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蒲海清,重慶人對他太熟悉了:他是地道的本地四川人。他的簡曆,重慶幹部中有許多人能背得出來:1961年考人重慶大學,學冶金專業,後分配到重慶鋼鐵廠。39歲時出任改製成公司的重慶鋼鐵公司總經理,1984年42歲時調任省政府工作,1985年43歲時當了副省長,是位作風樸實、對百姓極有親和力的幹蒲海清比張德鄰晚一年多時間回重慶工作。
6月,北京來電,令四川省主要負責人謝世傑、宋寶瑞和蒲海清及重慶的張德鄰到北京開重慶直轄市籌備組會議。
會議在總理李鵬辦公處召開。中央宣布了張德鄰為重慶直轄市籌備組組長、蒲海清為副組長的決定。不日,蒲海清被正式任命為四川省重慶市代理市長。而他仍擔任四川省委常務副書記。
1996年,是重慶建直轄市的關鍵一年。當中央決策要設立重慶直轄市後,一批批的中央領導趁考察三峽工程,陸續來到重慶。重慶人民已經真切地感受到了直轄市的熱風已徐徐吹來……
6月14~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木常委會委員長喬石帶著6名副委員長考察三峽。
7月上旬,成立重慶直轄市的問題,在四川省廳局級幹部中正式傳達。7月8日晚,李鵬與蒲海清通電話,問籌備工作進展如何?蒲海清回答:正在抓緊之中。
7月18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政協副主席楊汝岱就方案中的浩陵、萬縣兩市和黔江地區的行政撤銷問題,反映下麵有些意見,主要是上述兩市一地的一些幹部思想有波動。李鵬與胡錦濤通話商量。中央政治局在作出設立重慶直轄市的決定後,分工由李鵬和胡錦濤具體負責。胡錦濤回答李鵬,他認為重慶改直轄市後,下麵的體製可暫不變動,可從長計議,以保持穩定。這個意見對後來穩定萬縣、涪陵和黔江兩市一地的幹部起了很好的作用。
8月1日,江澤民的辦公桌上,放著一份新華社的內部材料,題為三峽移民成敗的關鍵在管理。看完材料後他問李鵬不知情況是否屬實,十分令人擔憂。李鵬回答:關於這個問題,我馬上寫一個詳細的情況,再向你報告。
三峽丁程和移民工作,緊連著重慶建市。李鵬在6天之後的8月7日,給江澤民回信,指出,三峽移民任務很重,是三峽工程成敗的關鍵。要使移民經費不出現或少出現問題,必須抓好4項工作,其中第一件就是加快重慶市的組建工作。
1997年3月1曰,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新華社供圖
人們常常在說:沒有三峽工程就沒有重慶直轄市,這個道理其他地方的普通百姓可能不是特別清楚,但重慶人一定非常明白。因為中央對三峽:程的高度重視,尤其是百萬三峽移民,僅這方麵出現一些問題和爭論,就將對重慶直轄市建立的進程造成較大的影響。
中央高層在1996年中,特別是這年的下半年至次年年初,為重慶建市所費的心血可謂巨大。
9月5日上午,政治局常委會再次為重慶市的問題開會,江澤民主持。會上通過了重慶市從9月15日起代管萬縣、涪陵、黔江兩市一地的決定,同時作出了王雲龍任中共重慶市委常務副書記的決定。張德鄰、蒲海清任原職。
9月19~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錦濤同誌來到重慶,同時考察三峽。
200晚上,蒲海清陪錦濤同誌從朝天門上船去三峽。那時,重慶像個小縣城,我們上船的路上燈光極暗,有的地方就根本沒有亮光。當時感覺,建設重慶直轄市的擔子很重。蒲海清回憶說。
12月中旬,吳邦國到重慶,研究落實重慶經濟運行中的一係列具體問題。
次年1月下旬,朱鎔基到重慶視察,再次聽取設立重慶直轄市的工作進展彙
