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作為是生活的最高境界。”——恩格斯
2014年,中國北京。
40多人的會議室坐滿了各方代表,這裏麵有官員、企業家,也有專家和媒體人等,他們每個人都是該行業、該領域叫得上號的人物,這些人齊聚於此,足以稱得上是一次高端會談。他們代表著各自的利益,既有劍拔弩張的氣勢,也有共謀大事的訴求,這就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研討會第六次小組會議”。
提到京津冀協同發展,不得不說是新一屆領導班子上台後對首都區域發展做出的重大戰略調整,是件大事兒,但卻不是新鮮事兒。
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國家就從宏觀層麵提出了“京津冀國土整治戰略”,而提出的背景就是環渤海經濟帶與首都經濟圈由於在區域上過於接近甚至重疊,惡性競爭有限的人才、資金、技術、土地、政策等資源,各自為政,你搞你的,我搞我的,也帶來了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的問題。國家提出這個戰略,就是想讓這哥倆兒坐下來心平氣和的聊聊,從競爭變成合作,各自發揮各自的強項,優勢互補,對大家都好的事兒呢,那就一起做,比如修條從北京到渤海灣的鐵路、治理下跨區域的河流汙染什麼的。藍圖規劃的很好,國務院作為家長也出來協調,但正像新任總理說的那樣“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尤其是在那個改革開放如火如荼、GDP比什麼都重要的年代,讓他們從大局出發就約等於犧牲自身的利益。最後,雙方都做了點表麵文章,算是給“家長”個麵子,暗地裏都在盲目地擴張,因為他們清楚,發展才是硬道理,政績才能升官啊。
第二次提出來是在21世紀初,可惜的是,政策還沒出台,就夭折了。這次提出的背景是首都北京新的功能定位和天津濱海新區的大規模建設(注意,這裏沒河北什麼事,但還要把它拉進來,顯然不是讓它來占便宜的,而是讓它做貢獻的),而牽頭的國家發改委卻在河北廊坊舉行了一個京津冀三方和政府、企業、學者等各界人士參與的京津冀區域合作論壇,還象征性的達成了個“廊坊共識”,目標是促進三方在公共基礎資源、生態環境保護、產業發展和公共服務等方麵的一體化進程。同樣,願景美好,可惜後來也不了了之,甚至規劃都沒有出台,也不巧趕上了世界金融危機,總之是吹了。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這個事有點怪。首先,京津冀這三兄弟離的很近,北京基本上被河北包圍了,而且他們相處的似乎不是那麼好,有點矛盾,所以家長要出來協調,希望搞出個三方都滿意的完美方案;其次,這哥三兒的矛盾似乎還不小,二十多年協調了兩次,基本上均以失敗而告終,所謂相煎何太急啊;最後,在新的曆史時期,家長又出來調節了,而且這次信心滿滿、力度空前,大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氣勢,看來這事還必須得解決。那有人不禁要問了:“這是為什麼呢?”答案隻有兩個字:利益!
毋庸置疑,北京作為首都當然是這位家長的長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中國要發展,首都要先行。大家都很窮,北京不能窮!因此,這位長子算是含著蜜棗長大的,在資金、政策、人才等資源優先供給的情況下,北京發展迅猛,一躍成為了國際化的大都市,並向著世界城市的目標邁進。但這個時候,馬太效應發揮了作用,北京就像是一個瘋狂的吸血鬼,一刻不停的吸著全中國的血,這裏麵有來自全國各地大量的人才和資金,知道北京為什麼永遠都不會放棄限購嗎?如果真那樣的話,全國的資金會像抽血一樣的湧入北京,那絕對是致命的。而這一切首當其衝的就是河北,誰讓你離它最近呢。不過,按照我們正常的理解,背靠大樹好乘涼嘛,依托著北京這顆大樹,那飛黃騰達豈不是指日可待?事實恰好相反,這是因為北京一邊要吸著你的血,一邊還不讓你靠著它納涼,它全盤通吃,不給你任何機會。
北京,既是首都、直轄市還是國家中心城市;既是全國的政治中心還是經濟中心、文化中心,相當於紐約和華盛頓的集合(紐約是美國的經濟中心,華盛頓是美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職能分工明確);你既可以看到各個國家機關的辦公樓和下屬數不清的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還可以看到繁華的CBD和各種商業街區;它既要發展高科技產業,吸引高端人才,還不放棄造紙廠、水泥廠這些耗水極大的低端汙染工業,聚集了數目龐大的外來低端從業人口,消耗著這裏本已十分有限的資源。不過,請神容易送神難啊,人家既然來了,你想攆人家走可就不容易嘍。
話說像動物園、大紅門這些服裝批發市場,除了給首都帶來交通的擁堵、嘈雜的環境和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稅收外,還真是沒有留在首都的理由。顯然,這位長子是被寵壞了,變得過於自私、自大,隻顧著自己肥的流油,也不願意分一杯羹給身旁受苦受難的河北兄弟,反而將環境汙染帶給了河北,將生態保護的重任交給了河北,還美其名曰“你是我的後花園”,其實就是我負責享受,你負責墊後。
所以說,河北忍氣吞聲這麼多年,一直活在大哥的陰影之下,隻有奉獻,沒有回報,作為曆史上輝煌的燕趙大地,現在也隻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啊。
在這哥三兒當中,天津是當之無愧的老二,並且極受大哥待見,京津合作可謂是熱火朝天,把河北晾在一旁,形成強烈的反差,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大哥也有缺陷,不沿海,沒有港口。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港口很重要。開放嘛就是對外貿易,通過什麼呢?主要是海運,那麼誰擁有港口,誰就搶占了先機和優勢,東南沿海的快速發展就是鐵證。而北京恰恰缺乏這點,所以它要拉天津一塊玩,並同樣給它戴了一頂光環“窗口”(一個窗口,一個後花園,這位大哥也夠陰的,想徹底玩死這倆小弟啊)。
說到這,各位應該清楚了這哥三兒的矛盾大致出在哪兒了,但為什麼一定要解決呢?原因有三,其一:這位骨瘦如柴的三弟不幹了,既然跟著你們兩位大哥混不僅沒有肉吃還要無償獻血,那我就不跟你們玩了,這下兩位大哥慌了,畢竟三兄弟唇齒相依,更何況大哥還被三弟團團包圍著呢;其二,我們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環境是大家,三弟也要活著啊,既然大哥和二哥不幫忙,那就自己想辦法吧,大大小小的鋼鐵廠、水泥廠管它汙染不汙染,全都上馬。城市擺不下?那就放到農村。總之,要想活著,有政績,就不能挑肥揀瘦的,哪還管的上汙染不汙染的。這下可好,一股南風就把霧霾吹到了北京,大哥又慌了:家長們(國家領導人)可都在我這呢啊!其三,大哥和二哥已經過了粗放式增長的時代,要想取得新的突破必須進行結構轉型。簡單地說就是,以前為了填飽肚子,不管什麼能吃就行,就導致了肥胖症,現在物質豐富了,開始注重健康飲食了,那些垃圾食品就不能要了,但扔了還怪可惜的,剛好看到身旁瘦骨如柴的三弟,那就施舍給你吧,同時還能彰顯我的大度,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