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青蓮子出世

今年!月,山東文藝出版社推出了上中下三冊《威龍邪鳳記》,第一版8萬冊未出3個月告罄。它至少宣告了這樣一個事實:當代大陸文壇終於有了像點樣子的武俠小說。

所謂“像點樣子”就是以金庸、梁羽生、古龍為參照係數,有了類似的氣象和規模。至少不比梁羽生、古龍出世時差。

這很不容易,武俠小說在中國大陸熱鬧了10年,這才剛剮熱鬧出一點苗頭。

說容易也很容易,一本20萬字的長篇小說隻消20天左右的時間,“最快一本書隻寫了18天,平均每天!萬字,最髙紀錄可達1萬5千字”。而且“寫書時輕鬆愉快,一氣嗬成,字麵千淨,往往幾十頁無墨點。有手稿作證。”

這就是《烕龍邪鳳記》的作者青蓮子。

他本身就具有傳奇性。發表被公認為是嚴肅的文學作品,使用本名“雁寧”。出版了小說集《巴人村紀事、近期的《牛販子山道》《大刀》等小說頗得批評界好評,曾獲得多種文學獎。出版以整個世界為舞台的蝥匪言情小說,則署名“雪米莉”。目前已出版《女煞星》《女人質》等女字係列長篇小說9部,《男玩家》《男舞伴》等男字係列長篇小說3部。涉及到大量有關國際政治、軍事、經濟、宗教、文化、地理、風物等多方麵的知識,並無捉襟見肘、換露寒酸之相,洋洋灑灑,寫什麼像什麼。“對西方社會的各種角角落落都有較細膩的描繪”。“每一本都以居高不下10萬冊、20萬冊的大數量,以幾十天、一兩個月的短周期,以趙出同類書的高訂價,節節推出,連連爆響”。以至於書市上將亦舒、瓊瑤的作品掉換封麵,冒充雪米莉的小說出售。一時間有七八種雪米莉小說的贗品充斥書市。連雪米莉這個名字都鬧出了一場風波……

他虛構一切。甚至虛構自己。他對自己的想象充滿自信,“我們也認為謝爾頓、科林斯寫得不錯,但又覺得他們不如我們虛構想象得好。”《威龍邪鳳記》具備武俠小說足夠的魔力和奧妙:闊大的框架,豪壯的氣勢,曲折驚險的野性,強烈動感的脈絡,恣肆放達的韻律,除奸懲惡的搏殺,肝膽欲裂的情緣。人物有類型也有個性,行俠仗義者把善推向極致,使!雄的生命存在方式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超越了人類的真實,幾近神話中人。惡人也把惡做到底,將自總的生命也推向極致,善惡絞纏又水火不容,殺得昏天黑地。

在絞殺中充斥著一股豪氣,對讀者產生了一種直接的本能的娛悅力量,平衡現代人種種不合諧心理,刺激和轉移現實中的興奮點,形成一種特殊的文化效應魯書中有不少像“人鯨大戰”這樣驚心動魄的精彩場麵。伹武俠小說是有公認的大體模式的,寫得不像武俠小說不行,寫得太像叉會讓人有似曾見過之感。

《威龍邪鳳記》給人的總體印象並不是橫空出世般的開辟了新武俠小說的一個新階段。正如青蓮子自己所說:“此乃試驗之作”。主要人物都有一定的個性,但沒有超越類型,缺乏鮮活的氣息。故事背後缺少淵源流長的豐富複雜的社會曆史風貌,人物身上缺少難國民族精神、8族性格的深厚內涵,把握曆史和駕駁傳統文化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同樣不可否認,青蓮於身上帶著一股初生牛犢的銳氣,他的作品在中國目前的通俗袞學界應屬上乘。

他似乎在領尋著一作集團,自己財是這#團的籌―執筆人。“我們寫作從不討論,大都碰頭時說個題材,講個書名,各幹各的。”我感興趣的是麻蓮子(寧者霧辦莉豹彳給中國文壇出了個難題——文學界不知該怎樣對待他。

漠視他或忽視他?已不可能,他也不在乎。已形成自己的氣候,擁有廣大讀者,構成一種文化現象,不需要別人昨特:別恩準和承認。文壇如果對他裝作視而不見,反倒顯得不自然。蔑視他?顯得不夠明智,一個健康、強大、民主的文學本應是寬容的,為什麼容不下他?他的藝術品位和文學品格也不容蔑視。金庸是香港文學的驕傲,至少不是恥辱。古龍曾是台灣文壇的驕子,至少不是棄兒。堂堂大陸文壇出了一個青蓮子是太少不是太多,何故尷尬?

