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升華篇(1)(2 / 3)

“陽光”為戈裏的旅行做出了周密安排,夢想又一次成為現實。醫生來信說:“奇跡,簡直是奇跡!我真的無法解釋。戈裏居然能在佛羅裏達州安然旅行5天,而且一路上一直自然呼吸!我隻能假定那兒的氣候有好處。他的父親已重赴該州尋找工作。”

戈裏一家真的搬到了佛羅裏達州,小戈裏在那兒快活極了。

另一位醫生寫道:“一位名叫蘇珊妮的小姑娘,臉上留下了燒傷的疤痕,許多醫生施行過植皮術。她渴望生活,但麵容已毀,痛苦異常。”

蘇珊妮的媽媽已離婚,收入很少,也沒有電話。自尊心使她對“陽光”的數封來信保持沉默。最終在醫生的不斷勸說下才回了信:“蘇珊妮和我商量了很久……

要能使她過一個快活的聖誕節,那真是太謝謝了。”

“陽光”的現金常常入不敷出。這一次,兩個成員與往常一樣,帶了比爾和海倫娜的私人信用卡去買東西。聖誕前夕,他們帶著由聖誕老人署名的禮物——玩具娃娃及它們漂亮的裝飾品、遙控小汽車、小表,驅車來到蘇珊妮家。小姑娘驚訝不己,久久望著這些禮物。“聖誕老人,你為什麼不早點來?”孩子興高采烈地打開禮物後,把比爾拽進廚房,“來,聖誕老人,我給你做好吃的。”

對“陽光”來說,每一項要求都是緊急任務。好幾個孩子在夢想實現之前就死去了,另一些則剛剛得到滿足便離開了這個美好的世界。1981年11月,一位曾受“陽光”幫助前往佛羅裏達州的14歲男孩的母親來信說:“我萬分心碎地告訴你們,我的小寶貝已於10月2日去世。這裏是一張50美元的支票,這點錢是孩子花了整整一年時間一點一點攢的。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囑咐我們一定轉交給‘陽光’,因為你們給了他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不僅僅是去佛羅裏達那次難忘的旅行,而且是對給予他如此無私的幫助的人們的認識。他從未停止念叨你們。”

比爾雙手掩麵,久久發不出聲。

迄今,“陽光”已經實現了600多個孩子的夢想。“陽光”總部也從比爾的公文包擴展到費城五金公司大樓上的三間辦公室,有4位姑娘專門回複各地來信,並協助做出必要的安排。“陽光”沒有財產,也沒有固定的讚助人,因此無法專門從事這項事業;比爾目前也仍然是一名出滿勤的警官。雖然他已具有退休的資格,但他卻不能退,因為“陽光”太需要了。“‘陽光’仍然是隻擁有硬幣一級資金的機構,”他說,“多少次我們由於沒有足夠的錢來滿足孩子們的願望而急得走投無路。不過,幾天內總會有些好心人寄點急需的款子來。”

“你知道,”比爾那男子漢的洪亮嗓音突然變成了耳語,“有時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那些得到了我們幫助而實現了夢想的孩子,和那些已經去世的孩子都真誠地相信,我們擁有需要我們幫助的孩子所必需的一切。”

我就是聖誕老人

方誌華 譯

對一個小孩來說,能夢見聖誕老人是再美不過的事兒了。在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就常常做這樣的夢,所以對這點我很清楚。但我是個猶太人,我的父母是不慶賀聖誕節的。在學校裏,也從來沒有人請我去參加過隆重的聖誕節宴會,我覺得像是被人排擠了出來,感到非常孤獨。聖誕節是別人都能慶賀的節日,就隻有我不能加入。我並不是想撈點什麼玩具,我要的是聖誕老人,我要的就是棵聖誕樹啊。後來,我長大了,有了小孩,我就決定把我在童年裏沒有得到的東西彌補上來。

1956年聖誕節的時候,我的女兒凱麗爾才兩歲。我買了3棵兩米多高的樹,用電燈和鈴鐺把它裝飾起來。凱麗爾望著樹笑了,眼睛裏閃爍著快樂的目光。這是我家裏的第一棵聖誕樹,它使我們家裏到處都充滿著溫暖的氣息,連我的心也是暖烘烘的。我就在我家裏開了聖誕節宴會,並廣邀親友作客。

但是,仍然少了點什麼東西——那是能給孩子們帶來愛和希望的聖誕老人。

在第二年的聖誕節又將來臨的時候,我買了顏色鮮紅的布料,我的妻子用它給我縫製了一套特別的服裝。

聖誕節的晚上,我的妻子和孩子們都圍坐在聖誕樹旁,我試著穿上那套新裝,還戴上一隻白胡子和白頭發的聖誕老人假麵具。當我在鏡子裏麵看到自己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小時候夢中的聖誕老人就站在我麵前。於是我來到起居室,我的妻子和孩子們正哼著唱歌哩。我用一種深沉的聲音叫道:

“嗬,嗬,嗬!聖誕快樂,孩子們。”

凱麗爾,還有我那隻有一歲的兒子,都驚奇地站了起來,盯住了我。從他們的眼神裏我可以看出,他們是多麼的吃驚,又是多麼的高興。

有兩年,我都為我的孩子們扮演聖誕老人,我同我兒子和女兒一樣,感到了快樂。

到了第三年,我這聖誕老人變得不安分了,想去為別的孩子做點什麼。

11月下旬的一天,我看見一個漂亮的小女孩往郵筒裏塞一封信,她問她母親道:“媽媽,你肯定聖誕老人會收到我的信嗎?”看到這情景,我立即有了個主意。每年聖誕節許許多多的孩子寫信給聖誕老人,那麼,這些信都到哪兒去了呢?我給郵局打了個電話,郵局裏的人告訴我說,那些信都放在死信處的大麻袋裏。

到了那個星期天的上午,我就跑去郵局把那些信翻了出來,查看寫給聖誕老人的信件。大部分都是向聖誕老人要這要那的信,有許多慣壞了的孩子可真是貪得無厭,我感到很震驚。忽然,我翻到一個叫蘇茜的小女孩的信,信是這樣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