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府無條件投降
蘇聯、美國、英國三國首腦斯大林、羅斯福和丘吉爾在雅爾塔會議上,順利達成了關於強製實行法西斯德國無條件投降,徹底根除法西斯製度,以防止軍國主義複活,再次威脅歐洲安全的協議。
1945年年初,盟軍粉碎希特勒發動的阿登戰役之後,正準備強渡萊茵河,向德國腹地推進。這時,德國法西斯統治集團試圖與美、英單獨媾和,以集中殘餘力量與蘇軍死拚到底,甚至企圖挑起美、英與蘇聯之間的衝突,從中漁利。
3月12日,蘇聯莫洛托夫通知美國、英國駐蘇大使哈裏曼和凱爾,提出蘇聯政府要派代表參加關於德軍在意大利北部投降事宜的談判。
遭到拒絕後,莫洛托夫於3月16日致函哈裏曼和凱爾,堅決要求美、英領導人立即停止同希特勒德國代表談判,摒棄今後同納粹德國單獨談判的一切可能。
1945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蘇軍正實施柏林戰役,德國法西斯的滅亡之日即將來臨,但希特勒等法西斯元凶們仍幻想能避免無條件投降。
4月12日下午,美國總統羅斯福在美國佐治亞州溫泉病逝。消息傳到柏林,希特勒和他的宣傳部長戈培爾等人一時欣喜若狂。
4月16日,希特勒發表告德國全體軍人書,宣稱美國總統的逝世將會扭轉世界大戰的進程,上帝要拯救第三帝國等。與此同時,希特勒把59個師的兵力用於西線同盟軍作戰,而把21個師和14個旅的兵力用於蘇德戰場,竭盡全力固守柏林,妄圖以此拖延戰爭,幻想能單獨同美、英媾和。
然而,希特勒的希望終成泡影。
美、英、法軍隊在西線展開了攻勢,蘇軍正順利進軍柏林。德國法西斯的滅亡指日可待。
4月20日,蘇軍不但突破了德軍柏林市遠郊防禦圈,攻入近郊防禦圈,還開始向市區防禦圈發起進攻。柏林成了一座戰火熊熊、炮聲轟鳴、風雨飄搖的孤城。德國法西斯統治集團驚慌失措。
20日夜,戈林和希姆萊在為希特勒祝賀了56歲生日之後,便匆忙地離開了柏林,他們兩人認為希特勒的末日即將到來,企圖通過同美、英的老關係來實現單獨媾和,他們分別進行活動。
4月23日,戈林從上薩爾茨堡致電希特勒,要求宣布1941年6月29日希特勒任命他為繼承人的命令開始生效,以便他接管德國的全部領導權。
希特勒接到電報後,火冒三丈,立即下令撤銷戈林的一切職務和頭銜,逮捕戈林及其同夥,而戈林還指望次日能乘飛機去拜見艾森豪威爾,並提出西線停火、東線繼續同蘇軍作戰的建議。但是,幾天之後,戈林在上薩爾茨堡成了美軍的俘虜。
希姆萊於4月23日在盧卑克的瑞典大使館會見了瑞典紅十字會副會長貝納多特伯爵,希望通過他與西方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聯係,表示德國願意向美、英投降,而對蘇軍繼續抵抗下去。
4月26日,美、蘇、英三國政府完全否定了希姆萊的建議,並同時在報上披露了伯納多特的談話內容。希特勒得知希姆萊逃離大本營後,立即下令將他開除出黨,並電令鄧尼茲逮捕希姆萊。5月21日,希姆萊被英軍所俘。兩天後,希姆萊咬破氰化鉀服毒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