還有一種態度,就是正視他,重視他。目前還缺乏足夠的勇氣,有點羞羞答答。

青蓮子殺出巴山,烈烈轟轟走遍全國。轟動了社會,卻轟不動文壇。文壇寧願把褒揚送給那些不為太多人所知的“嚴肅小說”。感到尷尬的不是青蓮子是當代文壇。

我看當代大陸文壇,更缺少優秀的暢銪文學作家,有一流的質量,還有驚人的產量,不斷前進,不斷流通。文學本來就有兩個標準:永恒和流通。中國文人曆來重視永恒,籙視流通,這是一種傳統的病態。許多古典作品是靠淹通獲得永恒的。誰也不敢打保票,楊銷書作家一定會比同時代不暢銪的作家消亡得早。有人願意活在文學史裏,有人願意活在廣大讀者心裏,應該允許各取所愛。

青蓮予出世帶著一身驍勇,一種芊靜的自信,一股想象的激情,使人有理由相信文壇不會沒有挑戰者的。曆史擅於選擇文學糸現實也在選擇文學,沒有人能阻止這種選擇。

北與南

去年有個時期抓廉潔清正很嚴厲,禁止公款請客,中髙級飯店生意蕭條。如果有人飯店結帳的時候要發票,檢查人員就會按圖索驥追到食客的單位進行審查。有位外國朋友在一家四星級飯店請我吃飯,能容納七八百人同時就餐的偌大餐廳,隻有我們兩個飯客。樂隊無精打采地演奏著中國名曲《高山流水》,十幾位無事可幹的小姐,從四麵八方盯著我們,像獵人圃住了一個獵物。我感到脊背發冷,心裏沒底兒,如同這大廳一樣空藩落。朋友也顯得很不自在。我有點為他難過,今天這樂躍這小姐這水這電這大廳的全部開銷,非得都箅薄我飽這銀飯上不可,不把他的皮扒下來才怪呢!

前不久,我應珠海西區區長之邀南下廣東。一踏上廣東的土地幾乎很快就能嫌覺出與北方的重大差舁,這差異不是指風俗習憤的不同,是精神狀態,生活氛圍,經濟條件,一種明顯的寬鬆、優越和自足。仍舊說吃,廣州越是中高級飯店光顧的人越多,號稱五星級的花園酒店頂層的旋轉餐廳,去晚了居然占不到位子。特別是早晨晚上,各高級飯店裏幾乎座無虛席,煙霧騰騰起,杯酒樂融融,一片有錢有閑、無憂無慮、安定團結的景象。

廣東“4小龍”之一的某縣縣長說:

“陪客人吃飯是很苦的,當然請你吃飯除外,所以我自己出馬。業務交往太多,請人吃飯的事幾乎天天都有,不能跟家人團聚,在飯桌上耗的時間很長,精神緊張,要談生意,談項目,無生意可談還要談出感情,很累,責任太大。所以我們縣裏的幾個領導千部排出值班表,誰也不能逃脫,輪上誰誰就陪客。不管來多少客人,也是一個人陪。”

我提出廉政的問題,他說:

“你們天津才是社會主義。幹部們下了班就回家,輕鬆偷快地銀家人一塊兒吃飯,真讓我們羨慕死了。如果我們也過那種日子,群眾就會造我們的反。他們喜歡自己的頭頭經常進出大飯店,臉上喝得冒紅光,說明生意談成了,錢賺到手了。這箅不箅腐敗的特殊化呢?個體戶蓋起了私人的7層大樓,也是在黨的領導下,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共產黨的幹部再特殊也特殊不過他領導下的老百姓,不必急於挑剔這番話裏的毛病,它代表了一種觀念,一種與龍方大相徑庭的觀念。當然,這種觀念也是特有政策的產物。

