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1 / 1)

過了桃花林,便是一林的修竹,慕梓悅最喜歡竹子,所以她讓人在這山腳下種了一圈的竹苗,這幾年下來,居然越來越多,和城裏富貴人家用來修飾庭院的竹子完全不同,沒有了那份秀氣,有的隻是一種衝天的豪氣。

她站在竹林中,等了好一會兒,若隱若現的笛聲響了起來,悠揚而動聽,吹的是一首古曲《衝天調》,曲聲時而如百鳥爭鳴,時而如春滿枝頭,時而又如孩童嬉戲,帶著幾分俏皮和天真,讓慕梓悅心曠神怡。

不到片刻,笛聲忽然一變,淒厲了起來,帶著秋風般的蕭瑟,仿如英雄遲暮,又仿佛痛失愛侶,使人潸然淚下……

慕梓悅情不自禁地朝著笛聲走了兩步,取下腰上的寶劍,用劍鞘在青竹上擊打了起來,和著節拍,居然融入了那笛聲之中,讓笛聲有了骨節般越發激昂了起來。

一曲罷了,慕梓悅意猶未盡,高聲叫道:“閣下何人?和慕家有何淵源?可否出來一見?”

笛聲隨意吹了幾個音,旋即便再也聽不到了。慕梓悅悵然若失:每次慕梓安的忌日,她都能聽到這笛聲出現,卻從來沒有見到過這吹笛之人。難道這是慕梓安生前的好友?可是,梓安生前的好友她都知曉,卻從來沒有這樣一個善笛之人。

等了片刻,見吹笛人始終沒有出來相見的意思,慕梓悅終於舉步往山上走去。老廣安王的墓在東頭,和王妃同穴而臥,慕梓悅按照慣例,倒上了兩杯清酒,放上了貢品,末了也不磕頭,隻是笑嘻嘻地坐在台階問道:“爹爹,你瞧兒子這幾年威風不?你看了後不後悔讓我替梓悅繼承了王位?是不是想從天上衝下來拿家法辦我?”

四周寂靜一片,隻有不知名的鳥唧唧啾啾地叫著。

“要是你能下來就好了,我願意被你揍一頓,怎麼揍都行。”慕梓悅慢慢斂了笑容,定定地看著那墓碑。

好一會兒,她才慢吞吞地站了起來,走到了旁邊的一個墓旁,這個墓比老廣安王的小了很多,墓碑上隻是幹幹淨淨地寫著幾個字:慕梓安之墓,兄梓悅泣立。

慕梓悅拍了拍墓碑,就好像在拍一個老友的肩膀,心裏百味陳雜:誰能想到,墓裏那個人,壓根兒沒死,此時此刻正好好地站在這裏。

慕梓安和慕梓悅是孿生兄妹,身形樣貌一般無二,從小就喜歡反串著玩。

可是,兩兄妹的性情喜好卻完全不一樣。

慕梓安喜歡竹子,慕梓悅喜歡蘭花;慕梓安喜歡笛子,慕梓悅喜歡古琴;慕梓安喜歡自由自在,慕梓悅喜歡安邦定國;慕梓安跳脫放縱,慕梓悅沉穩善謀;慕梓安是廣安王府的米蟲,慕梓悅是廣安王府的頂梁柱……

到了最後,那個英勇沉穩的青年一臉的絕望:

“梓安,沒有她,我寧可死!”

“慕家和大夏不能容我,更不能容她,除死之外,沒有他法!”

“我慕梓悅不忠不孝,隻是舍不得你和爹娘,來生但願還能做你的哥哥。”

結果就是她一棒敲暈了慕梓悅,冒天下之大不韙,把他連夜送出了大夏,又趁著戰事,偽造成兩人率兵征戰遭遇流寇,一人被殺,一人突圍,戰報傳到老廣安王手中,木已成舟,無法挽回,隻能定下這李代桃僵的計劃。

“慕梓安,你後不後悔?”她微笑著看著墓碑,眼中隱隱有水光閃動,卻依然緩緩地、堅定地搖了搖頭。

從山上下來,已經將近申時,慕梓安隻在晌午時吃了點小點心,肚子餓了,離木齊山不遠處有個城鎮,屬京城管轄,裏麵有個古色古香的小酒肆,她曾去過幾次,裏麵的酒糟魚和釀米酒十分有名,每來必點。

店小二認得她的模樣,殷勤地迎了上來,接過韁繩,熱情地說:“公子怎麼這麼許久才來?今年店裏新釀的米酒實乃極品,口感醇厚,等下帶一罐去府裏吧。”

慕梓悅點頭,剛想往裏走去,忽然便聽到官道上一輛馬車從木齊山方向疾馳而來,不一會兒便遠遠地停在酒肆門前。

一名男子從馬車上跨了下來,慕梓悅頓時眼睛一直:隻見此人白衣勝雪,衣袂飄飄,眉目溫潤,仿佛謫仙一般。

他的背後是籠在細雨輕霧之中的木齊山,整個畫麵仿佛一張極富意境的潑墨山水,偏生還帶了些暈染開來的綠意,讓人覺得仿如仙境一般。

一時之間,慕梓悅覺得心頭仿佛起了一個小水泡,飄飄悠悠地蕩在心湖之上,慢慢地、慢慢地被吹得漲鼓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