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轄市,直轄市,假如重慶連個城市都不像,我們何談發展與富民?蒲海清在市政府常務會議上多次慷慨激昂地對部下說過這樣的話。
直轄市的魅力,就是大都市的魅力,沒有大都市的魅力,這樣的城市將毫無發展前景可言。
新重慶不把城市建設搞上去,直轄市將成為一種笑話。
大量缺乏資金,基礎設施異常落後,第一屆市領導麵臨的就是這樣一個重慶。重慶人自己也知道,
與北京、上海和天津3個老直轄市相比,無論哪方麵都差距甚遠。但這並非是可以永遠小步前進的理由。相反,重慶應當快步、大踏步、飛步地前進!這是新重慶的幹部和人民一致的心態,一致的精神。有這心態和精神就好,這心態和精神能變成無窮的力址。
心有誌向時,工作就有動力,就有方法。
不是要改善交通嗎?令多少人頭痛的袁家崗立交橋等建設項目,放在市政府辦公會議題的最前麵。關係到民生和整個城市的良性運營,袁家崗立交橋要上,城區環道要上,黃花園嘉陵江大橋要上,鵝公岩長江大橋要上,還有通往各區縣的渝長、長涪、渝黔等高速公路項目也要上。是啊,要上的項目還有很多,每一個項目都少不得,都很急,可,可資金從哪兒來?
市長和主管副市長們最頭疼的就是錢,除了錢還是錢!
蒲海清市長與助手們想了一個招:把李家沱長江大橋和大郵大足至郵亭高等級公路的基礎設施經營權轉賣出去。為此,他曾請求過時任總理的李鵬。
李鵬總理聽後非常嚴肅地告誡他:國有股仍不能少於509喔!
這一招換來20億資金。有這一筆錢,上麵的路橋等基礎設施開始全麵運作,於是束縛了重慶幾十年的交通與市政建設在這樣的滾雪球方式下獲得了第一個快速發展期。與此同時,改造舊城的管道、水路和居民搬遷等也在同步提速……
離開重慶後第一次回渝過年那一次我很感動。大年初一起來想看電視,結果發現我房間的電視遙控器電池沒電了,我就下樓上街去一個小店買兩節7號電池,隨手給店主一張10塊錢票。小店的女老板見我是蒲海清,他們曾經的市長,說啥也要把錢還給我。我趕緊說那怎麼行!我太知道重慶的老百姓不容易了,他們的口子還很窮,於是把10塊錢放在她櫃台上後拔腿就跑。這小老板見我跑了,就抓起幾包食品追過來往我懷裏塞,說你是市長,以前給我們老百姓幹了那麼多事,你問重慶過年,連看電視還要自己出來買電池,我們當老百姓的不忍心。
我當時聽了非常感動,真的是非常感動。心想,重慶人民還能記住我這個曾經為直轄市做了點事的老市長……蒲海清在北京的辦公室接待我采訪時,說了這段話。那一刻,蒲海清的眼裏閃著淚光。
張德鄰離開重慶後,在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任常務副書記,用他自己的話說:
我對重慶感情很深,現在還要看重慶同誌毎年送來的政府工作報告。
重慶是什麼地方?重慶是兩江彙合之處的山城,這兩江便是膀礴浩蕩的長江和碧波秀麗的嘉陵江。長江,以雄健和浩氣著稱,從世界巔峰一路闖蕩奔湧而來,
具有高瞻遠矚之目光和寬敞胸懷;嘉陵江則從富庶天府的川西北的峽穀與盆地中浸潤而生,流經巴蜀之地,它從涓涓細水,再到奔湧不息之潮,始終保持著一步一個腳印和清澈潔淨的本質。長江和嘉陵江是完全不同的顏色,在重慶朝天門兩江彙合之處所看到的情景特別明顯:長江黃騰騰、氣洶洶,如中華之龍;嘉陵江綠幽幽、秀盈盈,如山川之神。
新重慶,需要長江也需要嘉陵江。
我們言說重慶,會時而稱其山城,時而稱其江城,無論是山城還是江城,它的獨特和獨到之處,全在於長江與嘉陵江的彙合所形成的魅力,一旦失去這樣的魅力,重慶將不是重慶。
新直轄市的路,如同蜀道,又陡又難。
葉明,1997年5月調重慶市電力工業局任局長的東北幹部,原在黑龍江省任電力工業局副局長。社會上對掌控電業的人曾稱其為電老虎,是因為電力行業屬於壟斷行業,權很大,時常財大氣粗。因為老葉的黑龍江工作背景,所以有人就認為他是張德鄰調來的幹部。老葉說,他的調動純粹是陰差陽錯,與張德鄰書記毫無關係。
當時黑龍江省委準備把我調到省計委任主任,可我幹了一輩子電業,不想挪窩。那時國家設有電力部,正在省裏為我的工作崗位動腦筋的時候,電力部的領導則一紙調令把我調到了新直轄的重慶。我是命裏注定與重慶有緣的……已經退休在家的這位江蘇老鄉,向我講出10年前調任重慶當電力局局長的真正緣由。
