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明突然栽倒,楊三慌了手腳,急忙上前扶起。陳若菲和歐陽賢普趕來,將歐陽明放在床上躺下,歐陽賢普為他輸入真氣。
歐陽明製止道:“沒用了,想不到我赴了你爺爺的後塵,走的同樣一條路。我死之後,你保護好家傳產業,不要再在武林之中爭位置了。多行善事,重創仁義山莊的名聲。”
陳若菲過來說道:“師兄堅持住,你好好的,不會有事的。”歐陽明握著她的手說道:“師妹,這些年,苦了你了。明天就把武林盟主的牌子摘下來,為了這點虛名,仁義山莊付出太多了。三師弟、大師兄先後離開了我們,老總管嶽父大人,還有許多長老、門人都離開了我們,我也要去了。可我們得到什麼呢?得到的是惜日的好名聲被糟蹋得一塌糊塗,武林中敬仰的仁義山莊成了聞風喪膽的梟雄。這些年中,師妹一直在告誡我,可我將忠言當了耳旁風。”
陳若菲說道:“師兄現在醒悟也不晚,這些都是盧其儒那斯鼓搗出來的,他早就離開了仁義山莊。我們一起精心圖治,還可以重現惜日的名聲。”
“師妹說得不錯,自從三年前,盧其儒不做仁義山莊的總管,不打招呼,帶著家人離開山莊之後,我就在反思。認為我們一開始,訂的方針就是錯的,高估了自己的力量,我的武藝沒有達到天下第一。因此下大力氣練功,直到剛才走火入魔,才徹底清醒,但為時已晚。”歐陽明突然張口,鮮血從口中狂噴而出。所有的人都慌了手腳,血噴不止,床上地下一片殷紅。陳若菲摸他的脈搏,已然停止了跳動。武林中的梟雄,就這樣走了。
仆固懷恩追到滑州,田承嗣領兵抵抗,史朝義向安忠誌下旨,讓他火速來援。安忠誌接到聖旨後,立即將其撕碎,對信使說道:“告訴史朝義,我安忠誌自立門戶,現在恢複原來姓氏,叫張忠誌,不再聽燕朝指揮。”
信使向史朝義回報,田承嗣說道:“他改了姓也是安祿山的養子,真是忘本了啊。他不來援,而唐軍士氣正旺,我軍隻有撤退。”
他們退出滑州,進駐衛州②休息。仆固懷恩追擊史朝義至衛州,田承嗣等率軍迎戰唐軍。仆固瑒率軍力戰,親自衝鋒,再次將其擊敗。
田承嗣被迫再次撤退,唐軍長驅追至昌樂③東。史朝義命令田承嗣在魏州④阻擊唐軍,他向周邊的燕朝將領,發出命令,讓他們來助戰。燕將不聽命令,沒有人來助戰,田承嗣隻得又向北敗走。
史朝義逃至貝州⑤,再次發出書信,降低身階請求燕朝將領薛嵩、張忠誌和薛忠義等人率所屬軍隊來援。但薛嵩和張忠誌按兵不動。隻有大將薛忠義帶兵三萬南下迎戰,仆固懷恩探知信息,命令仆固瑒在中途設伏。
薛忠義的軍隊進至臨清,前麵是一條山穀,他對史朝義倒是忠心,帶領大軍直闖山穀。遭到仆固瑒的伏擊,幸好他留了一個心眼,軍隊沒有全部進穀,帶領一半軍隊敗走,退守媯州。此時的史朝義和田承嗣,已經成了驚弓之鳥,救兵不至,隻好一直向北逃竄。到了下博⑥,回紇兵也趕到了,唐軍已經形成了合圍之勢。田承嗣見前麵的路被封死,無法擺脫回紇兵與唐軍聯合追擊。狠下心來,又在下博東南打了一個大仗。燕軍再次大敗,田悅帶領敢死隊,殺開一條血路,衝出了唐軍的合圍。田承嗣退至漳水,見無船渡河,情急之下,想出一計。遂請環車為營,讓婦女坐在車內,輜重陳列於車旁,並在四周埋伏了兵士以待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