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完全像蒙哥馬利預料的那樣發生了。簡直可以說,在阿拉姆哈勒法山戰役的最初幾個小時內,隆美爾就打輸了。
實際上,英國空軍在8月30日黃昏就開始出動,用“威靈頓”轟炸機轟炸了隆美爾的裝甲車停車場。
當非洲軍團在地雷場奮力開辟通道的時候,他們發現地雷場比預計的要寬得多,複雜得多。第一個通道直至8月31日淩晨4時30分才開辟出來。
早上8時,隆美爾接到報告說,進展仍然十分緩慢。第二十一裝甲師的馮·俾斯麥將軍被地雷炸死,而非洲軍團指揮官涅林也因受傷而不能指揮。
拜爾萊因接管了涅林的指揮,並和隆美爾一起決定繼續進攻,企圖在夜間迅速向東猛衝。其結果是德軍坦克縱隊在雷場中進展緩慢,而英軍第八集團軍和空軍則已完全做好準備,坦克已開到戰鬥位置待命,炮兵也已做好開炮的準備。
由於坦克在鬆軟的窪地上行進非常浪費汽油,隆美爾采取了一個折中方案,命令他的裝甲部隊向北做預定的左包抄運動。這樣德軍坦克就朝著英軍第二十二裝甲旅的隱蔽著的坦克開過來了。
隆美爾迫於燃料短缺,在那天傍晚就停止使用坦克了。這樣,非洲軍團就在皇家空軍的照明彈和炸彈以及第十三軍炮兵的轟擊下停止了活動。
翌日,德軍進行了一些零星的攻擊,但遠不如31日那樣猛烈。6時40分,德軍第十五裝甲師對阿拉姆哈勒法山脊進行了短時間衝擊。7時5分和8時30分,又分別進行了兩次小規模的局部攻擊。在此期間,德軍還與第八裝甲旅進行了一次劇烈交戰。霍羅克斯牢記著蒙哥馬利不允許第十三軍的坦克從事近戰的指示,在損失了幾輛坦克後就把第八裝甲旅撤回了。
9月2日,隆美爾開始了第一階段的撤退,並在3日加快了撤退速度。
迫使隆美爾撤退的重要原因是英國空軍轟炸了隆美爾用以發動攻擊的後方基地托布魯克,使他得到補給的可能性消失了。缺乏汽油意味著他無力重新發動攻擊。
但蒙哥馬利拒絕了一切要求坦克發起進攻的請求,並且實際上禁止霍羅克斯繼續追擊敵人和占領希邁馬特高地。
蒙哥馬利要讓隆美爾保留下那裏的觀察哨,以便德軍能夠看到英軍準備下一個大戰役時將要采取的各種欺騙措施。到9月7日,非洲軍團已在英軍原來的地雷場及其後方站穩了腳跟,於是蒙哥馬利下令停止這次戰役。
在這次戰役中,德軍損失了約2900人和49輛坦克及裝甲車輛;英軍損失了1700餘人和67輛坦克,其中13輛“格蘭特式”坦克尚可修複。但英軍掌握了戰場主動權。
第八集團軍司令部充滿了興奮與喜悅的氣氛。但對蒙哥馬利而言,這種興奮的頂峰則是羅斯福總統的特使溫德爾·威爾基的光臨。
蒙哥馬利親自陪同威爾基到前方地區視察。正當盟軍在挪威、法國、希臘、遠東等戰場遭受挫折之時,能向美國總統特使展示德國軍團大撤退的景象確是一個令人自豪的時刻。