我是無錫人,大學畢業後分到了北方工作,過去連重慶都沒到過。可我的父親偏偏叫葉重慶,他葉重慶沒機會給重慶做點事,做兒子的我就擔當了這份責任。葉局長已經完全是北方人性格了,豪爽得很。
重慶電力局現在是重慶最牛的單位之一,你隻要看看他們在渝中半島上的那座高聳雲霄的重慶電業大廈,便可知他們的實力了。
可1997年5月我來重慶時的情況完全不是今天這個樣。老葉對當時的重慶記憶太深刻了,我是5月7日下的飛機到重慶報到。以前從沒來過,在飛機上往下看,覺得重慶很美,都是綠地,北方的5月份很少看得見地上有綠色。重慶不—樣,到處是碧綠碧綠的,5月份也可以穿襯衫了。第一感覺很好。可一到當時的重慶電力局,我就怎麼也適應不了。過去在黑龍江省電力廳,可以說牛大了,要啥有啥。
而我到重慶電力局局長辦公室一看,差點暈過去。40多平方米的局長辦公室,被一隔3小間,除了我局長在裏麵辦公外,還有一間是副局長的,再有一間是局黨委秘書的。這怎麼能辦公嘛!局長要有點人事方麵的事研究,就必須把另外兩位請出去。再到給我專門安排的招待所住處一看,更是了不得啊!辦公室主任指著一間小套間說,這是招待所最好的房間,說是特意為我這個新任局長安排的。我往裏麵一看,除了一張床外,再有一台十幾英寸的舊彩電和一對沙發。那天我有些累了,想往沙發上坐一坐,哪想到,屁股還沒落座,沙發套裏突然竄出好幾隻老鼠……這就是當時的新直轄市電力局和堂堂一位省市級電力局局長的待遇。
再往係統下麵看看,更是不成體統。整個重慶市區,電網破舊嚴重,電力供應處於完全的無序狀態。過去是四川省電力部門管著重慶的電,直轄市後重慶自己的電力係統基本沒有,重慶因此成為無電源供應之市。僅有的一個電廠,由於設備陳舊,一動就虧。1997年,全市電力係統虧損額是1.32億元。電業部門在其他省市都是有錢的巨富,要不社會上為啥稱其為是電老虎嘛!可在重慶,電業部門則是虧損大戶,說來別人不信。老葉回憶當年,一副哭笑不得之態。
重慶這麼可憐,是我想不到的。老葉說:當時蒲海清市長在剛修繕好的人民大禮堂內見他這位新任電力局局長時說的第一句話,不像張德鄰書記說得那麼直率,隻是告訴葉局長,我這人民大禮堂現在看起來蠻新的,就是常常停電。大禮堂在新直轄市成立時,一直是舉辦重大活動的地方,尤其是6月18日掛牌儀式也要在這裏舉行。管理大禮堂的主任,聽說電力局新任局長來了,哭喪著臉,乞求似的對老葉說:葉局長,任何首長來我都不怕,怕就怕您老突然停我電……老葉聽後一臉苦笑,說我哪敢停您電嘛!如果突然斷電,肯定是哪個地方的電路又出毛病了。
葉局長新來乍到,不想挨重慶人的罵,可電源供應量實在太可憐一重慶實際電力需求量應為400萬千瓦,而當時全市的電力資源隻有200多萬千瓦。重慶又是個老工業基地,那些老廠效益不怎麼樣,可用電卻像張著血嘴的老虎。再加上重慶又是個有名的火爐之城,一到夏天,拉閘停電成為家常便飯。別以為冬天就不停電了,冬天停電在當時的重慶也是常有的事,啥原因?還不是電路老化。
1998年的農曆大年三十,楊家坪一帶又鬧停電,幾千戶人家一片漆黑。本來市民們正等著在家看春節聯歡會,是個團圓喜慶的時間,偏偏我們的電線又不爭氣。我一聽下麵報告,便立即從值班室趕到現場,當時老百姓都鬧到街上了,我們的職工忙得滿頭大汗。本來遇上這樣的事,隻要電路暢通,調度室幾分鍾內就能解決問題,可那時重慶的電路水平做不到,得花費很長時間才能讓大家重見光明。這時間一長,老百姓不幹了,圍著我大鬧。我當時也火了,對他們說,是啊,你們看不到春節聯歡會,有火氣,可你們還能闔家團聚。我呢,光棍一個,幾天來一直守在值班室,現在又跑到你們這兒來,為啥?不就是為了給你們解決電路問題嗎?你們有啥值得吵的?重慶的電路這個樣,是我這局長的責任嗎?是我們電力局一個部門的責任嗎?重慶的電路已經幾十年了,過去一直沒歇過氣地在為大家服務,就是一個壯漢子,幾十年不喘口氣,他能行嗎?最後我對他們說:今晚你們家裏燈不亮,我就不離開這兒一步!後來總算把電路事故處理好了,可我一個春節沒敢離開過值班室……
老局長給我講了上麵這則故事後,長歎一聲,道直轄之初的重慶,真的是非常艱苦。那時如果沒有一點敢於打破常規的創新精神,是不可能有後來的飛速發展的。我們重慶電業的成長,就是一例。
