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氣變得很冷時,山雀便把自己的體溫降到一種可控製的低溫狀態——比正常體溫低了很多,從而減少能量消耗。隻要有一丁點兒溫暖,山雀就會從它們厚厚的灌木叢窩裏鑽出來,溫柔地叫著吃著。

許多冷血動物都將自己埋進土裏避免受凍,並將心跳放慢到瀕死的狀態。樹蛙其實已被凍僵,像冰塊一樣,春回大地時,它們才慢慢蘇醒。這種蛙用一種防止細胞遭到破壞的自然防凍劑融化自己的血液,這種技巧也被束帶蛇、昆蟲和彩龜所使用。

我穿過一條小溪,彎下腰,將表麵的雪鏟起,用一隻戴著連指手套的手輕輕地敲著冰,在下麵某個地方耐心等待春回大地的彩龜會聽到這種敲擊聲吧?

在這些森林的某些地方還有冬眠的黑熊。每年秋天,黑熊就開始狂吃。它們每天消耗2萬卡的熱量,而且增加30%的體重。隨著第一場雪的來臨,它們就穴居在掏空的圓木、洞穴或鋪著草的淺洞裏。有時,它們躲藏在古樹上九十多英尺高的窩裏。

它們的心律降到了每分鍾10下,它們要在裏邊呆4~6個月。

熊對春回大地的堅定信念不斷浮現在我的腦海裏。我站在一塊薄冰的邊緣,雖然如果氣溫再降低幾度,生命就無法存活,但令人欣慰的是,熊正睡在積雪下麵,等待太陽重新溫暖大地,融化堅冰,催開百花。

我正要轉過身回家時,聽到了那個聲音:山雀柔柔的、帶著音調的哨聲。我尋聲望去,隻見一隻毛茸茸的啄木鳥正盤旋著飛向一棵白樺樹,它那火焰般的紅色鮮豔奪目。在地上,我注意到了野兔的蹤跡,那裏幾分鍾前我還隻看到沒有破開的雪。

這些生命的微弱跡象使人相信春回大地是必然的。它們讓我開始欣賞冬天留下的美,並提醒我寒冷不會永遠持續下去。每個蹤跡、每次柔弱的鳥聲、每粒冰凍的種子,都是對生命的一種肯定,對寒冷的一種抵禦,也是一種承諾。

它們好像在說,振作起來,春天馬上就要來臨。

大樹和我們的生活

周濤

如果你的生活周圍沒有偉人、高貴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怎麼辦?請不要變得麻木,不要隨波逐流,不要放棄向生活學習的機會。因為至少在你的周圍還有樹——特別是大樹,它會教會你許多東西。一棵大樹,那就是人的親人和老師,而且也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就是偉大、高貴和智慧。

樹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長久,從“閱世”的意義上看,人是比不過樹的,所以,你若是到十三陵,看到周圍靜立在那裏的鬆柏,尤其是看到那種虎踞龍盤的老柏,會不由得生出某種敬畏和感激———有什麼辦法,帝王們全都死了,它們卻仍然活著,默默地、居高臨下地看著人間的興衰更迭、生死榮辱,在某種意義上,它們就是曆史,它們就是帝王。

我甚至覺得沒有什麼哲學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樹給人的啟示和教益更多。同樣是生命,樹以靜以不言而壽,它讓自己紮根大地並伸出枝葉去擁抱天空,盡得天地風雲之氣。樹的存在為人們貢獻了自己的全部,從枝葉到花果根幹,卻也從未向人們索取過什麼,許多家畜供人驅使食用,但同樣也靠人喂養照料。樹本來是用不著人養的,它在大自然中間活得好好的,姿態優美,出神入化。

等到大樹被伐倒了,人們看到了它的心——年輪,一圈一圈,歲月的波紋蕩漾,生命的記憶永存。這時候,略有悟性和良知的人就全明白了:樹絕不是麻木的,而恰恰是有靈有智的。它雖不語不行,心裏麵卻比誰都清楚。它與山河大地、飛禽走獸、風雲雨雪雷電霧的關係,比人更深入,更和諧。它是處理這些複雜關係的大師。

它不靠捕殺誰,獵獲誰而生存,但它活得最長久。這可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它連草也不吃,連一隻小蟲子的肉也不吃,但它卻能長得最高大、最粗壯、最漂亮。

這才是奇跡呢,樹不用吃飯。真正有生命力的大樹全都已經與天地風雲融為一體,它與山河共呼吸,取萬物之精氣,反過來又養育萬物;得日月之精華,結果又陪襯日月,若是說什麼氣功,樹才是真懂氣功的大師。

我在塔克拉瑪幹邊緣的墨玉縣見到過一棵八百年的梧桐樹王,那樣幹燥的沙漠邊緣,它得有多大的修行才能活過來呀?何況它不僅活著,而且枝葉繁茂,生機勃勃,它像一個巨人一樣健康地屹立著,襟懷博大,人和梯子在它的腳下顯得極其可笑。

它的王者風範不是靠什麼前呼後擁的虛勢造成的,它靠它的閱曆,它的頑強生命力,它的光輝的生命形態,使人望之而生敬仰之心,愛慕之情,使人認識到偉大、高貴、智慧這些詞語從人類頭腦中產生的本意。

我還見到過五百年高齡的無花果王,它占地數畝,落地的無花果使它周圍散發著甜膩膩的幽深的清香,它的枝幹如同無數巨蟒糾纏盤繞,四處爬伸。它達到了它這種植物的極致,造就成、編織成一座自己的宮殿。

一棵樹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大大小小的災難,但它要是都挺過去了,經曆了時間的考驗,它就會成為一棵大樹。這樣的大樹會引起人們特殊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