而這期間,李鵬總理的10月17日之行無疑是讓重慶人感到最特別和最帶勁。因為李鵬總理此次考察重慶和三峽,一反常情,率了一個由多名國務委員組成的考察團,其中有國務委員李貴鮮、國務院副秘書長及證監會主席周正慶、
計委主任陳錦華、財政部部長劉仲黎、鐵道部部長韓抒濱等。他們在調研的基礎上,感到重慶確實需要中央的支持。
張德鄰和蒲海清心裏最清楚。身為代市長的蒲海清是個務實和幹事的人,他知道自己這一次該向中央伸手了一為100萬移民,為100萬領不到工資的工人,為300萬貧困人口伸手。
兩天後,李鵬一行抵達萬縣後,又是參觀工廠,又是視察城市建設麵貌,急得重慶方麵的蒲海清他們不知如何是好。
下午3時,李鵬一行又登船東行。大江兩岸風光優美,讓中央來的財神爺們爽夠之後,李鵬朝蒲海清笑笑,說:該解決你的問題了。隨後,他把隨同人員和重慶方麵的負責人叫到一起,用一個小時回答重慶方麵提出的要求。
蒲海清一下提神了,心中的那雙要錢之手開始伸出一總理,各位部長,各位領導,我們重慶的情況你們是清楚的,現在的一年財政總共才6自來個億,而我們在建直轄市後將麵臨的首要任務是,如何保證幾級行政部門能正常運轉和100多萬領不到工資的工人們的吃飯問題,國有企業大麵積虧損,300多萬貧困人口的救助……重慶城市破破爛爛的情況你們也都看見了,所有這些都得要錢,就是一分不上繳,我們能否讓直轄市正常運轉起來,還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更何況,我們每年還要向省裏和中央上繳好幾個億……
你就說你現在需要中央給你解決什麼問題吧!李鵬打斷蒲海清的話,讓他直截了當說要求。
機會到了。蒲海清立即提了一連串應當、應當……也許心裏著急,他認為今天機會太難得,所以這位首任重慶直轄市代市長,一下向總理和中央各大財神爺提出了好幾個請求,這些請求都是數字,而且都是以億元為單位的。
蒲海清,你不要說了!我知道重慶的情況,你們是需要幫助,可中央也有中央的困難嘛!李鵬忍不住打斷蒲海清的話。
可是總理,我們電慶這種情況,還要向中央上繳16億財政,我認為負擔太重,我的意思是我隻同意交6億……蒲海清也許因為一心想伸手,一個勁地掏著心頭的話。
6億不行。你們上繳的這數是中央對重慶計劃單列市經濟提出的要求。某財神爺不客氣地打斷蒲海清的話。
你這話放在以前說沒錯,可現在我們馬上就是直轄市了,直轄市的情況跟計劃單列市的建設規模和性質完全不一樣。所以我請求中央……
蒲海清,你不要再說了!李鵬再次打斷蒲海清的話。
蒲海清一愣,這回他一下清醒了,兩眼溜圓地盯著總理和各大財神爺。有人用眼睛瞪著他,有人朝他笑笑,意思是說你蒲海清也太著急了。慢慢來嘛,我們商量著辦,別讓總理冒火。
蒲海清不再說話了,看著、聽著總理和眾財神爺怎樣答複。
先是國家計委主任陳錦華表態:同意重慶開發天然氣資源和建化肥廠。
陪同考察的張德鄰與蒲海清會意地對視了一下:計委這一支持不小,重慶天然氣資源豐富,這是一筆不小的財源,同時能拉動相關產業。
國務院副秘書長周正慶說:重慶城市建設的搬遷戶補助,中央銀行同意貸款給你們3億元,先解決部分搬遷戶的問題。
好事。張德鄰與蒲海清暗自高興。
財政部部長劉仲黎說:原則上答應對重慶增加財政返還,但增值稅製度不能變。
李鵬插話:重慶是老工業基地,國有企業的虧損情況比較嚴重。對國家財政上返還的錢要用於企業改造而不是新建項目。這個問題,我請副總理吳邦國同誌專程來一次重慶,組織召開一次老企業改造工程規劃研討會。
好極了。蒲海清心裏暗暗髙興。
李鵬看了蒲海清一眼,又說:我先從總理預備金中拿出1億元給你作為建直轄市的開辦費。另外從財政部補助你們6億,由你們重慶方麵自行分配處置。
太謝謝總理了!這回蒲海清的臉上堆滿了笑容,因為他向中央伸手的基本目標達到了!
