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 散文篇 第五章(2 / 3)

廿年後,我帶著長子又一次去七家彎探望伯母,姐姐說出了對我父親的怨恨。現在想來,姐姐的願望或許是對的,但兩家合並一家,六七口人的生活重擔落在父親一人肩上,他能承擔得起嗎?事實證明,後來連我們父子兩人的生活他都難以維持。我能理解當時父親的心情,但又怨他不顧親情,考慮自己太多,以至伯母憤而去了南京,把兩個小女兒送給了人家,真是叫人心酸啊!……

所幸的是小女兒惠玲雖然給了孫姓的老倆口,可他們就住在七家彎姐家的隔壁,因此,他們之間是有來往的,孫家也不忌諱。我被伯母帶到南京時,也曾見過她。她年齡比我小一歲,可她讀書卻比我高好幾屆。她是學醫的,大學畢業工作後,結婚養子,伯母便伺候她的月子,照看她的孩子。之後,就和她共同生活,直到臨終。其間,我隻要回家鄉,總要去她家探望伯母,也曾帶著妻兒和她們見過麵。伯母給我們說了很多,說到她一生的坎坷經曆,大姐的不孝,如她把自己的工作給了大姐,可退休之後,退休金一點也不給伯母,她很傷心。她們已斷絕來往很久了,逢年到節,大姐也不來看她。盡管後來,大姐的良心發現了,跪在伯母身邊,央求對她的寬恕,但母女情份已經很淡了。她還特地叮囑瑞瑛(我妻):“你是何家的媳婦,等我過世之後,你要給我燒紙祭奠,因為何家人燒錢,我才能拿到,也才氣勢,畢盡有益曾過繼給我做兒的。”瑞瑛牢記在心,每逢家祭時,總忘不了給伯母燒紙。

九○年十月,我突然接到浦鎮車輛廠電報,說我三叔病危,望我速去。我立即動身,到時,三叔已奄奄一息,不省人事,靠吊針維持生命。因三叔孤身一人,廠裏把他送進了養老院。因八四年,我帶長子,回南京時,聽伯母說,三叔在浦鎮,便去拜訪過他一次。之後也通過幾封信,我是想調回南京,通過他和浦鎮車輛廠聯係,雖未成功,但他們知道了我的地址,給我發的電報。見三叔這個樣子,第二天我便去了南京,把情況向伯母說了。第三天回去時,三叔已去世,我捧著他的骨灰盒,在他所在的車間幾個工會幹部的料理下,埋葬了。他去養老院前,住在廠生活區一樓一個水房對麵的屋子裏,全樓的電控設備在裏麵,屋內除了一個桌子,一張床,幾乎什麼都沒有了。更談不上有什麼值錢的遺物。辦完後事我便返回了。現在也叫不上墳地的名字,隻記得說,不久此地要建成高爾夫球場,不知建了沒有。若真建了高爾夫球場,方位我還是有印象的。

在南京時,因四嬸病逝,伯母帶我去浦鎮吊喪,我見到了從未謀過麵的四叔及堂兄有森。因年小,又沒住兩天,故對他們的印象,幾乎全無。之後,也從未聯係過。九幾年忘了,我突然接到有森哥從鄭州寄來的明信片,我們開始有了聯係。他也是何氏苦藤上的苦瓜,母親去世之後,丟下兩個弟弟,一個妹妹,跟父親苦度時光。不久,父親因販毒,被判入獄,兄妹生活無著,便把妹妹送給了人家,兩個弟弟由外婆收養。和我一樣,之後,也是苦讀成才,現退休在鄭州華北石油地質局規劃設計研究院,過著幸福快樂的晚年。他比我大一歲,我稱他為大哥,大嫂也退休在同一單位,兩個女兒也有各自工作,結婚養子,和大哥他們共同生活,其樂融融,享受天倫之樂,安度晚年了。不幸的是二弟,英年早逝,丟下一個男孩;三弟也大學畢業,在武漢工作,現在也該退休了吧?小妹他們也聯係上了,據說她在雲南(不知記的對否),也有較幸福的家庭。何氏門中,經過痛苦的磨煉,終於見到了光明。據說伯母的二女兒我苦命的二姐也有了下落,下次去南京,我定要見她,我們是有很近的血緣關係的。我是何氏門中的男子漢,我要盡可能的安撫何氏門中每一個不幸的親人的心!我曾去鄭州拜訪過大哥大嫂,和他們的子女也見了麵。隻要去南京,總要去見我親愛的堂妹,伯母的小女兒惠玲。若有機會再去南京,我定要見我從未謀過麵的親愛的二姐,告訴她失散多年的堂弟想她,非常地想念她。在有生之年還能見到我四叔的小兒子和小女兒——我的堂弟堂妹嗎?看來,我已心有餘而力不足了,因為路途遙遠,畢竟又是古稀之人了。我心難平!

我們何氏家譜是按“世守忠貞有光祖德”排列的,依次為何“世”寶、何“守”初、何“忠”懋、何國“貞”(我父)、何“有”益(本人)、下有何驥何驍二子(因當時不知有家譜,故未按“光”字輩起名),長子驥生有一子,名何“祖”順;次子驍也有一子,名叫何“祖”寧。再往下就是“德”字輩的了。

我為家譜再續八字,即“業精行成文武興邦”。意思是希望後輩在業務上要精通,在品德上要優良,既能文又能武,將來在興邦定國中貢獻力量。“業精行成”取自韓愈《進學解》的名句:“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寫於○三年歲末

作者祖父何忠懋又名何達夫

1989年作者全家在南京堂妹惠玲家與伯母團聚。

作者在鄭州與堂兄有森暢敘。

和堂兄全家合影。

作者七.八歲時唯一的照片。

2008年10月和二姐、惠玲合影於二姐家

八 在校慶會上的講話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和同誌們,親愛的與會校友和同學們:

今天,我們歡聚在這裏,既是迎新,又是開學典禮;既是慶祝教師節,又是我校建校十周年的校慶。古人言“人逢喜事精神爽”,更何況我們是“四喜臨門”呢?難怪我們技監學校的師生們幾乎從開學的第一天起就沉浸在節日的喜悅和忙碌中。在這具有四重意義的盛會上,請允許我代表全校教職員工對各位領導和老校友的光臨表示熱烈的歡迎!(鼓掌)對被我校光榮錄取的新生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地祝賀!(鼓掌)祝全體師生員工在歡度教師節的喜慶日子裏、精神愉快、幹勁倍增!

我們的學校,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沐浴著黨的陽光雨露。在各級領導、特別是局領導的關心和幫助下,在新老校領導和全體教職員工的一致努力下,揚長避短,克服種種困難,昂首闊步、勵精圖治、已經走過了光輝的十年,為祖國技監事業培養了一批人才。東從中俄邊境的滿洲裏,西至中吉(吉爾吉斯斯坦)邊境的喀什,都有我們學校為技監事業精心播下的良種。我們的畢業生正活躍在祖國的天山南北,陰山腳下,中俄和中吉邊境以及省內各縣市的技監崗位上,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在神聖的技監崗位上貢獻自己的力量,創造著技監事業的輝煌。他們之中,有的已業有所成,有的在祖國的各級報刊上發表了不少論文,有的已被評上了工程師甚至當上了局所的領導。這一切,除了他們自身努力的因素外,也有我們當教師的一份功勞。這是我們學校的光榮,也是我們教職員工的光榮。因為在他們成長的曆程中,在他們知識、技能、才幹的積累和增長中,有我們教師的一分汗水和心血,所以,作為技監學校的一名教師,我們感到無比地欣慰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