創業的路,陡啊;創業的經過,難啊,有時真覺得像蜀道一樣,難於上青天。老葉感慨道:重慶缺電曆史由來已久。我剛來時重慶隻有30萬千瓦的機組,主要提供電源的重慶電廠又是個三天不出事,到了第四天人人都要嚇得頭發發直的企業。電廠一旦出事,可是了不得的大事!要想有電,就必須先有錢。新直轄市的重慶,偏偏又沒錢。怎麼辦,我憑著自己的老關係,跑到北京老朋友、老領導麵前求情去,國家計委和國家開發銀行及電力部給了我們貸款,於是我滿懷雄心壯誌地回來做電業,一是改造電網,二是建一個水電站。而那個時候恰逢全國電多了,國家對上馬新電站控製很嚴。可上麵哪知道,重慶偏偏缺電。在這種形勢下,我要上馬江口水電站,建3台10萬千瓦的機組。張德鄰書記和蒲海清市長他們都堅決支持這個項目,這樣我也就膽子大了。在嚴格控製的情況下上水電站這樣的敏感項目,是要冒風險的。我不怕,我想重慶建電站是符合重慶實際情況的。可在具體工作中,許多事是難以想象得到的。比如我們原來請了一個權威設計部門,他們搞了個30億元的工程項目預算。30億呀,成本太高了,我接受不了,就重新找了個設計院再給水電站預算規劃,結果通過科學、精確的預算和施工,18億元就能拿下整個項目了。
哪知,我們因此得罪了那個權威設計部門,他們見得不到利,就通過人找到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欄目的記者,揚言要給我和項目曝光。記者來了,到我辦公室拿出攝像機要對準我采訪。我告訴他們,行啊,曝我老葉的光我非常榮幸,我老葉過去當臭老九沒有人認得我,現在我當了大局長,通過你們電視台向全國一播出,我感到無比光榮,揚眉吐氣了!這是其一;其二我要感謝你們的是,可以讓全國人民知道,我們重慶人民為了建設自己的新重慶,把一個原來要用30億元的預算項目,通過優化設計方案,現在用18億元就拿下了,利國利民,為化解重慶電力不足的矛盾做了功德無量的事,你們是該好好宣傳了!聽我這麼一說,那幾個別有用心的人,急得追著電視台的記者不讓他們再采訪我了。並不知情的記者,這下才明白是怎麼回事。老葉說到這兒,忍不住開懷大笑起來。那滿腔豪情,讓人敬佩和感動。
新重慶建設初期,百業待興。不抓住機遇,不靠一點闖勁是不可能有所作為的。老葉堅持認為,雖然當時他們的做法有些不太符合上麵的規定,但他認為,這是在特定的曆史背景下所采取的特定做法,符合鄧小平理論的思想精髓,即求真務實。
江口電站3年建好,此時正值重慶大發展的時期。國內其他地方又開始缺電嚴重,而我們重慶由於及時采取建了江口電站和擴建了自鶴電廠,及重點完成了重慶電廠的改造等措施,新直轄市的電力供應一下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全市電網線路隨之也煥然一新,新重慶不再缺電,無論城市和鄉村,電力供應充足。有了電,城市和鄉村就明亮起來,工業、交通、電訊和教育等等行業都活起來了。人民的生活也變得多彩了,現在重慶人的夜生活全國出名,是因為山城重慶的夜景太美,夜景靠什麼?當然要靠我的電嘍!葉局長十分自豪地站起身推開窗戶,讓我欣賞采訪當日的重慶夜景一一那真是燈的海洋,燈的世界,美輪美奐。夜色下的重慶,令我突然聯想起曾經到的香港維多利亞港灣,想起紐約曼哈頓島以及上海新外灘的夜景
1997年,重慶主城區的拉閘限電是5821次條,到2000年時已經降至82次條⑷年為零次條葉明老局長最後給了我一個可以比較的數字。
從重慶電力公司提供的材料中,我看到了葉明老局長自己沒有講到的他在任期內創造的業績:他主持編製的重慶市電力工業發展中長期規劃,使新直轄市在電業建設方麵有了第一個曆史性的綱要文件;他爭取到的100億元電力建設貸款和引進的165億日元貸款,從根本上改變了重慶直轄市電力建設缺少資金的局麵;他倡導企業就應該賺錢的思路,使原來的衙門式電老虎電力部門成為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企業,先後租賃經營多家國有大中型困難企業,盤活數億存量資產,安置下崗職工4000餘人;多種經營收人從最初的8億元,增加到22億元;他積極推進農村的兩改一同價的農網改造與建設,使農村電價控製在0.6一0.1元1千瓦時,大大減少了農民負擔,尤其是10億元電力扶貧工程,對改變三峽庫區及貧困地區的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和帶動這些地區的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