全國評選出10個文明城市,廣東省占了3個。論城市的繁華、富足、先進、漂亮、開放,廣東自然有無可爭議的優勢。

再看看榜上無名、人口也不箅很多但對國家經濟建設功不可沒的本溪市,樸實得像一塊舊礦石,全市無一座在南方城市裏隨處可見的現代化髙層建築,城市的基調是50年代蓋起來的四五層高的磚樓。天性深厚,以堅實穩定的精神素質沉默於活躍的時代,並不賽縮自己或浮飾自己以逋應時尚。通向著名的本溪鐵礦的柏油大道,有永遠掃不清的黃土,下雨是黃泥。馬路兩旁是低矮破舊得如同抗震捆一般的平房,房頂和門窗上常年掛著厚厚的塵土。在美國衛星拍攝的照片上,本溪市從地球上消失了,隻留下一團神秘的煙霧。有人曾大為恐慌了一陣子,以為本溪成了核恐怖之源。其實是城市上空大氣汙染嚴重,濃濃的煙塵像布一樣嚴嚴實實地罩住了本溪城。地麵上生命和工業須臾不可缺的水也極為缺乏……就是生存在這種環埦中的本溪人,每年上交給國家的錢,竟同巨大的跟他們不成比例的廣東省相差無幾,前幾年甚至還略多。然而北方人的生活跟南方人相比是貧窮落後的。北方地區創造的價值大頭交國家,小頭留給自己,南方地區則相反,有些經濟特區丼至向國家分文不交。這是國家的政策有意向南方傾斜,在政治、經濟、曆史、文化上自有其深遠的意義。任何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整體設想,各地區完全端平是不可能的。於是南方創造時尚,時尚也創造了南方。幸運使;南方有了優越感。來錢容易,領導消費新潮,看香港電視,海外關係多出國的多,將來海外關係更多,等等。北方挑著沉重的擔子。北方以至愈沉重,南方愈優越。

難怪人們稱“南北”順口,叫“北南”拗口。舉凡廟宇都是座此朝南。古今中外都有南北問題,小而窮的越南分過南北,太而富的美國爆發過南牝戰爭,朝鮮至今還南北分鋒3中國曾出現過南北朝,曆史上幾次成熱的大統一(如秦、漢、隋、宋、元、清的統一中國)都是,從北往南打,包括解放戰爭。而靠北伐成功地統一中國,還沒有。

無論曆束多麼善於重演,值難以讓我相信當今中國會出現“南北朝”。但南北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擔心的是:一味鞭打快牛,“又要牛兒好又耍牛兒拉大套,又要牛兒少吃草”,舍造成人心失衡。最可怕的是甩進步的形#現的倒退。

人有方位感和地城感,於是才有了南北之說。中國人的南北意識又強烈起來,是近幾年的事情。在“出國熱”之前先有“南下熱”,大批北方人懷著各式各樣的夢想擁肉廣東、海南、福建。應該讒有不少的人夢想變為現實,在南方落葉生根,自己感到幸運和滿足廠也癟得掰人豔羨。也有更多的人沒有撞太大運,以牽衆廣州火車站常常湧動藿百萬南下尋找工作的大軍。北方人到南方出差被認為是美差,到南方開會是令人羨慕的好事,獎勵先進人物或懋費離退體入員的六種很時髦很受歡迎的方式,就是組織他們到廣州,深圳轉一圈,沒有到過南方的想去—次,去過一次的還想去第二次,第3次。

為什麼北人要南征,而南人很少北上?

人往高處走,非常吸引人的地方一定有非常的魅力。南方充滿著新奇和機會,富有刺激性和挑戰性,到南方可以開始一種新的人生,可以過另一種生活,可以挑選工作也可以接受工作的挑選,可以發財或至少比北方掙錢多,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倘若還混不出個樣子就隻能怪自己。什麼都不可以還可以再回到北方,自己也不丟失什麼。去南方僅次於出國,卻比出國安全,牢靠,方便。

先有南北的差異,然後才有南方熱。

南方毗鄰港澳,華僑之鄉,吸引僑資外資容易,占天時地利自然成了中國的特區。特區享受特殊的政策,商品經濟和外向型經擠如出閘之水,迅猛發展。南方富了。商品社會的優勢在於商品,社會的吸引力也取決予商品。

