實行周一例會製,堅持定期總結工作、安排布置任務。否則,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找不到工作重點,還難以落到實處。那當兒,我們八九個年輕人,常常聚在一起,加班加點地工作,特別是材料,組織係統多得沒完沒了,而且要得很急,所以常常加班,加到一兩點鍾都是常事,因此市委辦公樓下的食店,快要成了我們部的小食堂,因為吃加班餐是一種常態,但我們熱愛組織工作,所以說是苦中有樂。特別在工作深化上,要大家都思考,每每遇到周一,便會各把各的意見提出來,然後各抒己見,有時還爭得麵紅耳赤,但絕沒有人產生過芥蒂。再後來,開展幹部三項清理活動,一同事是事業編製身份,恰恰組織部事業幹部超編,需要調回原單位。當時我在幹部科工作,剛剛負責此項活動。我和部長一起參加書記辦公會,討論解決方案時,我見市委主要領導特別關心被清理對象,很有人文精神,便大膽提出把幹部關係調回原單位,但人員留在組織部,待編製空缺後再正式調動的建議。沒想到這是對部長意見的否定,他聽了很不高興。出於對曾經一起戰鬥過的兄弟關心,我沒有把問題思考得那麼多那麼深。不過,他也是個懂得感恩的人,畢竟我對他的幫助日月可鑒。事實上也是如此,他並沒有記在心上,在很多關鍵環節給予了我大力支持。
組織部的工作是好做又不好做的,好做是推動力大阻力小,不好做是多得沒有譜子,就像連著線的珠子,一顆接著一顆,怎麼也幹不完,累就是常態,但累並快樂著。小的不說,大的諸如“三講”教育活動、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以及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等等,一個接著一個,沒完沒了過。組織工作是得善緣,但也得罪人。譬如現在實行的差額考察製度,總有一個人要落選,表麵上看考察是個關鍵環節,其實考察多是做做文章,因而你躺著也會中槍。有一件事最讓我記憶猶新,那年底到鄉鎮考核領導班子,群眾對該鎮統計站長評價極高,客觀上講還不是領導想要推薦的人選,我也是位實幹成長起來的人,自然崇尚實幹並欣賞實幹的人,於是有針對性地問及書記鎮長,都對其誇獎不絕。回來後,極力向部長推薦,後有幸被啟用為分管農業的副鎮長,自然其對我很是感激,每次到鄉鎮去,很遠都會打個招呼。可後來,一年底到他所在的鄉鎮考核,結果因為與主要領導發生爭執,群眾反映其固執己見,主要領導自然對其不滿。可從總體上講,理應是不懂官場規則,有恃才傲物之態,因此考核組討論時,我還是比較關心他的,盡管從未有過交往,畢竟每個人的成長都不易。可最後難逃厄運,組織上對其進行了就地免職。之後每每看到我,他再沒有過去的熱情了,因此我才感知到,組織工作並非旁人所言,雖然是做善事但並不一定得善緣。不過,快節奏、高關聯度、執行力強的組織工作,卻會使人感到特別充實,人人心裏都有一種自得其樂的幸福感。
組織工作也是五味雜陳的,酸甜苦辣麻都有,但由於熱愛,內心卻倍感充實而幸福。不過沒過多久,因為參加青羊考調,我有幸走進了成都,不得不告別自己喜歡且熟悉的組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