鐵道部部長韓抒濱說:萬縣至達州的鐵路修建時,鐵道部同意投人資本金3億元。
謝謝韓部長。張德鄰和蒲海清朝鐵道部部長又是點頭,又是微笑。
郭樹言國務院三峽建委負責人,他表態:重慶設想要在萬縣搞個機場,我們支持,錢由國家計委出。
好!太好了!這個下午,最高興的是蒲海清,他的口袋裏一下裝得鼓鼓的……
令他們感動的還有一件事:20日晚上,李鵬和夫人朱琳,親手將中國三峽建設雜誌社給他們的3000元稿費交給他們,說是請他們轉交庫區的希望小學。總理愛庫區人民的拳拳之心,讓張德鄰和蒲海清等重慶人永生難忘。
時至1997年,關於建立重慶直轄市的所有事宜巳全部具備,現在隻欠國家最髙權力機構通過的東風了!
2月19日,中國人民的兒子,中國四個現代化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誌去世當日,李鵬總理讓秘書將國務院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關於設立重慶直轄市的議案送達人民大會堂的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處。
3月初,舉世矚目的兩會召開。
3月14日下午,在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閉幕式上,關於設立重慶直轄市的決定提交代表們表決。其結果是:出席代表2720人,讚成2403票,反對148票,棄權133票,未按表決器36人。
委員長宣布通過!
人民大會堂內頓時發出雷鳴般的掌聲,特別顯眼的是重慶的人大代表們,一個個從座位上站立起來,他們抑製不住激動的心情而歡呼起來。
主席台上,江澤民、李鵬等中央領導微笑著,與會場的全體代表一起鼓起掌來,長時間地鼓掌……
這是值得記載的曆史時刻!
全國人大的表決是下午3點55分,而且時許的重慶市內已經鞭炮齊鳴,首先走上大街歡呼的是市晚霞秧歌隊的20名隊員……重慶人民沸騰了!
3002萬山城人民在這一曆史轉折時刻,無不歡欣鼓舞,奔走相告。
重慶人民為了慶祝直轄市成立,選擇了一個吉祥的日子舉行直轄市黨政各大機構的掛牌揭幕儀式。
6月18日,1997年的6月18日,重慶各界在人民大禮堂舉行了隆重的掛牌揭幕儀式。
同誌們,重慶建立直轄市,意味著光榮的使命,意味著曆史的責任,意味著很重很重的擔子,意味著我們必須團結奮鬥、艱苦奮鬥……然而,我們有信心,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把重慶直轄市建設成為繁榮富裕、文明進步的新重慶!市委書記張德鄰以特有的磁性般的洪亮聲音,向全市人民吹響戰鬥號角。
專程前來參加掛牌揭幕儀式的李鵬總理,更是滿懷期待而深情地說道:同誌們,今天有機會參加重慶直轄市掛牌揭幕儀式,感到十分高興。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代表江澤民總書記,向重慶3002萬各族人民表示熱烈的祝賀!設立重慶直轄市,是黨中央、國務院為加快中西部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所采取的重大決策。這一決策有利於充分發揮重慶的區位優勢和特大經濟中心城市的作用,帶動西南地區和長江上遊地區的發展;有利於組織安排好三峽庫岡移民,保證~峽工程順利進行,建設一個繁榮文明的新型經濟區;有利於振興重慶老工業基地,增強城市綜合經濟實力,帶動廣大農村的發展……
重慶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許多革命先烈為實現人類的美好理想,在這裏譜寫出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也曾在這裏生活戰鬥過……我相信,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指引下,在以江澤民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經過重慶人民艱苦奮鬥,齊心協力,一個繁榮富裕、文明進步的新重慶,將會出現在祖國的西南大地上!一定!
一定!一定!一定!
山城在回蕩。大江在呼應。天地在顫動。
重慶人在熱淚盈眶中高唱祖國頌,高唱紅梅讚。
共和國第四個直轄市的曆史從此掀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