愈富愈沾光,愈沾光愈富。

據《2000年大趨勢》的作者約翰.奈斯比特公布的核料,早在1987年廣東就出口55億多美元,占全國出口的首位。廣東人均月收入100美元,和號稱亞洲第芄條小龍的泰國及正在申請加入歐洲共商體的土耳其相差不多。有人說,盡管南方很富,每年從利稅裏卻隻拿出很小的一部分上繳國家,有的省甚至分文不繳。相當多的南方人述理直氣壯:“國家給我們投入少,比如蛇口;珠海等特區的開發,國家沒有花錢,憑什麼賽求我們非給國家上繳不可?”

有些北方人不服氣,“國家給了你們優惠政策,政策就是錢,甚至給政策比給錢還管用。”有人說,北方窮,生活水準低,並不是說沘方創造的價值少,恰恰相反,國庠主要是靠這些地方的利稅支持著。北方的利稅大部分繳國家,地區留小頭。

國家這樣分派肯定有它的原因,它的進理,本文不想也沒有能力討論國家這種大經濟政策的得失,隻想提出」種現象:南富北貧,且差異會倉來愈大,必然會影響人們的心態,出現南此不同的社會心理結構。

於是南北關係成了一個向鐮。有誰注意到南與北或北與南也應該摘點公共關係呢?

南方的企業家不論大小一般都財大氣粗,充滿良信,深諳和氣生財之道。北方的企業家即便是受過良好的教育,有豐富的經驗,資理著大型企業,也謹小慎微,嘀嘀咕咕,難見性格,以循細矩先求平穩再圖進取。

南方重視企業經營自主權,政府協助多,幹預少。北方則仍然對企業行政幹預多,企業的自主權很多並未落到實處。因此北方人容易自我封閉,缺少社會化大生產的眼界。

南方信息靈,觀念新,不怕來自南方和東方的台風,卻害怕西伯利亞的寒流。擔心北方的傳統體製和傳統思想南侵。有相當數量的北方人,對南方人羨慕,眼紅,甚至眼氣。感到不公平,不服氣。

南方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的源頭活水,更新著經濟新潮流。南方想拖著北方前進,拖得動嗎?

政治中心卻在北方,在意識形態上北方領導南方。

幾年前,一句“效率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的口號,從深圳蛇口喊出,很快席卷了中國大陸。這是南方特區對國家的貢獻。

南北關係,是個大顢目,剛開頭,也不可能南北生搬硬套。北方有些地區提出學南方,把政策用到頭,企業可以憑“白條”下帳,業務人員可以拿“回扣”。據說這樣幹就能“搞活”。許多有經驗的企業家毫不為所動,南方也不是單靠“白條”和“回扣”富起來的,發達國家並不搞這一套。

有差別才有比較,有比較就有動力。有一處搞活了就說明不是―章死搽^全盤都有兩能摘活。所以,作一作“南北關係”這篇文章,實在是好事。

閩南掠影

我們跟台風即將登陸的消息虧同到達鼓浪嶼。不知舞一種晦氣,還是一種奇遇、一種幸運?是台風對不起我們,還是我們對不起鼓浪購?銀們從北來‘台風外南:來,在此會合,心裏總覺有些歉袁。並不視為是台對我們的歡迎。

第二天輪流停擺。鼓浪嶼變成一座風浪中的孤島。我們被困在島上,什麼事也幹不成,?切活動安排全部,風吹。傘風果然躥風,風未到先把緊張的汽氛造足,烏雲布箱……―間充斥著沉重的玥鬱。學他個諸葛亮登壇台借東風,我們登上了菽莊公園的聽濤軒,要了一壺茶,麵對大海,鳥瞰鼓浪嶼半個島,靜候台風光臨。

強風很有風度很有舉次雄遂辯加強效果,一陣猛似一陣第抽打海麵,大海縛出雪白的傷口,顫動不已。成排的巨浪連續拍打礁岩,轟然作響,把水花潑上數十米高的聽濤軒,濺進茶杯,打濕我們的衣褲。這豈止是聽濤、觀濤,簡直是吃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