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心中的組織部長(2 / 2)

當然,伯忠部長之所以欣賞我認同我,勤奮是一個重要的方麵,但同類歸因的心理也很重要,至少我覺得跟他的成長經曆有關,因為他從鄉鎮、區縣到市州,也是一步步實幹出來的,所以才比較欣賞富有實幹精神的我,並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心。當我有什麼思想疑惑,他樂意真誠地幫助開化,使我始終保持積極的心態和務實的作風。可是沒過多久,恰遇上掛省委組織部學習,我給伯忠部長彙報了思想,帶著新的希望踏上了新的旅程。不過,在電話交流中,他告訴我部裏很是缺人,準備還調幾個人到部裏工作,自然也感知到了他對我的善意。

真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在我上掛省委組織部學習期間,省委研究決定其調任南充市委組織部長。作為後生,我發自內心地為他高興,因為他能從小城市到大城市工作,自然體現了組織對他的信任,也反映了我黨以實績用幹部的正確導向。因此,我第一時間給他發去了短信,表達了後生對老領導履新的祝賀與敬意。

時光飛逝,轉瞬已過十餘年,但部長的關愛之情、知遇之恩,卻永遠深藏於後生的心中,因為有了部長對我的認同,進一步增強了我的履職自信;因為部長舉賢任能的思想,一直激勵著我勤奮工作,不斷地提升了自身的價值;因為部長心心相惜的情感,慢慢地變成了我內心保持熱度的巨大能量。抑或於此,我的寫作能力也得到較大提升,後來參加青羊在全省的公選有幸走進成都,且在2008年中組部選調基層幹部中,在領導的舉薦下,文稿還得到領導的肯定和認同,不過因地震等原因終究未能成行,但卻使我在寫作上增添了信心。所以,我一直想寫篇文章,歌頌黨的優秀幹部選賢任能的作風,同時也想抒發後生對伯忠部長的感激之情。可他時任領導職務,自己又在基層工作,加之自身多有學者個性,唯恐有攀附之嫌,所以一直沒能成行。道是如今,我已處異域工作,沒有絲毫的利害關係,有的隻是純粹的同事情感,因此才拿起手中的筆,寫下這篇記錄我與部長間情感的文章,並以此表達後生對老首長的知遇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