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場景、那深情,我不會忘記,也不會去發掘。我可以發誓,不管她作了什麼,我都不會中傷她。如果我能夠為她做點什麼,或者她需要我為她做點什麼,我會欣然援手,可她從未找我做什麼。
???我嚐想,一個漂亮的女孩,自幼被人誇讚,也知道自己的價值,從而有意無意誇大這價值,總覺得四周都是豔羨的目光在看她,她不能大笑,不能東張西望,甚至不能大聲講話。《紅樓夢》中美麗、富有的薛寶釵,一定是因為這原因才顯得端莊、理性又賢達的。哲學家說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人的相貌是第一社會存在。我看到銀幕上最美的女人戲演得都不好,她放不開呀!因為交際範圍,親友多少等原因,很多美人失去了良機,不得不將就嫁給了某個不很中意的人,這絕非是那個人的福運。因為,她總是感到不完美,為自己的下嫁懊惱,這必將影響到另一半的生命質量。另外,又時常受到外界的騷擾,總是心旌飄搖,躁動不安。更甚者自己走到牆邊,向外張望。潘金蓮就是在窗前向外張望時出事的。這樣想來,普通人娶了美人雙方都不會幸福。
???丁蚊子同我講與花可陶的私情時,我立即聯想到蕩漾在我心間的雨後的那一汪水。我終於忍住了,沒有說,怕這蚊子到處亂講。
??魯迅先生在一篇總共才兩千多字的《紀念劉和珍君》一文中,幾次說“永遠微笑又和藹的劉和珍君”。我猜想,魯迅先生一定非常喜歡劉和珍。是否有愛意,我就不清楚了,就是有,也是非常正常的情感。誰能不喜歡“永遠微笑又和藹”的女孩子呢!
?這樣的女孩能撫慰我們的心靈。
?莫扶荷就是我們班裏的劉和珍君。她的名字真怪,誰給她起這麼個名字?一定有深意。看到莫扶荷,就聯想到“莫須有”。這“莫須有”到底是什麼意思?書上的解釋是“可能有”。這解釋對嗎?我以為,這“莫須有”應該譯成“不需有”,或是“不需要有”更恰當些。解釋古文的原意,應該沿著現代人的思路。講文藝理論的老師說“思維是人類的,語言是民族的”。是說全人類有共同的思維方式,這方式一定是能夠傳承的。語言應該是地域的。東北人、廣東人,都是漢民族,語言卻不通。
我原本對莫姓沒有什麼好感,因為莫家出了個莫扶荷,我有點喜歡這姓了。
?有一天,講蔡文姬的《悲憤詩》,老師又順便講了幾句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說《胡笳十八拍》比《悲憤詩》有味道,還背誦了兩句“一步一遠兮足難移,魂銷影絕兮恩愛遺”。這老師平時講課以說大白話聞名,他講到蔡文姬被胡人擄走時的場景,說,“那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他突然卡住了。我知道他一定是想不起下一句了,我看著他,心裏想,看你用什麼白話接下一句。他接得太有趣了,他說:“叫地,地也不吱聲。”哈哈!地肯定不能吱聲。他突然心血來潮地問了一句,“你們當中有人讀過《胡笳十八拍》嗎?有人能背幾句嗎?”真想不到莫扶荷怯生生地站了起來,背誦了很長時間,當背到“日暮風悲兮邊聲四起,不知愁心兮說向誰是”?的時候,老師阻止了她,大大地讚揚了一通。我們都聽傻了,這樣悲愴優美的文字從這樣嬌媚的女子口中流出,愈發悲愴優美了。我不解她竟然喜歡這樣的文字,還刻意將它背了下來。那全文可有一千多字呀!此後的幾天,很多同學都拿著手抄的《胡笳十八拍》,一邊看,一邊背幾句,我也能背幾拍了。
?莫君總是先微笑,是一種很會心的燦爛的微笑,然後再同你講話,語氣和緩。她的相貌平和、自然,身材適中,衣服色彩搭配也很講究。服飾的質地不是很好,可視覺效果很好。
?有人以質樸為美,有人以絢爛為美,質樸之美需要挖掘,要有道德力量的東西相附,這種美能沁潤心靈,經久不衰。
???人的相貌太重要了,誰也不能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