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南惟幾於15日淩晨1時30分左右畏罪自殺。15日正午,天皇親自宣讀的《終戰詔書》錄音向日本全國播放。“九一八事變”以來,長達14年的侵略戰爭,終以日本天皇宣告投降而結束。
17日,成立了以陸軍大臣東久邇宮稔彥王為首的新內閣,重光葵任外相。當日,天皇還向國內外的日本陸海軍人頒布一項敕諭,命令他們遵照《終戰詔書》和平地投降。
從這時起到9月上中旬,遠東、南亞各國、南太平洋地區和太平洋諸島的330餘萬日本軍隊,先後陸續向同盟國投降。日本政府向同盟國簽署《投降書》的先期準備工作,是由麥克阿瑟上將的司令部,以同盟國最高司令官名義負責進行的。8月16日午前,麥克阿瑟通告日本政府命令日軍大本營:
立即派遣授予充分權限能就同盟國最高司令官所發指令進行磋商的使者到該司令官處,將具有以天皇、日本政府、大本營的名義實行投降條件所必需的各種要求的權限的代表,派遣到馬尼拉。
19日,參謀次長河邊虎四郎中將全權代表一行16人,於當晚到達馬尼拉。20日,河邊受領了麥克阿瑟有關進駐日本本土的文件、投降簽字後應予公布的天皇的詔敕、投降文件和盟軍最高司令官陸海軍一般命令第一號。由於8月22日夜日本關東,25日本州西部和26日九州南部海麵連續有台風侵襲,盟軍原定進駐日本本土和投降簽字的日期,分別推遲48小時。8月27日10時30分,美國海軍第三艦隊一部進泊相模灣。28日8時20分至11時許,美陸軍部隊150人乘飛機在厚木機場著陸。30日,美第六、第八軍,第三、第五艦隊等部,總兵力約40萬,先後陸續開始在東京附近和橫須賀、佐世保等地登陸,實施對日本的占領。
麥克阿瑟於8月30日14時5分在厚木機場著陸。美軍對日本的占領,以8月28日美軍先遣部隊占領厚木機場為開端,至10月初占領整個日本的工作大致完成。為了掩飾單獨占領,美國要求同盟國派遣占領部隊。從1946年1月起,英聯邦派了少數部隊到廣島縣的吳市;中國榮二師先後被分派進駐東京和名古屋;蘇聯因不願意把自己的軍隊置於美軍司令官的指揮之下,未派出占領部隊。可見,所謂盟軍占領日本,實際上是美軍的單獨占領。
1945年9月2日9時,盟國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裏”號上舉行了簽降儀式。首先,麥克阿瑟發表簡短宣言。他說:
以今天這個嚴肅的儀式為轉機,從過去的流血和蠻行中,奠定更美好的世界——建立在信賴和諒解之上的、能為人類的尊嚴和人類最理想的願望即自由、寬容和正義的實現作出貢獻的世界,才是我最大的希望,也才是人類真正的希望。
作為同盟國最高司令官在此聲明,我將在我所代表的各國的傳統之下,以正義和寬容來完成我的職責。同時,為了徹底、迅速而且忠實地遵守投降條件,將采取必要的措施。這是我堅定不移的決心。
日本投降書分黑色封麵的日文本和金綠色封麵的英文本兩種,投降書長1.5尺,寬1尺,放置在鋪有青色台布的長桌上。9時4分,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
表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了字。
9時8分,麥克阿瑟以同盟國最高司令官的身份簽字。然後是接受投降的9個同盟國代表分別代表本國依次簽字:美國代表尼米茲海軍上將、中國代表徐永昌上將、英國代表希魯斯·弗雷澤海軍上將、蘇聯代表傑烈維揚庫中將、澳大利亞代表托馬斯·希拉梅將軍、加拿大代表穆爾·科斯格雷夫上將、法國代表雅西·勒克萊將軍、荷蘭代表赫爾弗裏克海軍中將、新西蘭代表倫納德·艾西特空軍中將。
簽字結束後,數千架美式飛機越過“密蘇裏”號軍艦上空,慶祝這個具有偉大曆史意義的時刻。
同日,日本天皇發布詔書,命令日本臣民“速停敵對行為,放下武器”,著實履行投降書之一切條款。同一天,日本首相東久也向全國發表文告,要求日本國民“秉承天皇聖旨”、“正式投降唯有順從”。
至此,正式宣告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徹底失敗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9月3日被定為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此後,各戰區分別舉行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在中國戰場,麥克阿瑟以遠東同盟國軍最高司令官名義,對日本政府和中國戰區的日軍下令,隻能向蔣介石國民黨政府投降,不得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繳械。蔣介石利用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的合法地位壟斷了受降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