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升華篇(1)(3 / 3)

“親愛的聖誕老人,我是個11歲的小姑娘,有兩個弟弟,還有個在吃奶的妹妹。我父親去年冬天死了,母親現在正生著病。我知道還有許多人比我更窮,我自己什麼東西也不想要,但是您能不能給我送床毛毯來呢?因為媽媽在晚上覺得冷。”

讀了這封信,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淚。接著我繼續翻看那些信件,又發現了8封類似的信,都是窮人家的孩子寫來的。我把這8封信隨身帶走了,並且立即給每個人發了一封電報:

“我收到了你的來信,聖誕節那天我將到你家裏去,請等著我。聖誕老人。”

我知道,我不可能滿足孩子們所有的要求,但我相信,在節日裏是可以給他們帶去快樂和幸福的。

聖誕節那天清早,我的孩子們還沒起床,我妻子就為我開車,在紐約市找那些我回過信的孩子們。我穿上了那身紅布料做的衣服,戴上假麵具。對我來說,裝成聖誕老人給其他的孩子們送禮物還是第一次。因為前一天下了雪,街上成了銀白色的世界。

“您好!聖誕老人!您好!聖誕老人!”無論到什麼地方,孩子們總是熱情地向我問好,哪裏有我,哪裏就有歡樂和笑聲。在一個地方,我發現一群高興的小孩中間有個小女孩在哭泣,我彎下腰來問道:

“有什麼事不高興嗎?”

“噢,聖誕老人呀,”她嗚咽著,但卻高興地說,“我很高興呀!”

淚水從我假麵具後麵的眼睛裏淌了下來。

後來,有一次過聖誕節的時候,我去看一個感到孤獨的波蘭男孩彼得。彼得和他父母剛從波蘭到美國來,住在貧民區裏。我手裏拎著裝有玩具的袋子,走上他家門前的台階,伸手敲了門。當我走進彼得的家門時,他愣愣地站在那兒盯著我。

“您來了,”他說,“我寫了信去……您就來了。”

很明顯,他沒有想到會在自己家裏看見聖誕老人,所以竟一時不知說什麼才好。我同他談了話,送他個電動小火車,還有個籃球。當我離開時,我聽見彼得的母親用波蘭話向他父親問些什麼。因為我父母原先就住在波蘭,所以我能講一點波蘭話,更能聽懂不少波蘭話。

“我自北極來。”

用波蘭話我回答了她的問題。

她用驚訝的目光看著我。

“您會講波蘭話?”她問道。

“當然了,”我說,“全球語言,聖誕老人無所不曉。”

說完我離開了他們,使他們感到歡樂又驚奇。

扮演聖誕老人使我如此心醉,以致於我連續幹了12年。每當聖誕節到來的時候,我就變得興奮起來,來到郵局的死信處,讀那些令人心碎的信件。從聖誕節前夕到聖誕節,從紐約市的一端到另一端,我四處出訪。

在1967年的聖誕節前夕,女兒凱麗爾給我寫了一首小詩:

“我知道聖誕老人全是假的,

但是我仍然非常熱愛他,

因為他就是我的親爸爸。”

她到底知道了這一點。我把那些從郵局帶回家的信給她看,她哭了。後來,她成了“聖誕老人”的好助手,去商店買來東西,為我聖誕節的外出包紮玩具。

幾年前,我最後一次扮聖誕老人時,知道一個家裏有4個小孩。去他家之前,我給他們每人備了一個玩具。他們的家很小,幾乎沒有什麼家具,那些小家夥整天都在等著我。

“聖誕老人會來的,媽媽,他肯定會來的。”

他們不時地看我給他們的電報,對他們的媽媽重複著這句話。

我按響了他們家的門鈴,門開了,他們都朝我擁來。我還沒有進他們的家,他們就抓住我的雙手不放。

“您好,聖誕老人!您好,聖誕老人!”

“我們知道您會來的。”

孩子們高興極了,一雙雙眼睛亮了起來,顯出興高采烈的神情。

我讓他們坐在我的膝上,給他們講聖誕節的故事,然後給每個人一個玩具。

一個5歲的小女孩在我進來後一直站在角落裏,她有金黃色的頭發,還有雙藍藍的眼睛。

我轉身麵對她問道,

“你不是這個家裏的孩子吧?”

她悶悶不樂地搖了搖頭,回答說:“不是的。”

“叫什麼名字啊?”我問她。

“麗莎。”

“幾歲啦?”

“7歲。”

“來,坐在我膝頭上吧。”

她猶豫了一會,最後過來了。

“你在聖誕節得過什麼禮物沒有?”我輕聲問道。

“沒有。”

她說。

我拿出一個漂亮的布娃娃來,問她:“想要這個布娃娃嗎?”

“不想要,”說完她用她的小手扳住我的頭,低聲說,“我是個猶太人。”

我笑了,同樣低聲地說:“我也是一個猶太人呀。”

麗莎望著我笑了,然後接住我遞給她的布娃娃,跑出了門。

我不知道我們倆誰更高興些——是麗莎,還是我這個聖誕老人呢?

另一種愛情故事

A·托姆萊森

菲律賓獵頭部落中,一個小孤女有個難以實現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