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富貴不遠不近地跟著我們,跟了好長一段,跟得人心疼。他無聲無息,像頭覓食的豹子。他以為我會叫回他的。我沒鬆口(我叫許元元別管閑事,於是,古工程師也住了口)。我就當沒看見他,連晚上他生起的那堆篝火也沒看見。
他跟了我們三天……
我背著古全良的背包,背得出汗,背得隻想罵娘……
看完正在整修的渠道,我們上麻爾柯河邊的208場,那裏住著二百七十三個職工,一九八○年才建場。十五公裏公路,花了一百六十萬元。
圍著火開會……聽……講……她手忙腳亂地記著,還不時提問。她對那張《四川森林分布圖》興趣十足。
回202場的路上,小張把車停在崖邊,從工具箱摸出幾管炸藥。他說今晚上有魚吃了。他吃魚的勁頭和趙子軍一樣大。
她膽戰心驚地看著,給他遞繩遞石塊。裝雷管時,小張叫她走開,去路邊望風,見人見車就叫一聲。
他兩管一組地纏著,小心地夾上雷管,還綁了塊石片加重。一組有半公斤黃藥。
第一聲悶響從水底傳出後,我們都瞪著水麵(回水區,震昏的魚漂不走)……一股濁流,冒了幾個泡……完了。
第二組和第三組齊爆,炸藥脫手正是時候,腳下微微一震……依然空空的。剩下一管藥,沒雷管了,小張死了心。
——沒魚吧?
——有!運氣不好……
小張開著他的車,這以後,再沒說活。
晚上,在她住的寢室裏,滿滿的一屋人。孩子都認識她了,自信地進來,排列在牆邊……發電機不正常,電燈時亮時暗,燈絲紅紅的……小夥子們先是端坐著,然後,靠在一個個空床上。山裏人直率,豪爽。
端來收錄機,幹電綁成一束,放著軟軟的歌……
她的床頭點著蠟燭,她在本子上記著,不時記一兩句。
孩子們被趕了出去。小夥子們一個接一個講著或心酸或甜美的愛情故事……大部分是心酸的,太甜的故事隻能自己享受……他們想家,也想家鄉的姑娘。家鄉……金堂,雙流,溫江,蒲江,射洪,北川,旺蒼,鹽亭,江油,什邡,綿竹、綿陽,中江……一個人就是一個縣,每個縣都有美麗溫柔的姑娘……
白天,他們是快樂的一群……
電停了好久,他們才散……明天還得上山。他們把自己的心事倒給夥伴,倒給了這個“下江佬”後,各自去尋他們的夢了。
她還在寫著……我進去時,她正在寫信,用圓珠筆寫在赤樺的樹皮上,那是好心的小夥子們為她剝來的,厚厚的一卷。
皮尺的頭拴在許元元的後腰,他像遊著蛙泳,雙手向前,撥開枝條荊棘。有時得用砍刀。我們走在獐子路上。走五十米,許元元停下,等拉著他衣角的古工程師描畫草圖,技術上的問題,我們都聽他的。
要不要蘇富貴得聽我的。
我用望遠鏡察看河道和林相。實測和目測結合。
石頭的大小,數量,位置;河道的寬窄,走向,流速,主流,支流,岔河……樹種,樹齡,材積;坡度,覆蓋率……
就這樣一米一米地量過去,從漢源的富林鎮量到分水處的可爾因,量到足木足河的龍頭灘。
沒等量到丹巴,我被王海的電報召了回去(這個電報走了三天)。
王通司溜走了。
他以死亡相威脅,不叫我們過驚心梁子。我不聽他的,我們隻有過去。他勸了又勸,一直勸到我發了火……
那晚,我們露宿在大岩嘴下。
他是半夜裏走的,隻帶走唯一沒打破的那瓶瀘州大曲,他不貪。他大概逃向了四家寨。
地上,是他用樹棍畫的草圖:
大岩嘴,落鷹陀,響水溝,驚心梁子(!),閻王土扁,財神岩,猴子岩,巴郎溝口……他也畫了俄日、四家寨、孔玉的位置(那時,孔玉區在山上)。
他在草圖邊畫了麵大大的經幡,想叫佛保佑我們,謝謝他的好意。他確實怕了,不然,不會在離懷抱石還有四五天路程時就匆匆逃走……他連錢都沒領,隻帶了一瓶酒。
絕壁……
驚心梁子玄又玄,
牛舔鹽巴二百錢……
大渡河上下誰都會唱。
閻王土扁的對河是鬼招手……
懷抱石在金星梁子上,貼著絕壁的路,到這裏拐了個彎……抱住石頭,慢慢轉過去……千萬別低頭看河……在寬僅一個腳窩的毛毛路上,把麻窩子脫了,光著腳板死死巴住……踩巴實了,慢慢地轉,像牛舔鹽巴似的拱身抱石……抱緊了……
下去就是一百多米,水葬是現成的……掉進喧囂的大渡河,連聲響都聽不到。
古全良的身體前傾,轉成背部向下,朝河墜去,手抓著空氣,叫聲像一聲歎息。他沒來得及為這最後一聲吸夠空氣……
他下去了,沒有聲響。
看著他下墜,覺得自己也在沉降……
慢慢地,浮起兩個字:槍斃。
我不怕被槍斃,但怕這該死的路,怕到心裏……
古全良還沒走到懷抱石就下去了,趙子軍走在他後麵……他的粗壯的腰被崖邊突起的石頭碰了一下……腿本來就是軟的。
古全良成了大渡河的第一根單漂……
他不知漂到了哪裏,始終沒人知道。
“煤礦工埋了沒有死,流送工死了沒有埋……”
經過達維公社時,她執意要下去看看。
她的紅衣,涼帽,照相機,它們引來的孩童……
索橋上飄著許多幅經幡……
她捧在手中,讀不出白布上的經文。那是用印板印上去的。
——你也不懂?
——不懂。藏民一般也不懂,喇嘛可能懂幾句,也可能不懂。
——哦,藏文是這樣的……
它掛在橋上、杆子上,據說是圖個吉利(民族的事,我知道不多)……風整日整夜吹著,一遍又一遍讀著經文,能消災治病,祛凶呈祥……
——據說,紅四方麵軍曾在這一帶開荒籌糧。
——可靠?
——不是據說麼?(我喜歡她的紅上衣了。山裏,紅色特別豔。寬寬鬆鬆的,卻又合體,後背的風帽一跳一跳的,像她的小辮。)紅軍到過這裏,這是曆史,不是傳說。中共中央曾在小金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