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於溪存語(四)(3 / 3)

我現在的工作,就是維持住局麵,別出大事,別被人抓到把柄。到五十八歲時退休,平安著陸。現在是這規定,誰知道過幾年又有什麼新政策,我又能幹多久。

領導,我給他送禮,別人也在送。他巴不得我出點什麼事,好再提拔一個。信任?萬不可天真。那句話是怎麼說的?對了,叫波雲詭譎。“人在哪裏不是深淵?”

我掌控著二千多名職工的命運。書記和副經理雖然是上級任命的,可任命他們也要征求我的意見。如果,他們和我處不好就幹不長。科長一級的任命,就我一個人說了算。我看好了誰,就是沒有科長位置,也可以新增設一個科,把別的科的權力分給他一部分。國企改革的結果是企業法人的權利越來越大。

提拔誰當科長,不隻是榮譽、心理上的,更是利益上的。科長掙科長的錢,明天,不讓他幹了,工資就要降下來,配給他的小汽車也要收回來,分給新上來的科長。小汽車的一切費用,過路費、維修費、保險費,都由公司出。如果,科長不愛開車,還給配司機。哪個科員不想當科長!想當科長就得巴結我。其實,我原本挺討厭他們那副媚臉,可時間長了,他們不媚,我還真有點不習慣。剛正不阿,哪有那種人!誰能不往好了混哪!都說要約束權力,為什麼約束不了?因為我們的機構設置是假定領導人都是公正、廉潔、正確的,所以要用製度保障領導人行使權力。我聽說發達國家都是假定領導人是自私、貪婪、短視的,為了權力能為公所用,製定了很多切實可行的措施限製權力。

人性哪裏靠得住啊!“以德治國”是個美麗的謊言。

這二千多人,還有二千多個孩子。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上大學後,留在了大城市。那些學習不好的孩子能進自來水公司工作就不錯了,就算找到了鐵飯碗,哪個家長不為孩子的工作發愁呀!

花可陶讀書時的心思,我當然看得出,她幾次用晦澀的語言試探我,我明白,我不想傷到她,總是借故走開,我不會考慮她。

看她那張臉,我時常想起聊齋故事——有人為老婆長得醜鬧心,朋友有辦法,冒險把別人家剛死去的美婦人腦袋割下來,換上了。花可陶換個腦袋就好了。

現在,我得考慮把她兒子弄進公司來。等等吧,哪一天市領導來視察,我就告訴人事科長,那領導要安排個孩子,你去辦吧。他不敢多問。我就是什麼也不說,讓他去辦,他也不敢多問。可我不想那麼做,還是收斂一點好。

一個人如果沒當過領導,就自認對人性和國情有充分的認知,我不相信。因為,他沒有站在高處向下看過,角度決定認知程度。

我得給黃蟲子打個電話,讓他今晚找幾個同學喝一頓,帶上花可陶送來的茅台酒。她為孩子工作的事送來了一箱酒,我說了不要,我不缺這東西,可她一定要留下。同學之間辦點事還用這個嗎?大夥喝了吧,就說是花可陶請客。很久沒見到莫扶荷了,也想見見她。這些年莫君“顏色憔悴,形容枯槁”,一看就缺少滋潤。聽花可陶說莫君的男人在外麵有女人,莫君有離婚打算。嗨!這種事,我可幫不上忙,日子要自己過,主意要自己拿。有時候,我真想問問莫君,當年是怎麼想的,為什麼不等等我?想想還是別問了,把話說出來,韻味就不深幽了,還是心照不宣的好。莫君應該嫁給識貨的文化人,不幸金鈿委於草澤,鸞鳳棲於枯枝。愛情就是男女相互欣賞,或是說女人找到了愛自己的人,男人找到了我愛的人,雙方都遂了願,就是愛情。莫君你可要想好。

我猜想,這“花可陶”三個字,一定出自古詩。《紅樓夢》中那姓花的姑娘叫花襲人,是出自宋人“花氣襲人知驟暖”一句。這是我前兩天看《紅樓夢人物論》一書才知道的。這兩個名字哪個更好聽,更有韻味?我說不好,好像都很好。人有點文化,才能品味生活、認識生活,文化使我們顯得韻味深遠。

“農民軍以驚人的速度緊了肚帶,然後跳上戰馬。”這句子沒錯呀!

啊!邏輯錯了,把“跳”字改為“跨”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