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魏知恩(3 / 3)

知縣聽了這詩,想到了自己的處境,他年少時中了狀元,一時間人人稱讚。可是現在已經年紀大了,卻還是做了一個小小的知縣。

一個人的悲哀不是他有多少才能,而是他的境遇有多糟糕。

有人能夠苦盡甘來,而有人卻一生不得誌。

想到這裏,知縣竟然咳出一口鮮血,昏迷不醒。

王持之十六歲時進京考試,人家都說他一定可以高中狀元,可是最後竟然名落孫山,王持之怕人恥笑,沒有回鄉。王持之不甘心,再考,也不中。竟然如此考了三十年,終於考了一個進士。

王持之滿意地回到家鄉,在路上有一個人問他,你原本就很有文采,這麼多年考進士,如今終於高中,你覺得在這些年你學到了什麼知識呢》

王持之不知道如何回答。

那人又問,聽說你以前善於寫詩,你便留下一首詩給我如何。

王持之思前想後,竟然一個字也想出來。

先生根本就沒有把魏知恩的文章放在心上,他覺得這個孩子實在太傲慢了,於是便找來魏知恩的父親聊天,他說,即使換一百個書院,魏知恩這樣的性格也不會認真學習的。我勸你還是不要讓他讀書,因為假如他功成名就,那麼他也一定是佞臣賊子。

父親一向很敬重讀書人,所以他就聽從了徐舉人的話。

不久,魏知恩就離開了書院,回到了他的老家。

他的父親對他非常氣餒,因此事事都表現得很失望。此時魏知福早已經離開了學堂,跟隨父親一起販鹽。

可是父親不好意思讓他一起去販鹽,因為他好歹也是上過書院的人。

他獨自在家裏看著書,經常坐下來片刻就會覺得無聊。他也不想出門,因為他畢竟是一個讀書人,走到哪裏都會有莊人看著。

他經常拿著書卷坐在樹下思考自己接下來的人生。

魏知恩的父親在他三歲的時候就準備了一個童養媳,這個窮苦的女孩來自隔壁莊子的韓姓,父親常年做長工,家裏接連生了七個女孩子,這個女孩是第七女。那年正是遇到了大旱,莊稼地裏生產不出一粒穀米,父母已經**難耐了,哪裏還能養活不了這個女孩,便要賣了。

這年魏文浩莊稼也沒有收成,他便去縣城買米,看見韓父正在賣自己的女兒,魏知福便去看了看,他發現這個女孩已經瘦如枯骨,饑餓得麵龐發黃,但是女子五官端正,兩隻黑色的眼睛炯炯有神。

魏文浩看到這個女孩,便立刻把剛買來的一袋大米丟在地上,說,我買了。

這個女孩名叫韓盼弟。因為他的父母太希望有一個兒子了。

魏知恩從小就把她當做了自己的姐姐。

每次看到她,他都以姐姐相稱,父親聽見了也不反對,可是家裏的長工卻說,知恩啊,你怎麼叫姐姐呢,你應該管叫她媳婦。

媳婦這個詞,讓魏知恩覺得很遙遠,有幾次魏知恩叫她媳婦,她就會臉紅地跑開。

於是他就不敢那麼叫了。

魏知恩離開書院不久,在父親的提議下就跟韓盼弟成了婚。過年的時候兩人進行了簡單的婚禮,韓盼弟的家人也來了。

婚禮的過程就像一般結婚的過程類似,不過場麵很小,來的人隻有雙方最親密的家屬十幾個。新娘坐上花轎來到新郎家,兩人給長輩敬酒,也不需要拜堂,新郎便背著新娘走進了洞房。

晚上魏知恩走到了韓盼弟的床邊。

他心裏一半是激動,一半是心慌。在此之前他還在想怎麼度過這個晚上,他該怎麼和這個女孩子分享他們的秘密。

可是現在他走到了韓盼弟的床邊,他還沒來得急揭開韓盼弟的麵紗,韓盼弟說,你沒喝多少酒吧?

魏知恩說,我,隻喝了一點,我沒敢喝多。

韓盼弟說,那好,你把我的緯紗給揭開吧。

魏知福緩緩地揭開她的緯紗,他看見她的臉蛋,那張被妝扮過的臉龐從未有過這麼漂亮。他們在一起生活了這麼多年,以前他覺得對她非常的熟悉,可是今天他發現自己從未能夠認真的觀察過她一次,他從未發現這個臉龐會有如此動人。

他迫切地想吻她,可是他怕她拒絕。

韓盼弟似乎知道他的緊張,她慢慢地用雙手摟住他的脖子,冷不丁地就朝他的嘴親上來。

他曾經設想過許多在這個晚上發生的場景。這些設想都是他以什麼樣的方式接近並完成那個**的儀式。可是他完全沒有預料到這個女人會如此主動,讓他局促不安,無法抗拒。

這個女孩就這樣引導著他,進入那個神聖的儀式。

初次的經曆讓他對男女之間的事情十分迷戀,之後的幾個月,他都一直在想從她的身上獲得愉悅。

現在連在家裏讀書,他總是想著那件事情。中午兩個人吃過飯,他看見坐在身旁的盼弟,居然心裏想到了那件事情。

直到半年後他得知媳婦已經懷孕了,他才突然意識到自己快要成為爸爸了。

離開書院一年後他再次參加府試,這一次他如願地考取了秀才,那年他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